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中西学基础课程教案》 .pdf

    • 资源ID:24179412       资源大小:423.18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西学基础课程教案》 .pdf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中医学基础教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2008年中医学基础课程教案(供中药类专业用)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1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 1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大体过程。教学过程1 简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约 5 分钟)中医学, 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疾病的科学, 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2阐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约 3 分钟)3 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约 15 分钟)(1)形成的基础和方法:社会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直接观察与整体观察;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2)理论体系的确立:大体年代;标志;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 难经、 本经等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中的意义。 4以朝代为线索简述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充实和发展。(约 20 分钟)(1)魏晋隋唐时期: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方。(2)宋金元时期:陈言三因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 、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3)明清时期:张介宾(景岳)、赵养葵(献可)等的命门学说;吴又可(有性)、叶桂(香岩,天士) 、薛雪(生白,一瓢)、吴瑭(鞠通)等的温病学说。(4)近代与现代提出的新观点:如中西汇通等。5 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标志;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明清命门学说与温病学说的新理论。 2难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3 思考题: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形成标志是什么?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学术特点各是什么?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医学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参考文献 1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2 2孙广仁 .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2):68-71 3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15 4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0-36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2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一章中医学导论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四、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2 了解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1阐述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约 5 分钟)(1)阐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病理上、诊治上的整体性。(约 5 分钟)(2)阐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的影响。(约5 分钟)(3)阐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与疾病防治的关系。(约 5 分钟)2 阐述辨证论治的概念和思维过程:(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 (约 5 分钟)(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约 5 分钟)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约 5 分钟)(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涵义: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约 5 分钟)(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病论治的由来;“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 (约 3 分钟)3 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简介。(约 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2 难点:人体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两个方面来阐释;证的基本概念 3思考题: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是什么?证与病、症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参考文献 1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6 2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3-20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22 4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 5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23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3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2 了解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规律及其相对性与绝对性;3 掌握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自和、平衡等运动规律和形式。教学过程1 简述阴阳学说的概念及其形成:(约 5 分钟)2 阐释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涵义;阴阳概念的内涵及来源。(约 5 分钟)3 阐述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规定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约 5 分钟)4 阐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的涵义:相反,斗争;制约,压制;排斥,格拒。(约 10 分钟)阴阳互根与互用的含义:阴阳互根说明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如寒与热等。互根关系失常出现孤阴与独阳。阴阳互用说明阴阳之间在互存基础上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气与血的关系。互用关系失常出现阴阳互损。(约 15 分钟)阴阳交感与互藏的涵义与关系:阴阳互藏说明阴阳双方中的一方都寓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阴阳交感的内在动力根源,也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会,相错相荡,氤氲化物。机理:阴阳互藏,阴升阳降:阴中有阳故能在阳的鼓动下而上升,阳中有阴故能阴的牵制下而下降。(约 20 分钟)阴阳消长的含义及形式及其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之间的关系:阴阳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 (约 15 分钟)阴阳转化的含义、形式及内在依据和条件:形式:渐变,突变;内在依据:阴阳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阴中有阴;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 (约 1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阴阳的基本概念;重点:阴阳的对立、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 2难点: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交感、互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一问题必须讲清,使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阴阳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3思考题:阴阳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互根互用的涵义是什么?举例说明之。阴阳交感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阴阳互藏的涵义及其意义各是什么?阴阳消长的形式有哪些?阴阳转化的依据和条件各是什么?阴阳对立的涵义是什么?参考文献 1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9-11 2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90 3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4-61 4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47-452 5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4-57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6 孙广仁 . 