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过关训练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
资源ID:24327222
资源大小:980.4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过关训练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过关训练卷 高一化学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1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题)(共0分)1在四支试管中,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Fe2HCl=FeCl2H2,判断产生H2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试管盐酸浓度温度铁的形态A0.5 mol·L-120 块状B0.5 mol·L-120 粉末状C1 mol·L-135 块状D1 mol·L-135 粉末状AABBCCDD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反应2 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 mol·L-1,用Y2表示的反应速率v(Y2)=0.1 mol·L-1·min-1,生成的c(Z)为0.4 mol·L-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X22Y2=2XY2B2X2Y2=2X2YC3X2Y2=2X3YDX23Y2=2XY33在两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都充入1 mol C4H10(g),不同压强下,发生反应 H,C4H10(g)的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0Bp1p2CKaKbD其他条件不变,只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时C4H10的转化率不变4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 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速率为Av(NH3)=0.01 mol·L·s-1Bv(O2)=0.001 mol·L·s-1Cv(NO)=0.001 mol·L·s-1Dv(H2O)=0.045 mol·L·s-15以下是镍催化乙烯与氢气的反应机理示意图,下列不正确的是A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过程吸收能量,过程、释放能量C反应中有非极性键断裂、极性键形成D催化剂不参与各步骤反应6HI常用作还原剂,受热发生反应:。一定温度时,向1L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系中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B时,C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时,向该容器中再充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7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B月饼盒内放一袋铁粉作为保鲜剂C将食物存放在低温的地方D餐后立即喝水不利于健康8把2.5mol A和2.5mol B混合盛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3A(g) +B(g)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0.5mol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4B在该5s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B)= 0.05mol·L-1·s-1C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时,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若密闭容器的容积为2L,在相同的初始条件下,该反应经过4s可能达到平衡状态9N2和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 N2+3H22NH3,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图是吸热过程B图图,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极性键的NH3C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原子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10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三种气体X、Y、Z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3ZB反应开始至2 min, 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C单位时间内生成3molZ的同时消耗3mol的X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2min时,Z和X的反应速率相等11某同学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从t1t2的原因是溶液中H+的浓度较大B从t1t2的原因水蒸发,致使H+的浓度升高C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条的质量下降D从t2t3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H+的浓度逐渐下降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l与Fe2O3的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NaOH+HCl=NaCl+H2O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理由是反应太快,形成电流时间短暂CBa (OH) 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从环境吸收能量13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缓慢升高,测得反应混合体系中乙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N点之前平衡正向移动,N点之后平衡不移动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CM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Q,N点的正反应速率相等D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压强温度也不变14以高杂质碳酸锂含Ca、Mg杂质为原料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EDTA对Ca2+,Mg2+杂质离子有很好的络合效果;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且在乙醇中溶解度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化过程需通入过量的CO2,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Li2CO3+CO2+H2O=2LiHCO3B操作1为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使用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C氢化阶段应控制反应温度为高温,利于反应进行,加快反应速率D操作1中,提高碳酸锂回收率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和加入乙醇溶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15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正极:Li1-xMO2+xLi+x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1)锂电池放电时电池的反应式为_。(2)假设放电过程中消耗负极材料5.6 g,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3)已知破坏1 mol H-H键、1 mol OO键、1mol H-O键时分别需要吸收436 kJ、498 kJ、465 kJ的能量。图表示H2、O2转化为水的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则b=_。(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锌与盐酸反应,取同质量、同体积的锌片、同浓度盐酸做了如下平行实验:实验:把纯锌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实验:把纯锌片投入到含FeCl3的同浓度工业稀盐酸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量减少。实验:在盐酸中滴入几滴CuCl2溶液,生成氢气速率加快。试回答下列问题:试分析实验中t1t2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t2t3速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实验放出氢气的量减少的原因是_。某同学认为实验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确?_(填“正确”或“不正确”)。请选择下列相应的a或b作答_。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中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16某学生用纯净的Cu与50mL过量浓HNO3反应制取NO2 (不考虑NO气体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且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回答下面问题:(1)该反应是一个放热明显的化学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由图像可知O-A、A-B、B-C段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 (填“O-A”“A-B”或“B-C”)。1min后A-B段反应速率逐渐加快,除产物可能有催化作用外,其主要原因还有:_。2min后B-C段反应速率又逐渐变慢的原因是_。(3)计算在13 min内的反应速率: v(H+ )=_mol·L-1·min-1。(4)若开始向反应溶液中加入固体KNO3,则1min时测得V(NO2)_84 mL (填“大于”“小于”“等于”或“不确定”)。(5)下列措施不能加快v(NO2)的是_。A使用Cu粉代替Cu块B使用含有石墨的粗铜代替纯铜C使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D在硝酸中加入少量浓硫酸17回答下列问题:(1)键能是表征化学键强度的物理量,可以用键断裂时所需能量的大小来衡量。从断键和成键的角度分析反应2H2(g)+O2(g)2H2O(g)中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化学键HHO=OHO键能(kJ·mol-1)436496463则生成1molH2O(g)可以放出_kJ热量。(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填字母,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a.盐酸与烧碱溶液反应b.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e.铝和盐酸反应f.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3)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甲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_(填“A”或“B”)极。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18I.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获取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有多条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填字母)。ANa2O与H2O反应BCH4的燃烧反应C高温煅烧CaCO3DC与H2O(g)反应(2)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由2molH2变成4molH时破坏_(填化学键种类),形成1molHO需要_(“放出”或“吸收”)的能量为_。II.在一定温度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3)当改变下列一个条件时,该反应逆反应速率变化(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适当提高温度:_;将NH3液化分离:_。(4)反应经某时刻t时,测得nt(N2)=8mol,nt(NH3)=8mol,则a=_。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H2,同时生成1molN2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9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1molX 气体和 0.5molY 气体,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是_(填“可逆反应”或“非可逆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在 2min 内 X 平均反应速率v(X) =_。(3)若在 2min 末时,放出 18.16kJ 热量,则每消耗 1mol 的 Y 放出的热量为_kJ。20 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图2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1)图2中曲线_(填字母)是加入催化剂a时的能量变化曲线,该反应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总能量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总能量(2)标准状况下进行反应,若有1.2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NH3的体积为_(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成氨在工业生产中常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B工业合成氨中,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压强和温度越高越好C合成氨工业要用合适的催化剂,目的是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工业合成氨中反应物不能百分之百转化为生成物.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4)请写出CO2的电子式_,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数据计算,分解1molCO2需_(填“吸收”或“放出”) _kJ的能量。试卷第9页,共9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D2C3C4C5D6B7A8D9C10B11D12B13B14CD15(1)C6Li+Li1-xMO2=LiMO2+C6Li1-x(2)0.8NA(3)490 kJ(4) 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随反应进行,盐酸的浓度减小较大,反应速度减慢 Fe3+氧化性大于H+,所以锌先与Fe3+反应,故氢气量减少 正确 2H+2e-=H216(1)Cu+4H+2NO=Cu2+2NO2+2H2O(2) A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 min后溶液温度明显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2 min后反应物硝酸浓度的减小成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变慢(3)0.225(4)大于(5)C17(1)242(2) acef bd(3) A Cu2+2e-=Cu D>A>B>C18(1)CD(2) 共价键 放出 463kJ(3) 增大 减小(4) 12mol BC19(1) 可逆反应 2X+YZ(2)0.2mol/(Lmin)(3)90.820(1) d 大于(2)5.6 L(3)CD(4) 吸收 278答案第1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