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精品文档.【原创】高考语文试题类型及应试策略(新课标版)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说明:1、依照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的形式、内容,编撰此文。此文涉及语文学习和应试的具体步骤及方法,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适用于高中各年级。2、复习时应当遵循“脚踏实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思路,抓基础,抓方法,重积累,重能力,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3、注意处理好“课本”与“课外” 关系,把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灵活迁移出来,避免高考备考不注重课文、不注重积累的弊端。4、注意平时真正以“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语文复习,关注生活,留心社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5、新课标试卷结构:试卷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部分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选考部分考生只能从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选择一类作答。必考题125分左右,选考题25分。第卷 阅读部分必考题(45分)一、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1、概念:论述类文章指的就是社会科学类文章,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2、答题步骤:第一步,先通读全文,标好段落,明确每段的中心内容,了解作者的思路。尤其要关注首尾段。勾画出关键词,如:可能、将、一些、正在、主要、如果、假如、但是、因此、正是、几乎等,初步掌握全文的意思及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 第二步,审析题干,确定区间,辨别筛选 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前瞻后顾,整体把握,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定位对比”,相互印证。或求同,或求异,或求正,或求反,逐项审查排除题目设置的干扰项(尤其是转述绝对的选项)。有的情况,选项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几段相关信息的概括的基础上的,切不可简单机械地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机械地答题。 第三步,对照原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1) 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找:找找原文有没有(无中生有);比:1比较原文符不符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2可能成必然(表述绝对化)、 3将来变现在(不合逻辑)、 4部分成全部(扩大外延)、 5结果变原因(因果颠倒)、 6说东改道西(答非所问)、7有一却说三(夸大作用)、8 未然变已然、9强加因果。(2)明确选项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方式。选项是对文章要点的转述,转述方式有三,概括式(具体变抽象),具体式(抽象变一般),同义变式(变换句式换说法。如:因果与果因,条件与因果)务必有针对性地判断选项的转述,是否符合原文的句间关系及表达意图。把握文体及特征(抓观点,材料和思想。结构一般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文言翻译10分)1、考点:(1)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如:知知道、懂得、了解、主持、管理)、古今异义(中国、亲戚、婚姻、指示);通假字(知智)、 偏义复词(国家、窗户、人物 狐狸)。(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虚词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参见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部分系统复习)(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4)后两题重在理解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2、答题要领:明大意(知人明事);通词句(结合语境);能辨析(五W: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经过,几个时间,几个地点,发生发展的原因多少原因。1>Who、2>What 、3>When、4>Where、5>Why )3、分析答题过程:从最后一题开始,倒着做,利用已知解未知。4、答题技巧:常见的实词的理解:将选项给出的词义或解释结合语境,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古今异义题:古代多单音节词,所以看到类似于现代汉语双音节的词,古义尽可能分开理解。分开解释的含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上下文保持一致。将该词语的今义带进原文,通则对,不通则错。虚词题:翻译这个文言虚词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实词。例如:“殆”,殆不可治,“殆”是副词,作状语,译为大概、恐怕吧;百战不殆,“殆”是动词,作谓语,译为危险。信息筛选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性格表现题: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全文把握题: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既要注重比照原文,又要注重归纳分析。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全国卷10分)(1)标准是“信、达、雅”,重点是“信达”。(“信”占8分,“达”占2分。) (2)答题要领(一大原则四项注意):不脱离语境理解句意;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注意特殊句式;注意词类话用;注意译文通畅。(3)答题方法:先分解(按句子成份剖解,找出动词,句意自见);再对应(字对词,排语序)“61”方法:替(古今异义现代替古代,如:兔走触株)、扩(一词多义单音扩双音,如:折颈而死)、留(人、物、地、官名词)、增(省略句)、减(语气助词,如:者、也、哉、之)、移(倒装句)猜(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后组合(重在调整,前后照应,确定复句关系)。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对于翻译句子而言求“通”而不求“懂”。