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24074142       资源大小:466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11 区域分类依据区域概念划分:均质区域;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依据区域特性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大区域;中等区域;小区域2 自然资源特征:有限性;区域性 ;整体性 ;多用途性 ;社会性 3 自然资源承载力特征: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4 外部性的类型: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5 生态环境作为免费物品的三个特征:使用上的非排他性;交易上的非市场性;生产上的外部性外部性内部化的主要手段:政府的直接管制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价格控制;数量控制;责任制度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 6 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原料指向;消费市场指向 劳动力指向; 高科技指向;交通枢纽指向7 人口自然增长的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8 技术扩散的形式:空间梯度扩散;跳跃式技术扩散;双向对流式10、衡量技术为使用技术的三方面目标: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11、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的六个经济成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12、胡佛费希尔的区域增长阶段理论的标准次序一、自给自足阶段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四、工业化阶段五、服务业输出阶段13、区域优势的特点:地域性、综合性、时效性14、区域优势类型:u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u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u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u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u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u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15、规划工作的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16、区域规划的特点:基础性、综合性 、战略性 、地域性 17、区域政策的特点:差异性、综合性、协调性、阶段性18、区域发展战略类型: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开发战略19、区域分析的概念: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0、区位与区位条件概念21、自然资源承载力概念: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2、外部性概念: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23、区域经济的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24、人口容量概念: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人口容量,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25、技术进步概念: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26、区域竞争力的概念: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27、区域发展优势的概念: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28、绝对成本说概念: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这叫做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优势说。29、劳动地域分工概念:u 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u 从个别区域的角度来看,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门化。u 从相互联系的区域体系来看,它表现为全社会的生产专门化体系。30、区域规划概念:区域规划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区域规划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其方案的选择过程,是对一定地域范围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31、区域发展战略概念: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32、农业产业化概念:指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部门实行联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管理的形式。33、产业结构概念:u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u 从广义来看,它包括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u 从狭义上理解,即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34、辅助产业概念:u 是对主导产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对其副产品和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u 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半成品、零配件和其它服务性的产业。u 即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配套于主导产业的部门。35、主导产业概念: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三、辨析36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即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但作为活动者主体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如教育、公安和消防等公共物品均能产生正的外部效果;它们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负外部性: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但它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37 强制性创新和诱致性制度创新 强制性创新是政府推动和实施的制度创新,是强制性的。 与强制性制度创新不同,诱致性制度创新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组织,还可以是基层地方政府。38 节约劳动型进步,节约资本型制度和中性制度进步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提高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降低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例的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使资本边际生产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39 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是指当前经济总量中有一定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合理、资本运营效率较高,投入产出比高的产业。支柱产业属于优势产业的范畴,但是优势产业不一定能够成为支柱产业。它更加强调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40 简单的技术转移和吸收型技术转移简单的技术转移简单的技术转移:某先进技术由加过转移到乙国,而乙国不一定在转以后具有复制这项技术的能力。吸收型技术转移:某先进技术由加过转移到乙国且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41 垂直技术转移和水平技术转移垂直技术转移-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甲国的科研成果用于乙国的生产中。水平技术转移-将甲国已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转用于乙国的生产领域。42 中间技术和适用技术中间技术:易推广、消化的,比那些最新和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更廉价、更易于维修的、同时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适用技术。适用技术:既满足了引进国或区域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了引进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最大的那类技术。 43 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垂直分工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初级产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生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水平分工: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两种形式:区域之间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所生产的商品或劳务不相同;各区域生产同类产品,但具体生产的产品有差异。44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进口替代含义: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使民族工业中的消费品工业得到发展,加强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上的对外依赖。局限性: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发达国家使用各种措施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出口替代:以新的产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实施出口替代发展战略,可以通过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45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在区域分析中,这两个指标一般无较大差异,可视需要与可能任取一个。46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包括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区域社会发展状况评价;区域资源环境分析 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策略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47自然资源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黑龙江商品粮基地(耕地资源);山西煤炭能源基地 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中东海湾石油开采;我国铁矿开采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生产的地域分布于资源的地域分布吻合应较好。48 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外在成本的内部化,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他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从而弥补外部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以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政府的直接管制政府。