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doc
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初中语文论文: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精品文档】第 6 页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作文教学花时多、收效少,是个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在一些“新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若干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其中不乏标新立异之观点,然而遗憾的是,很多说法只是空中楼阁式的设想,往往很难付诸实践,即使付诸实践的,收效也往往甚微。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是因这些人只注重在“怎么教”这一层面上,而缺乏认真思考比“怎么教”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作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是个方法取向的问题,而“方法”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内容”。脱离了“内容”,“方法”也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因此,“怎么教”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教什么”。从学生习作的写成来分析,是学生利用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来表情达意的书面言语活动,这一言语活动所定格的静态文稿便是学生的习文即言语作品。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看,任何言语作品都可以分为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两个维度。言语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材料事实,一是主观的思想情感,言语形式大概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语汇与语用。语用又可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语法修辞,一是作法,即写作规则,前者主要着眼于言语作品的微观,后者主要着眼于言语作品的宏观。因此,对于学生最终的习作成品,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考查:材料事实、思想情感、词汇、语法修辞和写作规则。这五个方面其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五者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可以完整地表征出学生“写了什么”。从习作诞生的五个方面来看,我们教师在平时应该怎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呢?1、积累材料。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难题是:缺少写作的素材。一个作文题目拿到后,咬着笔头,想了老半天还是找不到合适的题材。有些学生甚至基本上每次作文都使用同一个题材。原因是学生不会积累素材,没有现成积累的素材。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从多方面善于积累素材。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学生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可以建议学生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把观察到的内容和感受,除采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外,还可以建立、使用观察卡片。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由于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事物都去直接观察。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其他手段来间接观察,比如通过阅读、看电影电视、与人交谈等方式。阅读,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2、提升情感。文章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所以说,语文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人文性。一篇好好的文章总是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般。而许许多多的文章都是在作者激情如注的情况下诞生的。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被称为唐朝著名爱国诗人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当时由于“安史之乱”,国家四分五裂,民不潦生。作为因战而流离失所的诗人,渴望祖国统一,返回故里的心情是非同一般的,当听到“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祖国得于统一的消息,喜极而泣,于是挥笔写下了这流传千古、饱含激情的好诗。可见,情感对文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情感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见于此,教师要善于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情感,尤其是教材中的情感。教材中的一篇篇名家名作,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所以,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学生心灵的洗洁精,是情感的加油站,是思想的催生剂。3、炼句出采。新颖的题目,高深的立意(丰富的思想感情),典型的写作素材,精巧的构思,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但要真正将所积累的写作素材,内心深处丰富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一篇优美的作文,还必须借助文字这个载体。怎样才能使作文语言亮丽生辉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苦功积累语言,学习语言技巧,虽然语言的运用,不在一朝一夕,主要是靠学生多积累,多理解,多运用,但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如,巧用修辞、添加名言、创设幽默,活用歌词等方法。学习一些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对提高作文质量来说相当有好处的。当我们看到文采辈出,即使立意、构思一般,也不忍心说是底质作文了。4、巧用方法。在学生积累、领悟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及时的作一些作文技法的指导,就像农民造房,石头、砖块、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有了,建筑师给他设计一张好的图纸,就能在短时间内造出一幢漂亮的房子。所以,教师的作文技法的指导,要在学生有足够“材料”(语言、题材、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毫无操作价值。而且方法的指导,要有针对性,针对本次训练的一个写作重点作指导;要有层次性,七、八、九年级作文指导不雷同,有所侧重。总之,明确作文教学能“教什么”,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我们应正视作文教学自身其有限的功能,抛弃多上作文指导课就可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这一错误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