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 资源ID:24324199       资源大小:311.52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

    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一、选择题(共16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38的元素处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A族B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C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通常表现为负价D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2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错误的是ANa+的电子排布图: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甲基的电子式:D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稳定性:HClH2SPH3C碱性:Ba(OH)2Ca(OH)2Mg(OH)2D还原性:F-Cl-Br4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XYZAX的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小BZ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Y的氢化物稳定性大于Z的氢化物稳定性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5下面关于四种微粒的比较正确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2p轨道为半充满的原子;原子的2p轨道上只有两对成对电子A原子半径:>>>B最高正化合价:>>=C电负性:>>>D第一电离能:>>>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CH2SeO4的酸性比H2SO4强D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7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24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104s2BCO2的立体结构模型C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DS2-的结构示意图: 8X、Y为第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2,二者形成的固态化合物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BX、Y均属于p区元素CX、Y的第一电离能:X<YDX、Y的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X<Y9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小C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正价10W、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主族元素,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 W,X的某种单质的体积分数在空气中排第2位,含Z的物质灼烧时发出黄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WXY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 XW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目: W=XY=ZD第一电离能: W X Y Z11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X和Y位于同一周期,且两种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均等于次外层电子数,Z和W为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Z元素的逐级电离能(kJ/mol)依次为738、1451、7733、10540、1363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的半径: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C电负性:D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X、Z形成的化合物冶炼Z单质12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的一种阴离子(如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X、Y、Z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依次是:Z>Y>X>WBY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比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小CW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D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能量逐渐升高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D各电子层含有的原子轨道数为n2(n为电子层)14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其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r(X)>r(Y)>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X<Y<Z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Y>XCY、Z、W的单质是相同的晶体类型D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Z1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XWYRZ有关元素R、W、X、Y、Z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X氢化物的沸点比W氢化物的高B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强C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DY、Z的阴离子电子构型都与R原子的相同|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W的气态氢化物的摩尔质量为34g/mol,Y的最简单氢化物为非电解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XYZWQAX的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BQ单质能溶于水,且其水溶液须用棕色细口瓶盛装C电负性:Y>W>ZD阴离子的还原性:W>Q二、综合题17在周期表中,与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邻族元素是_,该元素基态原子核外M层电子的自旋状态_(填“相同”或“相反”)。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18总结:(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力_的电子层,然后有里向外,依次排布即排满了_层才能排L层,排满了_层才能排M层。(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_个电子(n为电子层序数)(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个电子)。(4)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个电子。(5)倒数第三层不超过_个电子19回答下列问题:(1)按要求书写:基态 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基态 Fe3+的简化电子排布式:_。基态 P 原子的轨道表示式:_。(2)某元素 A 的基态原子 L 层中p 电子数是 s 轨道电子数的 2 倍。A 是_(填写元素符号), 该基态原子中填充电子的原子轨道有_个,其形状 为_、_两种 。 A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_区 ,位置为_。(3)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_。A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这符合洪特规则B基态原子中3d轨道上有8电子的原子:,这违反了泡利原理C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 其运动状态不相同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202020年11月7日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的徐光宪院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已知钪(Sc)是17种稀土元素之一,钪单质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与Sc同周期且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Sc原子相同的元素有_种。(2)元素呈气态时,从它的阳离子中将一个电子移至无穷远处时所需做的功,称为该元素的电离势,单位为电子伏特(ev)。Sc的三种气态离子Sc+、Sc2+、Sc3+的电离势分别为6.54ev、12.80ev、24.76ev,上述三种气态离子的电离势依次增大的原因为_。(3)我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并晶体结构表征了稀土金属末端氮宾配合物-钪末端氮宾配合物,该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配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与Sc原子形成配位键的N原子个数为_。