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王建平主编).doc

    • 资源ID:24054809       资源大小:245KB        全文页数:14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王建平主编).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王建平主编)个案分析自考变态心理学 个案分析 使用教材:变态心理学王建平2006版 题源:【例题】;【习题】;【真题】第二章、心理病理现象1. 【习题】 李某,男,37岁,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后自认是高级干部、说自己比爱因斯坦还厉害,发明了很多新技术,写了很多文章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请根据本章有关内容判断,该病人的表现属于哪种典型的精神症状?答:根据材料所述,可以认定,病人表现为思维内容障碍的夸大妄想:夸大妄想的主要表现是:病人病态地夸大自我的重要性,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权势、财富和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发明、创造。片段、短暂、不坚持、不荒谬的夸大妄想可见于躁狂症;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第三章、神经症1. 【例题】:3P39 莉莉,女,26岁,大专文化。 同胞二人,行二,姐姐比她大两岁,出生于黑龙江,母孕期正常,足月顺产。生长发育好,适龄上学,成绩一般。11岁时由黑龙江举家迁至石家庄,当时黑龙江小学未教应用题(数学),所以后来在课堂上不能当堂完成作业,感觉自卑,认为不如别人。以至于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上初中时进行体育课,她是左利手,因此总感觉与人不同,老师教的动作也不会完成。第一年高考落榜,复读一年后仍未考上,于是1995年参加工作。l996年到对外经贸大学大专班学习,1997年即5年前(21岁)进行过一次英语讲演,病人因准备不充分,未讲演完。当时自觉紧张,心跳、心慌,感觉眼神不对劲,越想控制紧张越不自然,感觉很丢脸。自此以后渐渐发现男同学都疏远她,甚至女同学也不像以前那样热情了,于是对人讲话时感觉紧张,不自然,不敢目光对视,认为目光中带有“我爱你”的含义,唯恐被对方发现。因而回避不讲话。自觉这样紧张不行,同年自行到中日友好医院门诊,诊断不详,医生给她佳静安定治疗,要求她一日两次(0.8毫克/日),服用后病人感觉见人不紧张了,也敢目光对视了,于是认为是个好药。以后不遵医嘱服药,只要要见人,只要有紧张感就自行服用一片佳静安定,用量渐增。1998年大专毕业后到某计算机仪器设备公司工作,外人发现她上班很累,完不成工作,总是下班后要加班,半年以来与人交往也紧张。这时发现她服用佳静安定大约4毫克/日,自诉自卑,认为不如别人。整天处于紧张和劳累当中,体重下降约5公斤,一年后不能忍受而辞职。2000年应聘工作,见人仍觉紧张,目光躲闪,不用佳静安定就出现心慌、出汗和发抖,自行到处去开药,同时病人表现兴奋,有时话多,讲话也很激动,有时因此影响应聘。应聘不成,于是埋怨社会不公平,也相信命运,认为命不好。至2001年底,佳静安定最大量为8毫克/日。 病人发病以来,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未见情绪不稳、自杀想法,未见冲动怪异行为。分析:本案例涉及以下知识点:1诊断结论 1. 社交恐惧症:依据病史和精神检查,根据CCMD-3诊断标准,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2. 症状标准:害怕与异性交往,发作时有出汗、心慌,有回避行为。严重标准:影响工作。 3. 总病程:3年。2临床症状表现:1997年讲演时紧张,感觉眼神不对劲,心慌发抖,无法控制,我认为丢脸了,后来发现男同学都疏远我了,一下子陷入自卑的深渊里。不敢看男同学,于是回避,后来我发现别人也回避我。于是见人就紧张,服用佳静安定后消失。后来经常服用佳静安定,量越来越大,最大量为8毫克/日,后来发现成瘾了,但不吃不行,全身出汗、发抖,最后不得不到医院开药。(社交恐怖、佳静安定药物依赖)2. 【习题】:p42 案例1:刘某,24岁,外企职员。怕晾晒的衣服掉到地上,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不能决定自行车放在车棚里还是车棚外,总是放进去又推出来;觉得杯子放在桌子上的任何位置都不妥,不停地摆弄;它们不断地琢磨酸梅汁、酸梅液的区别,以及办公桌上的电脑显示器摆在什么角度等。对模糊问题则无法处理,感到不安、焦虑。他知道这样不应该,但无法自控,直到把自己折磨得头痛,把事情想明白了才罢休,并因此感到非常痛苦。 案例2:谢某,38岁,放射科医生,工作有成绩,社区活动也积极,但大部分业余时间在家里都躺在床上。