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docx
2022年论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 论文导读: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使英语渐渐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变体。本篇将主要从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层面对中国英语变体进行分析。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是汉英两种语言双向沟通的产物,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和概念进入了英语词汇,同时还有一些英语词汇进入了汉语,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衍生出新的含义,形成了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国英语词汇,语义文化特征 1.引言 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的快速国际化必定引起其广泛的本土化,这些带有地域色调的英语不断发展,并逐步被接受。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使英语渐渐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变体。发表论文。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英语在世界各类英语变体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重视,中国英语在国际沟通和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英语作为一种文化变体,其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词汇层面,详细说就是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以及很多英语词汇语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变异。本篇将主要从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层面对中国英语变体进行分析。 2.中国英语的界定 首先提出中国英语这个概念的是葛传槼先生。他在11010年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各国有各国的状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特有的东西须要表达。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English。这个提法确定了中国英语现象,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但是他所说的中国英语仅局限于词汇层次。发表论文。1101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运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但他将中国英语的运用仅局限于中国人和中国本土,而事实上在西方人谈论中国时也不行避开的要运用中国英语,这已经超出了本土的范围。李文中(11013)将中国英语更全面的定义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11014)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运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运用者的水平有关。贾冠杰、向明友(19101)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运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开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3.中国英语词汇 中国英语词汇是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文化沟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于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中国人在运用英语表达某些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常常发觉无对应词来表达,这时人们通过音译、译借以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到英语交际中。发表论文。通过这些手段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词汇称为中国英语词汇。中国英语词汇负载着中国文化,任何其他一个国家的英语词汇都没有实力生动精确地表达具有中国文化背景和特点的事物,要对外宣扬中国的文化传统、科技、政治和经济等状况只有依靠中国英语的词汇,这就使得汉语在英语中的渗透变得尤为必要而且天经地义。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欢迎。一般来说,当一些汉语借词(如papertiger,ironricebowl,spiritualpollution等)进入英语交际后,会渐渐被英语国家认同并接受,有些中国英语词汇甚至成为了地道的英语。如Taoism道教,yin阴和yang阳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词汇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词汇的内涵,加强了英语词汇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英语与世界文化。 4.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特征 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是汉英两种语言双向沟通的产物,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和概念进入了英语词汇,同时还有一些英语词汇进入了汉语,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衍生出新的含义,形成了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中国英语词义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词义的扩大或缩小,词义褒贬色调的转换,词义引申以及词义创新。 4.1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4.1.1扩大词义 如:intellectual。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高校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一般高校生。在中国,学问分子包括高校生、高校教授、工程师、中级教员,在农村地区甚至中学生都是学问分子,而且有的学问分子表示一个政治阶层。再如,cadre。原有英语是指政党或军队中受过特地训练的核心人物,它不是常用词,很多讲英语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而在中国,干部是领导干部、行政干部、军事干部的总称。另外,teacher一词在原有英语中是指教书的人,而在汉文化中它不仅代表老师,还代表一种长着身份,因此它的词义比原有的英语词义更宽泛。 4.1.2缩小词义 如chemist,在原有英语中它既代表化学家又代表化学师、药剂师、药商等,而在中国英语中这些成为-ist的人应当都是在本专业工作中极其出类拔萃的人员。又如,engineer在原有英语中不仅指从事工程施工的专业人员,有时还指一些体力劳动者。Sanitaryengineer指的是从事垃圾收集和处理的劳动者,domesticengineer指的是佣人。而在中国英语中,engineer是指具有肯定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4.2词义褒贬色调的转换 Ambitious在原有英语中是褒义词,指有雄心的、有理想的,但在中国英语中却是贬义词,有野心勃勃的意思。Landlord和capitalist在原有英语中是中性词,指土地或资本的拥有者,但在中国英语里却带有明显的贬义,他们都属于剥削阶级。Do-gooder在中国英语里是褒义词,指做好事的人,但对美国人来说却带有贬义,它代表空想的社会改良家。Propaganda在中国英语里是褒义或中性词,指宣扬,但在原有英语中却带有贬义,代表蛊惑或欺瞒性的宣扬。Individualism在中国人中引起的反应是自私,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同义。而在原有英语词汇中,individualism被定义为主见个人正直与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爱好的理论,以及由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这和中国人眼里的individualism差异很大,这里的individualism是主动的、正面的。 4.3词义引申 词义的引申通常是指将原有英语词汇的意义引申以达到某种象征意义。比如,badeggs在中国英语中指的不仅是蛋的概念了,它常常用来表示坏人或恶棍。Duckeggs在原有英语词汇中仅指鸭下的蛋,而在中国英语词汇中,duckeggs不仅指鸭下的蛋,它还意味着零、零分。Redeggs,红鸡蛋,在中国英语词汇中还象征着小孩满月的庆贺。Ironricebowl,铁饭碗,在中国英语词汇中不再有碗的意思,而是指一份稳定且许久的工作。 4.4词义创新 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的语义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的新意思,尤其在翻译形象化语言时,这些词汇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种表达方式不但使外国人深感耳目一新,而且大大加强了英语的表现力。例如PK这个词是当下中国特别受人们喜爱的热门词汇,然而这个红遍中国的单词,英国人和美国人尽然都不清晰是什么意思,因此PK所表示出的击败、干掉的词义正是在今日的中国的语境下形成的。又如,high在英美英语里指的是高的意思,而在中国,当一位少年在电视节目中被记者问及吸毒后有什么感觉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是好high,好high。在这里high有飘的意思。在Heisalittlebithigh中high指的是喝多了。再如,dinner在英美英语中一般指吃晚饭,而汉语中一般指午饭。Bread在英美英语中指面包,却相当于汉语中的馒头,馒头通常翻译为steamedbread。 5.结论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中国英语词汇也不行避开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中国英语词汇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语义文化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加,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汉语热,而中国英语词义文化特征的形成在跨文化沟通中正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对中国英语词汇语义文化特征的进一步探讨和学习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1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22.2黄金祺.应当确定西译汉化现象的主动面J.中国翻译,11018(1):101-101.3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101(5):11-12.4李少华,杨学龙.中国英语的可接受性J.甘肃教化学院学报,2001(1):66-69.5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探讨,11013(4):18-24.6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101(5):24-25.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