该配合物中各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21煤粉中的氮元素在使用过程中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中NH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焦炭氮中有一种常见的含氮有机物吡啶(),其分子中相邻的C和N原子相比,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_(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3)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的重要方法。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字母)。a. 图表示N2、H2分子中均是单键 b. 图图需要吸收能量c. 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4)已知:N2(g) O2(g) = 2NO(g) H = a kJ·mol-1N2(g) 3H2(g) = 2NH3(g) H = b kJ·mol-12H2(g) O2(g) = 2H2O(l) H = c kJ·mol-1反应后恢复至常温常压,中NH3参与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NO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22I.人类能够有效利用氮气的主要途径是合成氨,生产化学肥料等。完成下列填空:(1)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其最外层有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氮气的电子式为_;氨气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2)工业上常用醋酸亚铜氨溶液来吸收含有大量N2的高炉气体系中的CO,从而实现CO和N2的分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H3COOCu(NH3)2 (aq) + CO(g) CH3COOCu(NH3)2·CO(aq) + Q(Q>0),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吸收CO后的溶液经过适当处理又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可采取的适当处理措施有_(选填序号)。a.适当升高温度        b.适当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3)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这样能使NH3的脱除率增大,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II.为实现CO2减排,合成氨工厂采用苯菲尔法脱碳。该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混合气中的CO2得到富液,再高温加热富液使之分解释放出CO2 ,正常情况下再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可达98.5%以上。(4)某研究小组用200mL 1.5mol/L K2CO3溶液吸收了3.36L 的CO2(标准状况)形成富液,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该富液中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各离子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ac(K+) + c(H+) = 2c(CO32) +c(HCO3) +c(OH)b3c(K+)=4 c(CO32)+4 c(HCO3)+4c(H2CO3)cc(K+)c(OH)c(HCO3)c(CO32)c(H+)23氨硼烷(NH3BH3)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N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形,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_。(2)B的第一电离能I1(B)=800kJ·mol1,判断I1(Al)_800kJ·mol1(填“>”或“”),从电子排布的角度说明判断理由_。(3)NH3BH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在H、B、N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_。(4)26Fe、27Co、28Ni、29Cu是目前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不同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的性能如图所示。这四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金属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催化效果最差的金属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24A、B、C、D、E、F、G、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D三种非金属元素相邻,且它们的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BDC,其中D原子基态时2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E为前四周期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F2+与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和G同主族;Z+的各电子层都充满电子。(1)基态Z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_。(2)A、B形成的分子有多种,其中一种分子含有14电子,该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分别是_。(3)测定化合物AE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实验测定值般高于理论值,其主要原因是_。(4)C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沸点高于同主族元素与A形成的简单化合物,其原因为_。(5)向Z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的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D配位键参考答案:1C【详解】A原子序数为38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为5s2,位于第五周期A族,A错误;B第一电离能:MgAl,金属性MgAl,而第一电离能NaMg,但金属性NaMg,可见第一电离能的大小关系与金属性强弱关系并不一致,B错误;C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电子带负电,所以共价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成键元素通常表现为负价,C正确;D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包含副族元素,Zn比Cu靠右,但Zn金属性强于Cu,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A【详解】ANa+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因此其电子排布图为,故A项错误;B氯离子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8,其结构示意图为,故B项正确;C甲基为CH3,其电子式为,故C项正确;D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D正确;综上所述,表示错误的是A项,故答案为A。3D【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稳定性:HClH2SPH3,故B正确;C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则碱性:Ba(OH)2Ca(OH)2Mg(OH)2,故C正确;D卤族元素中,阴离子的还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还原性:F-Cl-Br-I-,故D错误;答案选D。4C【详解】AX为He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性质稳定,电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A错误;BS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F,则电负性ZY,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YZ,C正确;DY为F元素,没有最高价氧化物,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5A【详解】由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可知为S,为P,为N,为F。A一般而言,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A正确;BN、P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相同,都为+5价,S最外层电子数为6,最高正化合价为+6,F没有正价,最高正化合价:>=,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C错误;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第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P的3p电子为半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S,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因此第一电离能:>>>,D错误;故选:A。6C【详解】A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SrC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AtI,而HI不稳定,则HAt更不稳定,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SSe,故H2SeO4的酸性比H2SO4弱,C错误;D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BeMg,故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D正确;故选C。