偶有阵阵轻度腹痛、“饱胀感”、“肠子辘辘作响”、有时在左下腹摸到肿块。当地医生用尽了办法,将他转往某著名医院。他住了10天院,全面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胃肠道X线、食道镜、胃镜、结肠镜,均未发现有病。他坚信自己患了结肠癌。每周做大便潜血检查,每23天就在家里躺在床上仔细抚摸自己的腹部,好几次下班后悄悄给自己做X线检查,都没有查出问题。但他对这种结果不是感到宽慰,而是忿懑和失望。请根据本章有关神经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案例1和案例2的描述,可以做出何种诊断? 答: 案例1:强迫症; 案例2:疑病症;2案例1和案例2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描述? 答:案例1:强迫症的诊断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1.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琼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2. 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3. 以上的混合形式。2. 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加强的;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4.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 案例2:疑病症的诊断标准: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疑病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 1. 对躯体疾病过分担心,但躯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 2. 对健康状况做出疑病症的解释,但不是妄想; 3. 牢固的疑病观念,缺乏根据,但不是妄想;2. 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3.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3. 【真题】:2010年4月张莉,女,20岁,大学一年级学生。祖父母和父母均为医生,从小在非常讲究卫生的环境下长大,平时做事谨慎、认真、仔细,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十全十美,有条理,爱整洁,但缺乏灵活性,有不安全感。入学后住宿,同室睡上床女生不讲究个人卫生,不洗手就拿食物吃,得了乙肝住院。张莉想起该女生扫床时灰尘落在自己床上,又乱碰自己的水杯和食物,担心自己被传染上乙肝,又恰逢期末考试,学习很累,怕考试不及格。自己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明知道想这些没用,就是摆脱不了,造成不能安心看书,内心十分苦恼。害怕自己也病从口入,就反复洗手、洗衣、洗床上用品,别人碰了她的用品,她立刻就去清洗,还要求别人也去清洗,使人很反感。四个月来,张莉知道自己做得过分,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主动去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根据该案例中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KP351张莉应该被诊断为何种心理障碍?答:强迫症2该种诊断的临床描述依据是什么?答: 1. 以强迫思想为主,害怕丧失自控能力:张莉总想该女生“不洗手”而“病从口人”,“自作自受”又“害了别人”这几句话。 2. 以强迫行为为主:反复洗手,别人碰她东西也会洗手,还要求别人也洗手; 3. 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社会功能受损:其病症已持续超过4个月,引起了周围人的反感。3该种诊断的可能病因是什么?答: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对强迫症进行了阐述: 1. 心理动力学观点:认为强迫症是个体有特定的无意识冲突;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强迫症一旦开始会持续很长的时间。2. 认知行为观点:认为强迫症的个体不能将注意轻易地从令人困扰的想法中转移,经常与抑郁伴随发生;但没有解释什么人患病以及障碍的内容是什么。 3. 