关于阴阳概念中的几个问题.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36-538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4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 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3 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乘侮和母子相及的概念、规律。教学过程1 介绍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的诊断; (5)用于疾病的防治。 (约 20 分钟)2 阐述五行的概念及特性:(1)五行的涵义:五方;五材;五星;五种元素;五气(六气);五种特性。(约 10 分钟)(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约 10 分钟)3 阐述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1)依据:五行特性。( 2)方法:类比(取象比类);演绎(推演络绎;( 3)五行归类表。(约 10 分钟)4 阐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五行生克:相生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举例说明;相克的概念、次序、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举例说明(约10 分钟) 。(2)五行制化与胜复:制化的概念、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胜复的概念、规律(有胜则复),举例(约10 分钟) 。(3)五行乘侮:相乘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相侮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约10分钟) 。(4)五行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及其举例;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及其举例(约15 分钟) 。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特性。2 难点:五行的内涵:是抽象概念,不是具体物质;是说明事物的特性和相互关系的解释性模型。事物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类比和演绎)。3 思考题:怎样用阴阳的运动规律和形式解释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五行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五行的特性是什么?事物的五行归类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15-23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2-66;79-83 3 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4-129 4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79-94 5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62-472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5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授课时数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 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重点是在病理和防治原则方面的应用。教学过程1 简述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约 20分钟)(2)五行学说在病理方面的应用: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五脏病变的传变模式。(约 25 分钟)(3)五行学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诊病;辨逆顺。(约 20 分钟)(4)五行学说在防治方面的应用: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情志相胜疗法等。(约 2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2 难点: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佐金平木、补火生土等法的正确表述。3 思考题: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理的传变?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各是什么?试述之。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5-32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6-109 3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79-486 4 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4-147 5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97-107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6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藏象学说概述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藏象的概念;2 掌握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4 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教学过程 1阐释藏象的基本概念: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藏的基本涵义与象的基本涵义。(约 5 分钟)2 介绍藏象学说的形成:(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约 5 分钟)(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约 5 分钟)(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约 5 分钟)(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约 5 分钟)3 阐述藏象学说的特点: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约 5 分钟)(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约 5 分钟)4 列表比较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与生理特点。(约 10 分钟)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藏象的基本概念;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形态和生理特点。2 难点:藏象的基本概念。3 思考题:藏象与藏象学说的概念各是什么?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在形态与生理功能上有何特点?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什么?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3 2 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4-156 3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08-120 4 孙广仁 . 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 中医研究 ,1997,10(5):1-5 5 孙广仁 . 简论五脏精气阴阳. 中医研究 ,1998,11(1):1-4 6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44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7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五脏心(附:心包络)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心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心的生理特性3 掌握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4 了解心包络教学过程 1阐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 (约 20 分钟)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约 5 分钟)(2)藏神:涵义:主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约 5 分钟)为什么藏神的脏是心而不是脑?(约10 分钟)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约 10 分钟)2 简述心的生理特性:通明,即心之血脉宜通,心神当明。(约 10 分钟)3 简述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约 5 分钟)(2)心在窍为舌。 (约 5 分钟)(3)心在志为喜; (约 5 分钟)(4)心在液为汗; (约 5 分钟)(5)心气通于夏。 (约 5 分钟)4 简介心包络。 (约 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藏神的概念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2 难点:藏神的脏为何是心而不是脑;心所藏之神的涵义,是人体广义之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或总体现,还是狭义之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心在液为汗的机理,即汗出与心血和心神的关系。3 思考题: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备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什么说“心在液为汗”?