以非市场途径(规章制度)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 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可分为价格控制、数量控制和责任制度等三类。 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设计适当的产权,就可以靠有关当事人的自愿协商或判断解决外部性问题。 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缺乏激励和强制,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49 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原因有哪些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区域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各类因素对不同产业部门有不同的影响;各类产业部门有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产业布局指向性)。劳动分工规律。各区域间经济的分工协作。各区域凭借、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进行生产布局,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部门,建立特色显著、专业程度高的区域经济结构。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体系。区域利益。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由各自的贡献所确定的经济利益,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50 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新产品层出不穷,催生了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伸与“裂变”,独立而成为新的产业部门。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51、技术选择的原则u 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u 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u 所选技术应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u 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u 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52、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q 社会消费u 社会消费结构检验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u 社会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求的方向变动。q 资源状况u 自然资源的组合影响产业结构。Ø 煤铁组合钢铁工业为主;Ø 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组合有色冶金工业为主。u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u 人文资源中的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对产业结构存在影响。q 科技水平u 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u 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q 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u 区域现有产业结构是在过去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或多或少留有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q 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u 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使前面四种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或变弱。53、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的条件q 1.2.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q 社会消费u 社会消费结构检验产业结构的实际效益;u 社会消费结构引导产业结构向符合消费需求的方向变动。q 资源状况u 自然资源的组合影响产业结构。Ø 煤铁组合钢铁工业为主;Ø 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组合有色冶金工业为主。u 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u 人文资源中的劳动力资源和旅游资源对产业结构存在影响。q 科技水平u 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u 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影响生产领域的扩展和新产业的形成。q 原有产业基础与生产传统u 区域现有产业结构是在过去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或多或少留有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q 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u 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使前面四种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增强或变弱。54、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q 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u 国家鼓励部门得到优惠的政策和扶持;u 国家限制的部门受到严厉限制措施。q 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q 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q 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55、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q 区域比较优势基准u 不同的区域具有某种资源的相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具有各个方面的相对优势,这客观上要求重点发展那些可以充分利用相对优势的工业部门;u 以此为中心按照工业部门之间的技术联系,逐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能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u 从区域比较优势角度出发,应当以资源密集度为基准进行主导产业的选择。q 产业关联基准u 应该选择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u 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度大的产业应该作为政府优先扶植发展的产业和主导产业。q 筱原两基准u 需求收入弹性基准Ø 人们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或对某一商品需求增量与国民收入增量的关系。Ø 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反映了某一产业产品的潜在市场份额大小。Ø 主导产业应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的产业。u 生产率上升率基准Ø 以各产业生产效率上升的快慢做标准来规划产业结构,并选取生产率上升得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Ø 生产率上升得快的产业其技术进步的速度较快,单位产品的生产费用较低,能够吸引各种资源向该产业流动。56、产业的划分及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产业划分: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是的产业类别也不同。u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相互依存关系划分u 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顺序划分u 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作用划分u 经济活动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划分u 社会部门性质划分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u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u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f u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u 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57、产业分布分散的原因同类产业的排异性;产业的区位指向;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经济活动过分集中产生的推力;小企业的游散经济效益。58、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分布的原因1)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存在地区差异,使某些产业部门最适宜在一定条件和资源地区发展,形成产业集中分布地区;2) 企业外部的经济利益使同类型产业各企业的相互吸引力量大于排斥力量。3)故区域规划应根据客观地域差异,在不同地区集中发展与其条件和能源要求相适应的产业。59、推动型产业的特征u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市场扩展和生产发展的速度快。u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u 产业关联性强,能促进产业综合体的形成。u 生产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集中倾向,产品市场却十分宽广。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大60、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q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u 区域劳动人口多少及其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区域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2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q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u 人口素质: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等。Ø 体质好的人口劳动生产率较高;Ø 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易于学习和掌握或创新各种生产技术。Ø 人口的道德修养影响区域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简介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3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q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q 作为消费者,人口对区域产生的影响。