神经科学观点:认为脑结构是这一障碍的基础,认为强迫症是眼眶-边缘-基底节的功能失调所致;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指向被看作有威胁的事物和情境。第四章、 癔症及应激相关障碍1. 【例题】:4P56 周某,女,53岁,由丈夫陪同前来咨询。在与咨询师见面之前,她就一直泪水涟涟,不胜悲凄。丈夫在一旁也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进入咨询室之后,老两口开始讲述他们的不幸经历。 原来,老两口来自上海,最近才到北京。他们有一个女儿,2004年在上海某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在当地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正当全家人为此高兴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四个月前的一天晚上,女儿在单位的宿舍里洗完澡后忘了关掉煤气,造成煤气中毒,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死去。当周某谈到这里时已经泣不成声。此后一直是丈夫说,妻子年轻时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但限于条件没能实现,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女儿的身上。可是,现在女儿却突然走了,她到现在都还不敢接受这个现实。 丈夫告诉咨询师,自从女儿去世以后,妻子整天处于悲伤之中,难以正常生活。妻子有时哭累了,就会睡觉,可是只要一睡着,就会梦到女儿煤气中毒的样子。她几乎每天晚上就都做这样的恶梦。还有,在白天,只要看到任何与女儿有关的东西,都会引起她对女儿的回忆,并且痛苦不已。为了摆脱这种痛苦,我们从上海来到了北京的亲戚家,希望好一点,甚至打算卖掉上海的家。但还是不行,很多关于女儿的事情会突然进入脑海之中,这会让她不停地感到痛心。 周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都处于悲伤之中,这时她说,我现在已经完全不关心任何事情了。在我看来,女儿的死意味着世界末日,生活已经完全没有了希望。我好后悔呀!当初如果不让女儿住在单身宿舍里,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分析:本案例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 1. 在本案例中,尽管不幸发生在四个月之前,但是,周某仍然没有从女儿的死亡中走出来。事情发生之后,周某会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或者做相关的恶梦;当面临与女儿有关物品时,会感到痛苦和不自主地反复回想。 2. 持续的回避。周某尽力回避任何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东西,因为那会使她痛苦。她为了摆脱与女儿有关的东西。离开了上海的家,甚至打算卖掉上海的家。 3. 对未来失去信心。周某把女儿的死亡看成世界末日,并对一切都失去了欲望。 4. 周某还把女儿的死归结为自己的不小心,并为此后悔内疚。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 1. 周某自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后,晚上不能正常休息,成天沉浸在痛苦消极的情绪之中,对外界事物毫不关心,不能正常地生活。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 1. 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是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本案例中未涉及生理方面的信息。 2. 在本案例中,女儿是周某的骄傲和希望,所以,女儿的死亡对她来说是一次异乎寻常的创伤事件,而这是导致周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直接原因。 3. 周某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她把女儿的死看成是世界末日,认为没有女儿,自己对生活的信念崩塌了,从而生活失去了意义。另外,从她和老伴的不同表现来看,丈夫更坚强,而她对威胁和创伤感觉更敏感。2. 【习题】:p59 李芹的母亲是个精神分裂症病人,他父亲为此而离开了她母亲,那时她才2岁。父亲走后,母亲对丈夫充满了仇恨,并把这种仇恨发泄到李芹身上。从那时起,李芹就年复一年地遭受着母亲的虐待。这种虐待包括毒打和性虐待。母亲经常极其残酷地将李芹的衣服脱光,然后用粗粗的麻绳把她绑起来,并用棍子狠狠地抽她。更为可怕的是,母亲有时还会用木棒插她的下阴。由于家里只有母亲和李芹,李芹被虐待的事一直没有人知道。 