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 教学实录.doc
-
资源ID:23932552
资源大小:124.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 教学实录.doc
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 教学实录【精品文档】第 6 页认识厘米实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厘米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故事导入: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只有量的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想知道吗?师:谁能看着这四幅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师引导:是啊,大家看到了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生发现:因为师傅与徒弟的的手不一样大。师小结:同学们,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就是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做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二)观察尺子,发现知识:引导:请学生拿出直尺,互相说一说,你知道有关尺子的那些知识?小结:尺子上有刻度,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观察:在我们的身边或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思考:你知道从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有多长吗?0到7呢?(三)学习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微课学习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出示不同的测量方法,小组讨论,你认为哪种测量方法最好?说明原因。小结: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是几厘米。学生具体测量小徒弟的一柞有多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三、 自主练习:1、你会量吗?(出示77页自主练习第1题图。学生独立测量图形中各线段的长度,填在书上。)2、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出示77页自主练习第2题图。学生独立观察,填写结果。)3、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体同位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下来。4、拓展练习: 大家表现的都很出色。如果老师想请你帮阿福量一下准确的衣服的长度,你们能行吗?(请一名学生扮演阿福,请学生具体测量。)那如果再让你测量一下他的袖口与领口该怎样测量呢?(学生交流:1、把领口展开。2、用软尺围。)四、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投影出示书77页自主练习1) 第一题图片上有两个图形,你认识它们吗?它们是三角形和长方体每个图形每一条边上都有一个括号和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的意思是厘米这是要让我们干什么?(量一量每一条边的长)你会量吗?学生自己测量三角形中各线段的长度,填在书上。交流测量的方法结果:(1) 你是怎样量的?(2) 有没有不同的量法?(3) 哪一种方法更好?用你认为好的方法量一量长方形各边的长。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可能会有对边相等只量一边的做法,鼓励,但不做要求)2) 填一填小蟋蟀能跳多远?填一填。1) 学生独立观察,填写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 提示:现在小蟋蟀跳了多远?是16厘米吗?为什么?学生说答案,并说明理由。3) 先估计,再与你的同学相互量一量。想知道你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先猜一猜,再量一量,可以同位合作,看一看,你猜的准吗?向猜的准的同学取取经,问问他们是怎么猜的?有了上次的经验,你现在一定猜得更准了,猜一猜你的一诈有多长,再量一量。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你喜欢的物体,同位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记下来。教学反思:本节课所执教的阿福的新衣-厘米的认识一课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有关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但平时学生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主要是通过一个故事引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已用知识经验,直观操作,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微课突破知识难点,让学生记忆深刻并正确操作,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