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学案苏教版选修4 .pdf
-
资源ID:23796496
资源大小:400.31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新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学案苏教版选修4 .pdf
1 / 17新高中化学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学案苏教版选修4 课标要求 1了解定量测定反应热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焓变的简单计算。3学会有关焓变计算的方法技巧,进一步提高化学计算能力。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1) 原理:通常以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为例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2) 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实验仪器 ( 如图 ) :实验药品: 0.5 mol L 1的盐酸, 0.5 mol L1的 NaOH 溶液和蒸馏水等。(3) 测定的实验步骤1.中和反应反应热计算公式为: H cm t103n H2OkJ mol1,其中 c4.18 J g1 1。2盖斯定律是指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3 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常用的方法有虚拟路径法和热化学方程式加合法。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2 / 17测量初始温度(t1、t2) 和溶液体积 (VHCl、VNaOH) :a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 L 1盐酸,倒入简易量热计中,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t1) 。b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 L1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 (t2) 。测量最高温度(t3) :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 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t3) 。Hcmt103nH2OkJmol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57.3 kJmol1。 分别向 1 L 0.5 molL1的 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 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H1H2H3BH2H1H3H2解析:选 D 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稀 CH3COOH 、浓硫酸、稀HNO3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 假设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硫酸溶解放热,CH3COOH 是弱电解质,电离要吸热,故选D。注意放热越多,H值越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3 / 172. 某实验小组用50 mL 0.50 mol L1NaOH溶液和30 mL 0.50 molL1稀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1)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 57.3 kJmol1) :_ _ _ 。(2) 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 mol1相比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 填字母 )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 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 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稀硫酸溶液的温度解析:实验数值结果说明该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损失,a 项符合; b 项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 NaOH 体积偏大,应放出热量偏多,使中和热数值偏大,b 错误;分多次倒入会导致有较多热量损失,c 项符合条件; d 项操作中温度计上的NaOH溶液会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使稀H2SO4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符合条件。答案: (1)12H2SO4(aq) NaOH(aq)=12Na2SO4(aq) H2O(l) H57.3 kJ mol 1(2)a 、c、d 方法技巧 测量实验中的误差(1) 常见误差 ( 以盐酸和NaOH 溶液反应为例 ) 影响因素原因分析中和反应反应热数值用环形金属 ( 如铜 ) 棒金属传热速度快偏小无保温层热量损失偏小浓 H2SO4代替盐酸稀释时放出热量偏大醋酸代替盐酸醋酸继续电离、吸收热量偏小倒入 NaOH 动作缓慢热量损失偏小测完盐酸的温度计未洗涤热量损失偏小(2) 误差分析方法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中导致误差的因素可归纳为对t的影响;假设 t偏大,则| H| 偏大,假设 t偏小,则 | H| 偏小。改变酸、碱的用量,反应生成的H2O的量改变,反应放出的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4 / 17量也随之改变,但HQnH2OkJmol 1不变,即H与反应生成水的多少无关。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2本质: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反应热的特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就像登山至山顶,不管选哪一条路走,山的海拔( 图中的h) 总是不变的 ( 如以下图 ) 。4应用: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地把不易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计算出来。1已知: C(石墨,s) O2(g)=CO2(g) H1393.1 kJ mol1C(金刚石, s) O2(g)=CO2(g) H2395.0 kJ mol1由石墨变成金刚石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判断金刚石和石墨哪种物质稳定性更强。