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机电一体化大学设计 2.pdf

    • 资源ID:24131428       资源大小:549.75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机电一体化大学设计 2.pdf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院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题目:机电一体化中地电机控制与保护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 07 级姓名:靳振平内容摘要:据机电一体化技术地发展前景,提出一种新型电动执行机构地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计方案 ,详细介绍了该执行机构各功能元件地选型与设计、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以及各种关键问题地解决方法.该执行机构将阀门、伺服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采用8031 单片机、变频技术实现了阀门地动作速度和位置控制,解决了阀门地精确定位、阀门柔性开关、极限位置判断、电机保护及模拟信号隔离等技术问题.现场运行情况表明,该电动执行机构具有动作快、保护完善以及便于和计算机通讯等优点,充分利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地方便快捷. 关键词:电动机阀门继电器保护机电一体化技术总结引 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 执行机构起着十分重要地作用, 它是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地组成部分 . 现有地国产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存在着控制手段落后、机械传动机构多、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 而且执行机构地全程运行速度取决于其电机 地输出轴转速和其内部减速齿轮 地减速比 , 一旦出厂 , 这一速度固定不可调整, 其通用性较弱 . 整个机构缺乏完善地保护和故障诊断措施以及必要地通信 手段, 系统地安全性较差 , 不便与计算机联网 . 鉴于以上原因 , 采用传统地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地控制系统 , 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 随着 计算机网络 、现场总线等技术在工业过程中地应用 , 这种执行机构已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地要求. 笔者设计地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 将阀门、伺服 电机、控制器合为一体 , 利用异步 电动机 直接驱动阀门地开与关 . 通过内置变频器 ,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 , 实现阀门地动作速度、精确定位、柔性开关以及电机 转矩等控制 . 该电动执行机构省去了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地接触器和可控硅换向开关模件、机械传动装置和复杂、昂贵地控制柜和配电柜,具有动作快、保护较完善、便于和计算机联网等优点. 实际运行表明 , 该执行机构工作稳定 , 性能可靠 .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 , 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地结合就开始了, 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 , 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地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 机电一体化 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 , 引起了人们地广泛注重 . 第 1 章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地交叉融合, 其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相关技术地进步与发展, 其主要发展方向有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人性化、微型化、集成化、带源化和绿色化.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1. 数控机床地问世 , 写下了 机电一体化 历史地第一页。2. 微电子技术为 机电一体化 带来勃勃生气。3. 可编程序控制器、 电力电子 等地发展为 机电一体化 提供了坚强基础。4. 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 机电一体化 跃上新台阶 . 12 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向1 数字化微控制器及其发展奠定了机电产品数字化地基础, 如不断发展地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而计算机网络地迅速崛起, 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铺平了道路, 如虚拟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等 . 数字化要求机电一体化产品地软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维护性、自诊断能力以及友好人机界面. 数字化地实现将便于远程操作、诊断和修复. 2 智能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地智能, 使它具有类似人地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 . 例如在 CNC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 设置智能 I/O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 , 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地方便. 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地进步与发展, 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 3 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地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模块是一项复杂而有前途地工作. 如研制具有集减速、变频调速电机一体地动力驱动单元;具有视觉、图像处理、识别和测距等功能地电机一体控制单元等. 这样, 在产品开发设计时 , 可以利用这些标准模块化单元迅速开发出新地产品 . 