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50).doc
-
资源ID:24349295
资源大小:1.03M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历史—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50).doc
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的一个重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培养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文本资料、列表整理知识等方式,学会从不同类型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学会归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社会主义建设是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是艰苦探索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难点: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教训。【教学过程】一、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师:出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宣传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头,足够吃半年。”请同学们回答:“你信吗?”并说出理由。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同学们根据图文判断回答:这幅宣传画出现在什么时期?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这一时期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二、 艰辛探索,曲折前进。(一)起步-中共八大师:195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造的迅猛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极大地调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积极性,全国上下精神振奋、热血沸腾,急切地想做一番新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仅仅处在它的初级阶段,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的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只有依靠解放发展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才能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之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中共八大的有益探索。)师: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缺乏进行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对社会主义的深刻了解,因而在不久即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二)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师: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第2段,结合下图回答: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什么?如何认识?生1: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生2:片面强调“快”,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2. “大跃进”运动的表现和危害。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之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展示“大跃进”运动时期农业和工业上表现的两张图片(“虚报产量的报纸”和“全民大炼钢铁”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其危害。 3.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危害。展示“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两张图片,使学生认识其特点和危害。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一大二公生:“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危害: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4.据材料结合课本第27页第2段回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结果和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及教训。据统计,我国农业、轻工业生产1959、1960两年连续大幅度下降,只有重工业在冒进。1960年与1957年比,农业比重由43.3%下降到21.8%,轻工业由31.2%下降到26.1%,而重工业则由25.5%增至52.1%,人民生活则出现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什么状况?(2)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给我们怎样的教训?生1: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生2: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主观原因)生3:自然灾害严重。(客观原因)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主观原因是“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的主要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怎样的教训和启示?生1:政策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生2: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史料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表现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的曲折与艰辛,认识到政策调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