提示:由得:C(石墨, s)=C(金刚石, s) H1.9 kJ mol 1,石墨变成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稳定性更强。2已知:H2(g) 12O2(g)=H2O(g) H3241.8 kJ mol1和H2O(g)=H2O(l) H444 kJ mol1盖斯定律的应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5 / 17根据和,怎样计算H2(g) 12O2(g)=H2O(l) 的反应热?提示:计算热化学方程式:H2(g) 12O2(g)=H2O(l) 的反应热,此时需要将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根据盖斯定律知:HH3H4(241.8 kJ mol1) (44 kJ mol1) 285.8 kJ mol1。3相同质量的H2分别与 O2完全反应时生成液态水和气态水,哪一个放出的热量多?提示: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1应用盖斯定律的常用方法(1) 虚拟路径法假设反应物A变为生成物D,可以有两个途径:由 A直接变成D,反应热为H;由 A经过 B变成 C,再由 C变成 D ,每步的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如下图:则有:HH1H2H3。(2) 加和法确定待求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找出待求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 是同侧还是异侧) 。利用同侧相加、异侧相减进行处理。根据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通过乘除来调整已知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并消去中间产物。实施叠加并确定反应热的变化。2应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时的注意事项(1) 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2) 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 带符号 ) 。(3) 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1已知: Fe2O3(s) 32C(s)=32CO2(g) 2Fe(s) H234.1 kJ mol1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6 / 17C(s) O2(g)=CO2(g) H393.5 kJ mol1 则 2Fe(s) 32O2(g)=Fe2O3(s) 的 H是( ) A824.4 kJ mol1B627.6 kJ mol1C744.7 kJ mol1D169.4 kJ mol1解析:选 A 根据盖斯定律,由32得:H393.5 kJ mol132234.1 kJ mol1824.4 kJ mol 1。2已知: 2SO2(g) O2(g)2SO3(g) H1196.6 kJ mol 12NO(g)O2(g)2NO2(g) H2113.0 kJ mol1则反应 NO2(g) SO2(g)SO3(g) NO(g)的 H_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1212可得, SO2(g) NO2(g)SO3(g) NO(g),则 H12H112H212( 196.6 kJ mol1) 12( 113.0 kJ mol1) 41.8 kJmol1。计算依据计算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与数学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左右颠倒同时改变正负号,各项的化学计量数包括H的数值可以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括其H相加或相减,得到一个新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键的键能H反应物化学键键能总和生成物化学键键能总和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HE(生成物 ) E( 反应物 ) 反应热的计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7 / 171已知:2H2(g) O2(g)=2H2O(l) H571.6 kJ mol1;2H2O(g)=2H2(g) O2(g) H483.6 kJ mol1。现有 18 g 液态 H2O ,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为( ) A88 kJ B 44 kJ C4.89 kJ D 2.45 kJ 解 析 : 选 B12 12, 得H2O(g)=H2O(l)H 44 kJmol 1, 故H2O(l)=H2O(g) H44 kJ mol1。m(H2O)18 g ,n(H2O)18 g18 gmol11 mol ,故 18 g 液态 H2O蒸发时吸收的热量为44 kJ ,B项正确。2已知: 2H2O(l)=2H2(g) O2(g) H517.6 kJ mol1,CH4(g) 2O2(g)=CO2(g)2H2O(l) H890.3 kJmol1。1 g 氢气和 1 g 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A134 B 117C2.3 1 D 4.6 1解析:选 C 根据已知两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求得1 g 氢气和 1 g 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517.64 129.4 kJ和890.316 55.64 kJ ,比值约是2.3 1。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已知: Zn(s) 1/2O2(g)=ZnO(s) H348.3 kJ mol12Ag(s) 1/2O2(g)=Ag2O(s) H31.0 kJ mol1则 Zn(s) Ag2O(s)=ZnO(s) 2Ag(s) 的 H等于 ( ) A317.3 kJ mol1B 379.3 kJ mol 1C332.8 kJ mol1D 317.3 kJ mol1解析:选 A 由即可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从而求得H。2已知:CH3COOH(l)2O2(g)=2CO2(g) 2H2O(l) H1870.3 kJ mol1C(s) O2(g)=CO2(g) H2393.5 kJ mol1H2(g) 12O2(g)=H2O(l)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8 / 17H3285.8 kJ mol1则 2C(s) 2H2(g) 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 ) AH488.3 kJ mol1BH244.15 kJ mol1CH977.6 kJ mol1DH488.3 kJ mol1解析:选 D 所求反应由 2 2所得,则 HH22H32H1488.3 kJ mol1。