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4-36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24-228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7-168 4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20-123 6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4-66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8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五脏肺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肺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肺的生理特性;3 掌握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教学过程 1阐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气的宣降主司呼吸和气体的出入交换。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宗气的关系;一身之气的运行与肺气宣降及呼吸的关系。(约 10 分钟)(2)主行水:肺气的宣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其内涵有二方面: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提壶揭盖法治疗水肿。(约 10 分钟)(3)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的涵义:全身血液都通过百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送到全身。主治节的涵义:治理调节呼吸及气、血、水的作用。(约10分钟)2 阐释肺的生理特性(约10 分钟)(1)肺为华盖:肺为脏之长。(2)肺为娇脏:(3)主宣发与肃降:主宣发的涵义及其体现;主肃降的涵义及其体现;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关系。 3简述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 5 分钟)(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肺在志为悲;(4)肺在液为涕;(5)肺气通于秋。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肺主一身之气的概念;肺气的宣发肃降的涵义与体现。2 难点: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的宣发与肃降。3 思考题:为什么说肺为娇脏?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各体现于哪些方面?宣发与肃降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为什么说“肺合皮毛”?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6-39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6-220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2-184 4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23-130 5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6-86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9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五脏脾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脾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脾的生理特性;3 掌握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教学过程 1阐释脾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运化:涵义:脾气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约 5 分钟)过程:运化水谷的过程“中央土以灌四傍”,通过经脉和三焦的通路,将水谷之精输送到心肺肝肾四脏;运化水液的过程“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及肺气宣降以行水。 (约 5 分钟)。意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 。 (约 5 分钟)(2)主统血:涵义: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约 5 分钟)机理: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约 5 分钟)意义:虚性出血的治疗。(约 5 分钟)2 阐述脾的生理特性: (约 10 分钟)(1)脾气主升:主升清;升举内脏。(2)喜燥恶湿:脾气与湿的关系;脾气下陷的病机分析。 3 简述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 5 分钟)(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脾在窍为口。(3)脾在志为思。(4)脾在液为涎。(5)脾气通于长夏,脾主四时。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脾气统血的涵义与机理。2 难点:脾气输送水谷之精和水液的过程及其方式和通路;脾气主升的体现;脾气统血的机理;“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脾为后天之本的意义。3 思考题:为什说脾为后天之本?其在临床上有何意义?脾气主升的涵义是什么?脾主统血的概念和机理各是什么?“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39-41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1-220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4-198 4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31-138 5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6-104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0 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五脏肝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肝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肝的生理特性;3 掌握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教学过程 1阐述肝的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涵义: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肝气疏泄失常的两种表现: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约10 分钟)主要体现于4 个方面: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约 25 分钟)(2)藏血:涵义: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生理意义5个方面: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肝不藏血的病机有三: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肝火亢盛,迫血妄行。藏血与疏泄的关系:“体阴而用阳” 。 (约 10 分钟)2 阐释肝的生理特性: (约 5 分钟)(1)肝为刚脏。(2)肝主升发。3 简述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 5 分钟)(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肝在窍为目,五轮学说。(3)肝在志为怒。(4)肝在液为泪。(5)肝气通于春。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肝气疏泄的涵义及其作用体现;肝藏血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2 难点:肝气的疏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肝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3 思考题:肝气疏泄的涵义是什么?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肝主藏血的涵义和生理意义各是什么?为什么说肝为“罢极之本”?肝气疏泄失常的表现主要有哪两方面?肝不藏血的病机主要有哪些?你对肝“体阴而用阳”是怎样认识的?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1-44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20-224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2-210 4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4-125 6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38-147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1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五脏肾(附:命门)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9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目的1 掌握肾的主要生理功能;2 掌握肾的生理特性;3 掌握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4 了解命门的涵义。教学过程1 阐释肾的主要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藏精的涵义;精的概念、来源及关系;肾所藏之精的成分。(约 5 分钟)主生长发育及生殖:肾精肾气主机体的生长发育;肾精肾气主司人体的生殖功能。(约 5 分钟)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精化肾气,肾气分为肾阴、肾阳,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久病及肾。(约 5 分钟)(2)主水:涵义: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约 5 分钟)机理: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约 5 分钟)(3)主纳气:涵义:肾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约 5 分钟)机理及临床意义:肾气的封藏作用;补肾气以纳气。