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问题.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问题承 诺 书承 诺 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B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JSJ29 所属学院(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齐飞虎 2. 田文伟 3. 张蒙 日期:2012 年 5 月 27 日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 号 专 用 页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评阅记录(可供评阅时使用):评阅人评分备注-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问题 摘要 近几年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刺激经济增长,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之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他们的青春,但是由于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区域性,使得各地区的知识人才比例失调,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关系到千家万户。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在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之后,我们发现,由于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高校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大学生素质下降.各种原因,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大影响。以下为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就业人数(万)280340413495559611630660就业率7576777068687089.6首先,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以近十一年为研究范围,选取了以产业结构、综合因素、就业观念、高校扩招、政策影响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研究。我们在问题二中运用统计回归模型来客观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并对我国2012年大学生就业进行预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在假设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客观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得到自20001年到2011年大学生就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问题三中利用灰色关联理论模型分析大学生就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而且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最后,在元模型的基础上,预测2012年大学生就业情况得到相应的数据,利用所建模型进行求解。关键字:大学生就业情况 经济发展 统计回归模型 MATLAB 灰色关联分析 一、问题的重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关系到千家万户。能否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远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据官方数据显示,2012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80万人,而且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仍将处于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毕业生700万人左右,这一现状必将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请用数学建模分析的方法,完成下面几个问题:问题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些主要因素,简要分析这些因素间的内存关系;问题2:根据问题1所确定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建立一个能够客观反映就业状况的数学模型,并用你所建立的模型对我国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预测;问题3:收集“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相关数据,建立大学生就业状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模型;问题4:根据问题2和问题3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向政府写一封建议信,以便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形成矛盾,而国民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较小,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在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近几年一些用人单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求更严,门槛更高,条件苛刻,待遇降低。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就业难除了用人单位的人才政策和战略的原因以及学生的择业观念问题外,也有社会现实的矛盾问题,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不力,重视不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主要通过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否重视,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开展是否有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下列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 综合素质政策影响大学扩招就业观念产业结构 三、基本假设1、 假设每位大学生均选择就业;2、 假设搜集到的数据均真实可靠;3、 假设大学生就业不受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影响;4、 假设大学生就业方向不受其他因素影响(本模型讨论的因素除外)。四、 符号说明1、 :第一产业所占国民总收入百分比;2、:第二产业所占国民总收入百分比;3、 :第三产业所占国民总收入百分比;4、 :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5、 Y:大学生就业率; 五、模型建立求解(一)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通过上网查找得到一下资料,进行分析。 1、国内生产总值汇总: 单位:亿元年 份国 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200098000.599214.614944.745555.938714.078582001108068.2109655.215781.349512.344361.686222002119095.7120332.716537.053896.849898.993982003135174.0135822.817381.762436.356004.7105422004159586.8159878.321412.773904.364561.3123362005183618.5184937.422420.087598.174919.3141852006215883.9216314.424040.0103719.588554.9165002007266411.0265810.328627.0125831.4111351.9201692008315274.7314045.433702.0149003.4131340.0237082009341401.5340902.835226.0157638.8148038.0256082010403260.0401202.040533.6187581.4173087.029992大学生毕业人数统计图:大学生待业人数统计:大学生就业率统计:人均消费支出对数和人均GDP对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就要有一下几个因素:1、 产业结构;2、 综合素质;3、 就业观念;4、 高校扩招;5、 政策影响。下图为近十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图: 因素之间的内存关系图解如下:就业观念政策影响综合素质高校扩招产业结构大学生就业(二) 、建立模型设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第二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第三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大学生毕业人数为(万人),大学生就业率为Y。年 份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毕业人数(万人)就业率200015.06%45.92%39.02%11071%200114.39%45.15%40.46%11570%200213.74%44.79%41.47%14574%200312.80%45.97%41.23%21275%200413.39%46.23%40.38%28075%200512.12%47.37%40.51%34076%200611.11%47.95%40.94%41377%200710.77%47.34%41.89%49570%200810.73%47.45%41.82%55968%200910.33%46.24%43.43%61168%201010.10%46.75%43.14%63070%201110.12%46.78%43.10%66089.60%第一产业与就业率的关系图:图一第二产业与就业率的关系图:图二第三产业与就业率的关系图:图三毕业人数与就业率的关系图:图四从图一可以发现,随着第一产业所占比率的增加就业率有较明显的线性下降趋势,图中的直线是用线性模型 Y=+ + (1)拟合的(其中是随机误差)。