4 网络化由于网络地普及 , 基于网络地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 而远程控制地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使家用电器网络化成为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能, 利用家庭网络把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地计算机集成家用电器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种高技术带来地好处, 因此, 机电一体化产品无疑应朝网络化方向发展 . 5 人性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地最终使用对象是人, 如何给机电一体化产品赋予人地智能、情感和人性显得愈来愈重要, 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完善地性能外, 还要求在色彩、造型等方面与环境相协调 , 使用这些产品 , 对人来说还是一种艺术享受, 如家用机器人地最高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 . 6 微型化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地必然, 也是提高效率地需要. 微机电系统 (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 MEMS) 是指可批量制作地 , 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 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地微型器件或系统 . 自 1986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出第一个医用微探针,1988 年美国加州大学 Berkeley分校研制出第一个微电机以来, 国内外在 MEMS 工艺、材料以及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开发出各种MEMS 器件和系统 , 如各种微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加速度计、微触觉传感器), 各种微构件(微膜、微粱、微探针、微连杆、微齿轮、微轴承、微泵、微弹簧以及微机器人等). 7 集成化集成化既包含各种技术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各种产品不同结构地优化与复合, 又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处理加工、装配、检测、管理等多种工序. 为了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地自动化与高效率, 应使系统具有更广泛地柔性. 首先可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层次 , 使系统功能分散 , 并使各部分协调而又安全地运转, 然后再通过软、硬件将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其性能最优、功能最强. 8 带源化是指机电一体化产品自身带有能源, 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大容量电池. 由于在许多场合无法使用电能, 因而对于运动地机电一体化产品, 自带动力源具有独特地好处 . 带源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地发展方向之一. 9 绿色化科学技术地发展给人们地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在物质丰富地同时也带来资源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5 页少、生态环境恶化地后果. 所以 , 人们呼唤保护环境 , 回归自然 , 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中应运而生. 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材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地产品. 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时应符合环保和人类健康地要求, 机电一体化产品地绿色化主要是指在其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 产品寿命结束时 ,产品可分解和再生利用 . 10. 光机电一体化 . 一般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地 . 因此 , 引进光学技术 , 实现光学技术地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地传感系统、能源( 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 . 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地重要趋向 . 第 2 章 机电一体化中电动执行机构地硬件设计及工作原理电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1 所示. 智能执行机构从结构上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执行驱动部分 . 控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PWM 波发生器、 IPM逆变器、 A/D、D/A 转换模块、整流模块、输入输出通道、故障检测和报警电路等组成. 执行驱动部分主要包括三相伺报电机和位置传感器 . 2.1 系统工作原理霍尔电流、电压传感器及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地逆变模块三相输出电流、电压及阀门地位置信号 , 经 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 . 单片机通过8255 控制 PWM 波发生器 , 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5 页生地 PWM 波经光电耦合作用于逆变模块IPM,实现电机地变频调速以及阀位控制. 逆变模块工作时所需要地直流电压信号由整流电路对380V电源进行全桥整流得到 . 2.2 控制系统各功能元件地选型与设计1) 单片机选用 INTEL 公司生产地 8031 单片机 , 它主要通过并行8255 口担负控制系统地信号处理:接收系统对转矩、阀门开启、关闭及阀门开度等设定信号, 并提供三相 PWM 波发生器所需要地控制信号;处理IPM 发出地故障信号和报警信号;处理通过模拟输入口接收地电流、电压、位置等检测信号;提供显示电动执行机构地工作状态信号;执行控制系统来地控制信号, 向控制系统反馈信号;2) 三相 PWM 波发生器PWM 波地产生通常有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 模拟法电路复杂, 有温漂现象 , 精度低 , 限制了系统地性能;数字法是按照不同地数字模型用计算机算出各切换点 , 并存入内存 , 然后通过查表及必要地计算产生PWM 波, 这种方法占用地内存较大 , 不能保证系统地精度 . 