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索溪峪的野》.doc
-
资源ID:23916568
资源大小:374.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索溪峪的野》.doc
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索溪峪的野【精品文档】第 11 页九、 学科:语文十、 课例名称:索溪峪的“野”十一、 执教老师:刘茂银十二、 指导教师:余 宪十三、 课型:新授十四、 年级:六年级十五、 教材版本:人教版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其它方法,自学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野性美的独特感受。4、领略索溪峪的野性美,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崇尚纯真的思想感情,激发对大自然美好景观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朗读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并有一定的语言积累,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索溪峪美景的作品。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布局谋篇层次井然。作者对索溪峪的景物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构思精巧。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文章言辞精美,文采飞扬,妙趣横生,读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教学方法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通过抓关键词句,感受索溪峪的自然风光美,理解课文,品味独特有趣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板书设计: 山野 索溪峪的“野”水野 人野 物野九、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味。今天,让我们通过课文走进大自然,领略索溪峪的独特魅力。(二) 解题。1、 齐读课题:索溪峪的“野”,根据字形猜猜“峪”是什么意思?2、 “野”为什么加上引号呢?3、 出示课件。引号的作用:表示引语;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4、 你认为课题的引号起什么作用?由学生尝试理解并作出选择。5、 既然是强调,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个课题?指导读好课题。(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大意。1、 让我们走进课文,尽情感受索溪峪的“野”。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读通读顺。概括课文写了索溪峪哪些方面的“野” 。2、 学习生字词语。3、 课件出示文中词语,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断壁悬崖 拔地而起 摇摇晃晃 望而生畏 让人胆颤 千峰万仞 绵亘蜿蜒 浩气长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直插云天 横拦绿水 旁逸斜出 相对相依 婷婷玉立 窈窕淑女 怦怦直跳 返璞归真 惊险 磅礴4、课件出示索溪峪的风光图片,提问: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用刚才所读的哪些词语来形容?5、提问:课文写了索溪峪哪些方面的“野”?学生归纳,相机板书:山野 水野 物野 人野(四) 品读课文。1、 索溪峪的山是“野”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在关键词句下面作上记号。2、 品读句子(课件):“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提问:什么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3、 索溪峪的山是野的,它的天然的美,野性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A、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课文中用哪些词语来表现山的“惊险”?如果你身处“一线天”、“百丈峡”这样的深山峡谷之中,抬头仰望,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带着理解读出惊险的感受。B、 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作者用哪些词语表现山的“磅礴”?如果你置身于“十里画廊”、“西海林峰”这样的景象之中,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感叹?说说感受。C、 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为表现山的这种美,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写作方法?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4、总结:刚才我们通过找相关句子,抓关键词语,感受了索溪峪山的野性之美。来,让我们先练一练,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部分。(五)指导自学。1、索溪峪的“水野”、“物野”、“人野”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4、5自然段。按我们刚才的方法,找到相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语,通过品读、想象等学习理解。然后交流学习收获。2、通过说感受、展示读等形式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六)揭示中心,领悟写法。1、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课文吗? 引导学生概括:(“野”)2、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结构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领悟、发现。3、教师归纳总结。(七)欣赏美景(课件),加深感受,升华情感。1、这么美的索溪峪,想不想去欣赏欣赏?2、播放欣赏索溪峪美丽风光。3、结合课文和风景视频谈谈感受。4、有人认为为了更好地观赏风景,在秀美的山峰上修筑“观光电梯”,你有怎样的看法?4、总结:像索溪峪这样的大自然杰作,其魅力就在于:天然美,野性美!有句话说得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谢谢同学们,下课。)十、教后反思索溪峪的“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者用充满激情和童趣的语言描绘了索溪峪的“野”性之美,读来赏心悦目。为了更好地通过文章领略索溪峪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利用图片,巧领词意。本文描写索溪峪的绮丽风光,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词语。为了理解词语,而又不觉枯燥乏味,我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读文中词语之后,出示一些各具情态的索溪峪风光图片,引导学生通过景象加深理解所学词语。像“拔地而起”、“绵亘蜿蜒”等难以理解的词语都能借助形象的图片直观理解。这样,变生硬抽象的解词为生动形象的感悟,能增强学生的对语言的感知和领悟。(二)找词画句,赏文体情。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先概括叙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布局谋篇层次井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句、画重点句,迅速理清文章的主脉,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找到关键词就能把握作者行文的感情基调,品读重点词句,既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方法,又达到与作者情感共鸣的目的。如品读描绘山景的文章,先让学生说说对“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这句话的理解,然后再找找这种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具体描写的?通过找词画句,学生领略了索溪峪山之惊险美、磅礴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之美,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些美读出来。这样,教学就化难为易,变枯燥的分析为自主品味,能有效帮助学生准确抓住文章重点,领会其中蕴涵的趣味和文味。就连平日阅读能力稍欠的学生也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三)扶放结合,学用自如。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和新获的阅读方法,主动攫取知识,赏析文章。针对本文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是由扶到放。先引导学生赏析描写山景的文章,再放手让学生按照同样的方法,“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索溪峪的野性之美”,自学描写索溪峪水“野”、物“野”、人“野”的文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通过自学培养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语文素质,真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还通过集体交流,师生讨论等形式,达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局面。通过这样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的能力不可小估,只要打开他们思维的禁锢,并给予他们无限的信任,学生们就能打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学习语文。(四)课件激情,畅抒胸臆。索溪峪风光秀丽,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大致领略索溪峪的风采神韵,但多数同学没有亲眼见识过。要想真正领会到索溪峪野性美的精髓,有必要通过课件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所以我精选了一些最典型、最符合课文描绘的索溪峪的真景,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深刻学习领会课文。(五) 一些遗憾 因为是录像课,由于课时限制,也为了展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学节奏快了一点,教学容量大了一点,学生反复品读的时间少了一点。十、课例点评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阅读场景,唤起学生饱满的热情,让其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是这节课的特色之一。整堂课以读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阅读课文,让学生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神韵。一开课教师就紧扣“野”字,让学生在读文中初步感知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的课文内容;然后逐段引入,环环入扣:或精读品味,或略读感悟,或点拨引导,或补白想象教学丝丝入扣,情感步步升华。习得方法,培养习惯,发展能力,是这节课的又一特色。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教师十分重视方法的引导,注意用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如:出示引号的几种用法,让学生辨析课题中引号的作用;以看图说词语教会学生准确用词;在朗读重点语句中让引导学生自己体悟发现写作方法,在引读段落中体会课文的层次和结构等等。教学中教师还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引导想象,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注重体验感悟。如:置身于山道的惊险之中,你会有什么感觉?课文学到这儿,索溪峪的“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此时你想说些什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点评引导,注意用赏识的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体现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