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

    • 资源ID:23950941       资源大小:575KB        全文页数:1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1内容:ABO血型正、反定型 操作技术规程第 1 页 共 3页版本 2010 修订 1颁布日期:2010年 7 月修订日期:2010 年 7月ABO血型正、反定型操作技术规程原理:根据红细胞表面上有或无A抗原和(或)B抗原,血清中有无抗A、抗B抗体,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血清试验)反(细胞试验)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指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和(或)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指用已知A型细胞和B型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和(或)抗B抗体。目的:规范ABO血型正、反定血型鉴定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ABO血型鉴定。适用范围:输血科ABO血型鉴定。支持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 2006样本要求:使用新鲜全血,严重溶血的标本不能作鉴定。试剂和设备:1、设备:血库专用离心机、显微镜、电热恒温水浴箱、血清学专用离心机。 2、试剂:(1)抗A(B血型)、抗B(A血型)分型血清,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2)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以3个健康者同型新鲜红细胞混合,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以去除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配制方法见附表。(3)受检者血清。(4)受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5)试剂准备:从冰箱中取出试剂,立即可用。 操作步骤: 标本录入微机时核对被检者姓名、住院号、科别、项目、日期等内容是否与条形码提供信息是一致,再行编号记录。 一、试管法:1、正定型:(1)取2支洁净小试管分别标明抗A和抗B;分别加抗A、抗B分型血清各1滴于相应的试管内必要时增加抗A、抗B(O)型标准血清管。(2)用滴管取5%受检者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2滴分别加入上述小试管内,混匀。(3)以1000r/min离心1min。(4) 取出试管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现象,再轻轻转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滑动,观察有无凝集,再轻轻掸动试管观察有无凝集,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2、反定型:(1)取三支洁净小试管分别标明A、B、O;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新鲜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2)分别用滴管吸取5A、B、O试剂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于各个已标明的小试管内,混匀。(3)以1000r/min离心1min。(4) 取出试管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现象,再轻轻转动试管.使沉于管底的细胞滑动,观察有无凝集,再轻轻掸动试管,观察有无凝集, 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结果判定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主要看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凝集强度判断标准:4+: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3+: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2+: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周围可见到游离的红细胞。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很多游离红细胞。MF:即混合凝集外观(mixed 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绝大多数红细胞仍然呈散在分布。():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按下表1报告受检者红细胞ABO血型。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标准血清受检者红细胞受检者血型受检者血清+试验红细胞抗A抗B抗A+BA细胞B细胞O细胞+-+-+-+-+ABOAB-+-+-+-二、玻片法:(1)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快),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相应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2)另取清洁玻片1张(或白瓷板1快),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的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3)将玻片(或白瓷板)不断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混匀,连续约1-5min,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反应。也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结果判定: 同表-1质量控制 1. 标准血清要求:有批准生产文号,并经批准检定;购回的标准血清,本实验室应复检,并符合下述条件:(1)高度特异性,只能与相应红细胞抗原发生凝集,无非特异性凝集;(2)抗A血清效价在1:128以上,抗B血清效价在1:64以上;(3)亲和力要求抗体和抗原发生反应的速度应在两者相加后15秒内出现凝集,其强度为3分钟时凝块不小于1mm;(4)冷凝集效价在1:4以下。2. 试剂的稳定性;于28避光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注意事项1. 有污染、混污、过期血清不能使用。2. 不清洁器材不能使用。3. 不得混用滴管;不得将已取过样品或污染的滴管与试管内容物接触。4.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均应严格控制。5. 正、反定型应由两人分开操作,结果相符才能发出报告,否则应检查原因。6. 红细胞悬液不得过浓或过淡,防止溶血。7. 三个月内的新生儿只做正定型。