3100 g C 不完全燃烧所得产物中,CO所占体积为1/3 , CO2为 2/3 ,且:C(s) 12O2(g)=CO(g) H 110.3 5 kJ mol1CO(g)12O2(g)=CO2(g) H282.57 kJ 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 ) A39.292 kJ B 3 274.3 kJ C784.92 kJ D 2 489.44 kJ 解析:选 C 在 100 g C 中有 (100/36) mol变为 CO ,其他变为CO2,故与 C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就是CO 继续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损失的热量为100 g12 gmol13282.57 kJ m ol 1784.92 kJ 。4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1) 在 25 、 101 kPa 时, 16 g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890.31 kJ ,则 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2) 已知: C(s) O2(g)=CO2(g) H437.3 kJ mol1H2(g) 12O2(g)=H2O(g) H 285.8 kJ mol1CO(g)12O2(g)=CO2(g) H283.0 kJ mol 1则煤的气化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s) H2O(g)=CO(g)H2(g) H_ kJmol1。解析:(2) 根据盖斯定律, 第 1 个反应减去第2 个和第 3 个反应, 即 H 437.3 ( 285.8) ( 283.0) 131.5(kJ mol1) 。答案: (1)CH4(g) 2O2(g)=CO2(g) 2H2O(l) H 890.31 kJ mol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9 / 17一、单项选择题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以下操作一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量筒量取所用药品BNaOH 溶液在倒入小烧杯中时,有少量的溅出C量热计的保温材料质量高D测量 HCl 溶液温度时的温度计用水洗后,测NaOH 溶液的温度解析:选 B NaOH溶液溅出,导致反应的NaOH 的量减小,使放出的热量减少,致使结果偏低。2已知在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 1/2O2(g)=CO(g) H1110.5 kJ mol1C(s) O2(g)=CO2(g) H2393.5 kJ mol1则 C(s) CO2(g)=2CO(g) 的 H为( ) A283.5 kJ mol1B 172.5 kJ mol1C172.5 kJ mol1D 504 kJ mol1解析:选 B 根据盖斯定律:H2H1H22( 110.5 kJ mol1kJmol1) 172.5 kJ mol1。3氢气 (H2) 、一氧化碳 (CO)、辛烷 (C8H18)、甲烷 (CH4) 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12O2(g)=H2O(l) H285.8 kJ mol 1CO(g)12O2(g)=CO2(g) H283.0 kJ mol 1C8H18(l) 252O2(g)=8CO2(g) 9H2O(l) H5 518 kJ mol1CH4(g) 2O2(g)=CO2(g) 2H2O(l) H890.3 kJ mol1相同质量的H2、CO 、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 AH2(g) B CO(g) CC8H18(l) D CH4(g) 解析:选 B 假设 H2、CO 、C8H18和 CH4的质量皆为1 g ,则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H2:1 g2 g mol1285.8 kJ mol1142.9 kJ CO :1 g28 gmol1283.0 kJ mol110.11 kJ C8H18:1 g114 gmol15 518 kJ mol 148.40 kJ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10 / 17CH4:1 g16 gmol1890.3 kJ mol155.64 kJ 故答案为 B。4已知:N2(g) 2O2(g)=2NO2(g) H167.7 kJ mol 1N2H4(g) O2(g)=N2(g) 2H2O(g) H2534 kJ mol1则 2N2H4(g) 2NO2(g)=3N2(g) 4H2O(g) 的 H是( ) A1 135.7 kJ mol1B 6 601.7 kJ mol 1C466.3 kJ mol1D 1 000.3 kJ mol 1解析:选 A 2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HH22H1kJmol1。5已知以下热化学方程式:Fe2O3(s) 3CO(g)=2Fe(s) 3CO2(g) H25 kJ mol1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47 kJ mol1Fe3O4(s) CO(g)=3FeO(s) CO2(g) H19 kJ mol 1则 FeO(s) 被 CO(g)复原成 Fe(s) 和 CO2(g)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FeO CO=Fe CO2H11 kJ mol 1BFeO(s) CO(g)=Fe(s) CO2(g) H22 kJ mol1CFeO(s) CO(g)=Fe(s) CO2(g) H11 kJ mol1DFeO(s) CO(g)=Fe(s) CO2(g) H11 kJ mol1解析: 选 C 根据盖斯定律, 由( 3 ) 2 6 即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FeO(s)CO(g)=Fe(s) CO2(g) ,则6H 253 ( 47) 38 66 kJ mol1,H11 kJmol1。二、不定项选择题6在 298 K 、100 kPa 时,已知:2H2O(g)=O2(g) 2H2(g) H1Cl2(g) H2(g)=2HCl(g) H22Cl2(g) 2H2O(g)=4HCl(g) O2(g) H3则 H3与 H1和 H2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11 / 17AH3H12H2B H3H1H2CH3H12H2D H3H1H2解析:选 A 根据盖斯定律, 2,则H3H12H2。7已知 25 、 101 kPa 条件下: 4Al(s) 3O2(g)=2Al2O3(s) H 2 834.9 kJmol 1;4Al(s) 2O3(g)=2Al2O3(s) H3 119.1 kJ mol 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等质量的O2比 O3能量低,由O2变 O3为吸热反应B等质量的O2比 O3能量高,由O2变 O3为放热反应CO3比 O2稳定,由O2变 O3为放热反应DO2比 O3稳定,由O2变 O3为吸热反应解析:选 AD 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3O2(g)=2O3(g) H284.2 kJ mol 1,由此可知等质量的O2比 O3能量低,即O2比 O3稳定, O2转化为 O3的反应为吸热反应。8已知: H(aq) OH(aq)=H2O(l) H157.3 kJ mol1,12H2SO4( 浓, aq) NaOH(aq)=12Na2SO4(aq) H2O(l) H2mkJ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BH1H2CH257.3 kJ mol 1D| H1| | H2| 解析:选A A 项,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正确;B 项,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故含1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反应时, 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由于 H为负值,所以H1H2,B、C、D项错误。