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高一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docx
-
资源ID:24320152
资源大小:338.0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高一下学期鲁科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docx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2题)1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原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B元素Y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元素W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2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之和为32,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浓度均为的上述四种溶液的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值为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Y形成的化合物均满足8电子结构BR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强还原性CZ、R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X3一种可用作半导体掺杂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已知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X、Y的最高价含氧酸均为强酸CW和Y能形成多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D除W原子外,分子中的其他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4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Ti和Ti是钛的两种同位素。下列有关Ti的说法正确的是ATi比Ti少1个质子BTi和Ti的化学性质相同CTi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6DTi的原子序数为4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的金属性比为2的元素的金属性强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决定的C电子层数相同时,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大依次增强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大逐渐减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是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B氯化铁、硫酸铁都可用于净水C碳酸钡是医院常用的钡餐D氧化镁、金刚石熔点很高,都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7下列物质或原子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O2和O3B金刚石和石墨C、和DH2O和H2O28为完成相应实验,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足够的一项是相应实验实验仪器和用品(夹持装置省略)A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烧杯、玻璃棒、酒精灯B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烧杯、胶头滴管C配制0.5mol·L-1的硫酸溶液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D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漏斗、烧杯AABBCCDD9一种矿石Y3Z2X5(XW)4的组成元素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其中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1个W2X分子含有10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酸、碱反应BY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原子半径:YZXW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X10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列为VIA族BVIIA族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IIIB族元素种类最多,IVA族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C0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元素化合价均为0D元素周期表中,VIII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列11X、Y是原子序数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两者可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甲、乙分别是X、Y元素形成的常见氧化物。现将甲和乙的混合物与足量过氧化钠反应,固体质量增重mg,同时生成VL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BC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D12被誉为“矿石熊猫”的香花石,是由我国地质学家首次发现,它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主族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Y2X3(ZWR4)3T2,其中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Z位于同一主族,Y、Z、R、T位于同一周期,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T无正价,X与R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YZRT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ZDXR2、WR2两种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相同二、非选择题(共10题)13A、B、C、D、E、F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A、C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A、D同主族,C、F同主族,B元素质子数为A、D质子数之和的一半,E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同。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化合物D2F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_。(2)热稳定性:A2C_A2F(填“>”或“<”):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_>_。(填化学式)(3)E在BC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D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5)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其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14Q、W、X、Y、Z为短周期元素,Q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回答下列问题:(1)Y、Z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2)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3)W元素有多种核素,请写出中子数为10的W元素的一种核素符号_。