翻译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有一首口诀: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难解句子,前后联系。仔细斟酌,揣摩语气。省略句子,适当补齐。遇有倒装,调整词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增删留变,合情合理。如无标点,审慎断句。对照原文,力求直译。(4)文言断句可综合使用虚词断句法、句式断句法和谓语动词断句法(说明:遇到疑难句的翻译也可用此法。)(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考查要点:(1)正确理解字句的含义:理解词句的意义(情景结合);理解诗眼蕴涵的情思(诗眼是最精炼传神,最能表现情感和精神内涵的字或词);注意词序倒置,突出重点的作用把握谓语动词(理解语句的关键)、形容词和特殊名词(领悟意境,理解意象的关键)的妙用。(2)对文学知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的识记、理解,理解运用典故是作者表达思想的关键。(3)对修辞手法和技巧的辨识、理解,通过修辞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轨迹。(4)对意境、艺术形象、主旨思想感情的把握:联系其人其事,整体把握作品 ,抓住词句中直接透露出来的情思信息,理解作品意象的理性意义和情态意义。通过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闺妇幽怨、怀才不遇、怀古伤己、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怀人、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5)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2、诗词阅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1>写什么(人事物景)2>怎样写(艺术手法、语言特色)。3>为什么写(知人论世、目的意图、思想感情)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入景而悟情。(顺序:意象想像画面意境情感)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过诵读(默读),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3、答题要领:【全面把握鉴赏要领,做到三练:练判断,练理解,练表述】(1)“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思想和情感,鉴赏重在领悟诗歌的意境,应当从景情关系方面去探寻和体味。写景是抒情的基础与铺垫,抒情是写景的目的和升华。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在于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2)分辨把握四种类别诗词的答题规律和不同特点a写景抒情、b咏物言志咏史怀古、c边塞征战、d、即事感怀(送友、思乡、闲情、人生感悟等,也称杂感)。(3)把握诗词起承转合(尤其七绝)的结构、思路和脉络及大多数先景后情的特点。(4)“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叙写表达出来的。(5)“情”、“景”关系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6)描写的角度:正面、侧面、白描、细节描写,视觉:形、色;听觉:声;状态:动和静、远与近、时间与空间;情感:虚与实;触觉:味。4、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1)表达方式:抒情:(同是天涯沧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2)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3)表现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言近旨远等。 写景抒情的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远近着笔、着眼视听、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绘声绘色、虚(写情)实(实像、实事、实境,写景)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常常借外物表达自己的人格,化无形为有形,象征(比喻)、托物言志、铺陈、对比(揭示对立面,突出形象)、反衬等;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即事感怀的诗词: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移笔于人、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曲笔(正话反说)、抑扬对应、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暗示)等。4、答题方法和步骤:根据赋分,确定答点,先总(概括知识点)后分(分析阐释),纲举目张。抓住古诗中的“景”和“情”,就抓住了一切。所有的古诗不管怎么设题,都要回到“景”和“情”上来,即:用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点,与情有什么内在关系(表现手法)。比较阅读类的解题:要把握作品的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作手法,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求同,析异;既要有总体分析,又要有具体分析。鉴赏口诀: 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5。从原作找到根据,6.从题干得到启示,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理解文意是关键,参悟意象是手段,情景关系情为主,紧扣诗题析通篇。5、规范表述:(参见附件古诗鉴赏答题模式大全)(1)古诗鉴赏表述:【分析所运用的手法,分析所描写的景象,分析所表达的情感,分析所产生的效果。】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 + 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 + 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 + 起到了(某某)表达作用。(2)词语在诗句中含义、诗歌意象分析的表述: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意(表层含意) + 该字词描述的景象 + 该字句表达的情感或意境。(3)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4)诗词感情分析题的表述: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间接考查点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5)词语作用的表述同大阅读。(6).抒情形象的分析的表述:描写内容。