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精美教案.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精美教案-正文内容开始- 8 人之初 ?教学目标 1.运用熟字加减等方法,结合语境认识“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远、近”等7个字。 2.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联系生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明白要不断进取、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字音方面:在生字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认读,互相正音。字形方面: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本课生字,在文中都独立成词,与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识记有一定难度,可引导学生与熟字组成常用词,帮助识记。 (2)写字。本课7个生字中有4个独体字,其中“之”和“义”不容易写美观,要重点指导;“近”和“远”都有走之,可以一起指导。 2.朗读指导 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如: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小组赛读等。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三字经的节奏与韵律,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3.理解运用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词比较难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讲讲与之相关的常用词,与这些常用词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有些难理解的单音节词,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它们的意思。 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可引导学生对本课的4个生字进行扩词,以巩固生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之、相、近、习、远”5个字,认读“初始、初夏、天性、性格”等8个词语。 2.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讲解故事,导入新课。 (1)出示动画孟母三迁的故事。(课件播放动画孟母三迁)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作简单讲解) (2)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出自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节选的两个小片段。 2.揭示课题,随文识字。 (1)板书课题,教师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认读生字“之”“初”,强调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3)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 指导书写要点:“之”字的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横撇写。学生书写,教师巡视评价。 (4)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初”) 引导学生口头扩词:初中、初一、当初 (5)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初始初夏 教师带领学生齐读三遍。 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揭示课题的同时相机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任务分散进行,科学合理。 板块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朗读课文第1小节,圈出生字,读通读顺。 课件出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2)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3)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4)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 (5)指读,随时正音。 (6)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 2.认读生字,练习朗读。 (1)认读第1小节中的生字。(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之、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指名读。教师强调:“迁、专”是前鼻音,“性”是后鼻音。 开火车读。 小老师带读。 出示课后词语: 课件出示: 天性性格专心专门善良友善 学生齐读,继续扩词。 交流识字方法。换一换:性姓。偏旁归类:远、迁。猜字谜:羽字丢半边。(习) (2)诵读课文,读出节奏、韵律。 读古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听录音。(播放三字经的朗读录音) 学生试读。 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节奏、韵律)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教师的范读下,学生容易读准字音。在读文的过程中随文识字,多种方法灵活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板块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 1.交流质疑,理解课文。 (1)师生配乐齐诵第1小节。 (2)同学们,这两句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 课件出示: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教育孩子。 2.反复诵读,比赛背诵。 (1)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拍手朗读第1小节。 (2)指导背诵,开展背诵比赛。 在浅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积累经典。 板块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导练习。 (1)认读生字:相、近、习、远。(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远、近、习、相”) (2)教师范写生字,指导要点: “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这两个字都有走之,“近”先写里面的“斤”,“远”先写里面的“元”,都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写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习”的书写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的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 “相”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第一笔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2.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全班评价。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幼、玉”等4个生字,会写“玉、义”2个字。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2.联系生活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歌曲导入,复习字词 1.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儿歌)学生跟唱。 (2)复习生字,指名朗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之、初、性、善、相、近、习、远、教、迁、贵、专”) 2.拓展组词,巩固知识。 (1)用“性、初、习、教、近、远”组词。 (2)全班齐背第1小节。 用活泼的歌曲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开展新课。 板块二方法指导,小组学习 1.总结方法,分组学习。 (1)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完了第1小节,让我们回忆一下自己运用到的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课件出示: 自由读文,圈出生字,读通顺。 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理解课文,熟读成诵。 (2)学生分四个小组按步骤进行学习。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2.集体展示,理解课文。 (1)每组派一个代表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当小评委。评价标准:字音准确,不加字,不漏字,流畅,有节奏感。 (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幼、玉、器、义”) 每组派一个代表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交流识字方法,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每组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展示,学生评价。 (4)男女生对读,拍手读,全班同学齐读。 (5)师: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老师重点解释。 宜:应该。琢:雕刻。器:器物。 课件出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6)联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理解课文内容。 (7)齐读第2小节,指导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学习。在第1小节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此前的方法分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 板块三回顾全文,指导写字 1.背诵全文,梳理总结。 (1)全班齐读全文。 (2)尝试背诵全文。 (3)小结: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长辈的教导。 2.出示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玉、义”) (2)学生仔细观察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玉:写“王”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长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 义: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注意起笔的位置。 (4)教师巡视指导并评价。 此环节注重写字指导,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字的间架结构,引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扎扎实实地落实了写字教学的目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系列或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国学经典三字经的节选片段。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也是古代蒙学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读本。虽然它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的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乐园。 教学 要求 1.会认“之、初”等13个生字,会写“之、相”等7个生字。 2.理解并背诵课文,以文章的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认读“初始、初夏”等词语,复习“不”的变调规律。 4.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用之材。 重点 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并背诵课文,以文章的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我们成为有用之材。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教学课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三字经选段。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识字8人之初) 二介绍三字经 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 要求: (1)读准字音,连词读。 (2)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做记号,多读几遍。 2.去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 要求: (1)读准字音,连词读。 (2)小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不会读了?可以问问小组中的同学或问老师,也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善、专”是前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认读,口头组词。 之相近习远玉义 2.指导观察生字的特点和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重点指导“之、习、近、义”的笔顺和书写,学生熟记。 4.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书写作品,进行讲评。 六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 2.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朗读。 3.学生练读。 4.配乐朗读。 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词语,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更好地认识词语。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并以文章的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知道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学生成为有用之材。 教学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 之相近习远玉义 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 初始初夏天性性格专心专门善良友善 练习朗读,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 3.齐读全文。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老师简单介绍课文的意思。 第一句: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这个善良的本性每个人都相同,后来因为个人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便产生了很大的差别。 第二句:如果年幼的时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么他的性情便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为了不使人变坏,最重要的方法是有恒心并且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3)经过老师的介绍,你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代表进行全班展示:我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要经过好好学习,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成才。(板书:善良好的教育) (4)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指名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3)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代表进行全班展示:不好好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因为年幼时不肯及时学习,将来长大后,能有什么成就和作为呢? (4)拓展阅读古诗长歌行,说出其中的道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板书:好好学习) (5)指导朗读。 (6)出示没有雕刻的玉石和雕刻好的精美玉器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7)出示句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指名读,齐读。 (8)谈谈读后的收获。 玉是一种可以用来当装饰品的石头,如果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美玉的。同样的道理,人如果不肯勤奋求学,是不会懂得礼节道义的。 三练习背诵 1.指导朗读全文。 2.练习背诵。 四巩固拓展 课下阅读三字经。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鼓励学生课后去大胆实践,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识字教学这一环节,以小组合作、探究等手段,变“教师讲”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读自悟”。 8人之初 善良好的教育好好学习 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