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pdf

    • 资源ID:23797467       资源大小:107.9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方剂学讲稿绪言1、什么是方剂?方-治疗方法;剂-剂型、剂量。通过辨证,决定治法,选用药材,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拟定每一药的用量制成一定的剂型,就是方剂。也称处方或汤头。2、什么是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而长远的历史,其发展轨迹可追溯到 2000 多年前。学习和了解方剂学的发展过程,对于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或有志于从事中医研究及临床的工作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十二病方 ,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方书,在这本据推断至少是公元前三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明代的普济方 ,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巨著。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组成后,它的功用、主治必须而且一定是与治法相一致的。概括起来说,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即“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 “方即是法” 。第二节 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医学心语中说: “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1、 汗法2吐法3下法4和法5、清法6温法7消法8补法第三章方剂的分类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功能分类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章方剂的组成与变化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的1, 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基本结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 -至真要大论里说: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这里的君、臣、佐、使说的就是方剂的基本结构。因此 方剂的基本结构就是指方剂是由君、臣、佐、使这四类具有不同作用的药物配伍组合而成。君、臣、佐、使的具体涵义及运用特点:一、君药: 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为一方的核心,其药力居方中之首,一般用量偏大。在每一个方剂中君药是必不可少的,但一般只用一味,病情复杂也可用至二味。若用多则使药力分散,并且相互牵制而影响疗效。如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六味地黄丸,以熟地为君,用至八钱,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二、臣药: 有二种意义: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2、 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三、佐药: 有三种意义:1、是 佐助药 :有二方面意义:(1)用于协助君、臣二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2)直接用于治疗次要的兼病或兼证。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少,但用数可多于臣药。2、 是佐制药 :用于消除或缓解君、臣二药的毒性与烈性。3、 是反佐药 :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四、使药: 有二种意义:1、引经药 :能把方剂中的诸药引向病所,而发挥专项治疗作用。2、调和药 :是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第三节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增减变化2药量增减变化3剂型更换变化第五章剂型1、汤剂汤剂是中医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特点是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且便于加减使用。2、丸剂丸剂内服吸收缓慢,药力持久,服用、携带方便,一般适于慢性、虚弱性疾病。3、散 (粉)剂散(粉)剂制作简便,便于携带,节约药物,其吸收亦较快。第六章方剂的服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节煎药法1、 煎药用具2、煎药用水3、煎药火候4、煎药方法第二节服药法1、服药时间2、服用方法3、药后调护下 篇各 论第一章解表剂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可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凡风寒所伤、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见表证者,都可用解表剂。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宣之品组方,故煎药时间不宜太久,以免药性耗散,影响疗效。2、服解表剂取汗,应掌握适度,既不可发汗太过,亦不能发汗不彻。3、若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等,均不可用。4、服解表剂后, 应注意避风寒, 或增加衣被, 以助取汗。 同时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的发挥。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桂枝汤组成桂枝 9g 芍药 9g 甘草 6g 生姜 9g 大枣 3 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自汗证。病因病机外感风寒表虚证其病机为“卫强营弱”。卫强是指外感风邪,风性疏泄,卫阳失其固护之性,即“阳强而不能密”。营弱是指营阴因风邪之疏泄以及卫阳之失固而外泄汗出,即卫中邪气强,营中阴气弱。具有调和营卫的药对是桂枝和芍药:生姜和大枣。小青龙汤组成麻黄 9 g 芍药 9g 细辛 6g 干姜 9g 甘草 69 桂枝 9g 半夏 9 g 五味子 6g用法水煎服。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内饮证。病因病机外感风寒,水饮内停。第二节辛凉解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银翘散组成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用法共为散,每次18g,以鲜芦根汤煎服,药味大出,即取服,勿过煮。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初起。是“辛凉平剂” 。方解:君: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臣: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荆芥、淡豆豉辛温开腠散邪(配伍少量辛温药在于助透表邪外出)佐:桔梗宣肺利咽止咳竹叶、芦根清热生津佐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体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药物是银花、连翘桑菊饮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用法水煎服。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风温初起。属于“辛凉轻剂”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组成柴胡前胡芎川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 9g 甘草 5g用法共为末,每次6g,入生姜,薄荷煎服。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证。方解:君:羌活、独活发散全身风寒湿邪,通络止痛臣:川芎、柴胡散邪止痛佐:枳壳、桔梗、前胡、茯苓宣降肺气,化痰止咳人参扶正祛邪;散中有补;防邪复犯生姜、薄荷解表散邪佐使: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药性配伍特点解表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扶正解表配补益药目的:一助正气鼓邪外出,并防邪复入;二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耗真元逆流挽舟:出自喻昌之寓意草。