(4)X、Y、Z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元素符号);(5)Y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_(用电子式表示)15I元素X、Y、Z、T部分元素性质如表:元素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X单质与H2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M层比K层少1个电子Z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T常温下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1个分子有34个电子(1)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填元素符号),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填字母)。AY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比Z元素的单质的低BY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比Z元素的低CY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比Z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剧烈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元素的强(2)能用于比较T和X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_(填字母)。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T的少BX的单质的颜色比T的浅CX的气态氢化物比T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X的单质能将T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3)X氢化物曾用于刻蚀玻璃,相应的方程式为_。II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4)仪器A的名称为_,D的作用是_。(5)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非金属性。装置B中所装药品为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6)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应在B、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足量_的洗气装置。16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H、2H、3H、14C、14N、16O、35Cl2、37Cl2(1)以上8种微粒共有_种核素,共_种元素。(2)互为同位素的是_(填8种微粒中合理的微粒)。(3)质量数相等的是_,中子数相等的是_。(填8种微粒中合理的微粒)。(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_;质子数之比为_。17准确称取6g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放入盛有100mL 稀H2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去掉沉淀,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mL)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超过35mL时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铝土矿中Al2O3的物质的量是多少?_(3)若a=2.6,稀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_18门捷列夫曾预测镓、钪、锗元素的存在及其性质,三种元素后来被发现,且性质与预测相吻合;莫塞莱也曾预测锝、钷、铪、铼等元素的存在,这些元素几十年后也分别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已经被填满。你认为周期表是否还能拓展?请你设想一下,如果发现119号元素,它应该位于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可能具有什么性质?你对元素周期表有什么新的认识?_19高纯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光纤。某蛇纹石的成分见下表:组分SiO2MgONa2OK2OFe2O3质量分数/%59.2038.800.250.500.8通过下图流程可由蛇纹石制备较纯净的二氧化硅。(1)蛇纹石中涉及的可溶性金属氧化物有_(写化学式)。(2)步骤中涉及Si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滤渣A 的成分有_(填化学式)。(4)步骤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5)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进行步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和_。20某原子,它的氯化物XCl 7.45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2mol/L的AgNO3溶液50m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原子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_;(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1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已知:I2溶于CCl4呈紫红色(1)仪器A的名称为_,CCl4的结构式为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的现象是_。(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6)试从微观角度解释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F)生成淡黄色沉淀2、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4、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5、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6、向AlCl3溶液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_。(2)实验仪器:_;_;_;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胶头滴管等。(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盐酸、新制的氯水、硫化氢饱和溶液、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用AF表示):_;_;_;_;_;_。(4)写出实验操作、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_,实验_。(5)实验结论:_。参考答案:1C【解析】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H;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故该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为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Y为A1;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A1,位于第三周期,故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Z为S。AY为A1,金属A1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都可以产生氢气,A说法正确;BY和O形成的化合物为Al2O3,Al2O3具有两性,B说法正确;CW为H,其氯化物为HCl,HCl分子中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C说法错误;DZ为S、X为C,二者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说法正确。答案为C。2A【解析】短周期元素R、X、Y、Z的原子核外L层上的电子数之和为32,L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推断这四种元素均在第三周期;结合图示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可得四种溶液的与对应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的R溶液是12,判断R是Na元素,对应溶液是NaOH溶液;的Y对应溶液是2,Y的半径最小,判断Y是Cl元素,对应溶液是HClO4溶液;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Z对应溶液的酸性比HClO4溶液强,Z的半径比Cl大,判断Z是S元素,对应溶液是H2SO4溶液;X的半径比S大,的X对应溶液pH值大于2,说明其是弱酸,判断X是P元素,对应溶液是H3PO4溶液。