三、非选择题9(1) 已知:以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Fe(s) 1/2O2(g)=FeO(s) H1272.0 kJ mol12Al(s) 3/2O2(g)=Al2O3(s) H21 675.7 kJ mol 1则 Al(s) 单质和 FeO(s)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 _。(2) 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N2(g) 2O2(g)=N2O4(l)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12 / 17H119.5 kJ mol1N2H4(l)O2(g)=N2(g) 2H2O(g) H2534.2 kJ mol1写出肼和 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解析: (1) 由反应物质确定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 3FeO(s)=Al2O3(s) 3Fe(s) H3由3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则H3H2H13859.7 kJ mol 1。(2) 首先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状态。 2N2H4(l) N2O4(l)=3N2(g) 4H2O(g) 可由 2得到,HH22H11 048.9 kJ mol1。答案: (1)2Al(s)3FeO(s)=Al2O3(s) 3Fe(s) H3859.7 kJ mol1(2)2N2H4(l) N2O4(l)=3N2(g) 4H2O(g) H1 048.9 kJ mol110. 用 50 mL 0.50 mol L 1盐酸与 50 mL 0.55 mol L 1NaOH 溶液在如下图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反应反应热( 生成 1 mol H2O时的反应热 )。答复以下问题:(1) 从 实 验 装 置 上 看 , 图 中 尚 缺 少 的 一 种 玻 璃 用 品 是_。(2)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 。(3)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4)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 L 1盐酸跟 50 mL 0.55 mol 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 所放出的热量_( 填“相等”或“不相等”) , 所求中和反应反应热_( 填“相等”或“不相等”) ,简述理由:_。(5)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 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数值会 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跟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中和反应反应热是指强酸跟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2)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3) 偏小(4) 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反应反应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 偏小一、单项选择题1钛被称为“第三金属”,其制取原料为金红石(TiO2) ,制取步骤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13 / 17TiO2 TiCl4 镁,800 , ArTi 已知: C(s) O2(g)=CO2(g) H12CO(g) O2(g)=2CO2(g) H2TiO2(s) 2Cl2(g)=TiCl4(s) O2(g) H3则反应 TiO2(s) 2Cl2(g) 2C(s)=TiCl4(s) 2CO(g)的 H为( ) AH32H12H2BH32H1H2CH32H1H2DH32H12H2解析:选 C 由 2可得TiO2(s) 2Cl2(g) 2C(s)=TiCl4(s) 2CO(g) HH32H1H2。2用 50 mL 0.50 mol L1盐酸和 50 mL 0.55 mol 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 g11,盐酸和 NaOH 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 cm3,则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热 ( ) A55.2 kJ B 391 kJ C336 kJ D 1.38 kJ 解析:选 A 代入Q0.418t2t10.025kJmol 1计算即可。3运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方法,即保温、 隔热的条件下, 向盛有 20 mL 2.08 molL1 NaOH溶液的试管中分五次加入15 mL 未知浓度的H2SO4溶液 ( 边加边振荡,每次加入1 mL)后,测得溶液的温度分别是1.4 、2.5 、4.2 、5.2 、5.18 ,则该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是( ) A20.8 mol L1B 6.9 mol L1C5.2 mol L1D 4.16 mol L1解析:选C 滴加 H2SO4时,溶液的最高温度为NaOH和 H2SO4恰好中和,此时用去H2SO4为 4 mL。设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 20103L2.08 mol L1c4103L2,c5.2 mol L1。4肼 (H2NNH2) 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14 / 17已知断裂 1 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 :NN为 942、OO为 500、NN为 154,则断裂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kJ) 是( ) A194 B 391 C516 D 658 解析:选 B 由图知 N2H4(g) O2(g)=N2(g) 2H2O(g) H1534 kJmol1,设断裂 1 mol NH键所需的能量为xkJ,则 H1H3H2,H3H1H2534 kJ mol12 752 kJ mol12 218 kJ mol1,即 N2H4(g) O2(g)=2N(g) 4H(g) 2O(g) 需要吸收2 218 kJ能量, 1 mol N2H4中含有 1 mol N N键和4 mol N H键,故 154 kJ 4x kJ 500 kJ 2 218 kJ ,得x391,B项正确。