8. 注意冷凝集、假凝集和细菌性凝集缗钱状凝集(包括弱凝集)与真凝集的区别。观察并纪录凝集强度,因其有助于对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为防止冷凝集,温度一般在(20-24),冷凝集患者可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如果仍显凝集,可用42或45生理盐水洗涤一次。9. 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10 .核对结果后再打印报告,并签全名。临床意义每个人都具有ABO血型中的某种抗原及相应的天然抗体。血型检查的重要性不在于某种具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而在以下个方面:(1) 输血:血液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成分。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细胞的减少(大失血或贫血等),均会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输血是治疗与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输血前必须检查血型,选择血型相同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完全相合才能输血。(2) 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依靠血型血清学检查来诊断。(3) 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也必须ABO血型相符才能移植。血型不符极易引起急性排异反应,导致移植失败。(4) ABO血型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也有一些报道,某些看来与造血系统无关的疾病实际上可能与红细胞血型抗原有关。但这方面的临床实用意义不大。附表: 5%标准红细胞悬液配制表5%标准红细胞悬液配制表悬液浓度(%) 压积红细胞(滴) 盐水(滴) 2 1 40 5 1 16 10 1 8 20 1 4 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2内容:Rh血型鉴定操作技术规程第 1 页 共 2 页版本 2010 修订1颁布日期:2010年 7月修订日期:2010年 7月R血型鉴定操作技术规程原理从理论上讲人类红细胞上的R抗原应有C、D、d、E、 6种,但目前尚未发现抗d,因此也未肯定d抗原,故Rh抗原主要有5种。Rh血型形成的天然性抗体极少,主要是免疫性抗体,已知有抗D、抗E、抗C、抗c和抗e抗体等5种。抗D抗体是Rh血型系统中最常见的抗体。Rh抗体有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两种,完全抗体在机体受抗原刺激初期出现,一般属IgM型。机体再次受抗原刺激,则产生不完全抗体,属IgG型。Rh抗体主要是不完全抗体,如用5种不完全抗体的血清(抗D、抗E、抗C、抗c、抗e)作鉴定,可将Rh血型系统分为18个型别。在临床上,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出现频率高,故R血型一般只作D抗原的鉴定。用抗D血清进行鉴定,则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不带D抗原者称为Rh阴性。目的:规范R(D)血型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Rh(D)血型鉴定适用范围:输血科血Rh(D)型鉴定标本支持文件:1.输血与输血技术高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试剂和材料1、单克隆RD(IgM),RhD(IgG)或RhD(IgG+IgM)血清。上海血液生物有限责任公司。2、5受检者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操作步骤:一、试管法1、取1支洁净小试管,做好标记,分别加入单克隆RD(IgM)血清1滴和5受检者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混匀。1000/min离心1min。2、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现象,再轻轻弹动试管,观察凝集情况;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二、玻片法 取洁净玻片一张,做好标记,分别加入单克隆Rh(IgM)血清1滴和5%受检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轻轻摇匀,1-5min观察结果。判读结果 附表:Rh血型结果判读表:反应强度凝集4+强反应,单一凝集块,无游离红细胞3+强反应,几个大的凝集块2+很多小的凝集块中混有大的凝集块,无游离红细胞1+在游离红细胞背景下有很多小的凝集块+肉眼可观察游离红细胞背景下小的凝集块,光镜下可观察到很多小的凝集块-均匀分布的红细胞悬液,不能观察到凝集的红细胞 注意事项1、试剂于28保存,有效期18个月,过期试剂不可使用2、用单克隆Rh(IgM)试剂如为阳性,可能是弱凝集,应改用单克隆RhD(IgG)试剂重复一次,结果相同才能发出报告。3、应该使用新鲜的、非溶血的标本,可是未加抗凝剂的,或者是加入抗凝试剂EDTA或枸橼酸的血液标本。必要时应用等渗盐水加入经过离心(1000g,2分钟)的标本所制备的红细胞悬液。推荐在制备红细胞悬液前,洗涤红细胞两遍,或洗涤至上清夜清澈。对高脂肪性,黄疸性或微生物污染的标本可能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4、其他见ABO注意事项。临床意义1、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阳性占99.66,Rh阴性占0.34。2、R血型系统的临床重要性在于抗R抗体引起的反应。抗R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较大量的R阳性(D抗原阳性)细胞进入R阴性者体内后25个月内血浆中可测到抗体,如经再次免疫,3周内抗体浓度可达高峰。如受血者或孕妇血浆中含有R抗体时,当再次与含相应抗原血液相遇,将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尤其以抗D与D红细胞为显著。约80以上R阴性受血者在接受R阳性血液后能产生抗体。Rh(D)阴性或弱D(DU),应输Rh(D)阴性血,作为献血者则为Rh(D)阳性。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3内容:凝聚胺试验操作规程第 1 页 共 3页版本 2010 修订 1颁布日期:2010年 7 月修订日期:2010 年7月凝聚胺试验操作规程原理:凝聚胺是一种多价的阳离子聚合物,能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表面的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聚。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在凝聚胺的作用下发生凝集,凝集是不可逆。