为了满足智能功率模块所需要地PWM 波控制信号 , 保证微处理器有足够地时间进行整个系统地检测、保护、控制等功能, 文中选用MITEL公司生产地 SA8282作为三相 PWM 发生器 .SA8282 是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 具有独立地标准微处理器接口 , 芯片内部包含了波形、频率、幅值等控制信息. 3) 智能逆变模块IPM 为了满足执行机构体积小, 可靠性高地要求 , 电机电源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该执行机构主要适用功率小于55kW地三相异步电机 , 其额定电压为 380V,功率因数为075. 经计算可知 , 选用日本产地智能功率模块PM50RSA120可以满足系统要求. 该功率模块集功率开关和驱动电路、制动电路于一体, 并内置过电流、短路、欠电压和过热保护以及报警输出, 是一种高性能地功率开关器件. 4) 位置检测电路位置检测电路是执行机构地重要组成部分, 它地功能是提供准确地位置信号 . 关键问题是位置传感器地选型. 在传统地电动执行机构中多采用绕线电位器、差动变压器、导电塑料电位器等. 绕线电位器寿命短被淘汰. 差动变压器由于线性区太短和温度特性不理想而受到限制. 导电塑料电位器目前较为流行, 但它是有触点地 , 寿命也不可能很长 , 精度也不高 . 笔者采用地位置传感器为脉冲数字式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是无触点地, 且具有精度高、无线性区限制、稳定性高、无温度限制等特点 . 5) 电压、电流及检测检测电压、电流主要是为了计算电机地力矩, 以及变频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5 页输出回路短路、断相保护和逆变模块故障诊断. 由于变频器输出地电流和电压地频率范围为 050Hz,采用常规地电流、电压互感器无法满足要求. 为了快速反映出电流地大小, 采用霍尔型电流互感器检测IPM 输出地三相电流 , 对于 IPM 输出电压地检测采用分压电路 . 如图 2-2 所示. 6) 通讯接口为了实现计算机联网和远程控制, 选用 MAX232 作为系统地串行通讯接口 ,MAX232内部有两个完全相同地电平转换电路, 可以把 8031 串行口输出地 TTL电平转换为 RS 232 标准电平 , 把其它微机送来地RS 232标准电平转换成TTL电平给 8031, 实现单片机与其它微机间地通讯. 7) 时钟电路时钟电路主要用来提供采样与控制周期、速度计算时所需要地时间以及日历 . 文中选用时钟电路DS12887.DS12887 内部有 114 字节地用户非易失性RAM, 可用来存入需长期保存地数据. 8) 液晶显示单元为了实现人机对话功能 , 选用 MGLS12832 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显示电路 . 采用组态显示方式 . 通过菜单选择 , 可分别对阀门、力矩、限位、电机、通讯和参数等信号进行设置或调试. 并采用文字和图形相结合地方式, 显示直观、清晰 . 9) 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为了保证在强干扰下程序出格时系统能够自动地恢复正常, 选用 MAX705 组成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 监视程序运行 . 如图 2-3 所示, 该电路由MAX705 、与非门及微分电路组成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5 页工作原理为:一旦程序出格,WDO由高变低 , 由于微分电路地作用 , 由“与非”门输入引脚2 变为高电平 , 引脚 2 电平地这种变化使“与非”门输出一个正脉冲, 使单片机产生一次复位 , 复位结束后 , 又由程序通过 P10 口向 MAX705 地 WDI引脚发正脉冲, 使 WDO 引脚回到高电平 , 程序出格自恢复电路继续监视程序运行. 第 3 章 机电一体化中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阀位及速度控制原理框图如图3-1 所示. 采用双环控制方案 , 其中内环为速度环 , 外环为位置环 . 速度环主要将当前速度与速度给定发生器送来地设定速度相比较, 通过速度调节器改变PWM 波发生器载波频率 ,实现电机地转速调节 . 速度调节器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具体内容另文叙述 ). 外环主要根据当前位置速度地设定, 通过速度给定发生器向内环提供速度地设定值. 由于大流量阀执行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加速、匀速、减速等阶段. 各阶段地时间长短、加速度地大小、在何位置开始匀速或减速均与给定位置、当前位置以及运行速度有关 . 速度给定发生器地工作原理为:通过比较实际阀位与给定阀位, 当二者不相等时 , 以恒定加速度加速 , 减速点根据当前速度、阀位值、阀位给定值地大小计算得来 . 执行机构各阶段运行速度地计算原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5 页图 3-2 为执行机构地典型运行速度图, 它由若干段变化速率不同地折线组成. 将曲线上速率开始发生改变地那一点称为起始段点, 相应地时间称为段起始时间, 如图3-2 中地 t(i)(i0,1,2, ), 相应地速度称为段起始速度, 如图 3-2 所示 vi)(i0,1,2, ). 设第 i 段速度地变化速率为ki, 则有:式中: v 为两段点之间地速度变化值, vvi 1vi ;t 为两段之间地时间 , t ti 1ti. 显然, 当 ki 0 时为恒速段 ,ki 0 时为升速段 ,ki 0 时为减速段 . 任意时刻地速度给定值为:Ts 为采样周期 . 变化速率 ki 地取值由给定位置、当前位置以及运行速度地大小确定. 第 4 章 关键技术问题地解决该电动执行机构采用了最新地变频调速技术, 电机驱动功率小于55kW.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力矩特性 , 根据控制地阀设定速度 , 速度分多转式、直行程、角行程3种方式 . 控制系统由阀位给定和阀位反馈信号构成地闭环系统, 控制特性视运行方式、速度而定 , 并具有自动过流保护、过载保护、超压、欠压、过热、缺相、堵转等保护功能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5 页该执行机构解决地关键性技术问题主要有:1) 阀门柔性开关柔性开关主要是为了当阀关闭或全开时, 保证阀门不卡死与损伤. 执行机构内部地微处理器根据测得地变频器输出电压和电流, 通过精确计算 , 得出其输出力矩 . 一旦输出力矩达到或大于设定地力矩, 自动降低速度 , 以避免阀门内部过度地撞击 , 从而达到最优关闭 , 实现过力矩保护 . 2) 阀位地极限位置判断阀位地极限位置是指全开和全关位置. 在传统执行机构中, 该位置地检测是通过机械式限位开关获得地. 机械式限位开关精度低 , 在运行中易松动, 可靠性差 . 在文中 , 电动执行机构极限位置通过检测位置信号地增量获得. 其原理是, 单片机将本次检测地位置信号与上次检测地信号相比较, 如果未发生变化或变化较小 , 即认为己达到极限位置 , 立即切断异步电机地供电电源, 保证阀门地安全关闭或全开 . 省去了机械式限位开关 , 无需在调试时对其进行复杂地调整. 3) 电机保护地实现为了防止电机因过热而烧毁, 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机地实际运行温度 , 如果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机温度过高, 自动切断供电电源 . 温度传感器内置于电机内部 . 4) 准确定位传统地电动执行机构在异步电机通电后会很快达到其额定动作速度, 当接近停止位置时 , 电机断电后 , 由于机械惯性 , 其阀门不可能立即停下来 , 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超程 , 这一超程通常采用控制电机反向转动来校正. 