A据分析,X、Y形成的化合物PCl3满足8电子结构,PCl5的P则不是8电子结构,A错误;B据分析,R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aH具有强还原性,B正确;C据分析,Z、R组成的化合物,即中,Na+与存在离子键,中S原子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D据分析,X、Y、Z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是PH3、HCl、H2S,原子半径:,键能:,故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HCl > H2S > PH3,D正确;故选A。3C【解析】根据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可知,Z为O,又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和根据所形成物质的结构可得W、Y分别为H、B、C。A原子半径:B>C>O>H,A项错误;B硼酸和碳酸均为弱酸,B项错误;C乙炔、苯、苯乙烯中的H原子与C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1,C项正确;DH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最外层电子数为2,B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最外层电子数为6,二者均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故选C。4B【解析】ATi和Ti的质子数都是22,故A错误;BTi和Ti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因为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故B正确;C46是Ti的质量数,不是其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故C错误;DTi的原子序数为22,故D错误;答案选B。5B【解析】A只有电子层数相同时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的金属性才一定比为2的元素的金属性强,A错误;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决定的,B正确;C电子层数相同时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大依次增强,C错误;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的元素的阳离子半径随最外层电子数增大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也逐渐减小,但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D错误。故选:B。6B【解析】A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是硅单质,不是二氧化硅,A错误;B氯化铁、硫酸铁溶于水后都可以水解产生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净水,B正确;C碳酸钡会和胃酸反应,导致重金属中毒,钡餐是不和胃酸反应的硫酸钡,C错误;D金刚石虽然熔点很高,但高温条件下会和氧气反应,不是耐高温材料,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7C【解析】AO2和O3是同一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不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两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不合题意; C、和是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同一元素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C符合题意; DH2O和H2O2是相同元素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化合物,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8D【解析】A蒸发操作实验仪器还缺少蒸发皿,A错误;B过滤装置中缺少漏斗、玻璃棒和滤纸,B错误;C配制0.5mol·L-1硫酸溶液,缺少量筒,C错误;D做萃取实验,只用分液漏斗和烧杯,D正确;选D。9C【解析】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则W为H元素;X位于第二周期,Z位于第三周期,1个W2X分子含有10个电子,则X为O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Z最外层有4个电子,Z为Si元素;Y3Z2X5(XW)4的化学式为Y3Si2O5(OH)4,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Y显+2价,为Mg元素,综上所述,W、X、Y、Z分别为H、O、Mg、Si。AZ为Si元素,Si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SiO3,H2SiO3为弱酸,可以与碱反应,A错误;BY为Mg元素,为活泼的金属元素,X为O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性元素,Y与X形成的MgO为离子化合物,B错误;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MgSiOH,C正确;D水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因此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SiH4,D错误;故选C。10C【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第16个纵列含氧、硫等元素,为VIA族,A正确;BVIIA族含氟、氯、溴、碘等元素,也称为卤族元素,第六周期IIIB族是镧系元素共15种、第七周期IIIB族是锕系元素也有15种、故IIIB元素中种类最多,IVA族元素中碳元素形成有机化合物种类最多,B正确;C0族元素即稀有气体元素,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VIII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列,例如第四周期的VIII族为铁、钴、镍,D正确;答案选C。11C【解析】X、Y是原子序数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两者可形成多种有机化合物,可知一种是C,在结合两者形成的氧化物均能与过氧化钠反应,可知一种应是H,Y的原子序数大于X,则X为H,Y为C,甲为H2O,乙为CO2,据此解答。A甲、乙与过氧化钠的反应分别为:、,由反应可知每2molH2O和2mol CO2参加反应均转移2mol电子,则nmol甲、乙混合物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故A错误;B由上述反应可知,1molH2O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2g,1mol CO2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加28g,由题意可得:、,解答,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每2molH2O和2mol CO2参加反应消耗的过氧化钠均为2mol,得nmol混合物消耗nmol过氧化钠,即78ng,故C正确;DO2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无法确定其体积,故D错误;故选:C。12D【解析】根据题给信息可知,X、Y、Z、R、W、T分别为钙、锂、铍、氧、硅、氟。