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24335929
资源大小:55.9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4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docx
第3章 基因的本质一、核心素养侧重点1.生命观念本章引导学生通过对遗传物质本质的认识,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信息性,本章还以DNA的结构和功能为载体,渗透了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前两章,学生已经知道基因(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但是还不清楚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本章将帮助学生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物质性。因此,本章的四节内容基本按照科学史的顺序,讲述人类如何一步步探索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揭示DNA的结构和复制方式,并最终揭示基因的本质。由此,学生将深入理解基因的本质,认识到DNA碱基序列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DNA中储存着丰富多样的遗传信息。此外,通过对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学习,学生还将理解DNA的准确复制是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的基础,也是生命延续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本质。本章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例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DNA的稳定性,而稳定的结构适于储存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与其半保留复制方式也是相适应的;第3节介绍了沃森和克里克基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预测,体现了科学家利用结构与功能观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2.科学思维 本章内容利于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一方面,正文中介绍了科学家发现遗传物质、揭示DNA的结构和复制方式的科学史,反映了科学家基于观察(或实验)提出假说、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的过程。而且不同实验之间还具有逻辑关系,如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艾弗里实验的基础;富兰克林拍摄的DNA衍射图谱、查哥夫对DNA碱基含量的测定,是沃森和克里克成功揭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基础,等等。另一方面,本章体现了自变量控制、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的运用。例如,通过对艾弗里实验的分析,理解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运用假说演绎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建构模型的科学思维;等等。3.科学探究通过对本章介绍的离心、同位素标记、体外转化体系等技术的了解,理解物理学和化学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领悟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基于科学家对基因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家的探索求真、交流合作等科学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另外,本章还通过练习题渗透4.社会责任教育例如以DNA检测在严查偷猎野生动物中的应用为素材设置练习题,培养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情感。二、课标要求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3.1.1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3.1.2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3.2.3 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授课章节 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说明基因和DNA的关系教学重点1.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多样性的关系教学方法任务引领,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装订线教 学 过 程教学实例补充与更新第4节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复习引入:复习DNA的复制方式、特点和需要条件,引入本节内容。任务1:回顾复习,理顺单元知识脉络问题1.1:学生回顾DNA的复制相关内容?DNA的复制的意义是什么?(传递遗传信息)问题1.2:DNA的结构决定它能携带遗传信息,回忆什么是遗传信息?教师:概括引导整合知识,结合孟德尔遗传定律,学习本章的内容是解释孟德尔假说演绎的基因是什么。问题1.3:基因的本质是什么?任务2:讲解DNA复制课后练习,整合前期基础知识学生活动:对应P56“练习与应用”中的概念检测,整合前期所学知识。教师:讲解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合基因、DNA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任务3:分析基因与DNA关系的实例学生活动:阅读P57“问题探讨”,思考讨论问题。问题3.1:孟德尔最初假说演绎出基因的存在,回忆孟德尔界定的基因的概念是什么?(基因是决定性状的基本因子)教师:整理板书(第4节 基因的本质一、基因:决定性状)学生活动:阅读P57“思考.讨论”,思考提取资料中的信息。教师:问题驱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问题3.2:实例1中的大肠杆菌是什么生物?(单细胞原核生物)实例中有些什么数据?根据这些数据你能得到基因与DNA什么样的关系?问题3.3:结合实例3,人类的基因组计划包括哪些染色体?根据数据你又能得出基因与DNA是怎样的关系?问题3.4:阅读实例2,具体说明基因是怎样的DNA片段?教师:结合学生分析整理归纳板书(二、基因的本质1、实例分析)任务4:结合DNA的结构,认识基因的本质学生活动:阅读P58“思考.讨论”回答其中问题。教师:概括总结板书(2、实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见第2节三、DNA的功能:储存遗传信息:1、遗传信息: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2、功能特点(1)多样性(2)特异性(3)稳定性)小结:回顾结束【板书设计】第4节 基因的本质一、基因:决定性状二、基因的本质1、实例分析2、实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见第2节三、DNA的功能:储存遗传信息:1、遗传信息: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2、功能特点(1)多样性(2)特异性(3)稳定性)【课后反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