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24322756
资源大小:1.29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docx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点总结第1课 八年级物理下 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一节质量(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共3个)一、质量(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就越大,反之质量越小。一大桶水比一滴水所含水这种物质多,一大桶的水的质量就大。一个长铁管就比一枚大头针含有铁这种物质多,铁管的质量就大。(2) 质量的国际单位: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俗称公斤),符号为kg。常见物体质量(对质量进行估计时的参考)初中生质量约:50kg 成年男人质量约:70kg 一个鸡蛋质量约:50g 一个大苹果质量约:150g=0.15kg 大公鸡质量:23kg 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二、 体验型知识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强调是物体而不是物质,只要是物体,含有的物质就有多有少,就有质量)附:“物体”和“物质”的区别: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物品,而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材料。第二部分:例题讲解1、决定一个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是()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C物质的状态 D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解析:由“质量定义”、以及“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可知,应选A。2、一枚50 g的鸡蛋与一块50 g的棉花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大小一定相同B他们的质量一定相同,体积也一定相同C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一定一样多 D它们所含的物质种类不同,因而他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无法比较解析: 质量相等,表示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一样的;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也可进行比较。选C。3、填空质量为2 kg 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将_,这说明质量不随物体_的改变而改变;质量为400 g 的食品罐头被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后,它的质量将_,这说明质量不随物体_的改变而改变;把一根橡皮筋拉长后,它的质量将_,这说明质量不随物体_的改变而改变。由此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解析:不变 状态 不变 位置 不变 形状第三部分:基础测评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 同一块铁,做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 一块铜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 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D. 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以下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 某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3C. 学生书桌高约为210cm D.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4m/s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30mg=30×10-3 g=0.03g B 30mg=30mg×10-3 =0.03gC 30mg=30×10-3 =0.03g D 30mg=30mg×10-3 g=0.03g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6t=_kg; 26g=_kg; 52mg=_kg5、给下列物体质量的数值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_;(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4)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_;(5)八年级物理下册课本质量约为200_第四部分:答案解析1、选D.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物体位置的变化而改变。2、 选A. 初中生质量约为50kg;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学生书桌高根本没2m,约1m左右;初中生步行速度约为1.4m/S.3、 选A.注意正确的单位换算过程:数字(没有原单位)进率(已经是新单位了)4、 1.6103;0.026;5.2.5、 g、g、kg、t、g.第2课 八年级物理下 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一节质量(二)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共3个)一、 技能型知识点(1个)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托盘天平使用规则:一放:(怎么放)-将天平放在 水平台面上;二调:(怎么调,有没有顺序)-先调游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平衡螺母(横梁左侧高就把两侧的平衡螺母都向左侧调,即左高左调,右高右调,或者指针偏左向右调,指针偏右向左调),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天平调平衡;三测:(怎么测)-左物右码(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先对物体质量进行估计,然后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放置砝码,当放入最小的砝码天平仍不重新平衡时,就要调节游码,使指针重新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天平调再次平衡。测量过程中千万不能再调平衡螺母。四记: (记录测量结果)-右盘中所有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即为物体的质量(游码读数以左边为准)。二、认知型知识点(2个)(2) 生活中常见测物体质量的工具:台秤、 杆秤 、 案秤、 磅秤、 测中药质量的戥子(3) 关于天平测量时将物体和砝码放反了的物体实际质量的计算 正确测量时: m物=m砝+m游(游码示数)即:左盘中物体质量=右盘中物体质量+游码示数 放反时有同样的关系:左盘中物体质量=右盘中物体质量+游码示数 m砝 = m物 + m游(游码示数)总结一下:正确放置:m物=m砝+m游 ; 错误放置:m物=m砝 -m游,也就是说,正确时是砝码质量加游码示数,错误时是砝码质量减游码示数。这里关键在于利用已给的放反时的测量数据和最小砝码的质量判断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例如:某次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测得物体质量为23.6g,已知最小砝码的质量为1g,问物体实际质量为多大?由已知可知,小于1g的质量就是游码的示数,所以砝码质量为23g,游码示数为0.6g,所以m物= m砝-m游,故物体实际质量为22.4g。第二部分:例题讲解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新测量,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确定。