(约 5 分钟)2 简述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位。(约 5 分钟)3 简述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约 5 分钟)(1)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3)肾在志为恐。(4)肾在液为唾。(5)肾与冬气相应。4 简述有关“命门”的不同学说。(约 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肾精的构成成份;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关系;肾主水的机理;肾主纳气的机理和临床意义;肾与奇恒之腑的关系。2 难点:精的概念及其与气的区别;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逻辑关系;肾主水和纳气的机理。3 思考题:肾精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说肾主水?肾主纳气的机理是什么?为什么说“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逻辑关系应怎样表述?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4-47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06-211 3 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10-219 4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159 5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47-156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2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目的1 掌握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2 了解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的形态部位。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1 概述六腑的概念与共同生理特点;七冲门的部位和作用。(约 10 分钟)2 阐述六腑的形态部位、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1)胆:胆位于肝之短叶间。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约 10 分钟)为奇恒之腑之一。 (约 5 分钟)(2)胃:胃分上脘、中脘、下脘三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 “太仓”之称。 (约 10 分钟)生理特性:主通降,以降为和;喜燥恶湿。(约 10 分钟)胃气的概念:胃气的作用涉及到小肠和大肠,故有“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之说。(约 5分钟)(3)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约 15 分钟)(4)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及与此相关的脏腑功能;大肠主津。(约 10 分钟)(5)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但传统中医认为是“津液藏焉”。 (约 20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六腑的概念与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小肠主液;大肠主津。2 难点:胆主决断;胃气的含义;小肠主液及“利小便以实大便”。3 思考题: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六腑以通为用”?胆的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府?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怎样理解“利小便以实大便”?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7-50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37-346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4-238 4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56-160 5 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9-168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3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六腑三焦第一节脏腑奇恒之腑授课时数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划分及其生理特点。2 掌握脑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3 了解精室的生理功能。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1 阐述三焦的概念及生理功能:三焦为“孤府”及“有名无形”的由来。(约 5 分钟)(1)六腑三焦:有形之实体,是水液由胃肠渗入膀胱的通道。(约 5 分钟)(2)部位三焦:总体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即为诸气和水液运行的通路)。 (约 5 分钟)上、中、下三焦各自的功能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约 5 分钟)(3)辨证三焦:温热病辨证之纲领(吴瑭温病条辨) 。 (约 5 分钟)2 简述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的关系:(1)主要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约 5 分钟)(2)脑与脏腑精气的关系。(约 5 分钟)3 阐述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主要生理功能:发生月经;孕育胎儿。(约 5 分钟)(2)与女子胞功能有关的因素: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肾、心、肝、脾四脏;与经脉的关系:冲任督带四脉。(约 5 分钟)4 简介“精室” 。 (约 5 分钟)重点难点思考题1 重点:三焦(六腑三焦和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掌握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脏腑精气的关系;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经脉的关系。2 难点: 三焦的概念内涵;三焦为 “孤府”, “有名而无形” 。脑的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藏神”的关系;女子胞的功能及其与五脏、经脉的联系。3 思考题:怎样理解三焦的概念内涵?三焦的部位划分及其功能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三焦为“孤府”及“有名而无形”?脑的生理功能有哪些?其与五脏藏神的关系是怎样的?女子胞的功能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的?参考文献1 张珍玉主编 . 中医学基础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50-51 2 童瑶主编 . 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48-251 3王新华主编 . 中医药高级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38-247 4 孙广仁等 .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61-173 5孙广仁主编 . 中医藏象生理学. 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9-177 6 刘雪强 . 三焦概念辨析. 陕西中医函授.2000,(5):12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14 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张登本主编)课题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脏腑脏腑之间的关系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1 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2 了解腑与腑之间的关系;3 了解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名师归纳总结 精品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精心整理归纳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9 页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教学过程1 阐述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气与血互用的关系。(约 5 分钟)(2)心与脾:血的生成与运行方面的互用关系。(约 5 分钟)(3)心与肝:血的运行与贮藏;精神情志活动。(约 5 分钟)(4)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约 5 分钟)(5)肺与脾:气的生成;津液的输布代谢。(约 5 分钟)(6)肺与肝:气机调节。(约 5 分钟)(7)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约 5 分钟)(8)肝与脾:饮食物的消化;血的生成、运行与贮藏。(约 5 分钟)(9)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互制。(约 5 分钟)(10)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水液的输布代谢。(约 5 分钟)2 图示腑与腑之间的关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互相联系和密切配合。(15 分钟)3 简述脏与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 (约 5 分钟) ( 2)肺与大肠:呼吸与气的运动。(约 5分钟) (3)脾与胃:纳运相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约 5 分钟) (4)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约 5 分钟)(5)肾与膀胱: (约 5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西学基础课程教案》 .pdf)为本站会员(Che****r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