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x
-
资源ID:2430120
资源大小:107.3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0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范围包括美国以南的全部美洲地区B.主要参加者和领导者是土生白人C.运动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拉丁美洲国家基本实现了独立2.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人们如此颂扬着一位女英雄:“年轻的女王率领她的章西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则故事发生在( )A.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时期C.中国义和团运动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3.彼得一世的改革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潮流的措施是( )A.发展工商业B.加强中央集权C.倡导先进的科技文化D.加强军事力量4.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复习某重要历史知识时制作的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她正在复习( )时间事件1868年颁布改革诏令1871年废藩置县A.日本大化改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日本明治维新D.美国罗斯福新政5.下面为“1870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变化图”。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B.交通工具的推陈出新C.内燃机的发明与推广D.电器设备的推广应用6.1884年,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的人是( )A.美国人海厄特B.法国人夏尔多内C.瑞典人诺贝尔D.德国人本茨7.九年级(5)班同学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上网查找了“19世纪中期”“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环境污染”等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B.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走向近代8.胡适说:“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下列哪位科学家的思想影响了这一社会风气( )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华盛顿9.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描绘出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有( )向日葵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A.B.C.D.10.19世纪末,某一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该同盟是( )A.三国协约B.轴心国C.三国同盟D.国际联盟11.“大多数德国人相信,战争在圣诞节前就会结束。但由于机枪、毒气、坦克在战争中相继应用,因此战争远没有人们预计的那样顺利。至年底,德国在东西两线都陷入焦灼对峙的状态。”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美国内战12.一位美国当代作家在看到巴黎和会的历史资料后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这里的“战败国”主要是指( )A.英国B.法国C.中国D.德国13.下面是一幅没有名称的曲线图,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就业率的起伏情况B.苏俄(联)工业产值增减情况C.苏俄(联)农业产值增减情况D.美国经济总量变化情况14.一家美国酿酒厂在易拉罐上印制以“甘地”为原型的机器人画像,被印度人一纸诉状告上了法院,这是因为( )A.甘地带领印度走上了现代化道路B.甘地是印度反抗外来侵略的领袖C.甘地废除了印度的政教合一制度D.甘地是虔诚的佛教徒,主张禁酒15.学会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与“埃及”“华夫脱运动”这两个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扎格鲁尔D.卡德纳斯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9分)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它们以不同的姿态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0年的美国,人口只有俄国的40%,其城市人口却比俄国多一倍;年产铁83万吨(俄国年产35万吨),消耗现代燃料的能源是俄国的15倍,铁路长度是俄国的30倍。材料二1861年以后,俄国外出谋生的农民数量逐渐增多。19世纪90年代末,俄国矿山和铁路等部门的工人人数增加到279.2万人。这些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材料三美国南北战争开始时,南方人口900万,其中黑奴占400万。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成为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等于把南方的数百万黑人奴隶变成了北方的同盟军。这场战争,不仅使黑奴成为自由人,而且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美国和俄国的近代化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同?(6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美国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不同?不同的方式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相同的条件?(9分)(3)综上所述,依据俄、美的近代化历程,写出你学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4分)1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它推动着业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1)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什么?(6分)(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科技成果并说明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3)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6分)1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别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殖民地人口(万人)英国14335039350俄国2.617403320法国610605550德国162901230美国3830970材料二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材料三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凡尔登战役双方损失近百万人。一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材料四炮火把战壕轰得土崩瓦解时,他卧倒在地,冒着汗,做着祈祷:“耶稣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请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说什么我都干。我相信您,我要告诉世界每一个人,您是至关重要的”(1)由材料一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人们对战争满怀信心,但材料四中人们对战争却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请用材料三的史实概括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因素。(8分)(3)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从科索沃到伊拉克,再到叙利亚可谓是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以古鉴今,一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6分)期中测试答案一、1.【答案】B 2.【答案】A3.【答案】A 4.【答案】C5.【答案】C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B10.【答案】C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B14.【答案】B15.【答案】C二、16.【答案】(1)美国工业发达,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比俄国发达。美国存在劳动力不足问题,但城市人口比俄国多。(2)俄国进行1861年农奴制改革;美国进行内战。条件:劳动力。(3)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17.【答案】(1)“蒸汽时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使出行更加便捷。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话、无线电报,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等。(言之有理即可)(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言之有理即可)18.【答案】(1)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因素:一战持久而残酷;一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一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3)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世界各国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