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最新汇总.docx

    • 资源ID:24432167       资源大小:35.1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最新汇总.docx

    2022年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最新汇总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民间传闻故事,便利大家学习。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1 南宋年间,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学子纷纷云集京城临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满为患。 却说“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祥瑞旅店里,住着严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学子何梦桂举人,早在三月前就离开石峡书院来这里复习迎考。有道是“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何举人一边惊慌学习一边掰着手指头数着愈来愈近的考期。 就在临考前三天的晚上,他突然做了个惊奇的梦,梦见自己左手拿着几棵白菜秧,右手提着锄头在自家院墙上挖坑种白菜。不一会儿,天空下起雨来,他想起父母还在田间劳作,便戴上斗笠撑着雨伞出门送雨具去了。回家来推开院门,一眼望见院子里站着表妹鲁秀英,不由又惊又喜,因为父母早年就给他和表妹定下娃娃亲,双方约定考中后即成亲。晚上,他和表妹俩人背靠背同榻而眠,可不知怎么的,任凭他怎么用劲想翻身同表妹好好亲热一番,就是动弹不得,急得他火烧火燎,心中不由非常懊恼,“唉”地长叹一声。 岂料这一声长叹倒把何举人叹醒了。他这才知道自己在做梦,不由心中惊奇。因为他平常很少做梦,这大考在即梦到这些也不知是什么兆头。天亮后,何举人梳洗完毕,便上街想找个看相算命的先生给解解梦,没走多久就在街旁遇到了一位,卦摊上写着“铁口直断李半仙”。虽说这李半仙是个瞎子,可他知道的事却比明眼人要多得多。何举人将昨晚之梦说给他听,李半仙听后深思了一会儿摇头晃脑道:“举人,你梦见自己在墙壁上种白菜,这不明摆着预兆你种(中)不了嘛,说明你此次科考无望;你雨天头戴斗笠又打着雨伞举在头顶,正所谓多此一举;既然你和表妹赤身裸体同睡一床,却又无法行那云雨之事,岂不就是空高兴吗?举人,你看我如此解梦是否恰当?” 何举人听了,觉得他说得非常有理,便付过谢银转身走了。一路上,他想:我何某人在严州府睦州石峡书院,可是数一数二的学生,大家都认为我这次科考肯定能中学。若真如梦中所兆墙壁上种白菜“中”不了,传播出去,岂不名誉扫地?既然中学无望,那又何必去参与这次考试,做那无用功呢?我还是早点回家寻个学馆教书过日子算了。 何举人办法已定,当即回旅店整理行李打算回乡。旅店老板杨成龙看到,心中惊诧,忙问道:“何举人,大考在即,你整理行李却是为何?莫非是嫌小店款待不周要往别处投宿?”何举人见杨老板误会,只好说明道:“杨老板此言差矣,学生并无他意,只是不想参与这次考试,准备回家乡去了。”杨成龙一听,追问道:“这又是为何?”何举人这才将昨晚之梦及刚才街上李半仙的话细细说了一遍。不想杨成龙听后哈哈大笑起来。何举人见状问道:“杨老板因何发笑?”杨成龙一本正经道:“何举人呀何举人,你可真是聪慧一世糊涂一时。你想,一个梦就能确定你一生?那李瞎子为了混饭吃,随口编的胡言乱语你也信任,那你这十年书岂不白读了?再则,你所做的梦在我看来完全是些好兆头,不信请听我解一解此梦如何?” 何举人听了半信半疑道:“那依你说又是怎样呢?”