14岁时,李芹在又一次被母亲虐待后逃离了家乡,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李芹进了一家工厂,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认识她的人都说李芹是个不错的人,只是有些内向、孤僻,有时脸上会有一些古怪的表情,还时不时表现出怪异的行为。20岁时,李芹开始谈恋爱了,但2个月后,男朋友抛弃了她。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痛苦之中。近段时间,工厂宿舍里老是出现一些怪事。女工们买的新衣服洗后晾在外面经常被偷而且不久后发现被撕成碎片。有人看见偷衣服的人居然是老实的李芹。于是,工厂的主管准备开除李芹。当李芹被叫到主管的办公室时,老实的李芹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声称自己是神力无边的如来佛,要毁灭这个罪恶的世界。同时,她疯狂地撕扯自己的衣服,形象非常可怕。她的面部表情、举止、嗓音完全变了。请根据本章有关癔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李芹的情况,可以做出何种诊断?答: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2李芹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答: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 如:老实的李芹突然变成了另一个人,她声称自己是神力无边的如来佛,要毁灭这个罪恶的世界。2. 病人的每个身份都有各自的行为、声调和形体姿态: 如:她的面部表情、举止、嗓音完全变了。3试分析造成李芹患上这种障碍的因素有哪些?答:1. 生物因素:遗传原因: 如:李芹的母亲是个精神分裂症病人; 2. 童年受虐待的经历: 如:从那时起,李芹就年复一年地遭受着母亲的虐待。 3. 创伤经历及相关因素: 如:男朋友抛弃了她。这对她的打击非常大,她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痛苦之中。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的诊断标准:1. 符合癔症诊断标准:以自我以自我身份识别障碍为主,丧失自我同一感,有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2. 对周围环境缺乏觉察: 周围意识狭窄或对外界刺激异乎寻常的注意狭窄和选择性注意,并与病人改变了的身份相联系。3. 上述症状必须是非己所欲:发生在宗教或文化背景认可情境中的类似状态之外或系其延伸;4. 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5. 排除分离症是由相关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引起的。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治疗:1. 当今对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的治疗是基于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功策略的结合。2. 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确认引发创伤记忆和分离记忆的线索,并抵消他们的这种作用。3. 更重要的是,病人必须面对和重新体验早期创伤经历,并学会控制令他们感到恐惧的事件,至少能够在头脑中控制他们。4. 为了建立这种控制感,治疗师必须具有熟练的技巧,逐步帮助病人形成并重新体验创伤的各个方面,直到它对病人来说仅仅是一次可怕的回忆,而不是正在发生的事件。第五章、人格障碍1. 【例题】:5P69 靳某,男,1960年出生,汉族,初中文化。8岁上学,9岁感冒发烧时,得了中耳炎,导致两耳听力受损,语言出现某种程度的障碍。生理上的缺陷使他无法与人正常地交流,但由于他的听力和语言还有一定的功能,不属于聋哑人群体,因此他既不常与正常人交往,也无法进入聋哑人的群体。这种情况使他的社会交往很少。靳某在儿童期就表现出性格顽劣,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规则与义务,喜欢看科幻片和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喜欢恶作剧。学生时代靳某的绰号叫“靳聋子”,经常浑身又脏又臭。他不搭理别人,别人也不爱搭理他,因为没有朋友,别人经常会欺侮和凌辱他。由于耳朵听力不好以及家庭生活困难而没有上高中,16岁就进了纺织厂当了工人,还烧过锅炉,做过按摩,中间曾多次失业。这些事件使他的性格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开始变得沉默、孤僻、胡乱猜测别人的言行,然后加以分析和判断并做出错误决定。