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docx
2022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旗下讲话稿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胜利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休戚相关。本次在国旗下的讲话就是一心理健康为话题,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国旗下讲话稿,仅供参考。 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国旗下讲话稿篇1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日我讲话的题目是“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假如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信任多数人肯定会说:“健康就是没有病呗!”的确,长期以来,人们健康的观念局限在“生理疾病”方面。其实,一个健康的人既是“生理健康”的人,更应是心理健康的人。主动的心情,坚韧的意志,清楚的认知,健康的人格,共同构成我们优良的心理素养。 在美国,一个胜利者身边总有两个人,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学家。这充分说明美国人是很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 科学探讨发觉,人们有许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胜利也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刚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落孙山。得知这一消息,他深感无望,顿生轻生之念。好在抢救刚好,自杀未遂。后来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统计出了差错,他实际是名列榜首。他还没来得及兴奋时,又传来了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公司的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今后艰苦奋斗的人生道路上他建功立业吗?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胜利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休戚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叫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带4块糖果回家,分给张毅两块,要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部都要,并大发脾气,还踢了姐姐,然后自己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房间里。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一位闻名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的胜利,只有15%来自于学问和专业技术,而85%要靠个人良好的心理素养。 同学们,“大浪淘沙”是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只有我们拥有主动的心情,坚韧的意志,健康的人格,我们才能更好的迎接将来社会的挑战。 最终,祝福同学们能保持健康的心理,走向胜利的人生。 感谢大家! 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国旗下讲话稿篇2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今日, 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 做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 。一个人的健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今日我们主要讲心理健康,那么,怎样去推断我们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下面,我从我们小学生的 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相识、社会适应四方面进行分析,同学们请仔细听听,比照自己是否符合心理健康的要求。 第一个方面是学习。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心理健康的学生首先是能够学习的,能在学习中获得才智和实力,并将学习得来的才智和实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上面。下面是与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1 、是能自我满意。这里所说的满意感,事实上就是一种学习上成就感。每个人都希望胜利。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一心想成为全班第一、其次,结果总是对自己不满足;而有些学生却不想有所作为,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对自己丢失了信念,甘于落后。这种过于剧烈和过于落后的学生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因为大部分心理健康的学生都是能在学习中获得自我满意感,从而不断增加自信念。 2 、是能解除学习中各种忧虑。例如:有些学生考试不志向就会很不快乐,胆怯老师和父母的责怪,甚至出现焦虑。结果焦虑过度,甚至胆怯回学校,对学习产生躲避的心理。而心理正常的学生虽然在学习中也有苦恼,但会实行主动的方法,会摆脱这一消极心情。 其次方面是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学生既有好挚友,又乐于与人交往。能与父母形成良好亲子关系,与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我们常发觉有些同学喜爱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起来,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健康的表现,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三方面是自我相识: 心理健康的学生,不但能了解自己,而且能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谋求自己的最佳发展。甚至有些学生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能安稳处之,有时还会自我劝慰。而有些学生,一次考试考砸了或做了错事之后,总是极力地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或隐瞒同学和家长。还有些学生总是不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缺点,总是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都在冤枉他。这些都不算心理健康的学生。 第四方面是社会适应力: 人是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社会适应实力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意义。所以心理健康的学生都能了解现实,正视现实,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对生活和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就简单产生出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例如:有些学生沉迷电脑嬉戏,沉迷虚拟世界里,对现实的学习和生活都不感爱好。这些都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学生。 最终,在这里我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做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享受美妙的人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 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国旗下讲话稿篇3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日我讲话的题目是“培育健康心理,走向胜利人生”。假如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健康 ?多数人肯定会说:健康就是没有病呗!的确,长期以来,人们健康的观念局限在生理疾病方面.其实,健康的人既应是生理健康的人,又应是心理健康的人. 主动的心情,坚韧的意志,清楚的认知,健康的人格共同构成我们迎接将来社会必需具备的优良心理素养.人们经常把心理疾病同思想问题混为一谈,很多心理疾病被当成是思想相识问题去解决,结果必定是适得其反. 那么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是人,便有心理,便会产生心理疾病,而中国人却往往不愿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因为观念中,我们常把心理疾病同人品等同起来,发觉有人产生了心理疾病,便会骂人家是神经病.错之,错之;缪之千里.在美国,一个胜利者身边总有两个人,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心理学家.这足以说明美国人是很重视心理问题的.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世界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2亿人,已经成了世纪病;有30%至40%求医者有精神卫生问题;20%人口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和精神障碍;据联合国统计,自杀居意外死亡之首。 科学探讨发觉,有许多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统称为心身疾病。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事业的胜利也起着重要作用。1989年,一日本青年报考一家大公司,公布考试结果,名落孙山。得知这一消息,深感无望,顿生轻生之念。幸抢救刚好,自杀未遂。忽传来消息,他被录用了。原来统计出了差错,实际是名列榜首。还没来得及兴奋,很快又传来消息,说他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个人连如此小的人生打击都承受不起,曲折的奋斗之路上建功立业呢? 心理健康不仅与疾病、事业的胜利有关,还与我们的生存休戚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张毅,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中队长,1989年2月2日上午,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当天中午,姐姐张萍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张毅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张毅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然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用红领巾吊死在窗框上。 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调查了各界很多名人之后认为,一个人事业的胜利,只有15%来自于学士和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心理素养和擅长处理人际关系。1976年奥运十项全能冠军詹纳说:奥林匹克水平的竞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 同学们,大浪淘沙是社会演进和人生长河永恒不变的规律,不信任眼泪已成为很多人追求的励志口号。只有那些拥有主动的心情,坚韧的意志,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更好的迎接将来社会的挑战. 小学心理健康教化国旗下讲话稿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