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资源ID:24318550
资源大小:51.2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历史组一课一练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知识梳理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科举制度的变化: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2)选官制度的改革: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清政府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2.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认为,在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也就是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之中,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2)北洋政府时期: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此外,对一般在职人员,国民政府也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尽管制度规定严密,但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私人现象始终无法禁绝。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2)改革开放后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坚持贯彻中国共产党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则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拓展】(1)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不搞“政治中立”; 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 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2)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起了促进作用。(二)提升训练1.据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统计:19061912年间,中国出现的新式学堂数量和入学学生人数均骤增近三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民族危机的加剧激发了民族意识B. 选官制度的变革切断了传统仕途C. 民主革命浪潮推动了思想解放D. 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清末有奏折称:“先试以国文,以观其学问之深浅,再试以地方应办之事,以观其才具之短长,由乡官擢至佐治各员,以至州县以上,历事久则官能举职,历阶多则士无幸心,庶人皆勉为有用之材。”材料表明,清末选官制度( )A. 大大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注重新录用官员的经验培养C. 注重考察新录官员的专业能力 D. 体现国家发展需要专业人才3.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等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 )A. 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 B. 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C.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 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4.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年龄在25岁以上的民国男子可以报考文官高等考试,但有被剥夺公权、品行卑污、有精神病或年历衰弱、亏欠公款等情况者不得报考。由此看出,北洋政府的考试制度( )具有近代化的特点 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保证了吏治的清明 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A. B. C. D. 5.下列有关近代时期中国官员选拔的文件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 )A. 奏定学堂章程:进一步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B. 文官考试法草案: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C. 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D. 公务员任用法: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6.根据1915年的文官高等考试令后所附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文官高等考试共分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等23个专科;1919年颁布文官高等考试法,将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商业等专科,同时将第一试科目改为仅试国文一道。这表明了( )A. 经济类专科考生备受国家重视 B. 文官考试更注重通才知识考生C. 考试科目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 D. 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地位降低7.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一方式的主要意图在于( )A. 建立近现代文官制度 B. 保持施政的连续稳定C. 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 D. 保证人事制度公正性8.民国考试院成立之初,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要求将考试院设计成类似孔庙布局,他还师法明清的考官和皇帝,亲笔写榜,以示隆重。当国民政府拟定文官礼服时,戴季陶力争不以中山装为礼服,而以蓝袍黑马褂为礼服,获得通过。据此可知,民国考试院的设立( )A. 具有党治和君治的色彩 B. 使官员的选拔与任用脱节C. 未摆脱传统制度的案臼 D. 体现公开公正、严格考核9.如图为“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及格证书”,证书上写着“士,年五十岁男性。浙江省奉化县公民,应甲等公职候选人考试经检核及格依省县公职候选人考试法第十条之规定,合行发给及格证书,此证。”落款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二月”,并加盖各类印章。由此可知( )A. 南京临时政府通过考试选官 B. 当时公务员的选拔有法可依C. 国民政府任用私人现象禁绝 D. 北洋政府禁止女子参加考试10.从1931年举办的第一届公务员高等考试开始,国民党中央就要求考试院在各类考试中,根据各门考试性质的不同,在考试的不同阶段中加试“党义”(包括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建国方略、中国国民党重要宣言及决议案)。这一措施旨在( )A. 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B. 促进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C. 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 D. 提高公务员行政管理效能11.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修订的文官考试法规定,参加普通考试的应试者必须符合“公立或立案私立中等以上学校毕业”,且有毕业证或“有中等以上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的条件。南京国民政府此举( )A. 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B. 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 奠定了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 D. 为干部制度培养优秀人才12.孙中山说“至于社会的共和政体,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立独立机关才得妥当”。下列符合孙中山这一主张的是( )A.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成立政事堂B. 颁布临时约法成立中华民国C. 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成立学部D. 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成立考试院13.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政务院人事局的基础上组建国家人事部。总体来说,各政府系统设立人事管理部门,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管理干部的一种基本形式,同级党委组织部对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干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这种干部制度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有助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B. 不能适应经济复苏和稳固政权的需要C. 干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影响深远D. 有利于加强对各级人事部干部的管理14.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下列表述不符合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是A. 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B. 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 坚持政治中立原则 D.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15.我国于1994年建立和实施了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1995年实行了公务员辞职退职制度,1996年实施了交流轮岗和回避制度,1997年对建立正常的竞争上岗制度进行研究试点。这表明我国20世纪90年代( )A. 党管干部原则初步形成 B. 干部选拔实现民主化C. 公务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D. 公务员制度逐步完善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民国文官制度以西方近代文官制度为蓝本,继承传统科举的某些因素,历经多次改革。孙中山提出考试权独立的治国理念,认为官吏为国民公仆,要通过考试最用一切官员,并对其严格监督。 1912年,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设铨叙局负责文官的考录、升迁、任免,拟定文官考试令,构建起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框架。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在考试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计23科,后增加机织、染色、商业等科。但实践中,考试和任用脱节,其实施几十年录取人数不过千人。蒋介石执政后,更为党务、军务人员进入文官队伍大开方便之门。在地位方面,考试任职的文官在薪酬和升职上不如其他途径进入文官系统的官员。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方面看,民国文官制度尚不如科举制度。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改革。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01-05:BBBAC 06-10:CBCBA 11-15:BDBCD 16.(1)特点:借鉴与传承相结合;以立法推进制度变革;渐进性;创新性等。(2)影响:有利于增强官员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了官员的素质;有利于官员的廉洁和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对政府的向心力;为以后文官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为国民党专制独裁服务。第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