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比较阅读专题.docx
-
资源ID:24322304
资源大小:78.4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文比较阅读专题.docx
古诗文比较阅读专题山西省晋中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家国天下之事,死生存亡之道,正义公理之心。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8. 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舂谷持作饭 (2)又何间焉9.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衣食所安 安之若素B. 弗敢加也 快马加鞭C. 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D. 小大之狱 片言折狱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十年春,齐师伐我。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_。(2)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曹刿说:“_。”11.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内容梳理主题探究十五从军征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全诗并无控诉战争之语,但平淡白描的字句中,表现出_,流露出作者心中对战争的厌恶。曹刿论战节选段开篇即点出战争发生的时间、鲁国作战的对象、战争性质以及鲁国决定应战。随后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点出了他决意请见的原因“_”。在曹刿的启发下,鲁庄公最终意识到了_。这段文字通过叙述战前的准备,表现了曹刿_。山西省大同市2022年中考导向信息模拟联考语文试卷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肾者能勿丧耳。8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1)干戈寥落四周星()(2)死亦我所恶()(3分)9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得患失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另辟蹊径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似是而非D.贤者能勿丧耳闻风丧胆 (3分)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翻译: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11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4分)选文诗文主题解读相关名句积累过零丁洋作者以议论的方式显示了文天祥的生死观。鱼我所欲也本文(节选)运用了的写法,由“”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战国策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期年之后( ) (2)折戟沉沙铁未销( )9.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自将磨洗认前朝 损兵折将B. 臣之妾畏臣 后生可畏C. 面刺寡人之过 耳提面命D. 折戟沉沙铁未销 销声匿迹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翻译:由此看来,_。(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翻译:_,_,得下等奖赏。11.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赤壁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写作手法不论是杜牧由“二乔”发出议论,还是邹忌从身边小事发现问题,都是运用了_写作手法。内容概括杜牧借“折戟”表达了对历史的慨叹,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_山西省2022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花开虽无意,人生只有情。把这些吟咏花卉的名篇佳句放在一起品味,会咀嚼出不同的味道,享受到更多的趣味。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与“陶后鲜有闻”中的“鲜”读音和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B屡见不鲜9下面句子同为疑问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说出这两句应分别读出什么语气。(2分)问君何能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_。(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_,_,_。11我们中国人对花情有独钟,不同的花卉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请结合选文及下面诗句谈谈“菊”的形象特征。(4分)衔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测评卷(二)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2)骈死于槽枥之间9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以千里称也称心如意B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步当车C策之不以其道策马奔腾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风报信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分)(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_,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_?_!11下面是小坤同学总结的古诗文对比阅读心得,请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同样是怀才不遇,不同的心境,会生发出不同的感触。行路难(其一)中,有李白怀才不遇的愤慨,但诗句“_”告诉我们失意时,要对前途怀有希望,表达了作者_的人生态度。而马说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抒发了作者的_之情,并对统治者_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控诉。山西省百县联考202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暂凭杯酒长精神_(2)佁然不动_9.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如鸣珮环,心乐之 安贫乐道B. 皆若空游无所依 司空见惯C.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名状D. 不可久居 奇货可居10. 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_。(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_,时隐时现。11. 两位诗人同遭贬谪,但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选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小石潭记句子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诗人抛开个人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_山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上堂开示颂)【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选自论语·学而)【注】 尘劳:世俗事务的烦恼。迥脱:远离,超脱。把:握,持。有道: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8.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标注读音。(2分)(1)行拂乱其所为 _(2)入则无法家拂士 _9.解释下面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3分)(1)劳其筋骨 劳:_(2)人恒过 过:_(3)居无求安 安:_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分)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1.老师在讲解甲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开篇为什么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而不是只举一两个呢?爱思考的你会怎么回答?(2分)12.同学们阅读完三篇古诗文之后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古诗文内容,完成探究活动。(4分)思雅:乙诗中的“_”可以概括甲文开篇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小桐:这个发现很独特。我也发现了一点,无论是甲文中所讲的“治国”,还是丙文中所讲的“治学”,都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_。思雅:为什么这么说?你能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吗?小桐:对“治国”来说,_;对“治学”来说,_。古诗文比较阅读专题山西省晋中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家国天下之事,死生存亡之道,正义公理之心。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8. 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舂谷持作饭 (2)又何间焉9.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衣食所安 安之若素B. 弗敢加也 快马加鞭C. 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D. 小大之狱 片言折狱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十年春,齐师伐我。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_。(2)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翻译:曹刿说:“_。”11.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内容梳理主题探究十五从军征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全诗并无控诉战争之语,但平淡白描的字句中,表现出_,流露出作者心中对战争的厌恶。曹刿论战节选段开篇即点出战争发生的时间、鲁国作战的对象、战争性质以及鲁国决定应战。随后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点出了他决意请见的原因“_”。在曹刿的启发下,鲁庄公最终意识到了_。这段文字通过叙述战前的准备,表现了曹刿_。【答案】8. (1)chng (2)jiàn 9. D 10. . 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 当权者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11. . 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或乱世中人被裹挟于时代苦难中的悲伤)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 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赤诚的爱国之心山西省大同市2022年中考导向信息模拟联考语文试卷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鱼我所欲也(节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肾者能勿丧耳。