用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第二章泻下剂概念: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为泻下剂。适应范围:用于里热积滞实证,里寒积滞实证,肠燥津枯便秘,里实正虚便秘以及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等。大承气汤组成大黄 12g 厚朴 24g 枳实 9 g 芒硝 6 g 用法水煎,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功用峻下热结。主治1、 阳明腑实证。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 其气臭秽, 脐腹疼痛, 按之坚鞭有块, 口舌干燥, 脉滑数。3、里热结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功用和解少阳主治1伤寒少阳证。2热人血室证。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方解:君:柴胡疏散少阳之邪臣:黄芩清泄少阳之热二者相伍,一散一清,和解少阳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甘草扶正祛邪,实里以防邪入使:甘草调和诸药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组成甘草枳实柴胡芍药趣记(四逆山 )只烧干柴。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1、阳郁厥逆证。2肝脾气郁证。逍遥散组成甘草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烧生姜薄荷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黄褐斑两胁作痛,头痛目眩, 口燥咽干, 神疲食少, 或月经不调, 乳房胀痛, 脉弦而虚者。方解君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补肝体助肝用补肝体当归:养血和血助肝用臣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既有助气血之生化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又能实土以御木侮辱佐薄荷:疏散郁结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生姜:温运和中,辛能达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使甘草:调和诸药配伍特点气血兼顾,肝脾同调。第三节调和寒热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第四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白虎汤组成石膏 50g 知母 8g 甘草 6g 粳米 9g 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四大)为证治要点。第二节清营凉血清营汤组成犀角生地黄元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人营分证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趣记(黄连解读 )百子情。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功用泻火解毒。主治三焦火毒证。配伍特点纯用大苦大寒之品,直折三焦实火。是苦寒直折的代表方。普济消毒饮组成黄芩黄连陈皮甘草 玄参柴明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主治大头瘟。普济消毒饮中配伍升麻、柴胡的用意是:疏散风热;引药上行;火郁发之。仙方活命饮组成金银花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 没药陈皮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称为“疮疡圣药”、 “外科之首方” 。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欣痛,或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证治要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组成生地竹叶木通甘草梢趣记(到迟 )统住草地。功用清心利水养阴。主治心经火热证;心火下移小肠证。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车前子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主治1 肝胆实火上炎证。2、肝经湿热下注证。方解君龙胆草:善泻肝胆实火,兼利肝经湿热臣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木通、车前子、泽泻: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佐补实火所伤之阴血当归、生地 :养血滋阴防苦燥渗利之品伤肝之阴血疏畅肝胆之气柴胡佐使引药直达病所(引经药 )甘草:护胃和中,调和诸药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理中丸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 1脾胃虚寒证。2阳虚失血证。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4病后喜涎唾。5、小儿慢惊。小建中汤组成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第二节回阳救逆四逆汤组成附子干姜甘草功用回阳救逆。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第七章补益剂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各 9 g 炙甘草 6 g 功用益气健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治脾胃气虚证,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茯苓人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主治益气健脾,渗湿上泻。主治脾虚湿盛证。补中益气汤组成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1脾虚气陷证。2气虚下陷证。3气虚发热证。发热、自汗出,渴喜温饮,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恍白,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洪而虚。本方为李东垣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方解君 黄芪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臣人参、炙甘草、白术:健脾益气当归:养血血营,气有所附佐陈皮:理气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举下陷之清阳生脉散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白汗,口干舌燥,脉虚细。方解君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阴津臣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佐五味子:敛阴止汗,生津止渴玉屏风散组成防风黄芪白术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1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2虚入腠理不固,易感风邪。第二节补血四物汤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功用补血调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治营血虚滞证。归脾汤组成白术当归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1、 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第三节气血双补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黄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补血主治气血两虚证第四节补阴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山萸肉干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趣记(六位 )渔夫单要熟蟹,功用滋补肝肾。主治肝肾阴虚证。方解君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兼能涩精“三补”臣山药:补益脾阴,兼能固肾泽泻:利湿而泻肾浊,减熟地之滋腻佐牡丹皮:清泄虚热,制山茱萸之温涩“三泻”茯苓:淡渗脾湿,制山药之粘腻三补三泻配伍意义: 六味地黄丸重用熟地为君,以滋阴补肾, 填精益髓, 配山茱萸补养肝肾,兼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兼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另配泽泻:利湿而泻肾浊,并防熟地滋腻恋邪;丹皮清泄虚热,制山茱萸温涩之性;茯苓淡渗脾湿,并制山药粘腻之性,三药共为三泻。