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第七章蛋白质分解代谢.精品文档.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氨基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A. 苯丙氨酸B. 赖氨酸C. 酪氨酸D. 亮氨酸E. 蛋氨酸2.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 :1. 氨基酸的种类B. 氨基酸的数量C.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D.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E.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3. 负氮平衡见于 :A. 营养充足的婴幼儿2. 营养充足的孕妇C. 晚期癌症患者D. 疾病恢复期E. 健康成年人4. 消耗性疾病的病人体内氮平衡的状态是 :A. 摄入氮排出氮 B. 摄入氮 > 排出氮C. 摄入氮排出氮D. 摄入氮 = 排出氮 E. 摄入氮< 排出氮5. 孕妇体内氮平衡的状态应是 :A. 摄入氮 = 排出氮B. 摄入氮>排出氮C.摄入氮排出氮D. 摄入氮<排出氮E. 以上都不是6.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为 :A.2OgB.8Og C.305Og D.607OgE.正常人处于氮平衡 , 所以无需补充。7.S- 腺苷蛋氨酸的甲基可转移给:A. 琥珀酸 B. 乙酰乙酸C. 去甲肾上腺素 D. 半胱氨酸E. 胆碱8.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生酮氨基酸而非生糖氨基酸 ?A. 异亮氨酸B. 酪氨酸C. 亮氨酸D. 苯丙氨酸E. 苏氨酸9.人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B. 合成必需氨基酸C. 合成 NH3 随尿排出D. 合成尿素E. 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10. 肾脏中产生的氨主要来自:A. 氨基酸的联合脱氨基作用B. 谷氨酰胺的水解C. 尿素的水解D. 氨基酸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E. 胺的氧化11. 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是 :A. 硫胺素 B. 硫辛酸C. 磷酸吡哆醛D. 黄素单核苷酸E. 辅酶 A12. 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中含有下列哪种维生素 ?A. 维生素 BlB. 维生素 B12C. 维生素 CD. 维生素 B6E. 维生素 D13. 组氨酸是经过下列哪种作用生成组胺的 ?A. 转氨基作用B. 羟化反应C. 氧化反应D. 脱羧基作用E. 还原作用14. 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酸 B. 维生素 B12C. 四氢叶酸D. S- 腺苷蛋氨酸E. 生物素15.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是 :A. 转氨基作用 B. 氧化脱氨基作用 C. 联合脱氨基 D. 还原脱氨基E. 水解脱氨基16. 转氨酶的辅酶中含有的维生素是 :A.Vit B12B.Vit B6C.Vit B1 D.Vit C E.Vit B217. 下列哪一种物质是体内氨的贮存和运输形式:A. 谷氨酸,B. 天冬氨酸 C. 谷氨酰胺D. 丙氨酸E. 谷胱甘肽18. 在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的脱氨基主要方式是通过:A. 转氨基作用B. 氧化脱氨基作用C. 脱水脱氨D. 嘌呤核苷酸循环E. 转氨 + 氧化脱氨19. 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是:A. 肾 B. 肠粘膜 C. 肝D. 肌肉E. 脑组织20. 尿素合成过程中氮原子的来源是:A.NH3+ 谷氨酸B.NH3+ 天冬氨酸C.NH3+ 丙氨酸D. 谷氨酸 + 天冬氨酸E. 丙氨酸 + 天冬氨酸21. 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鸟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A. 瓜氨酸B. 丙氨酸D. 蛋氨酸C. 谷氨酸E. 酪氨酸22. 血氨的主要来源是 :A. 体内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产生的氨B. 肠道吸收的氨C. 肾脏中产生的氨D. 嘧啶分解的氨E. 嘌呤分解的氨23. 下列哪种是引起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 :A. 肝功能障碍B. 食入蛋白质过多C. 肾功能障碍D. 碱性尿不利于泌氨E. 以上都不对24. 