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doc

    • 资源ID:24065164       资源大小:307.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精品文档.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番茄痰素过剩症状 植株高大,茎叶生长旺盛,但结果少,表现出明显的徒长症状。顶端幼嫩叶片在傍晚会出现卷曲,这是由于顶端幼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加,促使叶面加速生长造成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越多顶部叶片卷曲的程度越严重。小叶片中肋隆起,叶片反转,呈船底形。茎上出现灰白色至褐色斑块,这是因为根吸收了过多的铵态氮之后会引起氨害,组织和细胞受到损伤并在茎上出现褐色斑点。病因 施用铵态氮肥过多,同时又遇到低温或土壤经过消毒处理等情况,由于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活动受到抑制,使铵积累于土壤中,引起铵态氮过剩。防治方法 严格控制铵态氮肥和尿素的用量,在地温较低的苗期或在进行了土壤消毒的情况下,应少施或不施铵态氮化肥和尿素,施用硝态氮肥可以避免铵离子中毒现象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时,生产无公害蔬菜时,对硝态氮肥的施用量以及蔬菜产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严格的限制,施用硝态氮肥对生产无公害蔬菜不利。当前,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在地温较高的条件下,如发现氮肥过剩,可通过加大浇水量加以缓解。番茄肥害症状 植株受害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不规则斑点,随病情发展,斑点扩大,坏死斑中部有时呈枯绿色,后期穿孔。与病害不同的是,枯斑不会无限扩大。在高温、干旱条件下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叶缘枯焦。病因 一次性大量施用化肥,番茄根系受害,吸收功能降低,使叶片受到影响,导致上述症状。防治方法 科学施肥,施肥量不可过大,施肥要均匀,施肥后立即浇水或随水施肥。出现症状后立即浇水,一般浇水23次后肥害即可解除,此时,叶片上的病斑不再扩展,坏死部分干枯或穿孔,植株恢复正常生长。番茄顶裂果症状 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受害果形状难看,严重时失去商品价值。病因 顶裂果主要是由于番茄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的,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造成顶裂果。番茄花的雌蕊花柱开裂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缺钙。一般施用氮、钾肥过多会阻碍植株对钙的吸收,夜温低、土壤干旱会加重病情。防治方法 育苗期间,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春季定植不可过早。施足有机肥,避免施用过量的氨态氮肥和钾肥。土壤不能过干。 土壤缺钙时,可在定植前施用石灰补钙,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石灰5070千克。作为应急措施,可用0.5的氯化钙叶面追施,也可喷施绿芬威3号等含钙复合微肥。番茄白粉虱温室白粉虱成虫和若虫主要群集在蔬菜叶片背面,吸吮植物的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植株的长势衰弱,此外白粉虱分泌的大量密露,堆积在叶片和果实上,易引起病害的发生,严重降低番茄商品价值。密露可造成植株叶片气孔堵塞,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产13成。番茄落花落果病症状:在早春或高温季节栽培番加,落花、落果常普遍而严重、有时第一穗花果可能全部脱落,第二穗花果大部分脱落。发病条件:(1)早春温度偏低,尤其花期夜温低于15。(2)白天温度偏高,如白天高于34、夜间高于20,或白天40高温持续达4小时。(3)光照不足。(4)花粉遇干旱缺水或供肥不足。防治方法:(l)加强栽培管理,培育适龄壮苗。育苗期昼温保持25,夜温15,防止徒长成僵苗。苗龄7080天为宜。(2)适期定植,以避免过早受冻、僵苗不发育,定植时要带土,避免伤根,利于缓苗。(3)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防止偏施氮肥;浇水要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或积水,保证水、气、肥、温的协调。(4)使用遮阳网覆盖,防止高温危害。(5)早春开花期气温低,用生长素喷花或涂抹,用来代替植物受精时需要的天然生长素,刺激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番茄裂果病症  状: 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夏季高温、烈日、干旱和暴雨等情况,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则出现裂果。特别是阵雨或暴雨,导致根系生理机能障碍及硼的吸收运转受到妨碍,都会产生裂果。防治方法: 喷洒85比久(B9)及0.1的96硫磺铜,0.1的硫酸锌可提高抗热性,增强抗裂和抗日灼能力。番茄木栓化硬果症状 植株中上部容易出现木栓化硬皮果。