2022年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全集 .pdf
-
资源ID:23789146
资源大小:809.3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全集 .pdf
. .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单元学习目标1. 借助折一折, 看一看等操作活动, 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2. 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 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单元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单元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具准备: 课件课时:共 5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轴对称一教材第 23、24 页内容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重点: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 .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片,根据这张图片, 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里的建筑吗是吗?生:天安门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的。二、导学新课1观察下面的图片这些图形是什么?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看一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进行讨论。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第 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的, 第 2 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 .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2. 利用附页中的图 1 折一折,看一看。1 :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2 :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分。3. 认一认,说一说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对称轴。上面个图形沿虚线对折后, 虚线两侧的图形都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 . 三、拓展训练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 题,折一折。2. 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 1. 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的 5 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轴对称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 . 第 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的,第 2 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教学反思:这是一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 . 第 2 课时教学内容: 轴对称 (二)教材第 25、26 页内容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 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 或剪出 它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学难点: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学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的。二、展示新知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 . 1 :先把纸对折。2 :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2. 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个图形是什么?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 对称轴的左右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实际操作: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下、打开,验证。3. 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哪一个?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的。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三、精讲点拨: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 那么和它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的。反之则远。四、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 . 2. 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 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布置作业 1. 课堂作业:教材“练一练”的 5 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七、板书设计对称轴二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教学反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 . 第 3 课时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 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重点: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教学难点: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讨论导入新课观察下面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激趣展示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 . 这 6 附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分成两类吗?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课件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就是平移。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就是旋转。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3. 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 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 大家来判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2 页. . 4.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与同伴交流。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是平移。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是旋转。三、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 课堂作业 : 教材 “练一练”的 2 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2 页. .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教学反思: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2 页. . 第 4 课时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试一试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活动, 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学重点: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教学难点: 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平移和旋转的特点是什么?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二、操作展示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1 :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 格,描下来。2 :把铅笔向右平移 3 格,描下来。3 :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 格,描下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2 页. . 4 :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2. 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到图3 的位置?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 格,再向下平移 2 格;也可以先向下平移 2 格再想右平移 5 格。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 格,再向上平移 2 格;也可以先向上平移 2 格,再想右平移 3 格。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置的?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这几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三、稳固练习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 题。2. 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 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2 页. .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布置作业1. 课堂作业 : 教材 “练一练”的 4 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六、板书设计平移和旋转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教学反思: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答复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2 页. . 第 5 课时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_ 分数_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8 分. 升降国旗. 拧开水龙头. 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拉动抽屉. 吊扇在空中运动. 乘坐电梯 . 转动转盘. 指针运动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的运动是平移。的运动是旋转。 6 分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空3 分,共 12 分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平移旋转既平移又旋转2电风扇的运动是;推拉窗的运动是。平移旋转既平移又旋转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转动着的呼啦圈电风扇的运动拔算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2 页. . 四、想一想下面的运动,是平移的打“”,是旋转的画“”。8 分1. 小向前面走了 3 米。2. 树上的水果掉在了地上。3. 汽车的轮子在不停地转动。4. 火箭发射升空。5. 风扇的叶子在转动。 6. 拧开水龙头。7. 大风车在转动。 发动把箭射在靶子上。9. 小明推教室的门,门被打开了。 10. 窗帘被拉开了。五、看图填一填。共8 分格。图向平移了格。图向平移了格。六、计算。第 1 题 16 分,第 2 题 12 分,共 28 分531 4200 12+28 10482039003 60-45 6307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22 页. . 1250 3005 390 43-17 2406 8009 4806 6002 2.用竖式计算。3429 928884287608 5608 1687七、解决问题。共15 分 1.一本故事书,我 6 天看了 42 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105 页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天?2. 一辆汽车从曱地到乙地,计划每小时行40 千米,7 小时到达,结果只用了 5 小时,实际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3. 张师傅和李师傅平均每人每天加工8 个零件,你知道他们今年 2 月份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吗?4. 三1班一共有 9 个小组,每个小组6 人,他们在植树节一共植树216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教学反思:通过练习测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22 页.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22 页. .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教材简析:1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 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单元学习目标: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22 页. . 1. 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2. 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3. 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单元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单元难点: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识别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1 页,共 22 页.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2 页,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