脑中 Y- 氨基丁酸由下列哪种物质产生 :A. 天冬氨酸B. 谷氨酸C.精氨酸D. 瓜氨酸E. 苯丙氨酸25. 一碳单位不包括 :A. 一 CH3B. =CH2C. 一 CH= D. CO2 E. 一 CH2=NH26. 下列哪种物质未参与尿素的合成?A.精氨酸B. CPS-C. CPS-D. 鸟氨酸E.瓜氨酸27. 下列哪种氨基酸可以转变为多巴胺 :A. 组氨酸B. 精氨酸C. 酪氨酸D. 蛋氨酸E. 色氨酸28. 肾上腺素 , 甲状腺素 , 黑色素等是以什么氨基酸作为合成原料的 :A. 缬氨酸B. 半胱氨酸C. 亮氨酸 D. 酪氨酸E. 组氨酸29. 下列哪种氨基酸可转变为牛磺酸A. 蛋氨酸B. 半胱氨酸C. 亮氨酸D. 酪氨酸E. 组氨酸30. 体内甲基的主要供体是 :A.S 一腺苷蛋氨酸 B. 胆碱C. 肾上腺素D. 蛋氨酸E. 苏氨酸31. 下列有关 ALT(GPT )的叙述 , 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LT 是催化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氨基反应B. 肝细胞中 ALT 含量最高C. 肝细胞损伤时可引起血中ALT 升高D. ALT 是催化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基反应E. ALT 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 32. 一碳单位主要来自A. 糖的氧化分解B. 脂类的氧化分解C. 丝氨酸 , 甘氨酸等代谢产生D. 以上都不对 E. 以上都是33. 脑中氨的主要去路是 :A. 合成尿素B. 扩散入血C. 合成谷氨酰胺D 合成氨基酸E. 合成嘌呤34. 体内硫酸根的提供者是 :A.ATPB.NADP+C.PAPS D.FAD E.GMP35. 谷胱甘肽的主要生理功用是 :A. 参与氧化反应B. 脱羧基反应C. 参与氧化还原反应D. 参与甲基化反应E. 参与转疏基反应36.N5-甲基-FH4和同型半胱氨酸反应生成蛋氨酸时需要下列哪一种维生素参加 ?A. 叶酸B. 二氢叶酸C. 四氢叶酸D. 维生素 B12E.N5- 甲基四氢叶酸37.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造成苯丙酮酸尿症 :A. 苯丙氨酸羟化酶B. 酪氨酸转氨酶C. 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D. 酪氨酸酶E. 尿黑酸氧化酶38. 尿黑酸症是由于缺乏何种酶所致 ?A. 尿黑酸氧化酶B. 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C. 苯丙氨酸羟化酶D. 酪氨酸酶E. 酪氨酸转氨酶39. 下列哪种酶缺乏可造成白化病 ?A. 酪氨酸转氨酶B. 对羟苯丙酮酸氧化酶C. 苯丙氨酸羟化酶D. 尿黑酸氧化酶E. 酪氨酸酶40.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能进一步氧化供能的物质主要是:A. NH3B. C02C. -酮酸D. 胺E. 一碳单位41. 合成 1 分子尿素消耗 :A.2 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 B.3 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C.4 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D.5 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 E.6 个高能磷酸键的能量42. 经脱羧作用生成具有扩张血管作用的胺类化合物的氨基酸是 :A. 丙氨酸B. 谷氨酸 C. 组氨酸 D. 亮氨酸E. 丝氨酸43.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最主要是 :A. 尿素 B. 尿酸 C. 肌酸D. 胆酸E . NH344. 急性肝炎时血清中哪些酶的活性可见升高 :1. LDH1、ALT2. LDH5、ALT3. LDH1、AST4. LDH3、ALTE. CK45.N- 乙酰谷氨酸是哪个酶的变构激动剂 :A.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IB.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C.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D.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E. 精氨酸酶46.在尿素循环中起始和终止的物质是A. 鸟氨酸B. 瓜氨酸C. 精氨酸代琥珀酸D. 精氨酸E. 氨基甲酰磷酸47. 尿素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是 :A. CPS-B. 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C.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D. 