靳某1984年结婚,成家后不能很好地履行做丈夫的责任,1988年因强暴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丢下了无人照顾的妻子,给自己的家庭蒙上了阴影后离异。1997年8月减刑释放出狱后,一直行踪不定,好吃懒做。有钱就花,花完就要,不给就闹。他多次到居委会要求给他找工作,可给他介绍了4,5个工作,他都不干,说是太掉价。他与邻居闹矛盾,曾扬言要炸楼。他心狠手辣,报复心特强,谁得罪了他,他就会报复谁。 靳某父母离异,家庭不和。他视自己的亲人、邻里为仇敌,一直对其邻居、继母、前妻及前妻的亲属等人怀恨在心,蓄意报复,性情暴躁,动不动就打人、摔东西,且生活放荡,常常出去鬼混。有一次,靳某让怀孕的姐姐给他代写征婚广告,姐姐没写,靳某竞拿鸟枪瞄准她。吓得姐姐挺着大肚子就跑,吓得母亲的叫声都变了调。靳某出狱之后姐弟很少碰面,因为一见面靳某就要钱,所以兄弟姐妹搬家都不敢告诉靳菜地址。靳某的父亲指着自己脸上的疤痕说:“这都是靳某打的。”他说,靳某还曾用铁钩子将他前妻的腮帮子钩破。还有一次,靳某把他前妻的手脚绑住,说要给她过电,吓得他前妻大声喊叫,邻居听见把电闸拉掉才没出事。靳某对继母更是碰面必打,有时甚至到厨房拿菜刀砍她。他继母一见他回来就跑,经常到派出所报告,希望将靳某关起来。在靳某的眼里,世上没什么好人·多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关系。 2001年3月,靳某与同居3个月的云南女子韦某发生争执,并用砍柴刀向韦某头部连砍数刀,造成对方死亡。杀了韦某后,靳某深感罪行严重。觉得杀一个是杀,杀两个也是杀,便决定孤注一掷,准备将以前居住的居民楼炸掉。庆幸的是,公安干警及时将其绳之以法。分析:本案例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症状表现: 1. 在本案例中,靳某的表现在于不遵守社会规范、视法律为无物,常常以暴力和侵犯解决问题。同时,他对人冷酷无情,无论是邻居、亲人还是前妻,都以仇恨的心理对待,对婚姻和亲密关系不能负起应有的责任。 2. 靳某在15岁之前就常常恶作剧,品行不良,年满18岁后习性不改,而且在靳某的心中,社会和他人都和丑恶联系在一起,而他自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就是殴打、强暴和杀害。他违法犯纪时没有长时间的预谋,没有过大的情绪起伏,对违法后的惩罚没有足够的恐惧。2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危害: 1. 靳某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不能建立正常的亲密关系。他没有稳定的工作,同时因为犯罪行为而坐牢,没有自己的事业。2. 另一方面,他的家人避他惟恐不及,妻子和女朋友都不能和他保持长期的关系,这使他在社会交往中长期处于孤立。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病因: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1. 首先,靳某的家庭不幸,从小父母离异可能造成他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2. 其次,靳某得社会经历比较坎坷,中耳炎带来的生理缺陷,使他存在与人沟通的障碍,因此他经常怀疑他人。他曾遭受过失业的打击,挫折有可能强化他的攻击性。2. 【习题】:p71 李某,男,19岁。生后父母离异,7岁前由祖母带大,家庭经济优越,从小受溺爱。其父曾因为参与团伙犯罪、打架、斗殴而被判入狱l0年。李某从小性格固执而顽皮,喜欢恶作剧。入小学后成绩优秀,但有打架、欺负同学、辱骂老师的现象,甚至在课桌上剖杀麻雀。三年级在回家路上公然裸露生殖器。以后学习逐渐下降,小学毕业补考,初一留级,被勒令退学。不听继父管教,有时对打。14岁被送至工读学校,经常借故离校不归,多次被捆绑回校。l5岁家长领回后,多次盗窃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想洗心革面。l7岁参加工作后又多次旷工,引朋友在家吃喝、赌博,并结交一些品行不好的女朋友。虽然多年受祖母的照顾与袒护,却经常打骂祖母。18岁在外闹事,用皮带、棍棒抽打别人致多处软组织挫伤。骑自行车撞了别人,反说别人挡了他的道而拳打脚踢。请根据本章有关人格障碍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李某的情况,可以做出何种诊断?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李某从小性格固执而顽皮,喜欢恶作剧。入小学后成绩优秀,但有打架、欺负同学、辱骂老师的现象,甚至在课桌上剖杀麻雀。2李某有这种障碍的哪些典型临床描述?答:1.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如:不听继父管教,有时对打。