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讲义).docx
-
资源ID:24325648
资源大小:2.30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学一站通关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讲义).docx
专题一 地球和地图一、知识点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2 经纬网知识点3 地图三要素知识点4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5 地形剖面图知识点6 等值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二、知识梳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2)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7千米,其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最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2.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习题1.“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月球)小,月亮(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这首童谣,完成下题。下列对地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直径是6371kmB. 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C. 自转角速度全球各地都相等,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 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位于北极点上才能找到北极星B.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C.在南半球,也能看到北极星D.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也在天空中运动习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球体,A错误,D正确;地球自转方向从任何角度看都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B错误;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各地都相等,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错误。2.答案:B解析: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那儿是北方”,说法正确;在南半球,不能看到北极星;在北半球观察北极星,北极星是固定的,B正确。知识点2 经纬网1.经线与纬线经线纬线图示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南北方向指示东西方向大小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2.经度和纬度比较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80°,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代号东经(E),西经(W)北纬(N),南纬(S)起点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度数变化东经度数越往东越大,西经度数越往西越大;东西经180°是一条重合的经线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北极点为90°N;南纬度数越往南越大,南极点为90°S【重难点分析】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的判读东西经度的判读南北纬度的判读3.经纬网的判读(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答:B点在A点的东南方。【注意】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方;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方。(2)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解题过程:4.经纬网的计算(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均相等,约为111km。(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为5.“最短航线”(1)确定“大圆”:常见“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非赤道纬线上两点,北半球大圆劣弧向北凸;南半球大圆劣弧向南凸。(2)确定“劣弧”: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从A到E。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从B到D。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如从A到C。两地在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a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b同在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北方向。6.定“对称点位置”(1)关于赤道面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经度数之和为180°;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如A(40°N,20°W)与D(40°S,160°E)。习题1.下图表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中三条纵线表示经线,三条横线表示纬线,a、b相交于点O。读图,完成完成下题。 (1)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 )A. 图中的三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长度一定都相等B. 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C. 图中O点一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D. 图中四个方块所表示的面积一定相等(2)如果纬线b刚好是北温带和热带的界线,则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A.B.C.D.2.哈格迈尔先生在他2019年生日当天,乘飞机从奥克兰出发,经过布里斯班到夏威夷旅行,下图示意哈格迈尔先生旅行线路。据此完成下题。(1)哈格迈尔先生所乘飞机的飞行方向( )A.先东南,后东北B.先西北,后东北C.先东北,后西南D.先东南,后西北(2)这趟旅程长约( )A.5000kmB.10000kmC.15000kmD.20000km习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1)B;(2)C解析:(1)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图示三条经线所跨的纬度差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因而如果图中的经纬度差都是5°,则图中的三条经线长度一定相等,A C D错误,B正确。(2)中纬度和低纬度的界线是30°纬线,因此从30°纬线上空看地球,则中心圆点位于30°纬线上,可以看到极圈的全部,因而在O点上空俯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C图,C正确,A、B、D错误。2.答案:(1)B;(2)B解析:(1)读图判断,哈格迈尔先生所乘坐的飞机先向西北飞行到达布里斯班转机之后再向东北飞行,到达夏威夷。(2)据图可看出这趟旅行大概跨越纬度57°,而纬度1°相差约为110km,经计算,大约为6300km。题目中没有答案,但是飞机走的并不是直线,而是斜线,所以最接近且大于6300km的是10000km。知识点3 地图三要素【注意】在进行比例尺计算时,要注意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数字式1100 000中的分子与分母单位都是厘米,即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 000厘米(1 000米)。比例尺的大小是指(分数)比值的大小,而不是分母或分子的大小。习题1.读图,完成下题 (1)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习题答案及解析(1)C;(2)D解析:(1)读图比较,图甲中单位距离的经纬度差是1°,表示的实际距离大,范围大。乙中单位距离的经纬度差是小于1°,表示的实际距离小,范围小。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图上单位距离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C正确。(2)读图,根据经度判断,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面,根据纬度判断,马塞卢位于南半球,安道尔位于北半球,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北面,因此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东北方向。