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doc

    • 资源ID:23998583       资源大小:18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目录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11.1秦朝的货币11.2西汉的货币11.3王莽时期的货币21.4东汉魏晋的钱币31.5南北朝的货币31.6隋朝的货币42、货币演变的规律42.1钱币形制基本不变42.2货币重量稳定不变42.3畸形的铜本位52.3.1什么是畸形铜本位52.3.2造成“畸形的铜本位制”的原因53、参考文献6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秦到隋的币制研究1、秦朝到隋朝的货币演变过程1.1秦朝的货币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颁布了货币改革令。基本精神是“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秦半两钱,“质如周钱,文若半两,重若其文”中国货币史-秦“半两钱”1.2西汉的货币 汉初沿用半两钱。高祖实行自由铸钱政策。民间铸的钱小如榆荚,称为“荚钱”。经济凋敝加上钱币薄小,米一石贵至5000千或万钱。后在汉惠帝时禁止私铸。吕后铸八铢半两;文帝五年改行四铢半两;并废除盗铸钱令,再次实行自由铸钱的政策,造成“吴、邓氏钱布天下”的局面。后又禁铸。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武帝即位时,经济实力大大增加,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辨铜、均输,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重如其文,改变了货币混乱现象。从汉武帝起历西汉,新莽,东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共七百多年,五铢长期为历朝法定货币。因五铢钱轻重合宜,中国以“五铢”为主要形制的方孔圆钱还影响日本、安南、朝鲜等国。   中国货币史-汉“五铢钱”1.3王莽时期的货币西汉晚期,王莽建新朝,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八年间改了四次币制,导致币制混乱。居摄二年(公元七年)第一次改变币制,新增错刀、契刀、“大钱五十”三种钱币和五铢钱并行;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第二次改变币制,取消五铢钱和契刀错刀,专用大小泉。始建国二年(公元十年)第三次改变币制,实行宝货制,共5物6名28品:5物:金、银、铜、龟、贝。6名:金货、银货、龟货、布货、泉货、贝货。28品:(1)金货1品:黄金每斤值钱10000;(2)银货2品:分朱提银和其他银两以每流(八两);(3)龟货4品;(4)布货5品;(5)泉货6品;(6)贝货5品 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改革币制:废除宝货制,改成货泉和货布。复杂的币制使“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陷大刑”。随着新潮的被推翻,王莽推行的币制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王莽时期的货币:大泉五十1.4东汉魏晋的钱币王莽被推翻后,首先由更始帝(刘玄)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恢复五铢钱的铸造。后来东汉各个时期基本上沿用五铢制式。献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大铸小钱。结果造成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们纷纷以谷帛为币,货币经济出现衰退景象。三国鼎立,各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导致不同的货币流通情况曹操恢复五铢。 蜀汉除铸五铢外,还铸造直百钱。 孙吴仿王莽大钱五十形制,铸行大钱五百,大钱当千,当二千,当五千,都用青铜 。 两晋政府没有铸钱,只是使用前朝货币。1.5南北朝的货币这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形成的一个过渡阶段,是由于本期政治经济制度混乱决定的。南朝刘宋于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开始铸钱,币文为“四铢”。后反复,质量变化,后禁止流通。史书记载,永光二年(公元465年)铸永光二铢,形式薄小。始兴郡公沈庆之奏准允许私铸,“有时钱货败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称为“鹅眼钱”。更坏的叫“延环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市井不复料数,十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宋书。颜俊传)萧齐只有武帝永明八年在四川铸过五铢钱,后因成本太高而止。梁武帝先铸五铢钱,重如其文。后又铸无外郭的五铢,新旧并用,后禁用旧钱,后又铸铁钱,比较混乱,好在不久亡国。陈国文帝天嘉五年(公元564年)铸五铢钱、一当鹅眼钱十枚。宣帝太建十一年铸太货六铢,一当五铢钱十枚。后又改当一。太货六铢的“六”字,篆书像一个人叉着腰,民间借此发泄不满,说,“太货六铢钱,叉腰哭天子”,后废之,专用五铢。北朝北魏建国后仍然过游牧生活。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才正式铢钱,币文为“太和五铢”。但由于粗制滥造,加之私铸严重,私铸钱“薄甚榆荚,上贯便破,置之水上,殆欲不沉”(魏书、高道穆传),有风飘和水浮之名称。为整顿币制,孝庄帝永安二年改铸永安五铢。东魏仍沿用永安五铢。北齐文宣帝天宝四年,铢常平五铢。