14岁被送至工读学校,经常借故离校不归,多次被捆绑回校。l5岁家长领回后,多次盗窃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想洗心革面。l7岁参加工作后又多次旷工,3. 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 如:入小学后成绩优秀,但有打架、欺负同学、辱骂老师的现象; 三年级在回家路上公然裸露生殖器。 14岁被送至工读学校,经常借故离校不归,多次被捆绑回校。15岁家长领回后,多次盗窃财物,曾被收审,释放后想洗心革面。l7岁参加工作后又多次旷工; 4. 成年后(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如:18岁在外闹事,用皮带、棍棒抽打别人致多处软组织挫伤。骑自行车撞了别人,反说别人挡了他的道而拳打脚踢。3试分析造成李某患病的因素有哪些?答:1. 遗传因素:如:其父曾因为参与团伙犯罪、打架、斗殴而被判入狱l0年。 2. 神经生物因素:唤醒不足:如:曾被收审,释放后想洗心革面。而之后又多次反复违法行为;3. 家庭因素:如:生后父母离异,7岁前由祖母带大,家庭经济优越,从小受溺爱。4. 社会因素:如:引朋友在家吃喝、赌博,并结交一些品行不好的女朋友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可能原因:见复习题p14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课本p661. 治疗关系的重要性:这种关系以义务和信任为基础。一般情况,临床学家同意将这些人监禁起来,以阻止他们未来的反社会行为。临床医生主张鉴别高危儿童,以便在他们成人前实施治疗。 2. 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定药物;3. 家庭治疗:这是最普遍的治疗策略;有效的利用奖励来减少问题行为并鼓励亲社会行为,然而,许多因素使家庭治疗有不成功或过早放弃的危险,包括家庭的功能紊乱、社会经济状况不良、家庭压力、父母的反社会行为史和儿童身上的行为障碍。4. 预防:1. 早期干预; 2. 对被忽视儿童给予特别关注; 3. 预防方案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不同群体儿童的需要; 4. 向高危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可利用的资源。第六章、心境障碍1. 【例题】:6P85 小美,女,1981年,出生于四川,未婚,性格内向、胆小。1999年因为失恋,认为自己受骗,出现心情差,精神不振,总躺在床上,没精力上课,觉得生活没意思,曾经企图自杀一次,但是没有成功。2002年,大学毕业,开始在上海的一所高中当老师,自己感到人际关系困难,再次出现精神异常、生活懒散,衣服几天不洗,情绪差,爱哭,爱唠叨,依赖性强,经常自责,兴趣减少,自觉活着没意思,偶尔会想到死。2003年8月份应聘上岗失败,很受打击,同年10月第一次住院治疗,治疗一个月以后出院,但未坚持服药。出院期间,病情曾有45次波动,表现为情绪差,干什么都没兴趣,每次差不多20分钟自行缓解。2004年10月初到同学家小住后回到学校,开始出现病情反复,在寝室不说话,终日呆坐,情绪低,觉得没意思,没兴趣,活着痛苦,有自杀想法。再次被送往医院治疗。 小美9岁时母亲固抑郁开始自杀,在其13岁时,自杀成功(跳河),弟弟患抑郁症,现在家。同母异父的姐姐孤僻,常半夜胡乱言语。分析:本案例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1. 情绪方面:抑郁心境、兴趣丧失、无愉悦感。 2. 躯体功能: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睡眠障碍,精力减退或疲乏感,精神运功性迟滞或激越。 3. 动机症状:缺乏完成必要事务的动机,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比如给学生上课。 4. 认知功能: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2抑郁症的病因: 1. 生物因素:遗传的影响,病人的母亲由于抑郁自杀,其弟由于抑郁辍学在家,可以推断其抑郁受遗传和家庭的影响。 2. 心理因素:主要从生活事件和认知风格两方面考虑。13岁母亲的自杀是她经历的第一次严重的消极生活事件,这件事是一直留在其心中的创伤性事件。而后,是1999年的失恋,2003年应聘上岗的失败。这两件事是引发其抑郁的直接事件。在认识方面,病人总是认为自己不行,自我效能感低,也是引发抑郁发作的一个原因。 3. 社会因素:这方面主要是指缺乏社会支持。病人一个人初到上海工作,没有什么朋友,父亲又远在四川,而且病人一直就独来独往,很少和室友或同事一起逛街、游玩等,社会支持更显缺乏。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这种低落与所处的环境不符,表现为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2. 