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24419952
资源大小:27.3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六章知识点总结.docx
2022年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六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学问点总结,很具体全面,对每章每小节的学问内容做总结很重要,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生物必修一(一) 第5章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1、新陈代谢: 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分,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很多化学反应。 3、酶: 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须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觉: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试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试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80年头,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觉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1、高效性: 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很多; 2、专一性: 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须要较温柔的作用条件:在最相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其次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一般化学键。 留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依据是否有氧参加,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指细胞在有氧的参加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 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 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肯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 氧气足够,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 一般来说,细胞水分足够,呼吸作用将增加.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 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削减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二) 第五章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相关概念: 1、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三、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应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指出:植物的物质积累来自水。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觉,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简单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简单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1785年,由于空气组成的发觉,人们明确了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汲取的是二氧化碳。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4、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觉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改变,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5、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试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6、20世纪30年头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纳同位素标记法探讨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供应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其次组供应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四、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汲取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很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1、光照强度: 在肯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超过光饱合点,光合速率反而会下降。 2、温度: 温度可影响酶的活性。 3、二氧化碳浓度: 在肯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达到肯定程度后,光合速率维持在肯定的水平,不再增加。 4、水: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间合速率下降。 六、光合作用的应用: 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2、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3、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4、温室大棚用无色透亮玻璃; 5、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 6、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七、光合作用的过程: 高一生物必修一(三)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 特点: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消逝;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旁边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中期 特点: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楚;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楚。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视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 特点: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安排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逝,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 特点: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逝。核膜、核仁重现。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前期:膜仁消逝显两体;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改变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改变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不同点: 1、植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干脆产生,由中心体四周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2、动物细胞: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六、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改变。 其次节 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长久性、稳定不行逆转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缘由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旧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旧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第三节 细胞的苍老和凋亡 一、细胞的苍老 1、个体苍老与细胞苍老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苍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苍老或死亡, 多细胞生物体,个体苍老的过程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苍老的过程。 2、苍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在苍老的细胞内水分; 苍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 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苍老而渐渐积累; 苍老的细胞内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固缩、染色加深; 通透性功能变更,使物质运输功能降。 3、细胞苍老的缘由: 自由基学说端粒学说 二、细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确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经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2、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抵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3、与细胞坏死的区分: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 癌细胞:细胞由于受到_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形成了不受有机体限制的、连续进行分裂 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 癌细胞的特征: 能够无限; 癌细胞的_发生了改变; 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改变,癌细胞简单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缘由_ 3. 致癌因子的种类有三类:_、_、_ 4. 细胞癌变的缘由:致癌因子使细胞的原癌基因从_状态变为_状态.正常细胞转化为_ 高一生物必修一(四) 必背学问点1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是具有半透膜 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别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心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清水、渐渐复原原来大小、复原原位、基本不变 1、质壁分别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别产生的缘由: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汲取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汲取以及汲取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确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汲取与否和汲取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其次节生物膜的流淌镶嵌模型 一、探究历程(略,见P65-67) 二、流淌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 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爱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洁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帮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须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同时还须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自由扩散、高低、不须要、不须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维生素等帮助扩散、高低、须要、不须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主动运输、低高、须要、须要、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高一生物必修一(五) 必背学问点2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很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淌,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限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沟通。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像,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协作。 14.细胞核限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限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肯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渐渐分别开来,即发生质壁分别。 18.物质通过简洁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帮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须要载体蛋白的帮助,同时还须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须要的能量统称为活化能。 2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柔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7.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加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很多ATP的过程。 28.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汲取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汲取蓝紫光。 29.叶绿体中的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汲取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30.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面积上,不仅分布着很多汲取、传递、转化(少数叶绿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很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32.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需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3.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其次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4.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大小还受细胞核的限制范围限制。通过模拟探究试验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35.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需进行肯定的物质打算。细胞增殖包括物质打算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 36.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起先,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7.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8.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旧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9.由基因所确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40.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就变成不受机体限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41.细胞的苍老是指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困难改变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42.苍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削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速率减缓;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膜的通透性变更,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六章学问点总结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