D正确。知识点4 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2.等高线地形类型: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等高线判读技巧】(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2)密度等高距一定,线愈密则坡愈陡,水流愈急;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3)极值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4)弯曲处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则为山脊;相反则为山谷。(5)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其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3.等高线的应用:(1)水库和水电站选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工程量较小,集水面和库容较大;水电站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注意避开地质断裂地带。(2)港口选址: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港口淤塞。(3)公路线和铁路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和地下溶洞区等。(4)引水路线:引水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5)农业区: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因地制宜布局农业类型,平原多发展种植业,山区多发展采矿业、林业、畜牧业。(6)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宜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7)判断水文特征:山脊是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4.计算:(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地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处,则该处为陡崖,如下图(单位:米)所示: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为(n-1)dH<(n+1)d,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陡崖的绝对高度。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为300米H顶<400米。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为0<H底100米。习题1.如图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A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该支流与长江交汇后的河流流向是(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2)若某同学在甲处拍摄乙桥和丙处高大的建筑物,以下拍摄时段(均为北京时间)容易受太阳逆光影响的是( )A.7:10B.15:00C.10:50D.19:30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题。(1)虎山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450米B.650米C.750米D.850米(2)关于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水河自西南流向东北B.地势由北西南三面向东倾斜C.C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B地多D.乙村易受泥石流影响习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 (1)A;(2)B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支流是经过乙桥后汇入长江的,由于图中并没有指向标,那么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长江流向只能为南北流向,C、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A支流在与长江交汇处并没有明显侵蚀的迹象,故推测长江的流向与支流侵蚀的方向相反;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该支流在与长江交汇时应该向南侵蚀,故长江的流向只能自南向北,A正确,B错误。(2)当太阳转到西南方位时,在甲处拍摄乙桥和丙处高大建筑物容易逆光。北半球下午太阳基本位于西南方向,B正确。2.答案:(1)B;(2)D解析:(1)读图,该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虎山海拔在900-1000米之间,桥梁位于300-400米之间,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在500-700米之间。B正确。(2)乙地位于山谷中,河流的出山口,可能受泥石流的影响。D正确;白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流。A错误;地势由北、东、南向西部倾斜。B错误; C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错误。知识点5 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剖面的方向,画出剖面基线AB。(2)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制水平线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再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3)点出剖面基线AB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MN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1点至15点向MN线引垂线。(4)根据规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线上1´点至15´点的相应高度。(5)用平滑曲线从1´点一直连到15´点即可得出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6)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问的海拔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2.剖面图的应用确定是否通视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习题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习题答案及解析答案:(1)D;(2)B解析:(1)甲乙两地分别布局在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坐落在甲处,考虑的有可能是坡向问题。甲面朝太阳方向,处于阳坡,采光较好,而乙地处于背向太阳方向的阴坡,采光较差,正确答案选择D。二者地形相差不大,都位于山脊有一定坡度,并且都靠近水源和植被,因此A、B、C错误。(2)改造之后的等高线和原先的等高线相比,要看三处变化:靠近N一侧,也就是建筑物海拔相对高的一侧,改造后的等高线相对原来的等高线变得更加密集,而在建筑物海拔相对低处变得稀疏,高密低疏则先陡坡再缓坡。靠近M一侧,等高线又变得密集,因此变化后的地形剖面图应当是先陡坡再缓坡再陡坡,地势整体下降,正确答案选择B。M与N之间无法通视,既有坡度阻挡,也有房屋阻挡。选项C错误。知识点6 等值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读等值线(面)上的点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3)看疏密(比较值差)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4)分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水准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水准。(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习题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读图,完成下题。(1)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是( )A.60米B.100米C.120米D.150米(2)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理由( )A.地势低,方便引流B.易于控制河水流量C.土石松,容易开挖D.坡度陡,易于施工习题答案及解析答案:(1)B; (2)B解析:(1)根据图示,堰塞体上游水位为31303160米,下游水位为30403070米。交叉相减可得,上下游水位差60120米,B正确。(2)根据图示可知,开挖溢洪道处海拔较高(31603190米);坡度陡,不易于施工;土石松,尽管容易开挖,但易受流水冲蚀,造成决堤;根据图示可知,开挖溢洪道处海拔较高,开挖时可以避免大量的河水灌入,易于控制河水流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