思想、性格、特征形象称谓。(7)所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8)诗歌意境的体味的表述: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特点)交融的感情。(9)表现手法的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的情感。(10)诗词风格赏析题的表述:该诗的语言特色特色体现及分析表达情感(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复习重点高中课本中的名句名篇。范围参考背默总览,注意:千万不能出现错别字,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写完后要再读一遍,看有无语意不通之处,如有,则考虑是否写错了字;文化常识识记要点:名、时、地、评、作。第卷 阅读部分选考题(两类阅读题,只选答其一。全国卷25分 多选题5分,主观题共3题20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答题要领:强调三句话(解题意识),一是要有整体意识完整表达。二要要有审题意识。规范答题,三要有文本意识,以文解文(虚实互解,联意互解,对立互解,正反互解)。文学作品的阅读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四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答题时都要往主题上引,依旨会意,依旨答题。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之中) 2、答题五步骤:(现代文阅读通用)第一步:认真读题(文题)预测联想(分析语法结构,确定关键词语,参考尾段)文题往往是行文的线索;第二步:浏览各段首句(标出段落符号),了解全文梗概、观点,把握文本的结构思路;第三步:研读题干,认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读文本的有力指示。第四步:阅读全文,边读边画(重点:表现作者情感和文章的主旨句,有语言特色的,含义深刻的)。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起承转合),把握整体,把握主题;强调两点: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信息区域。第五步:整合阅读思路,开始答题。把握文体特点和作者的感情线索,坚持“整体原则”“语境原则”“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和“以文解文”原则,问什么,答什么。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解答主观题至少有两道题用原文中的原句或用原文词组、语句组装。切忌忽略针对性,张冠李戴,答非所问。(问“思路”,答“主题”;问“特点”,答“方法”;问“作者观点”,答“自己想法”;要求“用一句话”,却用一个词或短语)3、现代文阅读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写什么(内容主旨)为什么写(目的意图、思想感情)怎样写(表现手法)为何这样写(效果)表述模式:(1)回答语句的含义(意)(比喻义、象征义、拟人义,作者心志)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即表层意思(客观事实);二是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或本体与喻体,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分析出深层意。切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2)回答句子的作用语句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的作用,比如:在开头多为铺垫、引领、烘托、渲染等作用,在文章中间多是过渡、呼应等,在结尾多是点题、深化、升华主题等作用;一是思想内容作用,主要体现在表达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情感或作品的某种中心等。这一类题目时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一是讲清楚它的意思,二、三句是分析该句在它所处层次里内容(作者情感)与结构上的作用。(3)回答人称的作用: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如将“它”变为“她” 起拟人化的作用,表现作者的情感或心志。)(4)回答描写的作用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A再现自然风光。B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C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5)回答修辞的作用: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回答作品中引用大量古人诗句的作用题 增添文学色彩或文化底蕴 丰富文章内容 表现文章主旨 (7)回答作品最后一段的作用题 照应文题 呼应开头 深化主旨。 (8)回答思想感情题通过写什么(核心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9)回答写作特点这类题目侧重感情和语言(物象特征的描绘表达技巧的运用词语使用效果)两个方面。(10)回答鉴赏题(对转或合部分整段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情感。4、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要点:(1)散文阅读:散文离不开情。所以考题往往围绕“情”做文章,阅读时也要围绕“情”来思考:表达了什么“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抒“情”的依托物是什么,用什么语言来表“情”的。(2)小说阅读:小说主要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的情节,塑造了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主题的,设题点是对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能力。小说阅读解题思路:分析人物形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分析故事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分析环境描写: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对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考查,一般会要求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等。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第三,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第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第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分析主题思想: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第一,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a设置了悬念。