病情严重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4.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症标准至少2周。2. 【习题】:p87 病人大刘,男,1962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结婚,l997年离婚,病前内向孤僻。1990年因为感觉公司老板对自己不公平,出现对工作及单位的不满情绪,12月中旬,表现话多,认为自己能胜任公司总裁,自称为中国人民领袖,要带领华人打败美国、日本等超级大国。晚上不睡觉,但精力充沛,不坐班车而步行15公里到单位,在当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1991年6月愈痊出院,1个月后正常上班。l992年3月复发。表现同前,再次住院治疗,诊断同前。1992年6月治愈出院,表现正常。 1993年8月无明显诱因复发,兴奋、话多,自称能主持申办2000年奥运会,自己在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乱花钱,买香水、服饰,自称是为了提高自己吸引女子的魅力。晚上不睡觉,给中央电视台打电话要找倪萍聆听他的演讲。同年,经人介绍与一健康女子结婚。在婚后的两年,再次发病住院,出院后离婚。 2003年初无诱因又出现兴奋、话多,乱跑,乱花钱,易激惹,夜不眠,高声播放音乐,影响邻居休息,性功能亢进,看见漂亮的姑娘就打招呼,情绪高涨,不知困倦,再次入院治疗。 病人的奶奶有过抑郁症病史。请根据本章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大刘的情况,可以做出何种诊断?答:躁狂症2大刘有哪些这种障碍的典型临床描述?答:躁狂症的主要特点是欣快的或易怒的想法、疯癫的行为以及失眠。症状表现在情感、认知、动机和躯体方面。1. 情绪症状:躁狂病人的情绪处于自大的或者非常愉快的状态。 如:1993年8月无明显诱因复发,兴奋、话多; 2. 认知症状:躁狂的想法与高涨的情绪是相符的,往往非常宏伟; 如:自称能主持申办2000年奥运会,自己在各方面都是世界第一; 乱花钱,买香水、服饰,自称是为了提高自己吸引女子的魅力。3. 动机症状:躁狂病人的行为处于疯癫的状态; 如:认为自己能胜任公司总裁,自称为中国人民领袖,要带领华人打败美国、日本等超级大国。4. 躯体症状:在躁狂症中,病人往往会出现性欲亢进,注意力不集中,不需要睡眠等过分活跃的行为。 如:2003年初无诱因又出现兴奋、话多,乱跑,乱花钱,易激惹,夜不眠,高声播放音乐,影响邻居休息,性功能亢进,看见漂亮的姑娘就打招呼,情绪高涨,不知困倦,再次入院治疗。3试分析造成大刘患病的因素有哪些?答: 1. 基因: 如:病人的奶奶有过抑郁症病史。 2. 生活应激因素:如:1990年因为感觉公司老板对自己不公平,出现对工作及单位的不满情绪, 3. 婚姻关系:1995年结婚,l997年离婚,病前内向孤僻。再婚后的两年,再次发病住院,出院后离婚。 躁狂症的诊断标准:P771. 躁狂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症标准至少1周。3. 【真题】:2009年4月小刘,男性,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既往身体健康,学习成绩良好,喜欢足球运动。期末前一个月出现:白天上课大脑一片空白,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感到学习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入睡困难,每天早晨4点就醒,不愿见同学,连平时喜欢看的足球比赛都不想看了,无食欲,体重下降,认为自己本来就不该读大学,产生退学想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KP75,841. 小刘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答:情绪症状:抑郁心境,兴趣丧失,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 认知症状:自责,感觉对不起父母老师,消极,以悲观的态度看待未来,想退学;动机症状:上课大脑一片空白,对学习和娱乐失去兴趣;躯体症状:体重减轻,失眠,每天入睡困难,很早就醒;2. 可以做出何种诊断?如何治疗?答: 可以认定小刘患上了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在期末考试前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 治疗方法可以采用心理治疗:通过贝克认知疗法,改变小刘对自己当前的状况的理解和歪曲,改变小刘的思考方式,观察小刘现在的症状,通过和他沟通,对他进行说服、开导。