病果体积小且果形不正,表面产生块状木栓化褐色斑,严重时斑块连接成大片,并产生深浅不等的龟裂,病部果皮变硬。病因 由植株缺硼引发。土壤酸化,硼被大量淋失,或施用过量石灰都易引起硼缺乏。土壤干旱,有机肥施用少,也容易导致缺硼。钾肥施用过量,可抑制对硼的吸收。在高温条件下植株生长加快,因硼在植株体内移动性较差,往往不能及时、充分地分配急需部位,也会造成植株局部缺硼。防治方法施用硼肥 土壤缺硼,应在基肥中适当增施含硼肥料。出现缺硼症状时,应及时叶面喷布0. 10. 2硼砂溶液,710天1次,连喷23次。也可每667平方米撒施或随水追施硼砂0.50.8千克。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中营养元素较为齐全,尤其要多施用腐熟厩肥,厩肥中含硼较多,而且可使土壤肥沃,增强土壤保水能力,缓解干旱为害,促进根系扩展,并可促进植株对硼的吸收。改良土壤 要预防保护地内土壤酸化或碱化。一旦土壤出现酸化或碱化,要加以改良,将土壤酸碱度调节至中性或稍偏酸性。改良砂质土壤可用掺入粘质土壤的方法加以改良。合理灌溉 保证植株的水分供应,防止土壤干旱或过湿,否则均会影响根系对硼的吸收。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茎、果实和果柄,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叶片染病,由下部老熟叶片先发病,再向植株上部蔓延,发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圆点斑,扩大后病斑暗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将病叶对光透视时可见病斑周缘具黄色晕圈,发病中后期病斑变为褐色或黑色,如病斑发生在叶脉上,可沿叶脉连续串生多个病斑,叶片因病致畸。茎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点,扩大后病斑暗绿色,圆形至椭圆形,病斑边缘稍隆起,呈疮痂状。果实和果柄染病,初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稍大后病斑呈褐色,圆形至椭圆形,逐渐扩大后病斑转成黑色,中央形成木栓化疮痂。苗期染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暗褐色斑,周缘具黄色晕圈。本病区别于细菌性疮痂病的是果实不腐烂,茎杆、叶片发病维管束系统、木质部不变褐色。番茄茶色果症状 又称着色不良果, 果实成熟后变红,但红中显露出褐色而使果实呈茶褐色,果实表面发污,光泽度差,商品性明显降低。病因 茶色果是果实成熟过程中色素变化不正常所致。由于果实的叶绿素分解慢而番茄红素(又称茄红素)形成量又少就会形成茶色果。低温、弱光是产生茶色果的根本原因,果实成熟期气温低于24,叶绿素就会增多,并延迟番茄红素形成,导致茶色果的出现,12月栽培时茶色果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各种元素吸收过多,植物体内盐分浓度提高,妨碍了果实叶绿素分解而引起的。也可能是钾、硼缺乏,叶绿素分解酶活性低,导致果实不能转红。在连作、土壤盐渍化的棚室,若再过量施肥,则容易引起茶色果。茶色果的发生还与土壤水分有关,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透气性差的沿海低洼地区的保护地茶色果发生较多。防治方法科学施肥 避免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正确使用乙烯利进行果实催熟处理 可进行株上涂果催熟,方法是 当果实长到足够大小,颜色由绿转白时,用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直接涂抹植株上的果实,乙烯利应涂在萼片与果实的连接处。4、5天后即可大量转色。也可采用 全株喷药的方法催熟,方法是在植株生长后期采收至上层果实时,可全株喷洒8001000毫克/升的乙烯利,既可促进果实转红,又兼顾了茎叶生长。在采收最后一批果实前,用4000毫克/升的乙烯利全田整株喷洒,可加快成熟,提高产量,不考虑植株死活,因为采收后就拉秧了。科学浇水 采用滴灌或膜下浇水方式,浇水要适时、适量,保持土壤湿度适中,避免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低洼地块栽培番茄时,应进行高畦栽培,提高土壤透气性,注意排水。环境调控 保护地番茄需要有1000 1100以上的有效积温才能开始着色,即番茄黄色素和红色素交互发生,果实逐渐呈现粉红色。红色素在 10 25下开始显现,2025显现迅速。在温度过低光照又弱时,会抑制红色素显现,使果实着色不匀,色泽不鲜艳。因此,果实成熟期保持棚室薄膜清洁,适当提高温度,保证白天温度在25以上,但不能过高。不宜过度密植,及时摘除底部老叶,增强田间通透性。番茄芽枯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夏秋保护地。被害株引起幼芽枯死,被害部长出皮层包被,在芽枯处形成一线形或“Y”字形缝隙,有时边缘不整齐。发病条件:主要在蕾期发生,原因是中午放风不及时,高温烫伤了幼芽生长点,使茎受伤而引起。定植后控水严重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l)及时放风,棚温控制在35以下。(2)适当蹲苗,发现植株萎蔫及时浇水。(3)使用遮阳网覆盖,防止高温危害。番茄根结线虫病一、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根部的须根或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根结,解剖根结可见很小的乳白色线虫埋于其内。一般在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再度染病,则形成根结状肿瘤。地上部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矮小,发育不良,结实少,干旱时中午萎蔫或提早枯死。