7C【详解】A.24号的Cr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3d54s1,半满状态能量低,故A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是直线型,而不是V型,故B错误;C.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为2s22p2,所以轨道排布式为: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s2-最外层8个电子,而不是6个电子,故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8C【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故原子半径:N>O即X>Y,A正确;BN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O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X、Y均属于p区元素,B正确;C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根据第一电离能从左往右呈增大趋势,VA与VIA反常,则X、Y的第一电离能:X>Y,C错误;D由分析可知,X为N,Y为O,非金属性N<O,故X、Y的简单氢化物热稳定性:X<Y,D正确;故答案为C。9D【详解】AN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氧元素的电负性,但N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O元素,故A错误;B对于主族元素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过渡元素电负性没有明显规律,故B错误;C过渡元素很多金属的电负性大于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D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故D正确;故选D。10D【详解】分析知W、X、Y、Z 分别是C、O、F、Na,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ZWXY,故A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稳定,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F>O>C,稳定性:YXW,故B正确;C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有2个未成对电子,基态O未成对电子数目为2,基态F未成对电子数目为1,基态Na未成对电子数目为1,故C正确;D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F>O>C>Na,即YXWZ,故D错误;故选:D。11A【详解】A由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Z为Mg元素,W为Na元素,形成简单离子分别为O2-、Mg2+、Na+,这三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半径减小,原子序数ONaMg,离子半径r(O2-)r(Na+)r(Mg2+),即简单离子的半径XWZ,故A正确;B由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C元素,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CH4,由于H2O分子中存在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CH4分子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沸点H2OCH4,即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故B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C元素,W为Na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元素的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电负性依次减小,或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电负性OCNa,即XYW,故C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X为O元素,Z为Mg元素,组成MgO,工业上制取Mg,是电解熔融的MgCl2,而不是电解熔融的MgO,故D错误;答案为A。12A【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依次是:F>O>C>B,故A正确;BO2-、F-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简单离子的半径:O2->F-,故B错误;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 H2CO3>H3BO3,故C错误;DB、F形成的化合物BF3分子中,B原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选A。13AD【详解】A同一原子中,能级符号相同,电子层数越大,能级上的电子的能量越高,A说法正确;B同一原子中,各p能级的轨道数都为3,B说法错误;C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城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城运动,C说法错误;D对于确定的n值(n表示电子层),其原子轨道数为n2,D说法正确。答案AD14AC【详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C元素,Y为O,Z为F,W为S元素。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COF,即XYZ,故A正确;BX为C元素,Y为O,Z为F,W为S,他们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HFH2SCH4,即:Y >Z> W >X,故B错误;CO2、F2、S都是分子晶体,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F>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高,故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W,故D错误。答案选AC。15AB16AB【详解】AC的最简单氢化物为,不溶于水,A错误;BS单质不能溶于水,B错误;C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C正确;D由于非金属性,故阴离子还原性,D正确;故选AB。17          相反     (或)【详解】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与Li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为Mg,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故此处填Mg;Mg原子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这两个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反,故此处填相反;是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则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18(1)     最低     K     L(2)2n2(3)     8     2(4)18(5)3219(1)     1s22s22p63s23p63d104s1     Ar3d5     (2)     O     5     球形     哑铃形     p     第二周期 第A(3)CD【详解】(1)Cu为2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基态 Cu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后形成Fe3+,所以Fe3+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基态P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轨道表达式为;(2)A 的基态原子 L 层中p 电子数是 s 轨道电子数的 2 倍,所以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即为O元素,填充电子的原子轨道有5个,s轨道为球形,p轨道为哑铃型;O元素为6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第A;(3)A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 2 个电子, 符合的是泡利不相容原理,而不是洪特规则,A错误;B选项所示轨道表达式中,电子没有优先占满空轨道,违反了洪特规则,B错误;C同一能级上有不同的轨道,且即便相同的轨道中,两个电子的自转方向也相反,C正确;D每个轨道中最多容纳2个自旋方向不同的电子,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一定存在至少一个轨道中只有一个电子,即“未成对电子”,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D。20     4     随着气态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的增多,核外电子距离原子核的距离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大     sp2、sp3     4     NHCSc【详解】(1)与Sc同周期且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Sc原子相同的元素有4种,分别为K、Cu、Ga、Br。(2)上述三种气态离子的电离势依次增大的原因为随着气态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的增多,核外电子距离原子核的距离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增大。(3)该配合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含有双键为sp2,其余为sp3;根据结构式可知与Sc原子形成配位键的N原子个数为4。总体上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小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较大,N为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较大,该配合物中各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HCSc。