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学案.docx
-
资源ID:24370685
资源大小:19.0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学案.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学案 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在探究试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1、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 2、能的概念的建立 一、课前复习: 1、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2、物体由于 所具有的能量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 3、物体由于被 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 和 有关。 4、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过程中时,具有的能是 和 . 5、高山上的石头具有 能; 上坡的汽车具有 能和 能;被拉长的弹簧具有 能;空中飞行的鸟具有 能和 能 二、 新课学习 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分析下面的示例:a.子弹能击穿靶,b.流水能推动竹排,c.滴水穿石,请分析和归纳它们的特征 。 2、一个物体能够 ,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3、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量就越 。 4、“能够做功”是说 做功的这种本事做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练习: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 B.正在运动的物体肯定没有能 C.没有做功的物体肯定没有能 D.具有能的物体不肯定在做功 5、能量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 自学指导二: 1、请同学们视察下列物体,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 a.滚动的小球 b.高挂在枝头的苹果 c.压缩变形的弹簧 d.高举的重锤 e.拉长变形的弓f.流淌的水 分析:其中a、f是 ; b、c、d、e是 ; b、d都在高处,c、f发生了形变。我们就把b、d这样的物体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把c、f这样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总结概念:动能是指 。重力势能是指 。弹性势能是指 。 势能就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称。 3、自我训练: (1)古诗文中有很多描述自然现象的美丽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体学的角度看,滚滚奔流的长江水具有巨大的 。 (2)“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流水具有 。 (3)空中飞行小鸟具有 。 (4)正在骑行的自行车车座具有 。 (5)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重力势能 B缓缓着陆的跳伞运动员只有重力势能 C高山上不动的石头没有重力势能D匀速升起的国旗具有动能 自学指导三:动能、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 1、探究: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 越大, 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多 2、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越大被举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 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归纳得出结论:相同物体的弹性形变越 ,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三、当堂训练 1、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为了爱护舱内仪器和宇航员,在靠近地面时要打开着陆伞进行减速,在竖直减速下落过程中,宇宙飞船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飞行的飞机胆怯被飞行的小鸟撞坏,是因为小鸟具有 能;高空作业的工人必需系上平安带,是因为他具有较大的 能;压缩的弹簧能把重物弹起,是因为压缩的弹簧具有 能。 3、空中一氢气球带着宣扬品匀速上升,突然宣扬品脱离了氢气球,则宣扬品的( ) A.动能始终增加,重力势能始终削减 B.动能始终削减,重力势能始终削减 C.动能先削减后增加,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削减D.动能先增加后削减,重力势能先削减后增加 四、教学反思 1、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激趣激学。 动能和势能这两个全新的概念对学生而言是生疏的,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动画或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动画中设计一些和本节学习内容相关的动画图片,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进入到学习状态。这一点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无法干脆达到的,因此此处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其可取之处。 2、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好,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索,同时加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实力训练;本节课由于与生活紧密联系使抽象学问详细化、困难学问明白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物理学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轻松开心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学问。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新授和训练三个方面。导入包括章题的导入和节题的导入两部分,新授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我动用了各种方式,力求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训练是新授的延长,是学生驾驭新学问的必要途径之一。我的整个教学显得比较流畅,学生协作也较好。从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有: 1、对于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这几个问题,我本准备让学生在观看动画和老师相关的演示试验后通过自己的分组探讨得出结论,最好是自己的结论。但是学生只满意于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答案,而不去自己思索,用自己语言总结自己的所得。我想这是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以课本为本进行教学造成的后果,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包括不成熟的甚至不正确的观点,并且老师不能对学生的失误和错误进行讪笑。 2、在训练方面,我所选的题目典型,尤其是其中的探讨题,对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觉得漏掉了一个方面,那就是在机械能的组成方面没有设计一道相关的计算题。对于“机械能的组成和单位”的巩固就显得不够。 对于本节课教学过程所反映出来的优点,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接着发扬,对于教学教程中反映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不管是自己发觉的还是别的同志提出来的,我都会仔细吸取教训,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改正,使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试验操作实力的训练,对有些试验先让个别学生谈自己的方案给那些没有方法的学生以提示,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来;多加强语言表达实力的训练;在试验中让学生有目的的视察,明的确验目的。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