他记得当时用了50 g、20 g和10 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81.4 g B78.6 g C78.2 g D81.8 g解析: 错误放置:m物=m砝 -m游,第三部分:基础测评1、常见的砝码规格为;500g、_、_、_、50g、_、_、_、_、_、_、1g。2、用天平测物体质量:(1)调节天平平衡时,天平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2)用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_盘。(3)图乙中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g。(4)某小组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中错误之处是:_ 。3、某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错将物体和砝码放反了,他测得的物体质量为37.2g,已知最小砝码的质量为5g,则物体实际质量为_。第四部分:答案解析1、 通常砝码规格为:500g、200g、200g、100g、50g、20g、20g、10g、5g、2g、2g、1g.2、 (1)左.指针偏右向左调。(2)右.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3)27.4g,右盘中所有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即为物体的质量(游码读数以左边为准)。(4)测量过程中调平衡螺母. 测量过程中千万不能再调平衡螺母。3、32.8g. 由已知可知,小于5g的质量就是游码的示数,所以砝码质量为35g,游码示数为2.2g,所以m物= m砝-m游,故物体实际质量为32.8g。第3课 八年级物理下 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共2个)一、 技能型知识点(1个)1、天平的使用规则:一放、二调、三测、四记。2、使用天平时的注意事项a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b取放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码,且要轻拿轻放;c天平和砝码应妥善保管并保持干燥、清洁,不能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入天平的托盘里 读数时应注意:a读数时不必等指针静止下来再读数,也可以在指针在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时读数;b记录结果要写上单位二、 体验型知识点(1个)测物体质量:1、 测固体质量 强调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 测液体质量 强调合理的测量顺序: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总质量减掉烧杯的质量即就是液体的质量,m液=m总-m杯3、 测邮票或大头针等小物体质量的方法累积法可测量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M,然后用总质量除以个数n,一枚大头针质量m=,测邮票质量一样的道理。第二部分:例题讲解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下列各项中不必要的是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B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解析:D. 天平横梁平衡的另一个判断标准是“指针在零刻度线两侧摆动幅度相同”,不必非得等指针静下来指在零刻度线处。2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调节平衡螺母C在右盘增加砝码 D在右盘减少砝码解析:C. 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往右盘中夹取砝码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增加最小砝码发现右端下沉时,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增加小砝码。3 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_(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偏少,这时应采取_的方法使天平平衡。解析:由大到小 、移动游码。4小强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如图一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移动。天平平衡后,在左盘放橡皮,右盘添加砝码,向右移动游码后,指针停在分度盘中央,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的质量是_g。如果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则他测量的橡皮质量比真实值_。图一解析: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指针右偏,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至天平平衡。图中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游码的示数为3.2 g,所以橡皮的质量等于20 g10 g3.2 g33.2 g。若游码未调到“0”刻度线处就调节天平平衡,相当于在称量前就在右盘内加入了一个小砝码,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第三部分:基础测评1、商店常用案秤如图2所示称量货物的质量,称量时,若在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偏_;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偏_;若平衡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偏_。(均选填“大”或“小”)图二2、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来一架天平和一盒标准砝码,如图三所示。实验前她突发奇想:天平准确吗?请你帮助她设计验证天平是否准确的实验方案: 图三步骤一:将天平放在_;步骤二:_;步骤三:_,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第四部分:答案解析1、 大、大、小.2、步骤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步骤二:先调游码,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再调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天平调平衡;步骤三: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入20g砝码各一个,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确认天平是否准确。第4课 八年级物理下 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三节物质的密度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一、实验测量对象质量/g体积/m3质量体积 /gcm-3由此表得出的三条结论:结论一: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结论二: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定值;结论三: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二、密度(1)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定义式: =mv(2) 密度的国际单位: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1 g/cm31×103 kg/m3 1 kg/m3 = 1×10-3 g/cm3(3) 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变了,密度也就变了。(4) 水=1.0×103 kg/m3 ,它表示1m3水的质量为1.0×103 kg。