三、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根结线虫常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可存活13年。翌年条件适宜,越冬卵孵化为幼虫,继续发育并侵入寄主,刺激根部细胞增生,形成根结。线虫发育至4龄时交尾产卵,雄虫离开寄主进入土中,不久即死亡。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壳,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病原线虫发育快;10以下幼虫停止活动,55经10分钟线虫死亡。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连作地发病重。四、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选用无病土育苗。2.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3.在播种或定植时,穴施10粒满库颗粒剂,每亩5公斤,或5粒满库颗粒剂,每亩10公斤;番茄生长期间发生线虫,应加强田间管理,彻底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与此同时,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番茄放射状纹裂果症状 放射状纹裂果表现为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先出现轻微裂纹,转色后裂纹明显加深、加宽。病因 放射状纹裂果的发生 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高温、强光、干旱等因素会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当久旱后突然浇水过多或遇到大雨,植株迅速吸水,使果实内的果肉迅速膨大,渗透压(膨压)增高,将果皮涨裂。防治方法 水肥管理 深翻地,增施有机肥,使根系健壮生长。合理浇水,避免水分的忽干忽湿,特别应防止久旱后浇水过多。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土壤湿度以80左右为宜。温室通风口应避免落进雨水。秋延后番茄在温度急剧下降时,更要注意土壤湿度管理,避免湿度变化过快。露地栽培时,平时要多浇水,避免突然下雨时土壤湿度剧烈变化,雨后及时排水。 番茄裂果与植物吸收的钙和硼也有关,钙、硼供应不足可引起裂果,要补充钙肥和硼肥,调节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氮肥、钾肥不可过多,否则会影响植对钙的吸收。在干旱条件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均匀地浇水,以利植株对钙的吸收。品种选择 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果形大而圆、果实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品种、高桩型果、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产生裂果。环境条件 注意防止果皮老化,防止阳光直射果肩是防老化的有效措施,因此在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时,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靠自身的叶片遮光。打顶尖时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两片叶,为果穗遮光。保护地要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缩短果面结露时间。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 喷施85比久(B9)水剂20003000毫克/升,增强果实抗裂性。及时采收 成熟后及时采收,即在果实开裂前采收。番茄筋腐果症状 番茄筋腐果又称条腐果、带腐果,俗称“黑筋”、“乌心果”等,各地普遍发生,且日趋严重。筋腐果有两种类型,其中褐变型筋腐果最常见。褐变型筋腐果 多发生在植株下部的果实上,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到果实膨大期,果面着色不均,进而出现局部褐变,切开果实,可看到果皮内的维管束呈黑褐色或茶褐色。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没有变化,但维管束褐变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凸凹不平,不堪食用,症状与番茄晚疫病类似。除轻微发病的果实外,均无商品价值。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症状。病因 番茄筋腐果病因十分复杂,至今尚有许多不明之处,有待进一步研究。病因 综合分析认为,番茄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和“碳氮比”下降,引起代谢失调,致使维管束木质化,是发病的直接原因。不良环境,如光照不足、气温偏低或过高、连阴天、高湿、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不足、昼夜温差小、夜间温度偏高、地温低、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等,均会造成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有机肥施用较少,偏施、过施氮肥,特别是铵态氮过剩时,缺钾,缺硼、钙等微量元素,植株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不平衡,也会使植株体内“碳氮比”下降。