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docx
-
资源ID:23913341
资源大小:1.85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docx
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第 118 页1.种子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5个生字,会写本课10个生字,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想想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人物。(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2)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根据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2、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让同学再讨论。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六、小结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2、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动作: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为什么?有感情地朗读。(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2指导书写。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同学们:树种多小女孩:精选感动认真踏实种子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5个生字,学会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学习生字。、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忸怩烂漫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儿童不解春何在使出浑身解数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交流画出的词语。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写字指导。、学生描红,临写。、抄写词语。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弄懂了什么?2.课后认真把课文多读一两遍。六、布置作业1.熟读全文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过渡导入 、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指名回答。 、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指名读然后齐读。 三、学习第二段、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四、学习第三第四段。、自由读第3-4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3、学生交流。五、学习第五第九段。1、教师范读第5自然段。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2、指名尝试背诵。3、指名读第6自然段。分角色读。4、教师范读第7自然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6、齐读第四段。 ()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7、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8、学生讨论交流。9、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六、小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要说的呢?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默写词语。板书设计: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只拣儿童多处行知春亭畔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玉澜堂花儿儿童3、 钓鱼的启示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6个生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三、揭题质疑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四、初读理解1“启示”的意思是: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五、小结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六、作业课后认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细读感悟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二、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整读第三自然段。三、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1、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2、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四、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五、小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你读之后有什么感受?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采集自己喜欢的语句板书设计:钓鱼 兴奋放鱼 沮丧启示 感激钓鱼4.爷爷的芦笛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3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文章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翱翔、婉转、温润、驱赶。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一(1):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二(26):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三(1113):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3、分段朗读课文。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四、复习检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五、小结谈谈你的收获。六、作业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二、精读第一、二段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4、指导朗读。(1)练读。(2)指名读,评价。(3)听录音轻声跟读。过渡: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三、精读第三、四段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2、指名说。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4、指名读有关句子。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四、继续精读第三、四段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2、指名说。3、指导朗读。(1)练读。(2)指名读,评议。(3)听录音,轻声跟读。4、指导背诵。五、有感请地朗读课文六、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背诵第713自然段。板书设计:小屋白天黑夜芦笛声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爷爷的芦笛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语海畅游词语真有趣。(2)积少成多读读背背。(3)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4)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5)笔下生辉话说寒假生活。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词语真有趣,认识用不同方式表达“说”和“看”,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内涵和底蕴。(2)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教育学生体会香甜的果实。(3)通过“话说寒假生活”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4)通过本次习作训练,让学生更清楚地表达一件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次“语文百花园”的各种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正确用不同方式表达“说”和“看”,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把句子写具体。2、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词语真有趣”、“语海畅游认识“说”字后面的不同用法”、“积少成多读读背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导语:小明今年上四年级,他特别喜爱积累词语,可是由于方法不正确,积累起来十分费事,你们能帮帮他吗?二、出示词语瞧看瞅扫视盯着讲说商量告诉劝告落落大方窃窃私语源源不断1、寻找规律:(1)从词语的意思来归类记忆。(2)从词语的结构来分类记。2、夺红旗:比一比,谁记得又快又准。3、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再说几个。三、认识AABC的词语(1)自由轻声朗读词语。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3)口头说词,必须用上AABC式。四、将句子补充完整(1)学生同桌互相朗读课文中的句子。(2)你注意到了画线的部分了吗?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五、读读背背 (1) 出示文中四时田园杂兴(2)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3)全班齐背诵。六、小结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1.学习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语。2.背诵四时田园杂兴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新课。(1) 指名口头说AABC的词语。(2) 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二、 阅读平台-葡萄叶的梦1、指名分段朗读诗歌葡萄叶的梦,要求读得通顺、连贯。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葡萄叶的梦”进行讲解都可以)3、那么,葡萄也得梦是什么呢?4、学生自由发言,要求说出由来。5、知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要读出对葡萄叶喜爱的情感。6、全班一起朗读这首儿童诗歌。三、 能说会道-话说寒假生活。1、教师读题题目的要求。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3、 出示基本要求:(1) 让我们在小组里交流,共同分享那美好的时光。(2)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转述组内每个人发言中最精彩的内容。(3) 看那个组的代表说得好,大家评一评。(4) 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四、小结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写一写:寒假里的见闻或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次作文作文内容:话说寒假生活(题目自拟)一、写作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2、从材料中选择最有趣或有意义的真实的事3、学会列作文提纲二、审题要点:1选择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写一篇作文,围绕“趣”选择材料,突出有趣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3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三、写作指导(一)、确定中心什么事:有趣的,高兴的,难忘的,感动的,最精彩的(二)具体,突出重点1、周围的环境:写出特点,渲染气氛,表达感情2、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3、写出感受。四、出示优美词句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愈来愈浓。