AY、Z、R、T位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向右逐渐减小,故A正确;B非金属性:FO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H2OHF,故B正确;C钙元素比铍元素的金属性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a(OH)2Be(OH)2,故C正确;DCaO2、SiO2中氧(即R)的化合价分别为1、2,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3(1) 第三周期第IIA族 离子键 (2) > NaOH Mg(OH)2(3)2Mg+CO22MgO+C(4)2Na+2H2O=2Na+2OH-+H2(5)S2->O2->Na+【解析】A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A为H;常温下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H2O和H2O2,可知C为O;A、D同主族,可知D为Na;B元素质子数为A、D质子数之和的一半中,可知B为C;C、F同主族,可知F为S;E元素M层与K层电子数相同,可知E为Mg;以此来解析;(1)E为Mg,12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第IIA族;D为Na,F为S化合物Na2S 中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D为Na,C为O化合物Na2O2的电子式为;(2)非金属性越强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热稳定性:H2O>H2S;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Na、M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NaOH>Mg(OH)2;(3)B为C,C为O,E为Mg,Mg在CO2中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Mg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4)D为Na,Na单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2Na+2H2O=2Na+2OH-+H2;(5)C为O、D为Na、F为S,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S2-,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O2->Na+。14(1) 氮 碳(2) 第三周期第IIIA族 (3)(4)Al>C>N(5)【解析】Q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Q为H;W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为O;X原子的质子数等于Z与Y的质子数之和,Z与Y位于同一周期,又均是短周期元素,则Z和Y在第二周期,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Y为N,质子数是7;非金属Z的一种固体单质可导电,Z为C,质子数是6;则X质子数是13,为Al。故Q、W、X、Y、Z分别为H、O、Al、N、C,据此答题。(1)据分析,Y、Z的元素名称分别为氮、碳。(2)X是A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IIA族;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3)W是O元素,有多种核素,中子数为10的O元素的一种核素符号:。(4)电子层数较多的原子半径较大,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往右递减,X、Y、Z三种元素分别是Al、N、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l>C>N。(5)Y和W两种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氢化物分别是NH3和H2O,O的原子半径比N小,H-O键的键能比H-N键大,故更稳定的是H2O,其电子式为:。15(1) Na CD(2)AC(3)SiO2+4HF=SiF4+2H2O(4) 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5) KMnO4 S2+Cl2=S+2Cl(6)饱和NaHCO3溶液【解析】X单质与氢气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X为F元素;Y原子的M层比K层少1个电子,则Y为Na元素;Z离子是第3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则Z为Al元素;常温下T单质由双原子分子构成,1个分子有34个电子,则T元素为Cl元素。(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A元素的金属性与单质的熔点无关,则Y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比Z元素的单质的低不能证明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故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与最高正化合价的高低无关,则Y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比Z元素的低不能证明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故错误;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Y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比Z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剧烈能证明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故正确;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元素的强能证明钠元素的金属性强于铝元素,故正确;故选CD,故答案为:Na;CD;(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T原子的少说明氟原子的原子半径小于氯原子,氟元素得电子能力强于氯元素,故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与单质的颜色无关,则X的单质的颜色比T的浅不能说明氟元素得电子能力强于氯元素,故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X的气态氢化物比T的气态氢化物稳定能说明氟元素得电子能力强于氯元素,故正确;D氟气与氯化钠溶液反应时不能与氯化钠发生置换反应,无法说明氟元素得电子能力强于氯元素,故错误;故选AC。(3)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反应为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故答案为:SiO2+4HF=SiF4+2H2O;(4)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D为球形干燥管,作用是防止实验时产生倒吸,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防止倒吸;(5)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氯气与硫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非金属性,则A中的试剂为浓盐酸、B中的试剂为高锰酸钾固体、D中的试剂为硫化钠溶液,氯气与D中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故答案为:KMnO4;S2+Cl2=S+2Cl;(6)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通过比较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比较碳元素和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制备二氧化碳时,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会干扰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的反应,应选择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16 6 5 1H、2H、3H 14C、14N 14C、16O 2334 1116【解析】核素指的是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只要其一不相同就属于不同核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核素指的是原子,故共有6种核素;1H、2H、3H均属于氢元素,14C属于碳元素14N属于氮元素,16O属于氧元素,35Cl2、37Cl2都属于氯元素,一共有5种元素,故答案为:6;5;(2)1H、2H、3H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1H、2H、3H;(3)核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14C、14N;14C中中子数=14-6=8,16O 的中子数=16-8=8,所以二者中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4C、14N ;14C、16O;(4)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则相同物质的量的14CO2与S18O2的质量之比为(14+16+16):(32+18+18)=2334;质子数之比为(6+8+8):(16+8+8)=1116;故答案为:2334;1116。