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19课 辛亥革命讲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 资源ID:24319424       资源大小:36.2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9课 辛亥革命讲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19课 辛亥革命 讲义【知识梳理】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和“立宪”进行“自救。(2)经过清末新政预备立宪时间1901-19051906-1911内容改革官制、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教育改革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3)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很多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组织(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孙中山在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举为总理。思想(1)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军事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典型例题】1.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河南月刊,发表了大量涉及中外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如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易水送别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产生了很大影响。据此可知,当时的留日学生( )A.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B.主要追求民主与科学C.试图借助列强来排满D.存在暴力革命的倾向2.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同期刊登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三像,民报与其他革命刊物也相当多地刊载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章、图片、诗歌。这体现的基本意图是( )A.维护儒家正统意识B.践行反清复明思想C.继承民族革命传统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出的“建设新中国”的呼声,是这一时期中国的最强音它摒弃了以“朝代”代“国家”的陋习,第一次出现以“中华”为国号的现代民族国家模式。其意义在于( )A.唤醒了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B.开启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C.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主共和国【知识梳理】二、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3)结果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中华民国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1912年3月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评价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3)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并诱使革命党人展开议和。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让位声明。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典型例题】4.1911年11月底独立各省代表汇集汉口,拟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定依照美国政体模式实施总统制。但各省代表在具体总统人选上意见尚有分歧,直至孙中山从海外归国后,才打破了临时政府组建中的僵持局面。革命党人最初选择总统制是( )A.为限制袁世凯而因人设法B.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努力C.南北力量妥协的权宜之计D.权限不明的畸形政治体制5.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这一宣誓的主要价值是( )A.激发国民党人的斗志B.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C.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D.彰显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6.武昌起义前后,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在筹办过程中,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这反映了( )A.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B.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C.地方精英迥异的政治态度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知识梳理】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2)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3)社会:促使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思想的藩篱。(4)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局限(1)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败因:民族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不够成熟和强大,未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和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典型例题】7.某学者认为,清末十年,新政、立宪与革命三种社会运动,分别体现出“变事”“变法”和“旧邦新造”的三级定位层次。终清之际革命运动的最后收功,对于新政和立宪运动来说,是“三国归晋”;对于清末所有社会政治运动来说,是“万流归宗”。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B.为人民的解放奠定了政治基础C.使社会面貌发生了质的转变D.弥合了资产阶级各派别的分歧8.过去被认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专制独裁政治,被宣布为是罪恶的、黑暗的,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又一个根本颠覆。这表明( )A.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是非常成功的B.民主平等观念得到了较好的认同C.对传统文化持有绝对否定的态度D.民主政治的取得具有一蹴而成性9.武昌起义之后,在新疆伊犁的革命党人冯特民、杨缵绪等人担忧沙俄乘乱入侵,动员回民响应革命,发动伊犁起义。起义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杨缵绪被推为该会会长,宣布实施五族共和,出示安民。这说明辛亥革命( )A.强化民众对新政权的归属B.推动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C.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07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青年肖像华盛顿指挥军士肖像”“樊于(於)期以首付荆卿田光自刎以报太子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留学生宣传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D项正确;材料不是复古与媚外观念并存,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追求民主与科学,排除B项;材料不是借助列强来排满,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得出,朱元璋、洪秀全、孙中山都是民族革命的典型代表,朱元璋推翻了蒙古族统治的元朝,洪秀全、孙中山都意在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由于民族革命目标的一致性,同盟会对太平天国有更加特殊的认同感,所以民报等刊物大量刊载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图片、诗歌等,以显示继承民族革命传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同盟会的革命志士体要维护儒家正统,排除A项;同盟会反清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是为了恢复明朝统治,排除B项;材料内容显示同盟会的革命志士大力宣传太平天国运动,以显示其继承民族革命传统,没有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革命派主张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救亡图存运动新发展,A项正确;B、C两项体现的是戊戌变法,排除B、C;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决定依照美国政体模式实施总统制”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以美国为师,要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其中总统的人选至关重要,因而各省代表就总统人选发生争执,直到影响力最大的孙中山回国就任总统才平息了争议,B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对袁世凯的限制,排除A项;南北妥协是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排除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政府各部门的职权范围,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可知,孙中山宣誓效忠民国效忠共和,以防止专制复辟,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树立民主信仰和凝聚共和力量,B项正确;此时是同盟会,不是国民党,排除A项;材料是强调孙中山宣誓的主要价值,而不是号召实行责任内阁制,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价值,主要价值应该是一种精神或者是力量,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南方口岸城市地方精英希望通过签办团防,稳定地方秩序”“支持新政立宪的绅士和经营现代工商业的新式商人取代传统乡绅成为筹办团防的首要领导者”信息,可以看出此时中国正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趋势,D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不同政治力量的利益诉求,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地方精英政治态度的迥异,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变事”“变法”“旧邦新造”“三国归晋”“万流归宗”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国家,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A项正确;B、C两项表述与辛亥革命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表述中“各派别”之说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项。8.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以判断,题干评价的是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题干描述的是成功仅仅是观念上的,并非在显示政治实践中,B项符合材料,B项正确;材料强调民主平等观念得到了较好的认同,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题干是对传统君主专制的否定,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排除C项;D项说法是一种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9.答案:B解析:新疆伊犁起义之后,各方“当众申明和平解决,组织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进会”,实行五族共和,这说明当时新疆地区民族认同感较强,意味着辛亥革命推动了边疆地区民族国家认同,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到民众对于新政权的归属,而且无法判断当时是否成立了民国,排除A项;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第19课 辛亥革命讲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