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地雷战》 人教部编版.docx
-
资源ID:23894541
资源大小:117.2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地雷战》 人教部编版.docx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地雷战 人教部编版【精品】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冀中的地道战+地雷战 人教部编版精读引领课冀中的地道战+拓展文章地雷战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积累“侵略、修筑、粉碎”等词语。2.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3.学习带着问题、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等快速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2.了解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及地道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1.体会人民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2.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练习导入,明确方法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出主要意思。1.我廉颇攻无不克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2.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光的速度快得令人惊叹。)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村村相通。(平原地底下连通的地道真多。)教师小结:阅读时,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二)初读课文,尝试运用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看到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质疑,教师梳理,与理解文本内容关联不大的及时解决,如冀中在哪儿。重点梳理出:地道战是怎么产生的?地道的样子和结构?地道里怎么打仗?地道里怎么保护自己?教师将问题简要板书在黑板上。2.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读课文,做到:(1)集中注意力;(2)连词成句读;(3)抓住关键句;(4)及时概括段落内容。课件计时器启动。(提示:读完后及时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3.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完成部分板书,并说出方法。(1)地道战的产生:第一、二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和及时概括内容。板书:粉碎“扫荡”。(2)地道的样子和结构:第三、四、五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和及时概括内容。(3)地道里怎么打仗:第六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4)地道里怎么保护自己:第七自然段,借助关键语句。(三)自主学习,检测字词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条自学,教师出示词语检测:侵略 修筑 堡垒 任丘 搁置 陷坑 拐弯 岔道 妨碍 隐蔽不计其数 无穷无尽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四)问题引领,自主研读出示: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做好批注。(五)全班交流,汇报感悟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地道式样多,范围广,相连通。2.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不妨碍上面种庄稼。地点隐蔽,高深适宜。3.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还嗡嗡嗡地纺线呢。构造齐全。4.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口外:隐蔽安全。5.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口内:活道和死道。6.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防火攻、毒气攻、水攻。7.民兵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通讯联络方式:吆喝声、拉铃声。(六)创设情境,抒发感受假如你现在就站在地道战的遗址旁,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七)整合阅读书海冲浪第67页地雷战1.抗日战争时期,地道战让抗日军民保存了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地雷战也大显神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造了新的光辉。快速默读地雷战,要求:(1)集中注意力;(2)连词成句读;(3)抓关键语句;(4)及时概括读过语句的意思。读中思考:从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有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圈画出相关语句。教师掌握速读时间。2.全班交流。3.小结: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所创造出的“地道战”和“地雷战”,早已搬上了荧幕,最后让我们在地道战的歌声中下课。 板书设计 产生:为粉碎“扫荡” 地道 地洞冀中的地道战 式样 气孔 出口 智 慧 火攻 创造力打击敌人 水攻 毒气攻 保护自己 无线电 有线电 作用:“扫荡”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