另外,浇水过多,土壤潮湿,通透性不好,均会妨碍番茄植株根系吸收营养,导致植株体内养分失去平衡,阻碍铁的吸收和转移,也是产生褐色筋腐果的原因。防治方法 对于筋腐病,应认真分析原因,采用相应的防治方法。褐变型筋腐果:科学施肥 采取配方施肥,根据番茄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比率,以及各种肥料在不同土壤上的吸收速率施肥,保证各种元素的比例协调,改善土壤营养状况。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坐果后,每1015天喷施1次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发病重的温室注意轮作换茬,这有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况,促进蔬菜对养分的平衡吸收。在日照短气温低的 12月至翌年 2月份,适时喷洒 1糖液或 0.20.3磷酸二氢钾,或喷施复合肥;1520天1次,连续喷23次。改善环境条件 改善环境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采用透光性能好的薄膜。适当稀植,防止栽培过密,增加行间透光率,改善光照条件。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要小水勤浇,不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适当降低夜温,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棚室栽培时,使用无滴膜,及时清除膜面灰尘。科学整枝 植株定植不要过密,适度整枝,保证通风透光。选择适宜品种 不同品种筋腐病发生轻重不同,中杂7号、西粉3号和早丰发病较轻,而苏粉2号、苏粉1号发生较重。番茄裂筋病症状 又称番茄“天窗”茎,影响植株生长,植株易从开裂处折断。 露地、保护地番茄都有发生,主要发生在高温期番茄上。多是在定植后2030天发生在第3花穗附近。初时茎任一部分坏死变褐,714天后茎部异常,在节间出现纵沟凹陷,逐渐形成孔洞。轻微时,只形成纵沟或线形、“Y”字形缝隙。严重时,纵沟深凹成洞,并穿透茎形成中空,状如“天窗”,症状不仅出现在主枝,腋芽也有发生。裂茎一旦发生,发生部位的节间就显著缩短,叶对生,花穗弱,往往着果不良。病因 主要是番茄定植成活后,由于高温,控水过度,氮肥过多抑制了钙、硼的吸收,致使幼嫩生长点受害或茎受伤所致。防治措施 选用节间伸长容易、均匀的品种。合理用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保护地应根据前茬的残肥量调节基肥量,最好测土施肥。要特别注意避免氮肥过多。注意钙、硼微量元素的施用。发现土壤干燥应及时浇水,但避免灌大水。肥水过多易徒长,易发生裂茎病。避免高温影响,露地番茄遇高温,尤其是高温大风天气,要灌水降温。保护地番茄要加强放风降温,务使棚内温度超过35。利用温室进行番茄越夏栽培时,最好仍采用旧的塑料薄膜为覆盖物遮光降温,不要施用黑色的遮阳网,因为在我国北方,黑色遮阳网遮光过重。发生裂茎时,可用侧枝代替主枝开花结果。番茄生长点坏死叶片黄化症状 在生长的中后期,生长点停止生长或坏死,叶片异常,叶片小而硬,叶面皱缩。靠近生长点的顶部幼叶黄化,叶片尖端呈黄褐色,而后扩展至叶缘呈黄褐色。有时叶片卷曲,进而黄化, 出现枯死斑。果实多发生脐腐病。病因 番茄生长点坏死和叶片黄化是植株缺钙所致。番茄果实含钙量高,叶片中所含的钙占植株总含钙量的6,茎占27.8,根系占5,其余均被果实占有。钙在植株体中移动性差,但能协调平衡众多营养和水分吸收量。缺钙时,会出现脐腐果和斑点果,生理受阻后首先影响生长点及幼叶,叶卷曲,叶尖先黄化,继而扩展致使整叶、叶片边线干枯呈黄褐色。土壤酸化,土壤供钙不足,尤其在砂性较大的土壤中更容易出现缺钙现象。在盐渍化的土壤中,虽然土壤含钙量较多,但土壤可溶性盐浓度高,根系对钙的吸收受阻,导致植株缺钙。施用氮肥或钾肥过多时,也容易发生缺钙现象。在土壤干燥,空气湿度低,连续高温时尤其容易发生缺钙现象。防治方法 在砂性较强的土壤上每茬都应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如果土壤酸化,应施入石灰,进行土壤改良。避免一次性施入大量铵态氮肥和钾肥。每667平方米施硝酸钙2025千克。如果在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的条件下出现缺钙症状,可叶面喷施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每3天喷施1次。也可叶面喷300倍的过磷酸钙(含钙40)的米醋浸出液,补钙效果很好。(参见番茄脐腐病防治)番茄收土壤盐渍化为害症状 叶片缺乏活力,严重时中午呈现萎蔫,晚上又恢复,这是根部吸水受阻的结果,应与某些根茎病害相区别。受害植株的叶色变得异常浓绿,且呈闪闪发光状。果实膨大不良,果皮发亮,着色不良,红绿界限分明。根系变为褐色,根尖齐钝。有时植株生长不整齐,表现七高八低。茎变细,植株从正常的三角形变成了顶部平齐的梯形。番茄植株细弱,叶片变小,节间明显变长。还可观察土壤表面。没有发生积盐的土壤渗水比较快,发生积盐后,水的下渗困难。土壤一干燥,地表就变成白色,出现白色结晶,表明土壤含盐量已相当高,至少说明前茬栽培期间土壤溶液浓度高达5 000毫克升以上。土壤表面出现绿苔,表明此处盐分浓度已很高,尤其发生红霉时,表明盐分浓度已相当高。从棚膜上水珠预测有害气体的发生,积盐会造成土壤有害气体的释放和积累。用pH试纸测试,还可用舌尖舔尝,如感到水珠滑溜则表明有氨气积累;若有麻酥酥的感觉,则表明有亚硝酸气积累。但若能被舌头判断出来,表明危害已经发生了。