b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c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d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e.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第三,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第四,注意小说写实(人物的矛盾冲突)与写虚(升华主题)的关系。 分析小说的语言。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词语、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命题。(3)戏剧阅读:设题点:通过戏剧冲突分析人物语言,即对话和独白。A 分析戏剧冲突(原因,性质及与人物塑造的关系)戏剧冲突方式:人物的性格冲突(外部冲突),例如雷雨(节选);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内部冲突)例如窦娥冤(节选);人物与环境(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冲突,例如茶馆。B 揣摩戏剧语言(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阅读专题【考点精析】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一考点要注意“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也要以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为突破口。(一) 传记类文本阅读1、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2、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3、传记的阅读要求: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二)新闻阅读专题【考点精析】1、筛选并整合新闻的信息。2、分析新闻思想内容。3、鉴赏新闻的表现手法。4、评价新闻的社会功用。5、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新闻:是指生活中新发生或新发现的、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的报道而为大众所听闻、所了解的事实,具有内容的真实性和语言的准确性,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人物访谈和新闻评论。2 、新闻的眼睛标题。要求:醒目、吸引人,第一时间传达出最重要的信息。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3、新闻导语的作用:(1)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2)定下感情基调,营造氛围;(3)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三)访谈阅读专题1、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2、访谈的基本特征:针对性 专题性 典型性3、阅读访谈关键: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四)调查报告阅读专题1、调查报告的定义: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2、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1)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2)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并列、从属、主次关系。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3)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五)科普文阅读专题1、科普文应用文主要是指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而形成的应用文体。主要包括科普说明文、科技小品、科技常识等。这类应用文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有些还具有艺术性的特点。2、科普文章阅读的基本要求:(1)首先把它作为科技说明文来看待(内容具有科学性)(2)再将科普文章作为散文类的文学作品来阅读(文笔具有生动性)(六)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要领1、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 “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文本虽然在写法上可以综合多种表现手法,但它们的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事情的叙写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诸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哪些“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命题者不会轻易放过。因此,这里面就有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问题和蕴含着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的认知去加以判断。 2、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 “实用类文本”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高考命题不会回避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的考察。“鉴赏评价”层级中的“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探究”层级中的“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等都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判断”、提出“见解”。 3、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做文章。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靠“文本”下篙,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超越文本的妄加发挥,是不适宜的。