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精品文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曾这样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话非常精辟。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绝不是只在学校读书的那几年,不只学一阵子。人工作一辈子,就要学习一辈子,终身接受教育。一年级的学生犹如一张张白纸,等待老师的精心描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会对他们一生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耐心、有恒心。作为一名抵年级的教师,我们深知身上的重担。本学年我们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科研课题。一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工作做以总结:一、 写字习惯的培养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 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还深入到学生中间,观察他们怎么用笔,怎么握笔,作业本放的角度,眼睛和作业本的距离等等,分析研究写得歪斜的原因,因人而异地指导,培养他们书写的好习惯。学生领悟能力有高低,习惯养成的时间有长短,有时某些学生书写格式须讲几十次,反反复复,教师要不厌其烦。二、读的习惯的培养。 在朗读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紧扣这三点要求展开朗读训练,从而培养习惯。初读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读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以及自觉的朗读习惯。精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更好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一年级学生小,他们的想象力就比较丰富,只要从小培养,就能提出更多更精彩的问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该习惯的培养,结合阅读要求进行。教师首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也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教给方法之后,再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三、课前预习的习惯的培养。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一个首要要求,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它可以使你及时发现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准备好听新课必须的知识,从而提高听课水平与课堂学习效率。所以学生在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我首先教学生学会预习。找,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本课的认读字和四会字 ;读,大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圈,把不懂的字词画圈、画点,便于课上查找;理解每课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读懂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生词,带着问题上好新课。四、复习习惯的培养。养成每天自觉做好复习的习惯。每天所学的知识要求当天掌握,建立默写本,养成每课默写的好习惯。每天早晨坚持默写前一天所学内容,验收学习、复习的效果,及时查漏补缺。五、行为习惯的培养。针对学生下课要轻声慢步靠右行,我们编制了:一走、二不逗、三不吵闹、四有事找老师。开始为了防止学生忘记,每次下课就先让学生说一说,并要求落实到行动上,慢慢地学生记住了并做到了,班内在课间没有出现一次问题。针对上课铃响后有些同学还没有准备好学习用具,或出现说话的现象,我就编了:铃声响、快做好、脚方平、眼看前、等待老师来上课。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规范并每次上课音乐响后能快速安静下来等待老师上课。总之,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