杨成龙手拈胡须渐渐答道:“你梦见墙上种白菜,说明你此次科考定能高种(中);下雨天头戴斗笠手撑雨伞出门,说明你复习打算得相当充分,正所谓有备无患啊;你和表妹背靠背同睡一床,说明你翻身和表妹面对面的时候已经不远了,你们的婚姻大事立刻花好月圆。何举人,此梦这样解说也很合乎情理,你说是不是?再说,咱抛开此梦不说,大考就在眼前,这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你若不参与这次考试,就根本没有考中的机会了,岂不白费了十年寒窗苦读,辜负了父母和教化过你的师长?你若参与这次考试,就有了考中的机会,一举成名就在此一搏。” 听了杨老板的话,何举人顿觉眼前一亮,细想想觉得有道理,自己复习得如此充分,岂能临阵脱逃?于是立刻打消了回家的念头,接着在“祥瑞”旅店仔细复习。考试那天,他信念十足地走进考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中学探花。 同样一个梦,由于两种截然不的解说,却使何举人变更了自己的命运,也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要靠自己去驾驭。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2 在鲁班众多的徒弟中,有个名叫赵显的,是位眼眨眉毛动的角色。他生来伶牙俐齿,为人处事爱偷奸耍滑。也怪鲁班一时看走了眼,没有识破其真面目。在从师的三年时间里,倒也让赵显学得了一些皮毛的手艺。 “师傅,为什么别人都那么敬重您,却不把我放在眼里,我不服气!”忽一日,赵显提出要与师傅一比高下。 鲁班见徒弟自不量力,毫不虚心,虽然有点恼火,但心里说也好,不如借此机会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傲慢自大的家伙,再者可以考验考验他究竟有什么真本领,手艺学到何等程度了。于是,便欣然答应了,并对赵显道:“那好,我们今日晚上各造一座桥,至鸡叫时分为止。谁不能按时完工就算谁输,你看如何?” 赵显满口应承:“行!说一不二。不过,我们两者的距离要拉开,以免相互受到干扰,您去郢城建桥,我到沙津动工。”言毕,各自分头打算去了。 话说这一天正是二月初一,无奈天公不作美,晚上不仅没有月亮,而且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为了照明,鲁班抓紧向东海龙王借来了一盏不怕风吹雨淋的水晶灯,连夜施工架桥。赵显见天气恶劣,无法开工,急得在江边踱来踱去,抓耳挠腮,心如火焚,可就是无计可施。心想,天气这么差,师傅他确定也没法动工,说不定正躺在被窝里睡懒觉、做美梦呢,那样多舒适哟!为了探听虚实,赵显确定偷偷跑去看个原委。隔着老远,但见一盏明灯高悬,照得大地亮如白昼,河两岸已立起桥墩,鲁班正在锯木板铺设桥面,还有很多民众饶有爱好地冒雨围观,并为师傅加油鼓劲,呼喊助威,场面红火极了。不过,鲁班并不准许他们帮忙,只是一人独自飞速地劳作,默不出声,精神饱满。眼看师傅大功告成,赵显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拍脑门心说:有了,只要阻挡师傅不把桥面搭通,那就不算完工,没有完工就不算赢。于是,他昂头伸长脖颈,捏着嗓子学起了公鸡打鸣:“喔喔喔”还别说,他的仿照真是惟妙惟肖,逗得郢城全部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 鲁班听见鸡叫,只得与乡亲们作别,停工回家。走到半路,遇着打更的人,更夫关切地询问:“师傅的桥竣工了?”鲁班说:“还差一口气,桥面没搭上。根据我们事先的约定,鸡叫为止。现在鸡已叫了,我只好认输!”更夫“咿呀”一声,道:“惊奇!此时二更未到,为何鸡叫?”话音未落,恰见巡夜的士兵押着一个鬼头鬼脑的家伙走过来,鲁班一眼认出那个被抓的人正是赵显,心生疑窦,忙上前相问:“徒儿为何至此?”赵显惭愧难当,低头不语。