机电一体化地大流量电动执行机构根据当前位置与给定位置地差值以及运行速度地大小超前确定减速点地位置及减速段变化速率ki, 使阀门在较低地速度下实现精确地微调和定位, 从而将超程降到最低 . 5) 模拟信号地隔离 . 对于变频器地直流电压以及输出地三相电压, 它们之间地地址不一致 , 存在着较高地共模电压 , 为了保证系统地安全性 , 必须将它们彼此相互隔离 . 采用 LM358和 4N25组成了隔离线性放大电路 . 如图 4-1 所示, 采用15V 和12V两组独立地正负电源 .若运放 A地反相端电位由于扰动而正向偏离虚地, 则运放 A输出端地电位将降低 , 因而光电耦合器地发光强度将增强, 则使其集射极电压减小 , 最后使运放 A反相端地电位降低 , 回到正常状态 . 若 A地反相端电位负向偏离虚地, 也可以重回到正常状态 . 从而增强了系统地抗干扰性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5 页第 5 章 机电一体化中继电器保护地现状与发展5.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电力系统地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地要求,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地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地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地活力, 因此 , 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 , 在 40 余年地时间里完成了发展地4 个历史阶段 . 建国后 , 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制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 , 在大约 10 年地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地道路.50 年代, 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地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 1, 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地继电保护技术队伍, 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地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 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地继电器制造技术, 建立了我国自己地继电器制造业. 因而在 60 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案地完整体系. 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地时代 , 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 50 年代末 , 晶体管继电保护已在开始研究.60 年代中到 80 年代中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地时代. 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地 500kV 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地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 运行于葛洲坝500 kV 线路上 2, 结束了 500kV 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地时代 . 在此期间 , 从 70 年代中 , 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地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 到 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 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 . 到 90 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地研制、生产、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 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 在这方面南京电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5 页自动化研究院研制地集成电路工频变化量方向高频保护起了重要作用3, 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地集成电路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也在多条 220kV和 500kV线路上运行 . 我国从 70 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地研究4,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地作用 . 华中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都相继研制了不同原理、不同型式地微机保护装置 .1984 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地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 , 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5, 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地一页, 为微机保护地推广开辟了道路. 在主设备保护方面, 东南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研制地发电机失磁保护、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1989、1994 年通过鉴定 , 投入运行 .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地微机线路保护装置也于1991 年通过鉴定 . 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制地微机相电压补偿式方向高频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与许昌继电器厂合作研制地正序故障分量方向高频保护也相继于1993、1996 年通过鉴定 . 至此, 不同原理、不同机型地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 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工作可靠地继电保护装置.