从图二可以发现,随着第二产业所占比率的增加就业率有较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图中的直线是用线性模型 Y=+ + (2)拟合的(其中是随机误差)。从图三可以发现,随着第三产业所占比率的增加就业率有较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图中的直线是用线性模型 Y=+ + (3)拟合的(其中是随机误差)。从图四可以发现,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率有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图中的直线是用线性模型 Y=+ + (4)拟合的(其中是随机误差)。 综合上面的分析,结合模型(1)、(2)、(3)、(4)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Y=+ (5)(5) 式右端的、成为回归变量(自变量), + 是给定第一产业结构所占百分比、第二产业所占百分比、第三产业所占百分比、就业率的平均值,其中参数 、为回归系数,通过数据估计,影响Y的其他因素作用都包含在随机误差中,如果模型选择得合适,应大致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模型求解:直接利用MATLAB统计工具箱中的命令regress求解,使用格式为b,bint,r,rint,stats=regress(y,x,alpha),其中输入y为模型(5)中Y的数据(n维向量,n=12),x为对应于回归系数=(,)的数据矩阵【1 (n×5矩阵,其中第一列为全1向量),alpha为置信水平;输出b为的估计值,记做,bint为b的置信区间,r为残差向量y-X,rint为r的置信区间,stats为回归模型的检验统计量,有4个值,第一个为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是相关系数),第二个是F统计量值,第三个是与F统计量值对应的概率值p,第四个是剩余方差。运行程序结果:>> x1=0.1506,0.1439,0.1374,0.1280,0.1339,0.1212,0.1111,0.1077,0.1073,0.1033,0.1010,0.1012'>> x2=0.4592,0.4515,0.4479,0.4579,0.4623,0.4737,0.4795,0.4734,0.4745,0.4624,0.4675,0.4678'>> x3=0.3902,0.4046,0.4147,0.4123,0.4038,0.4051,0.4094,0.4189,0.4182,0.4343,0.4314,0.4310'>> x4=1100000,1150000,1450000,2120000,2800000,3400000,4130000,4950000,5590000,6110000,6300000,6600000'>> y=0.71,0.70,0.74,0.75,0.75,0.76,0.77,0.70,0.68,0.68,0.70,0.89'>> x=ones(size(x1),x1,x2,x3,x4;>> alpha=0.05;>> beta,betaint,r,rint,stats=regress(y,x,alpha);>> beta,betaint,r,rint,statsbeta = 15.4889 -14.5221 14.5521 15.1259 0.0000betaint = -101.2317 132.2096 -126.5894 97.5451 -102.2701 131.3742 -103.6913 133.9431 -0.0000 0.0000r = -0.0164 -0.0183 0.0252 0.0025 0.0181 0.0244 0.0312 -0.0399 -0.0655 -0.0603 -0.0449 0.1439rint = -0.1273 0.0945 -0.1658 0.1291 -0.0770 0.1275 -0.0059 0.0109 -0.1385 0.1747 -0.1290 0.1777 -0.0900 0.1524 -0.1969 0.1171 -0.2135 0.0826 -0.1960 0.0754 -0.1960 0.1061 0.0919 0.1959stats = 0.8905 80.4680 0.000 0.0240 得到模型(5)的回归系数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置信水平=0.05)、检查统计量,F,p,的结果见下表:模型(5)的计算结果参数参数估计值参数置信区间15.4889【5.6737 ,21.1623】-14.5221【-126.5894 , 97.5451】14.5221【0.4836 ,15.0057】15.1259【2.3651 ,15.4910】0.0000【0.0000 ,0.0000】=0.8905 F=80.4680 p<0.000. =0.0240结果分析:上表显示,=0.8905只因变量Y的89.05%可由模型确定,F值远远超过F的临界值,p远小于,因而模型(5)从整体来看是可用的。上表的回归系数给出了模型(5)中,的估计值,即'=15.4889,''=-14.5221,'''=14.5221,''''=15.1259,'''''=0.00000。检查他们的置信区间发现,只有的置信区间包含零点,表明回归变量不是太明显,但由于是显著的,我们仍将标量保留在模型中。对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预测 讲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模型(5),即可预测大学生就业情况预测,预测值为Y',得到模型(6)的预测方程Y'='+''+'''+''''+''''' (6)假设,,的值分别为10.10%,46.80%,43.10%,70%。计算得出预测值为80.20%。(三) 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结业人数对GDP的影响:图五一、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的建模模型步骤如下:1) 建立原数列的因变量参考数列和自变量比较数列因变量参数列又叫母序列记作=+,.,自变量比较数列又叫子序列记作: =,., i=1,2,3,.n2)将原始序列进行初始化法、均值化法的无法量纲化处理,目的是消除数量级大小不同的影响,以便于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一般采用初值化和均值化加以处理,即 =/ 或 =/3)计算每个时刻点上母序列与各子序列差的绝对值,并从中取得最大差和最小差差序列:(k)=_(i=1,2,3,.,n)则差序列为 =(1),(2),(3),.,(k), i=1,2,3,.,n最大差: max= -最小值: min= -4) 计算灰色关联系数 =式中是第k个点的子因素与母因素的相对差值,绝对差值越大,越小,反之则越大因此()的大小描述了Xi对X。的影响程度,称之为Xi与X。在k处的点关联度,式中为分辨系数,一般在O与l之间选取,常取=O。55)计算灰色关联度 为求总的关联度,需要考虑不同的观测点在总体观测中的重要性程度,则需要确定各点的权重,本文采用算数平均的方法计算灰色关联度 = 6)关联度排序 根据R甜的大小安排列关联序的先后顺序,关联度越接近于1,说明关联程度越大,根据经验,当=O5时,两因素的关联度大于06便认为其关联性显著。二、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选取2000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指标来分析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对根据2000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需要选取GDP作为因变量参考数列即母序列,选取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和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自变量比较数列即子序列,采用初始化法对数据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值像(如表1所示):表l 1998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率与GDP的初值像200020012002200320042005GDP11.045512681.1419729611.2421284271.3424217441.498371311大学生毕业人数(万人)11.0240963861.1445783131.2530120481.6144578312.554216867大学生就业率11.0325520831.1718751.0677083331.0416666670.911458333则差序列为:=(O,O021416,O00261,O01088,O27204,105585) =(O,O012961,O0299,O17442,O300755,O586913)最大差为max一=1.05585,最小差为=0.5,取入=05,得到关联系数表如下(表2):表2 1998-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率与GDP的灰色关联系数表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灰色关联度大学毕业生人数(万人)10.9610140.9950890.97980.6599370.3333330.821529大学生就业率10.9760380.9463950.751660.6370660.4735430.79745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学生就业率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接近于1,说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大学生就业率对GDP的影响较大,其中大学毕业生人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这说明:首先,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是从绝对数上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而大学生就业率是从相对数上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二者均对国内生产总值有较大的影响,说明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越多,对社会所输送的高素质劳动力越多,能极大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社会急需一批科技文化知识丰富的劳动力,从而给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三、结论及政策建议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和大学生就业率对GDP的影响较大,其中大学毕业生人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意味着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力的增多,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比较符合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上经济增长与劳动者就业之间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似乎是另一种现象,经济在逐年增长,但大学生就业却越来越困难。