在本试验中,首先让红细胞和血清在低离子介质中孵浴,促进抗体与红细胞抗原结合,然后加入凝聚胺,离心使红细胞凝聚,加入含有枸橼酸钠的重悬液中和凝聚胺正电荷恢复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如果是非特异的凝聚,则由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的排斥重用,红细胞散开,结果为阴性;若是由于抗原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散开,结果为阳性。目的:规范凝聚胺试验操作。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采用凝聚胺法进行血清学检查适用范围:适用于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查支持文件:1、输血技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东莞市中心血站,2006试剂和设备:1、 试剂:凝聚胺试剂盒、5%的A、B、O型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患者血标本、试剂血清2、 设备:一次性试管、滴管 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显微镜 操作步骤:1、 在试管中加2滴受检者血清(或试剂),1滴5%的试剂红细胞(或受检者红细胞),混匀。2、 加入LIM溶液0.6ml,混匀,室温孵浴1min。3、 加入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4、 1300g离心15s,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5、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细胞有无凝集,若无凝集,需重复步骤2-5。6、 加入2滴重悬液,轻轻摇匀,观察结果。7、 若凝集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若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反应,为阳性反应。若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须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注意事项:1、 加入凝聚胺离心后不要混悬细胞。2、 加入重悬液以后应尽快观察结果,最好在一分钟内,最长不要超过3分钟,以免弱反应消失。3、 凝聚胺是一种抗肝素药物,所以用含肝素血标本要多增加凝聚胺来中和肝素,有时需要重复步骤2-5。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4 内容:交叉配血操作技术规程第1页 共 3 页 版本2010修订1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交叉配血操作技术规程原理:交叉配血试验又称配合性试验,主要是检查受血者、供血血清中有无不相配合的抗体,红细胞上胡无不规则抗原,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适用范围:临床配血标本。支持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2006 输血科(血库)工作手册东莞市中心血站 2006试剂与设备: 1、试剂:生理盐水、抗人球试剂、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献血者血标本。2、设备:小试管、滴管、血库专用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恒温水育箱、显微镜。操作步骤:方法一:盐水介质配血法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immediate spin)配血试验。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2、取3支洁净小试管,标明 “主侧”、“次侧”、“自身对照”管。3、按标记“主侧”管分别加入受血者血清2滴,供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次侧管分别加入供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清(血浆)2滴和患者5%红细胞1滴。4、混匀,1000/min离心1min或1300g离心15s。5、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现象,再轻轻转动试管,观察结果;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方法二:凝聚胺介质配血法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人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距离,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集。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操作步骤:试剂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 凝聚胺试剂组成成分(1)低离子溶液(LlM)为葡萄糖TA(2Na)(2)凝聚胺溶液(Polybrene Reagent)主要成分Polybrene、氯化钠(3)悬浮液(Resuspending)主要成分柠檬酸钠、葡萄糖2、生理盐水配制供血者、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3、取3支小试管,分别标记“主侧”和“次侧”管,“主侧”和“自身对照管”管分别加受血者血清2滴,供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次侧”管分别加供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对照管加自身血清(血浆)2滴,自身5%红悬1滴。4、管各加LIM0.6,混合均匀后,再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2 用Baso血库专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离心3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试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若无凝集,重复1-3步骤。3 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滴,轻轻弹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果在30秒-1分钟内凝集散开,代表是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到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方法三:抗人球蛋白配血法原理:利用抗人球蛋白血清加入可与体内已经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的红细胞产生凝集反应检查红细胞是否已经被不完全抗体所致。操作步骤:抗人球蛋白血清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1、用生理盐水分别将供血者、受血者红细胞配成5红细胞悬液。