六药合用三补三泻,补药用量重于泻药,以补为主,且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第五节补 阳肾气丸组成干地黄薯蓣 (山药 ) 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功用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第六节阴阳双补七宝美髯丹组成赤、白何首乌赤、白茯苓牛膝确杞子菟丝子当归补骨脂趣记(美髯 )牛欺负兔当何故? 功用补益肝肾,乌发壮肾。主治肝肾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第九章安神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朱砂安神丸组成朱砂黄连炙甘草生地当归趣记皇帝鬼吵, (朱砂安神 )。用法上药除朱砂外,四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天王补心丹组成酸枣仁柏子仁当归天冬麦冬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趣记(天王不信 )三婶早搏二冬,当地接令住五院,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方解:生地(君)、玄参、麦冬、天冬 滋阴清热丹参、当归 补养心血人参 补气气旺则阴血自生,宁心益智酸枣仁、五味子、远志、茯苓、朱砂 宁心安神桔梗 载药上行入心经酸枣仁汤组成酸枣仁茯苓知母川芎甘草趣记兄(想找人 )炒灵芝。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第十章开窍剂凉开 “ 三宝 ” :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第十一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越鞠丸 (苍术丸 )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功用行气解郁。主治六郁证。柴胡疏肝散组成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功用疏肝解郁活血,行气止痛消斑。主治肝气郁滞证。第十二章理血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节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用法水煎服。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瘀血证。补阳还五汤组成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趣记兄弟齐归吃红桃(补阳还武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方解君:黄芪大补脾胃之气,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臣:当归尾活血,化瘀而不伤血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温经汤组成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趣记(文静 )吴母生贵人,叫兄夏归卖草药。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第十三章祛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炙甘草细辛防风薄荷绿茶功用疏风止痛。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消风散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苍术苦参石膏知母当归麻子仁生地 木通甘草趣记(小风山 )当地竟产疯牛,老师通知苦族人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疹出色红或透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第二节平熄内风羚角钩藤汤组成茯神竹茹贝母羚羊角钩藤自芍桑叶野菊花甘草生地用法水煎服。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治1、热甚动风证。2、肝热风阳上扰病因病机本方所治之证为热邪深人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镇肝熄风汤组成白芍牡蛎龙骨龟板天冬川楝子甘草牛膝代赭石茵陈它参麦芽用法水煎胀功用镇肝熄风,潜阴潜阳主治类中风天麻钩藤饮组成: 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肝阳偏亢, 肝风上扰证。 症见头痛, 眩晕,失眠多梦, 或口苦面红, 舌红苔黄, 脉弦或数。第十四章祛湿剂第一节燥湿和胃平胃散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大枣生姜趣记早餐后 (品味 )老陈酱功用燥湿运聛,行气扣胃。主治湿滞脾胃证。方解:君苍术 燥湿健脾臣厚朴 行气化湿,消胀满佐陈皮 理气醒脾和胃佐使生姜、大枣、甘草调补脾胃,调和诸药。藿香正气散组成大腹皮白花苏叶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桔梗藿香甘草 生姜大枣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晌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呜腹泻,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症等第二节清热祛湿茵陈蒿汤组成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三仁汤组成杏仁苡仁白蔻仁厚朴通草滑石半夏竹叶功用宜畅气机,清热利湿;主治湿温例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第三节利水渗湿五苓散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组成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趣记(武林 )白择两灵芝: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猪苓汤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趣记朱玲谢阿华功用利水、清热、养阴。主治水热互结证。第四节温化寒湿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第十六章祛痰剂祛痰剂经常配伍行气药:痰随气而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因气郁易于生痰,痰阻则气机更滞,故祛痰剂中参以理气之品,调畅气机,气顺则痰易消,古人云:“善治痰病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第一节燥湿化痰二陈汤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生姜乌梅甘草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方解君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 陈皮: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治痰先理气,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脾健则湿去;湿去则痰消佐生姜:降逆和胃止呕,温中化饮,可制半夏毒乌梅:收敛肺气,合半夏使散中有收,相反相成,则祛痰不伤正使 甘草:调和渚药,益气和中- 温胆汤组成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生姜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主治胆郁痰扰证。第五节化痰熄风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天麻茯苓陈皮白术甘草生姜大枣趣记大臣将,甘服 (半夏白术天麻汤)。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苔白腻,脉弦滑。第十七章消食剂概念 :凡以消食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健脾化积等作用,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为消食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 陈皮连翘半夏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 用法 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积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 .pdf)为本站会员(Q****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