而整体感知,说白了就是不要将文本的组成“要件”肢解,而要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读。“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等文本,有可能除正文之外,会附加诸如“背景资料”、“补充介绍”等链接材料,阅读与解题时要善于将其与正文联系到一起进行信息的萃取、问题的提炼、价值的分析与意蕴的探究。 第卷 表达(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主观题两道,共11分)(一)语言基础知识题(全国卷设3小题 ,每小题3分)设题范围:字音、字形、近义词、同音字的辨析 、成语、熟语的使用、病句的辨析、语句的连贯、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对这3道小题来说,考生要相信第一感觉、珍惜第一判断,在做修改时务必慎重1字音:常用的多音字、形声字、单音字(1)掌握“音随意转”的方法,把字放到一定的语境中与词义联系起来(假、模)。(2)注意语体(口语、书面语,如“薄”)、词性(“丧”名次动词音调不同)、语意(如:供,表提供、供给、供应时读gng,)和特殊读音(如:句读、委蛇、拾级而登)。(3) 善用排除法。不认识的字凭语感,或根据字意与拼音结合在一起推敲。特别注意多音字(语意不同,读音不同,最好根据语意辨别读音,较为生疏的往往是正确的,如采cài邑),音近字的比较,对于一些不常见字要认真比较,最好采取排除法。2字形:常用的同音音近字、 同音义近字、 音形都近字、 形近字。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不熟悉的字,先将词的表面意思弄清楚,再比较词中每个字的意思与词的整体意思是否和谐、一致。注意形近字的比较。答题方法:A、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残无人道惨 妄费心机枉)B、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锁碎琐 急燥 躁 众口烁金铄 提心掉吊胆)C、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穿流不息川、绿树成茵荫、齿浃颊留香)D、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陷井 阱 脉膊搏)3近义词同音词的辨析(实词或虚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选择。(1)实词:注意感情(鼓励、煽动)、态度(死亡、逝世)、语体(表彰、表扬)色彩;注意理性意义(词义的侧重点陡峭、峻峭,轻与重诬蔑、诬陷、范围的不同开辟、开拓);语法功能(词性不同不齿与不耻、公然与公开、偶然与偶尔,搭配习惯差别发扬与发挥)。注意采用排除的方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步减 少选项。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辨析突破点:从词义突破(例:终止、中止);从词义与句意的关系上突破(例:祛除、驱除);从句子表达的侧重点突破(例:实行、施行)。解题步骤:比一比(不同处),想一想(组词),语境之中看一看,(2)虚词关联词:语法功能(用在句前或后,如:由于、至于、以便、以致)和特定意思(尽管已然与不管假设,还是疑问句或者陈述句);结构关系(对、对于,前者客体后者主体)和成对成套的特点(主语不同关联于前)。重点是副词(如:必须必需a特别甚至)、介词和连词(和与跟同)。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要通读全句,整体感知,认准关键,准确把握;也可以造一些 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再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 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注意采用排除法。 4成语、熟语的使用:A、成语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化石”,其释义更多保留了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的痕迹,其考查点、辨析的几个思考角度和使用错误类型:关键字决定关键义(“功败垂成”中,“垂”的词义是“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褒义和贬义辨析、具有特定的描述对象(拍手称快),望文生义(“文不加点”意思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古汉语文化背景所决定的特殊含义(“无出其右”, 意思是“没有人能超过他”,含褒义);感情失当 褒贬误用(叹为观止、处心积虑)搭配不当、修饰失当(与光明失之交臂) 语意重复(感到爱莫能助、被人贻笑大方、全身遍体鳞伤、独自孑然一身)语法错误 功能混乱(栩栩如生地看到、漠不关心他们、逼得穷途末路)不合逻辑、不合语境 、词义不当(首当其冲、望其项背、同日而语)形近、义近误用(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目不交睫与目不见睫、独树一帜与匠心独运)错用对象 张冠李戴(汗牛充栋、石破天惊)轻重失度(日理万机)(7)望文生义(付之一笑、不刊之论、万人空巷、危言危行)(8)敬谦误用(破镜重圆、 鼎力相助、 抛砖引玉)B、答题方法: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搭配的对象,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美轮美奂、感同身受、空穴来风);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C、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在总结一条陌生的成语释义时,只要在成语旁标上表示“褒贬、对象”等内容的短语,寥寥几个字,即可以“安全”定位了。成语应先看本身的语义,再看语境意义,最后看色彩。5病句的辨析:语病的修改见第六大题综合改错题(1)6种类型:【前四种为结构类,后两种为语义类】语(词句)序不当(注意多重定语、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和句序,特别注意主语一致关联词在后,主语不同关联词于前。)、搭配不当(主干的搭配、修饰语并列的短语、中心语之间的搭配、关联词语的搭配)、成份残缺或赘余(主谓宾残缺、关联词残缺、定语中心语残缺、注意介宾短语前置可能会缺少主语,虚词多余包括堆砌和重复)、结构杂糅(A一句话内含有两个语句两个谓语结构 B话说一半 另起话题 C藕断丝连)、表意不明(出现了代词、数量短语,可能指代不明,一词多义、缺乏交待、 停顿不同造成歧义)、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概念不清、主客倒置不仅而且、分类不当种属或交叉关系误用。注意否定失当和两面一面)(2)解题步骤与方法:凭语感扫描,用方法检验。结构类语病(单句)采用紧缩法,先抓主干后理附加,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复句要先看关联(关联词是否残缺、关联词的搭配和位置、关联词是否错用、滥用),然后以分句为单位,采用紧缩法去判断。语义类病灶采用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两类语病不可混淆,否则有可能失分】6语句的选用与衔接: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