2、取3支洁净小试管,分别标记“主侧”和“次管”,“主侧”,“对照管”管,主侧分别加入受血者血清2滴,供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次侧”管分别加入供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5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对照管加自身血清(血浆)2滴,自身5%红悬1滴3、 混合,置37水浴致敏30min1h,取出后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离心,弃去上清液。再洗涤,离心共3次,倒出上清液。 4、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2滴,1000/min离心1min,观察结果。5、阳性对照 :5不完全抗D致敏的Rh阳性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人球蛋白血清1滴;阴性对照 :5O型红细胞悬液1滴,加抗人球蛋白血清1滴;盐水对照:1滴供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加等渗盐水。结果判定:如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盐水对照管不凝集,“主侧”、“次侧”配血管都不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 临床意义:多年来一直沿用室温盐水配血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只能检出不相配合的完全抗体,而不是检出不相配合的不完全抗体,所以仅可以满足大部分输血者ABO血型配合要求。而除ABO系统以外的其它血型系统的抗体,或多次接受输血患者、多次妊娠的妇女产生的IG抗体。大多数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红细胞。为了输血安全及操作方便,我们采用了聚凝胺配血法,它可以检出IM与IG两种性质的抗体,能发现可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绝大多数抗体。 注意事项:1、 要求受血者血液样品是输血前3天内,冷藏且无污染无溶血,反复输血的患者更应抽取新鲜样品进行配血试验。2、 一般主张用血清交叉配血,因为用血浆时,纤维蛋白可对试验带来干扰。如必要抗凝,则应用EDTA抗凝剂。3、 试剂无污染、过期。4、 交叉配血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必要时作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5、 体检测和鉴定;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5、超过失效期的试剂不可使用。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5 内容:血型、交叉配血实验室室间质评标准操作程序第1页 共 1 页 版本2010 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血型、交叉配血实验室室间质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 检查血型、交叉配血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评价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输血相容性检测工作水平。适用范围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检、交叉配血试验。责任人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室间质控品的接收 室间质控品的接收实行签收制,根据质控品的相关说明对质控品外观、批号、包装、运输等进行检查后按规定方式保存,并要把收到时间、质控品批号、类型、保存方式、接收人等在接收记录本上详细登记。室间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各质控品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质控品要在与常规标本完全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质评结果上报后,质控品应继续在正确的保存条件下保存至质评成绩回报后,以便复查。室间质控品的检测室间质控样品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一样进行,将质控物与临床标本同等条件下进行检测,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和试剂,不得特殊对待。根据实际检测结果,认真填写回报表,检测结果须在截止日期前上报。室间质控品的成绩要求血型、交叉配血实验室室间质评项目至少达到医务部要求。室间质控品的总结室间质评的检测结果与反馈结果均记录于室间质评记录表,存档保存2年。根据反馈结果分析室间质评状态,对于优秀成绩应继续保持,如有失控要及时查找原因,同时找出质控品进行复查,采取正确措施予以纠正。参考文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2006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6 内容:交叉配血操作技术规程第1页 共 页 版本2010 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血型、交叉配血实验室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目的 保证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实验室开展项目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保持检测方法的规范性。监控实验试剂的批间、批内质量控制, 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规范管理血液接收、贮存和发放的全过程。 适用范围ABO正定型、ABO反定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Coomb's实验、交叉配血试验(盐水、凝聚胺、抗人球、微柱凝胶)、冷凝集、抗D效价、供血者血液质量。责任人 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室内质控要求 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本实验室的输血工作进行监控。 实验室布局环境、仪器设备等硬件设施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实验操作和试剂必须采用卫生部推荐的符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的方法和试剂。 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并经过良好的培训。 操作程序血标本接收 严格按实验要求接收血标本,标签清楚、患者信息符合、无溶血、血量2毫升。 交叉配血标本不能超过3天,72小时后再次配血应重新抽取。 血标本应于2-6冰箱保存。血液质量监控 血液领回后检查外观是否合格(血液的颜色变化、血袋封闭完好、血型、编号等信息完整)。 入库的血液和血制品复核ABO血型;抽检输血前五项。 血液和血制品按规定要求正确贮存。仪器维护校准 按制定的操作规程日常维护、清洁实验常用的仪器设备。 