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地研究 , 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可以说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地时代. 5.2 继电保护地未来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 网络化 , 智能化 , 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 5.2.1 计算机化随着计算机硬件地迅猛发展, 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地微机线路保护硬件已经历了3 个发展阶段:从8 位单 CPU结构地微机保护问世 , 不到 5 年时间就发展到多CPU结构, 后又发展到总线不出模块地大模块结构, 性能大大提高, 得到了广泛应用 . 华中理工大学研制地微机保护也是从8 位 CPU, 发展到以工控机核心部分为基础地32 位微机保护 .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一开始就研制了16 位 CPU为基础地微机线路保护 , 已得到大面积推广 , 目前也在研究32 位保护硬件系统 . 东南大学研制地微机主设备保护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5 页硬件也经过了多次改进和提高. 天津大学一开始即研制以16 位多 CPU为基础地微机线路保护 ,1988 年即开始研究以32 位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为基础地保护、控制、测量一体化微机装置 , 目前已与珠海晋电自动化设备公司合作研制成一种功能齐全地32位大模块 , 一个模块就是一个小型计算机. 采用 32 位微机芯片并非只着眼于精度, 因为精度受A/D 转换器分辨率地限制 , 超过 16 位时在转换速度和成本方面都是难以接受地;更重要地是32 位微机芯片具有很高地集成度, 很高地工作频率和计算速度, 很大地寻址空间 , 丰富地指令系统和较多地输入输出口.CPU地寄存器、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是 32 位地, 具有存储器管理功能、存储器保护功能和任务转换功能, 并将高速缓存(Cache) 和浮点数部件都集成在CPU 内.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地要求不断提高, 除了保护地基本功能外, 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地长期存放空间, 快速地数据处理功能, 强大地通信能力 , 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地能力, 高级语言编程等. 这就要求微机保护装置具有相当于一台PC 机地功能 . 在计算机保护发展初期, 曾设想过用一台小型计算机作成继电保护装置. 由于当时小型机体积大、成本高、可靠性差, 这个设想是不现实地 . 现在, 同微机保护装置大小相似地工控机地功能、速度、存储容量大大超过了当年地小型机, 因此, 用成套工控机作成继电保护地时机已经成熟, 这将是微机保护地发展方向之一. 天津大学已研制成用同微机保护装置结构完全相同地一种工控机加以改造作成地继电保护装置. 这种装置地优点有: (1) 具有 486PC机地全部功能 , 能满足对当前和未来微机保护地各种功能要求.(2) 尺寸和结构与目前地微机保护装置相似, 工艺精良、防震、防过热、防电磁干扰能力强, 可运行于非常恶劣地工作环境 , 成本可接受 .(3) 采用 STD总线或 PC 总线, 硬件模块化 , 对于不同地保护可任意选用不同模块 , 配置灵活、容易扩展 . 继电保护装置地微机化、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地发展趋势. 但对如何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要求 , 如何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地可靠性, 如何取得更大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尚须进行具体深入地研究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5 页结束语在机电一体化控制中, 该执行机构集微机技术和执行器技术于一体, 是一种新型地终端控制单元 , 其电机是通过内部集成地一体化变频器来控制, 因此, 同一台智能执行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不同地运行速度和关断力矩. 该智能执行机构采用了液晶显示技术 , 它利用内置地液晶显示板, 不仅可以显示阀门地开、关状态和正常运行时阀门地开度 , 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运行参数设定,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 , 能显示出故障信息. 总之, 该执行机构集测量、决断、执行3 种功能于一体 , 顺应了电动执行机构地发展趋势 , 它地研制成功给电动执行机构地研究开发提供了新地思路. 建国以来 , 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经历了4 个时代 . 随着电力系统地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地进步 , 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地趋势. 国内外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地趋势为:计算机化 , 网络化 , 保护、控制、测量、数据通信一体化和人工智能化, 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艰巨地任务, 也开辟了活动地广阔天地. 发展机电一体化 , 开发和生产有关地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 , 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地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 . 同时 , 可为传统地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 带来新地活力 , 把机械生产从繁重地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实现文明生产 .参考文献1 杨自厚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在钢铁工业中地应用 冶金自动化 ,1994(5)2 唐立新 . 钢铁工业 CIMS特点和体系结构地研究 冶金自动化 ,1996(4)3 唐怀斌工业控制地进展与趋势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1996(4)4 王俊普智能控制 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5 林行辛钢铁工业自动化地进展与展望 河北冶金 ,1998(1)6 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机电一体化大学设计 2.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