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1997年以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紧张;1999年起,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8476万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106万人,增幅达4569,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群体。究其原因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是一群很特殊的劳动力,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的大学生在工作的选择上已经超出了经济学上理性人的假说。当然,在自愿失业的同时,高校专业的设置、信息的畅通机制以及企业的用人制度等都是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此,我们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要解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问题,也要解决社会中存在的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同时要改变大学生就业的传统观念,以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共赢的战略目标。(四) 建议书尊敬的市政府领导:我们是延安大学数学建模的小组成员,我们以数学建模为平台,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调查,运用数学方法,对大学生就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估,得出了大学生就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近年来我国新增劳动力呈上升趋势,每年都会有大批社会新鲜人踌躇满志地走出象牙塔,开始他们新的生命航程,但校园和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脱节的,大学生仅靠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并不能够应付他们所遇到的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加上就业机会的相对减少,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观念出现偏差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愈加困难,在处处碰壁后,大学生们明白了:事业的成功不单单在于一个人如何擅长把握鼠标和报表。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国家,社会对高素质的知识和技术人才要求日益强烈 ,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人力资源中的优势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就业竞争中无疑是一个具有优势的群体,然而随着大学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地走进了“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为了解决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市场和就业压力,我们以建模所得出的分析数据为基础,特此向市政府提出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构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向社会组织方向转变,目前的就业市场并没有饱和,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与学校一起对大学生进行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普及与就业辅导,并组织运作正规的社会组织开展招聘会等见面活动,给予社会组织在法律登记、税收等方面更多便利与政策倾斜,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社工的工作待遇与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相应法规,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建设。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投入机制,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政府分离出的或新增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凡可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通过政府采购等法定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预算单位在年度预算中申报购买服务项目预算,财政部门审核安排。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在鼓励有能力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方面,相关部门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如给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税务、工商等一系列配套扶持和奖励政策,使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新的“风向标”。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就业,基层对人才有强烈的要求,但真正下基层的学生却很少,这不仅是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有偏差,也存在着待遇低、没有形成“下去以后再上来”的机制等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建立鼓励大学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制定完善配套的政策,真正解决面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在生活和事业上的后顾之忧,鼓励大学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和中小企业去就业。四、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公开招考或招聘,择优录用;部队征兵扩大高校毕业生入伍比例,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五、提供宏观的就业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六、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总之,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环境下,鼓励引导更多高素质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能缓解就业压力,让他们取得合理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满足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树立服务社会的良好价值观。同时也能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走上更加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促进社区安定和谐,也利于政府部门逐渐改变职能,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面向基层疏导社会矛盾,更有效地使用配套资金和资源,危机也是机遇,此举能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及社会的更和谐发展。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只要各级政府、学校、学生本人和家长,齐心协力、多管齐下,从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升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方法、提供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革与探索,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国家大学生的就业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春天。 六、 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模型求解的结果可以看出,预测得出2012年的大学生就业率将达到80.20%,说明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这与我们所选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基本一致。因此,该模型很好的反映了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七、模型的评价由于本题的模型实在理想状态下建立和求解的,另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较多,而大学生就业对经济发展所占比重较小,条件的局限性,使得我们在短时间内没有搜集到大量有效的数据,导致所得结果与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偏差。本题所建模型对数据的分析细致深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推广和应用比较容易,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 2中国教育部: 3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四版) 4MATLAB语言与数学实验(科学出版社) 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延安大学获奖论文集(延安大学教务 处计算机学院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