u 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u 人口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u 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61、确定区域发展的优势的原则q 区域发展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u 一个地区尽管在发展特定产业部门上拥有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来考虑,这个部门属于应逐步淘汰的行业,或者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准备作较大的发展,则该地区在制订发展战略时,就不应该把这种有利的区位因素作为优势来规划区域发展。u 实例:美国西部山区特大油页岩矿与美国现阶段能源发展战略。q 区域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u 实例1:美国东南部丘陵区 +种植茶树+茶叶生产。u 实例2:波多黎各发展成为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区 62、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1)生产要素u 生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2)需求条件u 需求条件是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u 即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一国企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制约企业在世界市场的竞争能力。(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u 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5)机会u 波特认为机会这一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般与产业所处的国家环境无关,也并非企业内部的能力,甚至不是政府所能影响。(6)政府u 政府是国家竞争要素的最后一个因素,波特认为政府的角色是给一国的企业带来一种干预和放任的平衡。 63、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应用1.1增长极的概念q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q 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u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Ø 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Ø 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Ø 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q 1.2推动型产业q 推动型产业的概念u 推动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领头产业或带头产业,自然也是主导产业。u 它在区域经济运作中起着支配作用。 q 1.3增长极的作用机理及评价1.3.1增长极的极化效应q 极化方式u 极化是外围向中心的移动过程,形式多种多样。u 从极化波及和影响的范围来看,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只是地方性的。u 从增长极的数量和分布来看 分为单极吸引方式;多极吸引方式。q 极化效应u 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u 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u 聚集经济可分解为规模经济、区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等三种类型。1.3.2增长极的扩散效应q 扩散方式u 扩散是由极化中心向外围的移动过程。其作用方向恰好与极化方向相反。u 极化是向心流动,扩散是离心流动。u 从扩散影响的范围来看:Ø 可以分为全国性的扩散和地方性的扩散;u 从区域扩散中心的数量来看:Ø 在一个区域中,可能只有一个中心扩散,为单核辐射方式;Ø 也可以有几个扩散中心,存在多极扩散,形成多极辐射方式。u 从扩散作用的地域空间形态来看:q 核心辐射扩散、等级扩散、波状圈层扩散方式、跳跃式扩散方式1.3.3增长极的反波效应q 在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增长极性质或区域条件的原因,增长极的成长也可能产生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反波效应。q 反波效应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q 反波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u (1)增长极成长所形成的有效需求,会抢先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从而加剧这些资源的限制性作用,不利于周围地区有关经济活动的发展;u (2)增长极极化效应所产生的聚集力,会吸引某些产业活动向增长极区位集中配置并扩大其经营规模,从而使原先分布在周围地区村、镇或小城市的这些产业发生空间转移或因失去地方市场而被挤垮;u (3)增长极极化过程,会使周围受教育程度较高或有一技之长的人口,从落后地区向增长极区位迁移,造成这些地区的人才外流,进一步降低这些地区的人口素质;u (4)由于增长极生产的高效率,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会强烈吸引周围资金,造成周围地区的资金外流,或降低这些地区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少这些地区的投资来源。q 1.4对增长极理论的评价q 增长极理论是区域开发中不均衡开发理论的一个典型。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q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q 增长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两个方面:u 一是极化中心本身的经济增长;u 二是极化中心对周围地区的影响。q 前者是集聚效果,后者是增长极的扩散效果。u 集聚效果是有关的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u 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既表现在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上,也表现在区域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上。 q 在区域规划实践应用中的注意问题:u 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起来。u 增长极类型与规模的选择。u 选择适宜的地点培植增长极。u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功能。u 要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考虑增长极的体系问题。u 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64、核心边缘理论主要内容及实践应用(p309)1、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q 前工业化阶段q 工业化初期阶段q 工业化成熟阶段q 空间相对均衡阶段2、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u 离散型、聚集型、扩散型、均衡型3、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q 核心区域q 边缘区域u 边缘区域分类:Ø 过渡区域 上过渡区域 下过渡区域Ø 资源前沿区域4、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q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q 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q 该理论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u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u 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u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65、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主要内容及实践意义1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q 据点开发理论u 由于资金的有限,要开发和建设一个地区,不能面上铺开,而要集中建设一个或几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的开发和建设来影响与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q 轴线开发(带状)理论u 区域的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相关。u 将联系城市与区域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各种管道等主要工程性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当集中成束,形成发展轴,沿着这些轴线布置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工业点、工业区和城市;u 这样布局既可以避免孤立发展几个城市,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影响区域的发展。 2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q 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q 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如下两点:u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u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3点-轴开发模式q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q “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q 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q 分析和确定“点”及“轴”的位置与等级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工作。工作步骤通常是:u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u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u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4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q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u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通常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考虑:Ø 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Ø 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Ø 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 高的地带; Ø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q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u 重点发展点(城镇)的确定,通常从下述3个方面进行考虑:Ø 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Ø 城镇的发展现模; Ø 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点-轴开发模式对区域发展的意义q 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q 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q 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q 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地发展。 -

    注意事项

    本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