病因 目前生产上出现的土壤盐渍化多是由于在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大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在大量施用化肥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经多年栽培后,土壤盐分含量提高,就会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盐类有易溶于水、稍溶于水和几乎不溶于水几类。棚室中以溶于水的盐类危害最大。因为当它们溶于水后,使得土 壤溶液浓度增高。土壤本身虽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十分有限,当一次施用氮素化肥量过大时,就有大量的离子游离出来,对蔬菜产生危害。众所周知,露地条件下,田间的施肥量大大超出了实现蔬菜产量的实际需要量,其中有一部分化肥随雨水流失。温室大棚的施肥量又远远超过露地,由于塑料棚室没有降水淋溶流失过程,大量的盐分遗留在土壤当中,使土壤盐渍化,土壤溶液浓度提高,对蔬菜产生浓度危害。防治方法 以防为主,预防土壤积盐的最根本的方法以施用有机肥为主,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严禁过量施用速效氮肥。其次是要选择那些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溶液浓度增加较小的化肥品种,如硝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铵等。一旦土壤积盐发生,除了注意科学施肥外,还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科学施肥 最根本的是坚持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施用多元复合肥,严禁过量施用氮素化肥。大量使用腐熟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夏季种植玉米 玉米是喜氮作物,利用夏季休闲期在温室的土壤上种植一茬玉米,可吸收土壤中过量的速效氮,减轻盐渍化程度,而且在栽培玉米的过程中无需施肥,玉米的产量也比普通大田的产量高。换土 起出表土,换用新土。洗盐 利用夏季休闲期间,向温室内灌水,大水洗盐,将盐份溶于水中,而后再排放到大棚、温室外。 比较先进的方法是在地下铺设排水管道,灌水洗盐排出田外。水淹 夏季休闲期,向棚室内灌大水,而后闭棚升温,既有消除盐害的作用,又可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等。番茄白绢病症状 主要为害茎基部或根部。病部初呈暗褐色水浸状斑,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部延伸,致植株叶色变淡,菌丝自病茎基部向四周地面呈辐射状扩展,侵染与地面接触的果实,致病果软腐,表面产出白色绢丝状物,后菌丝纠结成菜籽状菌核,致茎部皮层腐烂,露出木质部,或在腐烂部上方长出不定根,终致全株萎蔫枯死。发病规律 以菌核或菌丝遗留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核抗逆性强,耐低温,在10或通过家畜消化道后尚可存活,自然条件下经56年仍具萌发力。菌核萌发后产生菌丝,从根部或近地表茎基部侵入,形成中心病株,后在病部表面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及圆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扩散。菌丝不耐干燥。病菌发育适温32,最高40,最低8。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防治方法农业措施 发病重的菜地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深耕土地,把病菌翻到土壤下层,可减少该病发生。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铵或喷洒爱多收6000倍液,发病少,果实膨大快,调整土壤酸碱度,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消石灰l00150千克,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药剂防治 病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1千克加细干土40千克混匀后撒施于茎基部土壤上,或喷洒0五氯硝基苯00倍悬浮液,或50混杀硫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隔710天1次,此外,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于发病初期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番茄纵裂果症状 在番茄果实的侧面有一条由果柄部向果顶部走向的弥合线条。轻者在线条上出现小裂口,重者形成大型裂口,有时胎座、种子外露。病因 纵裂果产生是由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雄蕊不能从子房上分离出来,开花时雄蕊靠在子房上,开花后果实开始膨大时把雄蕊嵌在里面,在果实侧面上形成纵向的从果实基部到果顶的弥合线,不能弥合之处便形成开裂。一般在花芽分化期,低温特别是夜温偏低、氮多、钙少易产生纵裂果。防治方法 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肥料要充足,施肥要均匀,避免偏施氮肥。育苗期要保持充足光照,温度不要过低,特别夜温不能长时间低于8。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补钙叶面肥。