5已知 H2(g) Br2(l)=2HBr(g) H72 kJmol 1,蒸发 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 Br2(g) HBr(g) 化学键键能 /(kJ mol1) 436 a369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 230 D 200 解析:选 D H2(g) Br2(l)=2HBr(g) H72 kJ mol1 Br2(l)=Br2(g) H30 kJ mol 1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得H2(g) Br2(g)=2HBr(g) H102 kJ mol1所以有:a4363692 102 得a 200。二、不定项选择题6在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中,以下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少实验误差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 碱) 中分次加入碱 ( 酸) 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选C A 项,反应前酸、碱溶液温度要相同,不同时误差较大,正确;B 项,环形玻璃棒搅拌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正确;C项,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15 / 17量损失, 使测定结果不准确,错误; D项,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完全,可以使酸 ( 碱) 适当过量,正确。7化学反应 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以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N2(g) 3H2(g)=2NH3(l) H2(abc) kJ mol1BN2(g) 3H2(g)=2NH3(g) H2(ab) kJ mol1C.12N2(g) 32H2(g)=NH3(l) H(bca) kJ mol 1D.12N2(g) 32H2(g)=NH3(g) H(ab) kJ mol1解析:选 AB 由题图可以看出,12 mol N2(g) 和32 mol H2(g) 的化学键断裂需吸收的总能量为a kJ ,形成 1 mol NH3(g) 放出的能量为b kJ ,所以有12N2(g) 32H2(g)=NH3(g) H(ab) kJ mol1,而 1 mol NH3(g) 转化为1 mol NH3(l) 放出c kJ 的热量,所以有12N2(g)32H2(g)=NH3(l) H(abc) kJmol1,即 N2(g) 3H2(g)=2NH3(l) H2(abc) kJ mol1。三、非选择题8 (1) 实验测得, 5 g 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 kJ 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2) 将 0.3 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 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_ 。又已知: H2O(g)=H2O(l) H244.0 kJ mol1,则 11.2 L( 标准状况 ) 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 kJ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16 / 17(3) 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 H2化合来制备甲醇气体( 结构简式为 CH3OH)。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化学键C C CH HH CO CO H O 键能/(kJ mol1) 348 413 436 358 1 072 463 已 知CO 中 的C 与O 之 间 为 叁 键 连 接 , 则 工 业 制 备 甲 醇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_ _ 。(4) 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已知: C(石墨, s) O2(g)=CO2(g) H1 393.5 kJ mol12H2(g) O2(g)=2H2O(l) H2571.6 kJ mol12C2H2(g) 5O2(g)=4CO2(g) 2H2O(l) H32 599 kJ mol1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98 K 时由 C(石墨, s) 和 H2(g) 生成 1 mol C2H2(g) 反应的焓变:_。解析: (1)5 g CH3OH(l) 充分燃烧生成CO2(g) 和 H2O(l) ,放出 113.5 kJ 的热量,则1 mol CH3OH充分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25113.5 kJ 726.4 kJ ,故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32O2(g)=CO2(g) 2H2O(l) H726.4 kJ mol 1。(2)0.3 mol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的热量,则1 mol 乙硼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2 165 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2H6(g) 3O2(g)=B2O3(s) 3H2O(l) H2 165 kJmol1,H2O(l)=H2O(g) H44 kJ mol 1,由盖斯定律可知3得: B2H6(g) 3O2(g)=B2O3(s) 3H2O(g) H2 033 kJmol 1,11.2 L( 标准状况 ) 即 0.5 mol 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2 033 kJ mol 10.5 mol 1 016.5 kJ。(3)CO(g) 2H2(g)CH3OH(g),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H11 072 kJmol12436 kJ mol1(3413 kJ mol1358 kJ mol1463 kJ mol1) 116 kJ 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116 kJ mol1。(4) 由题意知,需求算下述反应的焓变:2C(石墨, s) H2(g)=C2H2(g) H,由盖斯定律,将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加合,( 4 ) 12得: 2C(石墨, s) H2(g)=C2H2(g) H2H1H22H32,则H2393.5571.622 5992kJmol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17 / 17226.7 kJ mol1。答案: (1)CH3OH(l) 32O2(g)=CO2(g) 2H2O(l) H726.4 kJ mol1(2)B2H6(g) 3O2(g)=B2O3(s) 3H2O(l) H2 165 kJ mol1(3)CO(g) 2H2(g)CH3OH(g) H 116 kJ mol1(4) H226.7 kJ mol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