(5) 温度对气体密度影响比较大,通常情况下,温差变化不大时,温度对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影响可以忽略。 附:1.油比水轻,铁比棉花重,说的都是密度。2. 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十分接近,估计人体的体积时,可将人体的密度当成水的密度。3. 求平均密度时,必须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以两者混合为例,总质量等于两者质量之和,总体积等于两者体积之和(忽略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第二部分 典型例题例1、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称为密度.密度是( ) A.物体的属性 B.物质的属性 C.固体的特性 D.液体的特性例2、田野里生长的青菜的密度大约是( ) A.0.1gcm-3 B.10gcm-3 C.1gcm-3 D.1000gcm-3例3、 手中被不断转动的石制健身球,经过很长时间后,不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 A.形状 B.体积 C.质量 D.密度例4、能用来区分铁块和塑料块的物质属性是 ( ) A.质量 B.颜色 C.密度 D.形状例5、一间普通教室里,空气的质量最接近的是:( ) 、几克 、几十克 、几千克、几百千克例6、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初中生,他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 A、0.05m3 B、0.1m3 C、0.5m3 D、0.01m3 第5课 八年级物理下 苏科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点一、 密度知识的应用:求密度(鉴别物质);求质量;求体积。 =mv m=v v=m二、 量筒 (1ml=1cm3) (1)使用前,应先观察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在能测量出体积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分度值_一些的量筒,提高精确程度,减小测量误差(2)使用时,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跟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俯视,即偏上,读数会_;仰视,即偏下,读数会_,如图所示),简记为“俯大仰小平正确”。三、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以小石块和盐水为例)命题点 1托盘天平的使用,实验前游码_,调节平衡螺母,实验时左盘放_,右盘放_ 2量筒的读数:读数时视线要跟液体的_液面底部在_3实验误差的判断及原因分析实验原理:_. 测量仪器 (1)测小石块密度:天平、量筒、水、细线、小石块(2)测盐水密度:天平、烧杯、量筒、盐水 实验步骤 (1)测小石块密度 调节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用细线拴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VV2V1; 求出小石块的密度_.注意事项 (1)测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若顺序颠倒,先测体积,会使固体上沾有水,再测质量时使测量值偏大,造成密度数值_ (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中的“适量”是指:既能淹没石块,又使总体积不超出量程(2)测盐水密度将适量配制好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再测出烧杯中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由m1m2可得被测盐水的质量m.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盐水_.注意事项不少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按如下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c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盐水.该方法中的第(c)步会有一部分盐水倒不净,而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剩余在烧杯中的那些盐水的体积未计算在待测盐水体积内,增大实验误差,使所测密度值偏大【备注】特殊方法测物质的密度 (1)测量具有吸水性固体的密度时,可先让该固体吸足水再测体积,并且注意吸水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测量不易与液体接触的固体小颗粒时,可直接用量筒测量其体积,测量前先将量筒中的固体小颗粒尽量墩实些,以减小误差 (3)测量液体密度时,若无量筒,可用等容法测液体的体积(可首先将水倒入容器中,并在水面处做标记,然后将水倒干净后再将待测液体倒入,直到液面到达容器中的标记处即可)第二部分:例题讲解 例1、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mv甲212/1乙131/3例2、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2:1,体积之比是1: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例3、甲乙两种液体密度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1:3,则它们的 体积之比是_。(表格法解比值问题,画出2、3表格)例4、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3)当液体的体积为50ml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例5、在测定某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三次,记录如下,试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m.; (3)表中的m例6、一个铁球,它的质量是624.1 g,它的体积是100 cm3,试问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空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强调: 1、 m球=m壳 V球=v壳+v空 2、一般比较体积,只要不等就是空心。例7、一只杯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00 g,投入一块小石块溢出部分水后总质量为315 g,取出 石块,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290 g,试求小石块的密度.例8、小雨为了帮助家人测定“盐水选种”所用盐水的密度,课余时间和同学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等器材,一起测量盐水的密度。他们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他们第一次的测量过程:(1)该实验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2)他们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小雨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移动。(3)如图乙所示,小雨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g,他们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后,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接下来小雨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g,则小雨他们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是_g/cm3。(4)就在他们为测出盐水的密度而高兴的时候,小刚发现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忘记将游码归零。通过分析实验过程及数据,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重新调整后,他们继续进行实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