8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1)干戈寥落四周星()(2)死亦我所恶()(3分)9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患得患失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另辟蹊径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似是而非D.贤者能勿丧耳闻风丧胆 (3分)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翻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翻译: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 。11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4分)选文诗文主题解读相关名句积累过零丁洋作者以议论的方式显示了文天祥的生死观。鱼我所欲也本文(节选)运用了的写法,由“”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8(2分)(1)g(2)wù9(3分)D(A祸患担忧 B同“避”,躲避开辟 C这种正确 D丧失)10(3分)(1)(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2)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11(4分)舍生取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类比 舍鱼而取熊掌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战国策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期年之后( ) (2)折戟沉沙铁未销( )9.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自将磨洗认前朝 损兵折将B. 臣之妾畏臣 后生可畏C. 面刺寡人之过 耳提面命D. 折戟沉沙铁未销 销声匿迹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翻译:由此看来,_。(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翻译:_,_,得下等奖赏。11. 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赤壁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写作手法不论是杜牧由“二乔”发出议论,还是邹忌从身边小事发现问题,都是运用了_写作手法。内容概括杜牧借“折戟”表达了对历史的慨叹,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_【答案】8. . j . j 9. C 10. . 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 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 , . 并能使我听到的 11. . 以小见大 . 邹忌为齐王讲述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的思考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领悟“王之蔽甚矣”。劝谏委婉含蓄,易于接受。【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期j,期年,满一年。戟j,折戟,折断的铁戟。【9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拿,取将士;B.畏惧,害怕敬畏;C.当面当面;D.销蚀消失;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蔽,受蒙蔽;甚,很;(2)谤讥,议论;于,在;市朝,集市等公共场所;闻,使听到。【11题详解】考查写作手法和内容分析。“二乔”是大乔和小乔的命运。二乔被关进铜雀,暗示着赤壁之战的结果,孙刘联军战胜,曹操获胜。相对于国家的命运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小,国家的命运是大,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对邹忌说实话,导致他受到了蒙蔽。齐王因为富有四海,身边人同样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对齐王说实话,导致齐王受到了蒙蔽,国家就可能因此而陷入危亡之中。邹忌的家事是小,国家的命运是大。这同样是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点睛】参考译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山西省2022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花开虽无意,人生只有情。把这些吟咏花卉的名篇佳句放在一起品味,会咀嚼出不同的味道,享受到更多的趣味。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与“陶后鲜有闻”中的“鲜”读音和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鲜为人知B屡见不鲜9下面句子同为疑问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说出这两句应分别读出什么语气。(2分)问君何能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_。(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_,_,_。11我们中国人对花情有独钟,不同的花卉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请结合选文及下面诗句谈谈“菊”的形象特征。(4分)衔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8A(2分)【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字音、词义。“陶后鲜有闻”中“鲜”的读音为“xin”,释义为“少”,A项中“鲜”的读音和释义与所给句子相同;B项中“鲜”的读音为“xin”,释义为“新鲜”。故选A。9第句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句应该读出反问的语气(或“感叹的语气”)。【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10(1)可爱的很多(2)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11示例:从选文“采菊东篱下”“花之隐逸者”中可以读出菊具有恬淡闲适、超凡脱俗的形象特征,从链接材料“独盈枝”“傲霜枝”中可以读出菊坚贞不屈的形象特征。【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山西省临汾侯马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测评卷(二)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811题。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2分)(1)停杯投箸不能食(2)骈死于槽枥之间9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不以千里称也称心如意B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步当车C策之不以其道策马奔腾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风报信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分)(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翻译:_,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翻译:_?_!11下面是小坤同学总结的古诗文对比阅读心得,请将下面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同样是怀才不遇,不同的心境,会生发出不同的感触。行路难(其一)中,有李白怀才不遇的愤慨,但诗句“_”告诉我们失意时,要对前途怀有希望,表达了作者_的人生态度。而马说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遇,抒发了作者的_之情,并对统治者_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控诉。8【答案】(1)zhù(2):pián【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2分。9【答案】C(3分)10【答案】(1)日行千里的马(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1【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乐观进取 愤懑不平 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4分。山西省百县联考2022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暂凭杯酒长精神_(2)佁然不动_9.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如鸣珮环,心乐之 安贫乐道B. 皆若空游无所依 司空见惯C.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名状D. 不可久居 奇货可居10. 请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_。(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翻译:_,时隐时现。11. 两位诗人同遭贬谪,但在其作品中表现的情感却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选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小石潭记句子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情感诗人抛开个人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_【811题答案】【答案】8. . zhng . y 9. A 10. . 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11.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表现了作者贬居时孤凄悲凉的心境。【解析】【8题详解】注音。(1)长精神:振作精神。长:读音zhng,增长,振作。(2)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佁:读音y。【9题详解】A.形容词意动,以为乐;B.名词作状语,在空中/与“司”连用,指古代官名;C.副词,大约/副词,能够;D.动词,停留/动词,存储;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1)蒙,覆盖;络,缠绕;摇缀,摇曳牵连;披拂,随风飘拂;(2)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那样。【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诗的首联写自己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颈联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尾联便顺势而下,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根据情感分析: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判断诗句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描写了小石潭周围凄冷的环境,“凄”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作者被贬永州,此时的心境是孤凄悲凉的。【点睛】小石潭记参考译文:我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山西省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8-12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