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E. 精氨酸酶二、多项选择题1. 参与鸟氨酸循环的氨基酸有:A. 天冬氨酸B.瓜氨酸C. N-乙酰谷氨酸D. 精氨酸E. 鸟氨酸2. 血氨主要来自 :A. 氨基酸脱氨基B. 谷氨酰胺分解C. 肠道吸收D. 嘌呤碱分解代谢E. 尿素的分解3. 参与鸟氨酸循环的物质是 :A.CO2B.ATPC.NH3D.H2O E 天门冬氨酸4. 参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的物质是 :A.IMP B.AMPC.GTPD. 草酸乙酸E. 酮戊二酸5. 需要 S 一腺苷蛋氨酸参与的合成反应有 :A. 胆碱的生成 B. 肌酸的生成C. 肾上腺素的生成D. 蛋白质合成E.胸嘧啶的生成6. 酮酸的代谢途径是 :A. 还原氨基化生成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B. 合成某些必需氨基酸C. 合成核酸D. 转变为糖和脂肪E. 氧化成 C02 和 H2O7. 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循环途径有 :A. 三羧酸循环B. 鸟氨酸循环C. 葡萄糖一丙氨酸循环D. 嘌呤核苷酸循环E.S- 腺苷蛋氨酸循环8. 下列反应中需 ATP 提供能量的有 :A. 谷氨酰氨合成酶催化的反应B.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C. 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D. 精氨酸酶催化的反应E. 转氨基作用9. 谷氨酰胺是 :A. 必需氨基酸B. 非必需氨基酸C. 氨的运输形式D. 氨的解毒产物 E. 氨的储存形式10. 体内一碳单位的主要形式有 :A. 一 CH=NH B. 一 CHO C.=CH2D. 一 CH3E. CO2 11. 下列哪些物质属多胺A.精胺B精脒C腐胺D.组织胺E. -氨基丁酸12磷酸吡哆醛是以下哪些酶的辅酶:1. 谷氨酸脱羧酶2. 谷丙转氨酶3. 谷草转氨酶4. ALA合酶5. 谷氨酸脱氢酶三、填空题1. 体内儿茶酚胺化合物主要包括、和。2. 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有、 、和。3. 体内氨的来源有、和。4. 体内氨的代谢去路 , 主要是在合成,由排出体外。5. 尿素的合成过程是经过循环。6. 在尿素合成过程中 , 一个氮原子来自,另一个氮原子来自。7. 体内最为重要的转氨酶是和。8. 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通过酶与 酶的联合作用。9. 谷氨酰胺是由与在谷氨酸胺合成酶的催化下生成。10. 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的酮酸 ,在体内主要代谢途径有、。11. 谷氨酸经脱羧后可生成, 它是性神经递质。12. 色氨酸经色氨酸羟化酶催化 , 先进行 再经脱羧生成。13. 体内一碳基团代谢的辅酶是, 它是由叶酸经酶逐步还原形成的。14. 含硫氨基酸有、。15. 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有、和。16. 体内牛磺酸是由经作用生成。17.ALT ( GPT)催化 L 一丙氨酸和生成 L 一谷氨酸和。 18.AST(COT )催化天冬氨酸和生成 L 谷氨酸和。 19. 食物中含氮物质绝大多数是,它的含氮量平均为。20. 天然蛋白质由种氨基酸组成 ,其中种为必需氨基酸。 21. 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22. 在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的过程中 ,限速酶为。23. 组氨酸在组氨酸脱羧酶催化下生成,此物质可使血压24. 生成一碳单位的氨基酸为、。25. 氮平衡有三种,分别是氮的总平衡、,,当摄入氮<排出氮时称。26. 氨的转运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在肌肉和肝脏之间转运氨的方式是。27. 正常成人每日最低分解蛋白质克, 营养学会推荐每日蛋白质需要量为。四、名词解释1氮平衡2蛋白质互补作用3必需氨基酸4转氨基作用5联合脱氨基作用6一碳单位五、问答题1体内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有哪些?哪一种是主要方式?2试述血氨的来源、转运与去路。3简述鸟氨酸循环过程 ? 说明鸟氨酸循环有什么意义 ? 4试述肝昏迷的发病机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E 3.C 4.E 5.B 6.B 7.C 8.C 9.D 10.B 11.C 12.D 13.D 14.C 15.C 16.B 17.C 18.D 19.C 20.B 21.A 22.A 23.A 24.B 25.D 26.C 27.C 28.D 29.B 30.A 31.D 32.C 33.C 34.C 35.C 36.D 37.A 38.A 39.E 40.C 41.C 42.C 43.A 44.C 45.B 46. A 47. 