建立仪器“状态卡”,有专人负责,监控仪器运转情况。 设立仪器档案,制定仪器设备校准计划,定期由质量监督部门校准。实验操作 各种检测方法必须符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或以试剂说明书为依据。 为所开展的检测项目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并严格按照其执行。 选用卫生部推荐有批批检证明的实验试剂。 做好实验试剂效价的监测工作,检查试剂的重复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试剂监测 有专人负责试剂的购入、入库和出库登记。 做好试剂批间效价测定,保证试剂的有效性。 每周按要求进行试剂批内质量控制,并进行登记检测结果。人员培训 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定期注册。 科室制定专业技术培训计划,每年派出短期培训和学术交流。 建立科室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每年有继续教育记录。室内质控质量记录 建立本室室内质控的每一步骤相对应的质量记录, 便于不断改进工作。资料保存10年。参考文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生部2000年6月1日颁布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2006临床用血高峰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世界卫生组织抗-A、抗-B、抗D试剂批间、批内质量控制日期名称生产批号外观特异性亲和力效价冷凝集素检测者备注AcBcOc备注:1、为了便于鉴别,抗A血型试剂染色呈蓝色,抗B血型试剂染色呈黄色;2、抗D血型试剂只观察外观和检测其效价。 抗体筛查试剂批间、批内质量控制日期生产批号外观 弱阳性血清检测者备注号号号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7 内容:交叉配血操作技术规程第1页 共 页 版本2010 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试剂出入库和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程序目的 试剂的统一有序管理,监控试剂的质量, 保证各实验的正常进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用范围输血前检测项目的各种试剂(生物制品试剂)。要求 试剂的购入和入库有专人负责。 具备试剂存放的条件。 试剂负责人了解各种试剂的性质,按各自的要求保管。操作步骤 入库处理及保管原则 试剂领回后,作好入库登记造册。必须按其不同性质分类存放。 微柱凝胶试剂卡在入库前必须进行离心处理,做好入库记录。验收不合格的试剂卡退回厂家。 各种试剂血清、试剂红细胞、凝聚胺试剂、抗球蛋白试剂和DianaGel ABOCDE卡应在28冰箱保存。 DianaGel COOMBS卡保存于试剂柜内,存放环境应保持阴凉干燥。 每批试剂均要进行批间效价测定,做好记录。 出库 试剂以一定的单位数量出库,如一盒、一瓶。做好出库记录。 使用规则 使用试剂时,要核对试剂名称,检查外观颜色、澄清度及有效期并进行登记,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开瓶后,及时封口保存。 用完的试剂及时放回原处,避免发生差错和事故。质量控制 使用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厂家提供的质量标准检查试剂,考核评定其质量。 抗血清:检测其外观、澄清度、效价、亲和力、特异性、冷凝集素、不规则抗体和有效期等方面。 试剂红细胞:检测其外观、澄清度、效价、特异性、冷凝集素、不规则抗体和有效期等方面。参考文献 最新输血技术学吕鹏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输血技术手册肖星甫主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8内容:冷凝集试验操作技术规程第1页 共 1 页 版本2010修订1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冷凝集试验操作技术规程原理: 冷凝集综合征的患者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或O型、同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凝集反应的高峰在4,当温度回升到时凝集消失。目的: 冷抗体效价测定。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冷凝集试验适用范围:输血科冷凝集试验血标本参考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2006、输血技术手册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样本要求: 新鲜不溶血标本。从采血到实验,温度最好维持在。试剂和仪器: 1、 试剂成分 生理盐水 受检者血清 -人份混合洗涤 O型红细胞悬液。2仪器: 37电热恒温水浴箱、2-8电冰箱。(实验室应具备恒温设备)、方法: 目视法 分别观察在、222和37温度下红细胞凝集情况。操作步骤:. 取排试管每排10支做好标记(如1:2,1:4,1:8,1:16),各加100ul生理盐水。. 在每排第管中,加入患者血清100ul,混匀,吸取第1 管中混合物100ul加入第2管中,混匀,吸取第2 管中混合物100ul加入第3管中,以此类推作倍比稀释。. 在每支试管中各加入100ul的“”型红细胞盐水悬液。. 分别在、22和37条件放置小时。. 3400转分离心秒,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现象,再轻轻弹动试管,观察凝集情况;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结果判定: 以“”凝集的最高稀释度为患者血清中抗体的效价。除看凝集外,同时要注意溶血现象,如发现溶血,应同时报告。222温度测定时,常能见到对正常红细胞的溶血活性,(如有适当的补体存在时可发生溶血)。温度测定时,有明显凝集,效价通常大于1000。37温度测定时,凝集消失。参考区间: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冷凝集素(其滴度<1:16)。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1:1000),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肝硬化、淋巴瘤等,多发性骨髓瘤亦可增高,但不超过1:1000。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冷凝集素效价很高,有的可达或更高。慢性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病人常是老年人,有轻度或中度的慢性溶血性贫血。天气冷时常发生雷诺氏(Raynaud)现象和血红蛋白尿。务川县人民医院输血科主题: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编号:9 内容:交叉配血操作技术规程第1页 共 页 版本2010修订颁布日期:2010年7月修订日期:2010年7月血液标本的接收、登记和处理标准操作程序目的

    注意事项

    本文(输血科操作技术规程.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