番茄早疫病症状 该病发生普遍,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针尖大小的黑褐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具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潮湿时病斑上生有黑色霉层。茎及叶柄上病斑为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多产生于分枝处。果实多在绿熟期之前(青果)受害,多在花萼或脐部(后期在果柄处)形成黑褐色近圆形凹陷病斑,病部密生黑色和白色霉层。发病后期,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植株枯死,产量损失严重。发病规律 病菌在土壤或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结果盛期发病严重。在气温20 25,相对湿度80以上或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重茬地、低洼地、瘠薄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加强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合理密植。棚室栽培时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露地栽培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早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出田外集中销毁。番茄拉秧后及时清除田间残余植株、落花、落果,结合翻耕土地,搞好田间卫生。 种子消毒 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后投入冷水中浸泡34 小时。或将种子用冷水浸4小时后捞出浸入1硫酸铜溶液10分钟,再浸入l肥皂水中,5分钟后捞出,洗净、催芽、播种。选用无病培养土育苗,加强温湿度管理,及时分苗,培育壮苗。 药剂防治 利用棚室栽培番茄时,可在定植前对棚室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6.7克,混入锯末13.5克,分装后用正在燃烧的煤球点燃,密闭棚室,熏蒸一夜。发病初期开始用药,可选用的药剂有70乙磷·锰锌5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50福美双(秋兰姆、赛欧散)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四氯间苯二腈、Daconil2787)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甲霜灵(瑞毒霉、雷多米尔、灭霜灵、甲霜安、阿普隆)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0苯霜灵乳油300倍液,25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锰锌)600倍液可湿性粉剂,50甲霜铜(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对茎部病斑可先刮除,再用稀释10倍 的2农抗120药液涂抹,防效甚佳。番茄斑点病番茄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绿褐色水浸状小斑点,而后病斑逐渐扩大,边缘黑褐色,中间灰褐色,直径23毫米,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病斑周围形成不规则形黄化区,后期病斑中间穿孔,叶片黄化枯死或脱落。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番茄匍柄霉,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气流传播,进行频繁的田间再侵染。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发病,连阴雨后的高湿条件下以及叶面结露时最易发病。管理粗放,植株生长不良病情加重。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 重病地与非茄科蔬菜,如瓜类、豆类蔬菜实行23年轮作。高畦栽培并覆盖地膜。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有条件者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灌溉,避免浇水过量,棚室浇水时间要选择在上午,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放风排湿。清洁田园 及时摘除病叶,彻底清除病株残体。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硫酸铜悬浮剂(绿得保)4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苯菌灵15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或60防霉宝600倍液,40灭病威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3.8可杀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8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用药1次。

    注意事项

    本文(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