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模块评价方案.doc
语文学科教学模块评价方案 一模块评价原则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原则是:客观、真实并准确地反映出语文教学的结果,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审美素质等得到真正的提升。二模块学习评价的内容1必修模块:模块1模块5,在依照陕西省、西安市统一做法的前提下,以上课出勤(30%)、课堂表现(15%)、作业完成(15%)、阶段测试(40%)四种方式综合评价。2选修模块:选修一的考评,特别是因升学需要必选的模块,评价方式与必修模块相同;选修二,主要是考勤(40%)、论文或活动(40%)、作业或讨论(20%)三评价的方法根据必修、选修模块授课方式的差别,分别采用纸笔检查和非纸笔检查,如上课出勤、课堂表现、阶段成绩测验、参与讨论的程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其中较重要的是出勤率。四评价过程的纪律要求1本着公平、公正、严谨的态度,严格考评,真实记录。2任何模块的学习都是以积极参与为主要评价尺度。3如果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学科测评小组申请复议。语文学科学分认定细则一学分认定的依据主要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及陕西省、西安市的相关实施办法,在学校的特定环境中略作修改,目的是把学生的学习状况忠实地记录并测评出来。最终要以学校认定的学分,公平地考察出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业成绩。二学分评价指标及学分分布。语文学科的总学分为(必修)10+(选修一)8+(选修二)8=26学分,每1学分=18学时,高中阶段至少需修满468学时方能拿到足够的学分。因此,保证上课的出勤率是每一个学生的首要任务,这方面我们设置了30%40%的评价指标,其它指标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模块学习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分的分布较为固定:高中第一学年全是必修模块,10学分(180学时);第二学年选修模块一、二同时开设,10学分(180学时);第三学年仍为选修模块课程,6学分(108学时)。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学年的后两学段要留下备考复习,所以不考虑选修课目。三学分认定的程序和评价方法1制定学分认定的流程图,让学生清楚怎样可以获得学分。2指定专人,记录学生出勤情况,然后作出统计,登记在册。3阶段性测试结果、作业测评结果、研究报告、课堂表现等,及时批改、记录并换算成学分,按照既定比例登记在册。4活动类选修课程,根据参加的情况、参与的程度及课堂表现,记录下来并换算成学分,及时登记在册。5原则上是一个学段统计一次,全部学业修完再汇总。学生个人的学分多少要他自己随时了解,以便于纠错或复议。四注意事项1学分认定是决定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应该公平、全面、细致。2评价过程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结果,所以记录和评价要及时、准确。3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评价上的争议,复议时必须仔细、认真、全面的考察评议,力争结论不再出现缺陷或漏洞。 为了配合学校尽快进入2007年秋季的高中新课程,我们在认真研读了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同时对我校教师和学生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后,特将语文学科的国家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置做出以下安排: 一、必修课程(10学分)按照“新课标”的说明,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大方面,共有15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综合体现了前面所说的两个目标和内容,按照西安市的统一安排,必须在高一两个学期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完成。鉴于此,我们认为,以“人教版”的必修课教材为例,高一年级的全部学段以必修教材教学为主。教材的每个模块有“阅读与鉴赏”(15模块)各16课,平均每篇课文计划课时2节,共计32学时;“表达与交流”(含作文与讲评)各一个单元、5个知识点,计划课时每个知识点3学时,共计15学时;另外还有“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两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计划共6学时。以此来看,每个学段的实际教学时间共有53学时,时间把握得紧凑的前提下,应该能在规定时段内将必修课程的全部教学任务完成。(具体划分见附表) 二、选修课程(选修I)(8学分) 仍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新课标”提出选修课内容共有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计划将其细化为16个模块,而第一批公布的仅有8个模块。参考教材如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语言文学应用先秦诸子选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西安市的统一安排,我们将把选修课放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根据文、理分科及不同升学方向的考生的自身特点、兴趣爱好,提供十数个模块来供学生选修,其中“诗歌与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三个系列应为各类考生必须选修的内容,因为这三个系列同考试的指向关系密切。其他系列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和发展方向,随意选择。(具体内容见附表) 三、校本课程(选修II)(8学分) 从我校的教学传统和语文组的教学优势出发,校本课程可以在已有或逐渐成熟的几种模式的基础上拓展。我校语文组的校本课程应该也可以开成精品课、优势课和特色课。如我校现有的社团:“国学社”“话剧社”“文学社”“校刊校报”“校园网络”等活动,另外还有“课本剧的改编与表演”“硬笔书法与汉字”等,均可以开设。授课形式以专题讲座、研究探讨和实践活动为主,讲解、辅导作为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