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E 2.ABCE 3.ABCDE 4.ABCDE 5.ABCDE 6.ADE 7.ABCDE 8.ABC 9. BCDE 10.AB CD 11.AB 12.ABCD 三、填空题1.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2.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嘌呤核苷酸循环3.氨基酸脱氨基、肠道吸收、肾脏产氨 4.肝、尿素、肾5.鸟氨酸循环6.游离氨、天冬氨酸7.ALT、AST 8.转氨酶、谷氨酸脱氢酶9. 谷氨酸、NH3 10.再合成氨基酸、转变成糖和脂肪、氧化供能11.-氨基丁酸、抑制 12.羟化、5-羟色胺 13.FH4 14.蛋氨酸、半胱氨酸、胱氨酸15.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16.半胱氨酸、氧化17.-酮戊二酸、丙酮酸18. -酮戊二酸、草酰乙酸 19.蛋白质、 16% 20.20、8 21、食物 22.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 23.组胺、下降 24.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 25.氮负平衡、氮正平衡、氮负平衡26.丙氨酸葡萄糖循环、谷氨酰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27.20、80四、名词解释1氮平衡:是测定摄入食物中的含氮量即摄入氮和粪、尿含氮量即排出氮来研究体内蛋白质代谢情况的一种实验。2蛋白质互补作用: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合理混合食用,使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以其提高其营养价值,此称蛋白质互补作用。3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指机体需要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摄入的氨基酸,共8种:苏氨酸、亮氨酸、异 亮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4转氨基作用:在转氨酶催化下,一种氨基酸的一氨基转移到另一种一酮酸上,生成另一种氨基酸和相应的一 酮酸,此过程称转氨基作用。5. 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酶与L一谷氨酸脱氢酶或腺苷酸脱氨酶联合作用脱去氨基酸的氨基,此过程称联合脱氨基作用。 6. 一碳单位: 某些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有机基团称一碳单位。五、问答题1.答:脱氨基是氨基酸的主要分解途径,在体内氨基酸可通过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等方式脱氨基,其中联合脱氨基是主要方式。2. 答:体内氨的来源有三条:氨基酸脱氨(主要来源)、肠道吸收及肾产生;体内氨的去路有三条:在肝内合成尿素,然后由肾排出,(体内氨的主要去路);重新合成氨基酸;合成其它含氮化合物。3. 答:鸟氨酸循环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氨经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其过程是首先鸟氨酸与氨及CO2结合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再接受一分子氨生成精氨酸,精氨酸水解产生尿素,并重新生成鸟氨酸。鸟氨酸进行下一循环。 氨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是体内清除氨毒的主要方式。通过鸟氨酸循环,2分子氨与一分子CO2结合生成一分子尿素。尿素中性、无毒、水溶性强,可经肾脏从尿中排出。4. 答:严重肝功能障碍时,肝脏尿素合成功能下降,导致血氨升高,氨进入脑组织可与脑组织中一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并可进一步生成谷氨酰胺,引起脑组织中一酮戊二酸减少、三羧酸循环减弱,使ATP生成减少,脑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肝昏迷。此外,肠道蛋白质腐败产物吸收后因不能在肝脏有效解毒、 处理也成为肝昏迷的成因之一,尤其是酪胺和苯乙胺,因肝功能障碍未将其分解而进入脑组织,可分别羟化后形成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因与儿茶酚胺相似,称假神经递质,可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但不能传导神经冲动,引起大脑异常抑制,导致肝昏迷。 邵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