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和久久的期待。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五、 点拨注意事项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注意写出事情的启发或教育意义。2. 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扣住题眼“趣”字,选材要有新意。六、布置作业完成习作5. 古诗三首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古诗中“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2)理解这三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背诵古诗,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组词等掌握古诗中的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3)通过对古诗的理解,进而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4)通过古诗的学习,意境的感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感悟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熏陶。教学重点难点:1.利用工具书,理解并背诵诗句。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生回答、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代诗人就写下了大量描写春景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中的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学生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播放这首古诗的朗读录音,师生共同欣赏。2、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这首诗,画出其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交流或查阅资料解决。 3、教师强调“蹊、莺”的写法。 4、教师强调“江畔”、“独步寻花”、“蹊”、“压枝低”、“留连”、“自在”等词语的含义。 5、学生齐读古诗,教师提出要求:声音洪亮、不读错字。 6、师:这首诗写了什么?(生答)三、再读古诗,抓住重点词语,揣摩写法 1、出示这首古诗的相关图片。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生答)2、师:作者是通过什么写春天的?(生答:花、蝶、鸟)作者又是怎样写花的呢?(生思考)下面,请一名同学正确、流利地读一遍这首诗,我们从中寻找答案吧! 3、指名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倾听并做出评价。 4、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并分析“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时时舞”、“自在”、“恰恰啼”等重点词语,揣摩写法。 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 花满蹊 千朵万朵 压枝低 (照应) 留连 时时舞 自在 恰恰啼 (衬托) 四、品读古诗,体悟诗情,感受意境 1、师:假如你就是诗人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迎来了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什么感受?(生答:喜悦)在这首诗中,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生答:赞美春天)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并板书:3、教师播放朗读伴奏,要求学生带着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感受诗的意境。 4、学生试背这首古诗。五、课堂小结,享受喜悦 师:哪位同学来谈谈这节课自己的收获?(学生自由回答)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师:你最喜欢哪种花?学习这首古诗的写法,课后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板书设计:花满蹊 千朵万朵 压枝低 (照应) 繁花似锦 留连 时时舞 赞美春天 自在 恰恰啼 (衬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寒食这首诗。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邵雍)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2、指导学习第一句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无处/不/飞花(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4.归纳整首诗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平阳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5、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6、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三、有感情地朗读。多种形式朗读四、小结说说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五、作业背诵寒食。板书设计:白天:风景迷人夜晚:以汉喻今流露不满寒食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泊船瓜洲这首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师: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自由的读一读单元导读,想想单元导读中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生读后指名回答。师:思乡是一种平凡而又高尚的情怀,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今天我们再来读三首思乡的诗词。我们先来学习前两首诗。(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诗词题目“泊船瓜洲”。)二、初读古诗1、指名朗读,正音。(重点强调“间”“重”等多音字,并以此渗透联系上下文,分析字意,确定多音字读音的学习方法。)2、交流古诗的大意3、小结过渡。师:诗的意思已经初步理解了。到底是什么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品读这首诗。三、细读品味1.引导品读泊船瓜洲。(1)自读批注,读解语境。 透过诗中哪些词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可以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还可以写写简单的批注。 (2)交流感悟,相机指导朗读。重点预设“一水间” “只隔”“绿”“又”“何时”“还”。(3)还原诗境,感情朗读。(4)角色替换,自由吟咏。背诵诗文。 2、背诵四、小结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五、布置作业背诵泊船瓜州。板书设计:写景:瓜洲,钟山抒情:何时,照我还心系家乡泊船瓜洲6、桂林山水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会认本课6个生字“澜、瑕、攀、峦、骆、驼、障”,会写本课9个生字“漾、镜、瑕、峦、览、骆、驼、罗、障”,理解并积累词语。(2)感悟桂林山水的美。(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背诵,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组词等掌握课文中的生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感悟作者所描绘的美景。(4)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 导入1.运用相片,谈话导入,与学生谈论游览过的美景。2.利用地图,导入“桂林甲天下”。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听录音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2.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2)点名学生给生字组词。(3)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大挂图,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独特的美。2.让学生带着问题“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边听录音进行阅读。3.请几个学生回答,同时进行评价。第一部分(1):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二部分(2、3):具体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第三部分(4):整体描绘桂林山水的画面。4.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5.小组合作学习。(1)组员轮读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试着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引导:课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感情,这就要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需要同学们善于提问题,因为任何的“懂”都是从“疑”开始的。那些有助于你读懂课文的问题,也就是疑问,就是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四、小结学习完本课后,我们大概知道了文章的脉络,分为几个部分?五、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二、 精读并理解课文(一)精读第一自然段1.讲解第一句:总领全文。点拨:“甲”是“第一”的意思。2.讲解第二句:交代观赏路线。(二)精读第二自然段1.运用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闭上双眼,自然过度到第二段。2.讲解第一句,运用简笔画让学生明白“衬托”手法。3.讲解第二句,指出其修辞手法“排比”、“比喻”。点拨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4.男女生有感情地交叉读第二句,体会漓江的美。5.讲解第三句:“微波”可见漓江水的静。“前进”与“后移”相映衬,静中见动,动中有静。(三)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中的山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四)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三、操练朗读课文1.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开火车”式有感情朗读文中的句子。3.“波浪式”式有感情朗读文中的句子。4.提问两三个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全班再次齐读全文。四、小结“学习完本课后,我们大概知道了文章的脉络,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在讲什么?”同时提问文中的重点句子解析。五、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2.预习7课。板书设计:总:“桂林山水甲天下”(1)桂林山水热爱自然热爱祖国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4)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分(2、3)7.走进丽江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11个生字,学会本课10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体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从而产生爱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丽江古城的特点和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体会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美丽的漓江画面),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漓江。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词语:雄伟城镇纯朴下旬纺织百货绵延闪烁昂然挺立3、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4、自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丽江的景点?)5、指名说三、练习朗读1、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2、同组互读。3、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