21     4NH3+5O24NO+6H2O     强     C和N原子在同一周期(或电子层数相同),N原子核电荷数更大,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     bc     4NH3(g) + 6NO(g) = 5N2(g) + 6H2O(l)     H = (3c-3a-2b) kJ·mol-1     2HSO3- + 2e- + 2H+ = S2O42- + 2H2O     2NO + 2S2O42- +2H2O = N2 + 4HSO3-【详解】(1)氨气在催化剂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为重要的工业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2)由于C和N原子在同一周期(或电子层数相同),N原子核电荷数更大,原子半径更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所以N原子吸引电子能力更强;(3)a氮气中两个氮原子之间为三键,故a错误;b分析题中图可以知道,图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图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断键吸收能量,所以图图需要吸收能量,故b正确;c在化学变化中,氮分子和氢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断裂成氢原子和氮原子,发生化学键的断裂,然后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形成新的化学键,所以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故c正确;答案选bc。(4)中NH3参与的反应为:4NH3(g) + 6NO(g) = 5N2(g) + 6H2O(l);已知:N2(g) O2(g) = 2NO(g)       H = a kJ·mol-1     i;N2(g) 3H2(g) = 2NH3(g)   H = b kJ·mol-1 ii;2H2(g) O2(g) = 2H2O(l)   H = c kJ·mol-1        iii;根据盖斯定律iii×3- i×3-ii×2可得4NH3(g) + 6NO(g) = 5N2(g) + 6H2O(l)     H=(3c-3a-2b)kJ·mol-1;(5)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据图可知亚硫酸氢根离子得电子被还原生成S2O42-,电解质溶液显弱酸性,所以电极反应式为:2HSO3-+2e-+2H+=S2O42-+2H2O;据图可知S2O42-与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亚硫酸氢根,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S2O42-+2H2O=N2+4HSO3-。22     1s22s22p3     5          三角锥型     c(CH3COOCu(NH3)2·CO)/c(CO)·c(CH3COOCu(NH3)2)     降低温度     ad     氨气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当加入NaOH后,c(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CO32+ CO2 + H2O 2HCO3     KHCO3和K2CO3     a b【详解】(1)氮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其最外层有5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氮气的电子式为;氨气分子中N原子成3个键,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采取sp3杂化,其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2)反应CH3COOCu(NH3)2 (aq) + CO(g) CH3COOCu(NH3)2·CO(aq) + Q(Q>0),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c(CH3COOCu(NH3)2·CO)/c(CO)·c(CH3COOCu(NH3)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值变小,故欲使K值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反应CH3COOCu(NH3)2 (aq) + CO(g) CH3COOCu(NH3)2·CO(aq) + Q(Q>0)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 a.适当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则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故正确;b.适当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进行,不能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故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不能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故错误;d.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可以重新生成醋酸亚铜氨,故正确。答案选ad;(3)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是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氨气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NH3+H2ONH3H2ONH4+OH,当加入NaOH后,c(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使NH3的脱除率增大;(4)碳酸钾溶液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钾,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O32+ CO2 + H2O = 2HCO3,富液中的溶质是KHCO3和K2CO3,a根据电荷守恒有c(K+) + c(H+) = 2c(CO32) +c(HCO3) +c(OH),故正确;b200mL 1.5mol/L K2CO3溶液吸收了3.36L 的CO2(标准状况),n(K+)=0.2L1.5mol/L2=0.6mol,c(C)=0.3mol+0.15mol=0.45mol,根据物料守恒有3c(K+)=4 c(CO32)+4 c(HCO3)+4c(H2CO3),故正确;c根据反应可知,溶质为KHCO3和K2CO3,水解是微弱的,则c(K+)c(HCO3)c(CO32) c(OH)c(H+),故错误。答案选a b。23(1)     哑铃     (2)          B和Al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1和1s22s22p63s23p1,3p能级的能量高于2p能级的能量,处于3p能级的电子更容易失去,因此I1(Al)I1(B)(3)     N>H>B     B>N>H     H(4)     3     3d64s2【详解】(1)N是7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B和Al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分别为1s22s22p1和1s22s22p63s23p1,B半径小,第一电离能比Al大,I1(Al) 800kJ·mol1,因为3p能级的能量高于2p能级的能量,处于3p能级的电子更容易失去,因此I1(Al)I1(B);(3)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H+),电负性N>H,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H-)电负性H>B,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H>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N>H;H为与s区,B、N位于p区,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其他两种不同的是s;(4)从图上可以看出,Co催化用时最短,产氢体积也最大,故催化效果最好,Co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3;从图上可以看出,Fe催化用时最长,产氢体积也最小,故催化效果最差,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24          3;2     HF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     NH3中形成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     ABD【详解】A、B、C、D、E、F、G、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由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可知A为H元素;由“B、C、D三种非金属元素相邻,且它们的第一电离能的顺序为BDC,其中D原子基态时2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可推出B、C、D分别为C、N、O元素;由“E为前四周期电负性最大的主族元素”可推出E为F(氟)元素;由与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推出F为Mg元素;由“B和G同主族”可推出G为Si元素;由“的各电子层都充满电子”可推出Z为Cu元素。(1)基态Cu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为(2)H和C(碳)形成的含有14个电子的分子是,乙炔分子中有3个键与2个键。(3)HF分子间存在氢键,易形成缔合分子,故实验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偏高。(4) C、A形成最简单化合物为NH3,由于NH3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沸点较高。(5)中与之间为离子键,与之间为配位键,中N与H之间为极性共价键,故选:ABD。

    注意事项

    本文(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础巩固--高二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