17(1)(2)0.05mol(3)1.75mol/L【解析】(1)当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超过35mL时,沉淀量减少,说明氢氧化铝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和水,所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可知铝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1mol,铝土矿中Al2O3的物质的量是0.05mol;(3)由图象可知,加入3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根据钠元素守恒,可知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75mol;根据硫守恒,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175mo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是;第八周期第IA族;性质:极其活泼,遇水瞬间爆炸,爆发放射性物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区域元素性质相似。【解析】现在元素周期表已经排到118号,越往后物质的化学性质越活泼,放射性越强,半衰期越短,存在的时间越短,越难发现新的元素!118号元素是第七周期0族元素,119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第IA族,按照周期表中元素主族的性质,119号元素应该是碱金属元素,常温下为固体金属,化学性质活泼,与水反应剧烈,很有可能爆炸,与空气反应短时间就会着火;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应元素原子的内部节后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表简称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很多表达形式;故答案为:是;第八周期第IA族;性质:极其活泼,遇水瞬间爆炸,爆发放射性物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区域元素性质相似。19 Na2O、K2O SiO2+2OH-=SiO32-+H2O MgO和Fe2O3 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让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至3次 H2SiO3SiO2+H2O 坩埚钳、三脚架【解析】蛇纹石(含SiO2、MgO、Na2O、K2O、Fe2O3)加入足量氢氧化钠进行碱浸溶解,SiO2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O、K2O可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MgO、Fe2O3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不溶于水,则滤渣A为MgO、Fe2O3,滤液A主要含有K+、Na+、OH-、SiO32-,加入过量盐酸中和滤液A中的碱,同时SiO32-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H2SiO3沉淀,经过滤、洗涤,得到滤渣B为H2SiO3,对其煅烧分解生成SiO2,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分析,蛇纹石中含有的可溶性金属氧化物有Na2O和K2O,它们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2)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3)氧化钠与氧化钾属于可溶性氧化物,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上述四种物质都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氧化镁和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且难溶于水,因此,滤渣A的成分有MgO和Fe2O3;(4)步骤生成沉淀的成分是硅酸,洗涤过滤出的沉淀的方法是: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上述操作两到三次;(5)步骤用灼烧的方法使硅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化学方程式为:H2SiO3SiO2+H2O,实验室灼烧固体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和三脚架。20 Z=19、A=39 第四周期第A族 2K+2H2O2KOH+H2【解析】(1)根据n=cV计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根据发生的反应XCl+AgNO3=AgCl+XNO3,计算XCl物质的量,再计算其摩尔质量,进而计算X的质量数A,再根据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计算;(2)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种类,再书写其单质与水反应的方程式。(1)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为2mol/L×0.05L=0.1mol,根据XCl+AgNO3=AgCl+XNO3恰好完全反应,XCl的物质的量与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相等,则XCl的摩尔质量=74.5g/mol,故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5-35.5=39,即X的质量数A=39,X的质子数=39-20=19,故答案为:Z=19、A=39;(2)X的质子数为19,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处于第四周期第A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A族;(3)19号元素为加,钾与水反应生成KOH和H2,该反应为2K+2H2O2KOH+H2,故答案为:2K+2H2O2KOH+H2。21(1) 圆底烧瓶 (2)淀粉KI试纸变蓝(3)Cl2+2Br-=Br2+2Cl-(4)D中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确认C中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析】在A中,浓盐酸与KMnO4固体反应可制得氯气;Cl2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则表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I2;在B中,起初通入氯气溶液呈黄色,后来继续通入氯气,溶液呈棕色,表明起初溶液中只生成Br2,没有Cl2剩余。(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CCl4的电子式为,则结构式为。答案为:圆底烧瓶;(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常用Cl2与KI反应,再检验生成的I2,实验现象是淀粉KI试纸变蓝。答案为:淀粉KI试纸变蓝;(3)B中溶液中,Cl2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aCl和Br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Br-=Br2+2Cl-。答案为:Cl2+2Br-=Br2+2Cl-;(4)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则Cl2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等,I2被CCl4萃取后进入下层,所以现象是D中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答案为:D中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5)过程中实验,表明溶液中通入Cl2,能继续反应生成Br2,则Br-有剩余,溶液中不存在Cl2,目的是确认C中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答案为:确认C中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6)从周期表看,氯、溴、碘元素位于同主族,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答案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2 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试管,试管 烧杯 酒精灯 B F A D C E Cl2H2S=2H+2Cl-S;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解析】由实验内容可知:本实验研究的是钠、镁、铝、硫、氯的性质,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根据各步反应现象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1)实验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2)用砂纸擦后的镁带放入装有水试管中加热到沸腾,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所用仪器为试管;向新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