从而消除小刘目前的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态度。帮助小刘重建自信心。引导小刘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生活习惯,学习态度。抑郁症的临床症状:1. 情绪方面:抑郁心境、兴趣丧失、无愉悦感。2. 躯体功能: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睡眠障碍,精力减退或疲乏感,精神运功性迟滞或激越。3. 动机症状:缺乏完成必要事务的动机,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事情,比如给学生上课。4. 认知功能: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抑郁症的病因:复习题p17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这种低落与所处的环境不符,表现为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2. 病情严重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3.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4. 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症标准至少2周。第七章、精神分裂症1. 【例题】:7p98 小方,男,39岁,未婚,本科学历。病人初中二年级(1981年),因看了车祸的照片受刺激,有23个月失眠,老觉得家里人害他,也有好多人保护他,世界对他来说分成了两极。疑心母亲在饭里下毒,不敢吃家里任何东西,不敢在家里住。被家人送到医院住院,一个月后病情缓解出院。1990年大学毕业后复发过一次,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具体经过不详。 1995年他突然热衷写文章,讨论宇宙、地球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并将所写文章寄给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让其转交国家主席,并说“此事引起了国家安全部的注意”。 1998年3月,小方因要参加职称考试而在家复习,恰巧有邻居装修,他很气愤,觉得是故意和自己作对,老想报复邻居。在看了一本描述特异功能的书后,怀疑自己有特并功能,并联想到自己是属“小龙的,同事也曾开玩笑说他可能是“水龙王”,即写了一个“手谕”“我是地球人小方,命令中国长江发大洪水”,后长江在夏季发洪水,即认定自己就是“水龙王”。这时又有其他邻居在装修,认为是因为知道是他让发的洪水,在故意报复他。后看到刘德华的照片,觉得刘德华瞪着眼睛是在责备他,所以写了“中国长江自今日起停止发大洪水”的“手谕”。洪水停止后,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确确实实就是“水龙王”。随后,踢开邻居家门,打了邻居两拳、踹了一脚后,被警察送到医院。 1999年6月出院后,一直在家写东西。期间,再次看了那本描述特异功能的书后,觉得自己不仅能管水,可能还能决定整个宇宙的命运。他说:“因为我以前写了宇宙论,反映了宇宙的真实情况,士为知己者死,宇宙就听我的了。所以我就是宇宙王、地球王了。” 2004年45月份,自行停药的一个星期后,他将他父亲关到门外,用酒瓶将其母亲杀死,据他自己的说法,在23个月前就怀疑自己的母亲不是亲生,原因是家里从来没有妈妈抱着自己婴儿时的照片,自己和弟弟长得都不像母亲。上学时,在自己与同学争执时,母亲总偏向别人,而责怪自己。所以认为自己的亲生母亲在生自己时难产死了,自己弟弟的母亲是爸爸的第二个老婆,现在这个是父亲的第三个老婆。他认为这个母亲老让自己干活,而自己现在处于心力衰竭的状态。他说:“你是不是不想让我活啊!你让我死,我就让你死”。结果悲剧发生了,他将其母亲杀死。警察又将其送入医院。分析:本案例涵盖了以下知识点:1症状: 1. 思维内容:可引出被害妄想:疑心母亲在饭里下毒;非血统妄想:称自己并非父母亲生,而是抱养的。证据是自己的长相和母亲不一样;夸大妄想:觉得自己不仅能管水,可能还能决定整个宇宙的命运;关系妄想:邻居装修是故意和自己作对、看刘德华照片觉得刘德华瞪着眼睛在责备他。 2. 感知觉:可引出大量幻觉。包括幻听:认为近一月来常听到自家楼上和楼下一直有吵闹声,吵得自己不得安宁,有时还有言语声;在路上觉得有人在议论自己。 3. 情绪反应:情感倒错、情绪反应不协调:称自己将母亲杀死后心里特高兴。母亲对自己30多年的压迫终于结束了。 4. 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减退。 5. 自知力:元自知力:觉得自己只是周期性失眠导致的

    注意事项

    本文(变态心理学案例分析(参考王建平主编).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