众士兵见鲁班相识赵显,为首的连忙拱手说:“这厮深夜偷学鸡叫,扰乱民心,影响休眠。我等为了维护郢城一方安静,将其当场拿获。”鲁班和更夫一听,忽然明白了。念及师徒之情,鲁班靠着自己的面子,向官兵讨了个人情,将赵显放了。赵显非常感谢,跪在师傅面前作下保证:“谢师傅宽恕,弟子知错,再也不敢了。”鲁班长叹一声道:“只要你有悔改的诚意,老醇厚实学艺,踏踏实实做人,今后仍旧是我的好徒弟。”言罢,搀扶起赵显,回头转身,师徒二人共同完成了桥梁的建设。 四海龙王听说鲁班一夜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啧啧称奇,纷纷顺着水道齐聚到桥下来欣赏,并向鲁班表示庆贺,后人把这座桥叫做“龙会桥”。四海龙王来看桥时,都出入于郢城东边的水门,所以人们又将这道水门称为“龙门”。 其次年,时逢楚国春旱,鲁班率领弟子们打造了很多水车,分送给老百姓取水抗旱,以解燃眉之急,消退民间疾苦。数日以后,内地全部的塘、堰、港汊里的水都被车干汲尽,旱情依旧严峻。没有水的浇灌,大片农田起先龟裂,禾苗枯黄,如此发展下去的干脆后果就是颗粒无收。鲁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踱步思索时,猛见家中尚未归还的水晶灯,于是有了办法,确定请东海龙王降雨施救 赵显虽然技艺大有进步,鲁班对其也没有另眼相待,可是同门师兄弟们却都瞧不起他,甚至有些卑视他。鲁班发觉这种苗头,有意给赵显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从而重塑自身形象,变更师兄弟们对他的看法。鲁班将细心赶制的一盏木灯与水晶灯一并交给赵显,叮嘱道:“徒儿呀,去年我和你竞赛建桥时,因开夜工,曾向东海龙王敖广借过一盏水晶灯,由于劳碌,时至今日也没顾得上送还。今日你代我到东海龙宫去一趟,一则将水晶灯还给主子,表示真诚的谢意;二则请他为楚地普降甘霖,挽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赵显虽不诚恳,倒还英勇,特别兴奋地答应了,只是问:“师傅,龙宫在海底下,我如何去得?”鲁班“哦”了一声,指着其手上的物件交待:“这两盏灯都是珍宝,你尽管放心前往。只要不离其中一盏灯,包你能去能回。等你完成任务以后,这盏木灯就是给你的嘉奖了。” 喜滋滋的赵显一靠近江边,只见江水分开,两边如墙陡立,呈现在眼前的是宽敞的石质台阶,平坦而牢固,人过之后,身后的水立马复原如初。延着阶梯走下去,赵显望着手提的两盏灯,心想,它们竟然有如此神通,真是无价之宝啊!尤其是那盏水晶灯,造型雅致,晶莹透亮,光芒耀眼,简直让人爱不释手,越看越喜爱。动了心思的赵显觉得将它还给龙王太惋惜了,再说龙宫里也不缺这么一件东西,何不来个瞒天过海,偷梁换柱,将其占为己有呢! 到了东海龙宫,拜见了龙王,赵显把鲁班使他还灯和恳求为楚国降雨赈灾的事一一禀明。东海龙王敖广一向钦佩鲁班,听说是他派来的人,并不多问,满口答应,便亲自支配施云布雨的事去了。只是叮嘱龟丞相收下灯盏,好生款待客人。使了调包计的赵显,留下木灯躲藏了水晶灯,他心中有鬼,岂肯久留,连忙道别。龟丞相热忱地挽留,无奈赵显执意要走,只得相送至宫门外分手。当龟丞相返身关闭宫门之际,不料汹涌的海水马上淹没了赵显。 原来,龙宫的水晶灯里面藏了一颗夜明珠,可在风雨中照明;鲁班的木灯里则安置了一枚奇妙的分水珠,能够分水行走,连鞋也不用打湿。不知其中奥妙的赵显因为贪财,失去了分水珠的爱护功能,所以到不得岸上就葬身海底了。据传,他死后变成了一只王八。 赵显终因自己阴暗的心理,没有经受住师傅鲁班的考验,耍尽小聪慧,搬起石头砸了自个的脚,送掉了性命。这个故事在湖北民间广为流传,并由此衍生出一句歇后语:赵显送灯台一去永不来。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3 明朝嘉靖年间,陕州有个寒门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赵氏名素月,夫妻俩恩爱特别。