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3.4 研究磁铁|苏教版.doc
-
资源ID:24269011
资源大小: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3.4 研究磁铁|苏教版.doc
让科学精神与探究品质教育融入课堂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研究磁铁教学反思研究磁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电与磁单元中的第4课,在学生玩磁铁的过程中,发现磁铁的基本特点和性质。在录像课的教学中,我从这样几个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一、 以核心概念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本课教学的核心概念,应是磁铁最基本性质磁极及其相互作用。其他磁铁的特点和生活中的运用,都是围绕磁极产生和演化而来的。所以课堂上让学生发现它,并在活动中不断强化磁极作用的概念和运用,将之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磁极的概念。在学生玩磁铁的过程中, 发现磁铁不同部位磁性大小不同,即有磁极;发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有吸引和排斥现象产生,即磁极的相互作用等特点。在学生已有发现的基础上,我通过演示实验强化磁极的概念,并引导对磁极相互作用的特点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实验表格设计的指引下,通过实验自己就很容易总结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接下来,通过给不同形状的磁铁寻找磁极,正是对前面磁极相互作用概念的运用与延伸,借此活动进一步强化这一核心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不管磁铁形状怎样变化,总是有并只有2个磁极,即S极和N极,这也是对磁极的再认识。最后通过对一个课后拓展问题的探究,引出指南针的发现,其实这也是磁极的命名的原因和运用。所以全课紧紧围绕“磁极”设计了有层次,有深度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层层递进。二、 以学生学情为基础,重组教材活动内容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磁铁并不陌生,并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于这一学情,如果再以常规方式研究磁铁的各方面特点,必然让学生缺乏研究的兴趣。所以我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由学生将磁铁引入课堂。在研究中,我只提供了具有结构性的材料“两块条形磁铁和一盒回形针”,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究,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因,让思维活动伴随探究过程。学生发现磁极和磁极相互作用概念以后,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条形磁铁磁极的位置,学生在实验中用回形针难以发现磁极的特性,我事先准备了用铁粉来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发现磁性强弱的区别。对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预计和应对措施,使课堂教学更加自然灵动。这一探究活动对于学生现有认知来说,难度不大,因此我打破教材的束缚,自编实验活动,寻找了生活中学生喜爱并常玩的各种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学生预测并通过实验寻找磁极。这一活动的设计既紧紧围绕教学的主线展开,又提高了探究的难度,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探究活动之中。最后提出的“不借助其他磁铁,寻找未标注的磁铁磁极“这一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思维的挑战,让课堂探究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并没有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对于学生生活中了解甚多的磁铁,我尝试通过有层次的自主活动设计,让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三、 以科学活动为依托,融合探究品质教育科学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品质的培养,是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探究品质涵盖范围很广,在课堂上,我主要抓住学生实验过程中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观察、思考、合作、创新,开展相应的教育。探究品质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中,我把它融入学生的科学活动过程中。比如学生用生活中了解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后,及时通过表扬,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在学生探究磁铁的特点活动中,鼓励学生寻找其他小组没有的新发现,对学生独特的实验研究大加赞赏,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就是要努力创新。在实验前,我不仅提醒每个小组要学会合作,更是肯花时间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这些科学品质的培养伴随在学生的各个活动之中,通过指导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品质养成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我还专门在黑板上开辟了科学探究品质培养的专区,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四、 以科技成就为素材,指向科学精神培养在课堂拓展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有难度的问题,由寻找磁极引出指南针的运用,这也是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看指南针的发明视频,让学生了解了指南针的发展历史,感受到包括指南针在内的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为改变人类生活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感受到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由衷地产生了民族自豪感。我结合近期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科学新闻,在课堂上开展了“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为国家科学发展做些什么?”的热烈讨论,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好科学,为祖国科技发展作贡献。将德育教育与科学学习紧密结合,让学生科学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激发了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