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资源ID:24318591
资源大小:36.9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各个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汇总:一、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 西周至春秋的_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时代垄断高官。2. 春秋战国时期,_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鼓励_为官,或依据_授予官职。3. 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_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4. 汉武帝推行_。察举指_。察举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指_。特科指_。5. 东汉时期,地方用人权被_控制。6. 220年,曹丕推行_。其内容包括_。课堂讨论:九品中正制的影响?7.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其内容是_。8. 秦汉建立了以_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朝刺史制度内容是_。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 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到了隋唐时期,统治者将_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包括_。2. 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3. 隋唐官员考核归属_。唐朝以_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4. 隋唐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_。5. 宋朝继承唐制设_,地方划分_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 元朝的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_。在_年,恢复了科举制。2.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_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_的学生等。考试出题范围_。3. 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考核有_,其主要内容包括_。4. 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_,地方设有_。5.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_,合称_,行使监察权。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有学者分析:如果他当一郡太守,便可有权察举,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因此察举过他人的子孙,便有易于被人察举之可能。这种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魏晋士族门阀社会的起因B隋朝科举制度建立的条件C西汉豪强地主崛起的背景D世卿世禄制度造成的影响2西汉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军功爵制,“公卿皆军吏”。西汉中后期,“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这一变化A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求B确立了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C改变了中央官制的运作D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影响3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4一份统计资料显示,两晋南北朝由吏部“直接任命”而起家的人,约占总人仕者的半数;由察举和学校开始入仕者的占四分之一;州郡县吏积功升迁的占14;公府掾属人仕的占1.2。另一份资料也表明,两晋高级士族子弟由吏部铨选人仕的占50。这说明两晋南北朝时期A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方式首选B选官权力逐渐走向集权化C士族政治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D科举制度的端倪开始出现5晋书中记载,东晋明帝为了稳定政权曾下诏:“吴时将相名贤之胄,有能纂修家训,又忠孝仁义,静己守真,不闻于时者,州郡中正亟以名闻,勿有所遗。”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权宜之计东晋延续了前代选官制度中对家世的重视家训通过自身本质特征成为选官的重要条件其出发点为调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以稳固统治ABCD6唐会要记载,开元三年六月,玄宗下诏,县令、州刺史有业绩者可调任京官,“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能够担任中央三省的负责官员。唐玄宗的做法旨在A提高地方官员地位B增强官员执政能力C实现地方吏治清明D促进官僚队伍流动7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8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概述中国古代不同阶段的选官制度时提到:“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这段材料说明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世卿世禄制逐渐式微B人才选拔由地方集中到中央C选官和品德有机结合D品德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9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A社会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C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10雍熙二年,“宰相李昉之子宗谔、参知政事吕蒙正之从弟蒙亨、盐铁使王明之子扶、度支使许仲宣之子待问,举进士试皆入等。上白:此并势家,与孤寒竞进,纵以艺升,人亦谓朕为有私也!'皆罢之。”类似现象在北宋时有发生。这种做法A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B践行了重文轻武的国策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察举制确立于西汉。察举制是科举制的前身和母体,但它与成熟的、典型的科举制相比仍有很大不同。察举制是一种推荐制度;科举制采取招考与投考的方式取人。察举制的取士标准是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等都可构成得举之资格。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成为得官与否的关键。察举制下得举者固然有布衣,也有大量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察举既是入仕途径,也含有铨选、升迁和考课的成分。科举制下入仕和铨选有明显区别。科举制是一种入仕制度,入仕的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考试后,只获得仕官资格,此后需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 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摘编自晋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区别。(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演变趋势。(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演变中得到的认识。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卿世禄制是氏族贵族特权的残余,亦是对君主任免官吏权力的限制。由国君掌握任免权力的官僚制度,起源于春秋中后期。一大批没落的中小贵族离开其原来的宗族,凭借其个人才能,以单纯士人的身份投身于有势力的卿大夫之家,与其投靠的卿大夫家族没有血缘宗法关系,仅仅是凭着对新家主的忠心而受到新主人的豢养。战国时期,这种官僚制度由于士阶层的壮大而获得发展。此时教育制度亦正发生着根本变化,私学培养着官僚的后备人才。这个时期各国的变法,更是从立法与法制上对官僚体制作了制度上的规定,并最终宣告世卿世禄制退出舞台。摘编自沈长云等战国史与战国文明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催生官僚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从封建政府的视角简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试卷第6页,共1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A2A3C4B5D6B7D8B9B10C11(1)区别:察举制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荐官员,科举制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的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察举制不仅是入仕途径,也具有考核、升迁等职能,科举制只是入仕制度,职能单一;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察举制为乡举里选,而科举制下选官权利收归中央。(2)演变趋势:选拔范围:由贵族扩大到平民。选拔标准(依据)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演变为以才能、学识为选拔标准。选拔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演变为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3)认识:人才选拔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选拔标准不能过于单一,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2(1)原因:士阶层的壮大;私学的兴起;变法运动的推动;世卿世禄制(分封制)的废除;君主权力的加强;奖励军功。(2)发展:选拔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拔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拔范围扩大。意义: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