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 名词解释.docx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汽车理论 名词解释汽车理论 名词解释13 a:1.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边缘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切向力。 2.驱动轮附着率:驱动轮受到的地面切向力与垂直载荷的比值。 3.牵引系数:单位车重的挂钩牵引力(净牵引力)。 4.滑动率: 滑动率s定义为,式中,u为车速; r为车轮半径;为车轮角速度。5.转向灵敏度:横摆角速度与前轮转角(或转向盘转角)之比.b:1.道路阻力系数:指滚动阻力系数与道路坡度之和。 2.附着椭圆:在一定侧偏角下,轮胎极限切向力与侧偏力的关系。 3.发动机负荷率:在一定挡位下汽车等速行驶时发动机的部分负荷功率与全油门功率之比。 4.牵引效率: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5.特征车速:具有不足转向特性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增益的最大值所对应的车速。12:1.动力因数:驱动力与空气阻力的差值与汽车重力之比。 2.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同一侧偏角的侧向力作用点。 3.临界减速度: 在同步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前后轮同时抱死时的减速度。(12、09) 4.悬挂质量分配系数: 车身俯仰运动回转半径的平方与质心到前后轴距离之积的比值。 5.车厢侧倾中心:车厢侧倾轴线通过车厢前、后轴处横断面上的瞬时转动中心。(12、08)09:流线型因数:汽车的空阻力系数与迎风面积的乘积侧偏现象:轮胎接地中心的移动方向与车轮平面方向不一致的现象特征车速: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最大横摆角速度对应的车速静态储备车速:中性转向点到前轴的距离a和质心到前轴的距离a之差与轴距L的比值08:1.制动效能因数:单位制动轮缸推力Fpu所产生的制动器摩擦力F2.轮胎侧偏角:车轮接地印迹中心的移动方向与车轮平面的夹角3.牵引效率:驱动轮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4.接近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出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1越大,越不易发生触头失效。07:汽车比功率: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单位kw/t 附着率 最小转弯直径:汽车动力性及指标: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滚动阻力系数:车轮在一定条件下滚动时所需之推力与车轮负荷之比 附着力:地面对轮胎切向反作用力的极限值 附着系数:=F/Fz 汽车驱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 Ft=Tt/r 加速阻力:汽车加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加速运动时的惯性力 Fj=m du/dt 汽车动力因数:(Ft-Fw)/G为汽车的动力因数并以D表示 D=+ (du)/(gdt) 道路阻力系数:单位汽车总质量克服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的能力 =f+i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及指标:在保证动力性的条件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内容:发动机的功率,传动系的传动比 迟滞损失:施加负荷后,突然撤销力量,应变不会与力量同时消失,而且应变不会恢复到零,这种现象叫迟滞损失 汽车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车不动的驻车制动性能。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标准: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汽车高速行驶或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器制动力:在轮胎周缘为了克服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 地面制动力:汽车受到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时,才能从一定的速度制动到较小的车速或直至停车,外力主要由地面提供,称为地面制动力 地面附着力: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车轮滑移(动)率:滑移率是在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制动力系数:地面制动力与垂直载荷之比 滑移附着系数:s=100%的制动力系数峰值附着系数:制动力系数的最大值 轮胎的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侧向反作用力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偏离车轮平面,这就是轮胎的侧偏现象。 横摆角速度稳定时间: 顶起失效:当车辆中间底部的零件碰到地面而被顶住的情况 触头失效:当车辆前端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托尾失效:当车辆尾部触及地面而不能通过的情况。 间隙失效:汽车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无法通过的情况。最小离地间隙: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平面与汽车上的中间区域(0.8b范围)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的通过地面突起的能力。纵向通过角:离去角:汽车满载、静止时,后端突起点向后轮所引切线与地面间的夹角。2越大,越不易发生脱尾失效。转弯通道圆(10):轮胎侧偏角:临界车速:燃油利用指数:悬挂质量分配系数:汽车的时域响应分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态响应和随时间变化的瞬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