西魏在文帝大统六年(公元540年)铸五铢钱。十二年又铸减重五铢钱。北周起初沿用西魏五铢钱,后铸大钱。但由于编制严重,不能保证币值稳定。1.6隋朝的货币隋文帝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灭陈,统一中国,结束270年的分裂局面。并铸标准的五铢钱,称“开皇五铢”,又叫“置样五铢”。并对关外来人所带钱与样钱进行对比,不一样的予以没收,做到了“钱币划一,所在流布,百姓便之”。到隋炀帝时,政治腐败,私铸成风,最后甚至剪铁叶、裁皮、糊纸为钱。隋朝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2、货币演变的规律2.1钱币形制基本不变 纵观秦朝到隋朝年间的货币,大致都采用外圆内方的形制,这是什么原因呢?什么样的经济文化条件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货币图景,从经济意义上看,任何国家都要求其货币形制方便灵活,便于流转,不易磨损,圆形货币就具有这种客观上的优越性,因此被广泛的接受。当经济力量稳定后,文化的影响力开始显现,由于先人 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古代货币形成了外圆内方的形制,这体现了货币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是五铢钱流传700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2.2货币重量稳定不变自西汉的五铢钱发行以来历代都保持这个重量。精整的西汉五铢,直径2.5厘米,厚0.12厘米,重约4克,南北朝的五铢大体上还是这个重量,隋代铸标准五铢钱。彭信威先生说“也许是由于这样重量大小的钱币,从实践中证明是比较适当的”,加上人们的崇古思想,使得自命有为的统治者,总以恢复这个标准为功德。如果单纯从经济方面分析,这是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货币是经济的产物,货币与经济融合发展。群众接受这个重量的货币是因为它的持币成本和交易成本都比较低,交易成本低则说明商品贸易额不是很大,因此货币重量稳定也侧面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缓慢。根据彭威信的统计:公元前40年左右农业劳动者的月收入是3公石米,之后下降,直到约800年后的唐开元年间达到3.5公石米,是历史最高纪录。如此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收入几乎没有任何上涨,700多年流通差不多重量的货币也就不足为奇了。2.3畸形的铜本位2.3.1什么是畸形铜本位从秦到隋的历史看,古代人似乎对铜币有特殊的偏好,铜一直是铸币的主要材料,铜币也是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我们姑且可称之为主币;而金银虽然也是货币,却大多用于财政收支和贮藏财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畸形的铜本位”。之所以说它“畸形”是因为其货币的各种职能并不集中于一体。金银在中国,自古就是储藏价值的工具,但中国古代没有铸造金银币,也不用金银为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基本上都是用铜钱。历代虽有金银铅的铸造,但是这种金银钱,只具备货币的形式,目的不在于流通。中国古代流通手段基本上都是用铜钱,从这种程度上说铜钱具备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可是有些职能,主要不是铜钱,甚至有时完全不用铜钱。例如储藏手段,主要用金银,铜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这种职能,而且限于合乎标准的铜钱,不合标准的铜钱,人们绝不用于储藏手段。2.3.2造成“畸形的铜本位制”的原因从交易成本角度讲,在商品交易额较小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币材是铁、铜等价值较低的金属,当商品交易额扩大时,要满足交易需求,就要运送大量铁、铜作支付之用,仅是运送费用就已经很高了,于是出现价值更高的贵金属即金银充当货币。然而在秦到隋的这段历史时期,商品交易额显然没有扩大到这种程度,这是由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体制决定的。中国封建各朝历来都有“农战论”,商鞅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认为农业是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和战争的物质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因此各国普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对商业和商人的抑制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商业经济的长期不发达,这必然会局限货币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可以说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史造就了其“畸形的铜本位货币史”。3、参考文献天圆地方的困惑 张杰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史叶世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9中国货币演变史 千家驹,郭彦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中国货币史 彭信威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及其规律.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