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
-
资源ID:23951559
资源大小:66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doc
精品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与交流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精品文档】第 8 页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长方体的认识。课标要求:1.学段目标:知识技能: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数学思考: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问题解决: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情感态度: 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课程内容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认识长方体的展开图。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课标解读:第一分句中的 “通过观察、操作” 要求给小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这些素材中探索长方体的特点。行为动词是“通过”,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实物和模型,探索总结长方体的特点。第二分句的行为动词是“认识”,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 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动词,要求学生能正确的辨认长方体。第三分句中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点。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通过实物和模型探索长方体的特点。;第二个层次是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的辨认长方体。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长方体单元的第一节教学内容。本单元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图形的认识,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如长方体的认识,安排了学生说出纸巾盒、数学课本、粉笔盒等的形状长宽高等练习。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如长方形的认识,可以从现实生活情境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以上分析,“长方体的特征”是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认识”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学目标:1.借助实物,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能有序的数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2.借助长方体实物,认识长方体的特征。3.通过讨论归纳,给定一个长方体,学生能根据长方体摆放的不同情况,指出他的长、宽、高,通过设计长方体框架,理解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大家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平面图形)这些呢?(立体图形)2、师:这些都是什么?他们都是什么图形?(长方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3、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下面大家小组合作,仔细观察,用摸一摸、量一量等方法,来找一找长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征?二、探究新知(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在汇报交流时注意:(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2、认识长、宽、高。(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三、练习巩固1、说一说:(1)酒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与它相对的是哪个面?(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3)、哪个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2、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判断。(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3)、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相等。( )4、用铁丝做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三、课堂检测:1、选择题:(1)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A、2 B、3 C、6 D、4(2)用一根72厘米长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成一个长8厘米,宽( )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教具。A、2 B、3 C、4 D、62、填空:(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3、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5厘米,4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4、用一根84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长9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高是多少厘米?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