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doc
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天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教学重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用天气预报图预报天气。【教学难点】 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歌声谚语导入新知背景歌曲雷欧之歌谚语: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分析歌声、谚语反映的地理现象,(学生回答)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气与气候”的世界吧。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天气及其影响1.学生对照课本,完成下题。(1)人们经常用_、_、_等来描述天气。(2)天气是一个地区_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_ 的。(3)结合课文和亲身体验,你觉得天气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2.学生探究学习:(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阴转多云冬暖夏凉晴空万里 秋高气爽和风细雨终年高温 冬雨夏干 雷电交加(2)其余几个描述的是什么呢?(3)仔细体会,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训练:完成课本P47活动1过渡: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1)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的上学、参加各种活动、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7页图3.2中的资料,看看这些信息,说的是人类哪方面的活动与天气的关系呢?明确答案:A说明了天气与交通的关系;B说明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C说明了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D说明了天气与军事的关系。(3)拓展延伸请学生讲述一段曾经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有较深印象的天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会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找学生谈谈天气与我们的衣、食、住、行。过渡:既然天气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那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明天的天气呢?(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8图3.3,说明这是电视上的天气预报,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的主要内容。并对图中提到的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便为今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排除障碍。在学生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列举比赛,说明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教师评价后概括: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因此,天气预报是人每天都关心的话题,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那么,你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2)判读卫星云图。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让学生观察图上主要有哪几种颜色?在不同颜色下的地方可能会是什么天气?学生讨论后,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讲述,然后教师指图小结:卫星云图上有蓝、绿、白3种颜色表示的区域。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说明这些区域无云,可能是晴天。白色表示云区。白色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越厚的地方(亮白色),一般是阴雨天,有灰白色的地方可能是阴天。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及分布。尤其是能直观地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作出预报。接着放录像,电视上播放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图?这些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地方或城市的天气状况呢?(3)天气符号。卡片展示:分四组按下列顺序展示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认识天气符号。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符号;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雾、霜冻、沙尘暴的符号。让学生比较四组符号的异同点,记忆天气符号,尝试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4)投影展示风向标,指导学生如何识别风向、风力,以及画法。 (5)模拟播报天气预报。阅读课本P50图3.6“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把图中所示的城市分成若干组,学生也分成若干组,进行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练习,看哪个组模拟的逼真,播报的准确,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拓展:进入“中国气象在线”网站,获得更多的气象知识,并希望全体同学把学到的收看天气预报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四、课堂小结梳理新知展示板书设计,梳理本节内容。五、课堂检测巩固新知见【课时练】。【板书设计】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天气(短时、常变)2.气候(长期、少变)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天气预报的内容2.电视天气预报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本课是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天气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能够感性认识的内容,对于教学切入口还是很好把握的。对于本节课,自己认为较为成功的地方是充分运用课件,将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对于细节,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值得反思的地方。一、导语方面:运用海尔兄弟片头曲导入感觉还是比较贴切的,能够很好的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但存在一个小问题,我在导入歌曲时就直接用视频播放的,在听歌之前要求学生注意歌词唱的什么,但在播放时学生都被视频动画片给吸引了忘记我交代的任务。这方面我可以做如下修改:直接播放Mp3格式的歌曲,同时在屏幕上展现出歌词,这样学生的任务就很明显,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了。二、衔接方面:第一部分讲解到天气定义和特点及影响之间过渡语没有衔接好,有点生硬,必然导致学生思路跟不上,当运用三则资料引导学生小结天气特点时,课堂气氛沉落下去,原本覚得很容易的问题突然间学生却哑住了,让我非常着急。现在想来,是我的引导语不够精确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自己的用语,使得提出的问题简洁明了可以答,提高自身语言的功底。三、调动气氛方面: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感觉已经进入状态,启发效果明显。这部分主要运用竟赛的方法比一比记忆天气符号通过对比,学生积极性提高,效果明显。另外,在最后还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扮演主持人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全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播报,调动全体学生的关注性和参与度,效果明显。四、教师与学生方面:作为地理教师还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确明了,引导学生思索方面还需加强,临时处理学生问题答案的机智还不到位。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还不是很明显。最后一点疑惑不能解决,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听过几位名师上过公开课,我不敢模仿他们上课的最主要原因是,我没有信心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预习和讲授,教师做总结。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突破这一点局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