李文正寒窗苦读,盼望有朝一日蟾宫折桂。赵素月勤劳贤惠,为供丈夫读书日夜纺线织布,省吃俭用。这年正逢京城大开考场,赵素月把出嫁时陪送的簪环首饰变卖,加上平常积攒的银钱作为盘缠,送丈夫进京赴考。 岂料当时担当主考的正是奸臣严嵩,李文正在考场上虽然文思泉涌,因无钱送礼行贿,竟被严嵩除名。李文正落榜后,心情特别沉重,想起贤妻为自己求取功名日夜劳作,费尽千辛万苦,如今一番心血汗水全部付之东流,有何颜面回家去见妻子?何况水远山长又身无分文。山穷水尽的李文正决意了此残生,为了不给店家添麻烦,他一个人静静地出了京城来到东郊,在一棵柳树上上了吊。 也是李文正命不该绝,此时恰好白云山永福寺住持洞明长老云游路过此地,将气息未断的李文正救了过来。洞明长老问道:“书生姓甚名谁家乡何处?为何如此轻生?” 李文正跪倒在洞明长老面前,把自己的遭受如数家珍地讲了出来,然后请求道:“老禅师既然救下小生性命,小生也已绝了尘念,恳请老禅师将小生收归门下吧!” 洞明长老叹道:“今日相遇是你我的缘分,看你如此诚意,老衲收下你就是。” 李文正跟随洞明长老来到京东白云山永福寺后,老禅师为李文正剃度受戒,取法号法正。法正从今一心向佛,每日虔诚诵念经文,抄写经卷。洞明长老见他天姿聪慧,非常厚爱,除了讲授佛理还常常与他谈古论今,师徒之间宛如挚友。 这永福寺已有百年历史,庙宇残缺亟待修缮,洞明长老也早有此夙愿。于是提出要众弟子们化缘筹集修葺之资,众徒弟遵照师命各个捧着钵盂各奔东西,法正值然也在其中。 一转瞬五年过去了,众弟子募化的财帛已足够庙宇修缮之用。洞明长老便请来精工巧匠,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山门、大雄宝殿、两厢偏殿、经堂、钟鼓楼全部修整一新,又重新铸造了一口大铜钟,将原来那口缺耳掉牙的老钟换下。 修缮事毕,洞明长老便主持实行盛大的庆典法事。庆典的第一件事就是撞钟、奏佛乐。不料,那口新铸的大钟却连撞数次不响。众僧徒和铸造工匠面面相觑,惊诧不已。 洞明长老双手合十,口诵“阿弥陀佛”佛号,然后对众僧徒道:“钟成不响,因尚有施主善缘未了,还需徒儿们辛苦一回再去募化,铜板不在多少,以响为足。” 于是,众僧又二次下山化缘。法正下山后一个人走街串巷,手捧钵盂沿村庄恳求布施。这天,法正来到一个村庄,低头行走间忽听手中钵盂“当啷”一声响,一枚铜板落在钵中。法正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荆钗布裙的女子。女子两眼怔怔地望着法正,突然泪流满面道:“官人,我可把你找到了!” 法正一愣原来这位女施主竟是他的妻子赵素月!法正心里一颤,突然想到了师父的话:莫非说师父说的大钟不响因尚有施主“善缘未了”就应在素月的身上?方才赵素月将那铜板扔进钵盂中声音特别洪亮,岂不是应了师父所说的“以响为足”吗?两件事都被自己遇上,莫非是佛祖有意支配赵素月见法正默默无语,两眼的泪水如泉般涌了出来,一边哭一边倾诉离别之苦。丈夫进京赴考数年不归又音讯全无,赵素月日夜心神不宁,后来便离家寻夫。一个从未出过家门的妇人背井离乡,像大海捞针一般找寻丈夫,实在是件不行思议的事。赵素月身上的钱越来越少,最终不得不沿路乞讨,这样寻访了五六年都没有找到丈夫的踪影。这日她遇上一个好心的大嫂,不但让她吃了一顿饱饭,临走时还给了她一枚铜板。赵素月拿着铜板,正遇上这化缘的和尚,她想将铜板施舍给和尚结个善缘以求佛祖保佑丈夫,却没想到这和尚正是她苦苦找寻了五六年的丈夫李文正。 赵素月悲喜交加,也顾不得面前的丈夫已经是个和尚,拉住法正的手哭哭啼啼地说:“官人,你我夫妻分别多年,蒙佛祖保佑在此奇逢巧遇,咱们回家去吧。”法正连忙抽出手后退两步,哽咽着说:“素月,我对不起你可是,我既入空门,便不想还俗了,你还是回去找个好人家安心过日子吧”赵素月一听心中又气又痛,颤声说:“你竟如此无情无义,不顾我这些年来的苦楚?也罢,你若不愿回家我便跟着你去,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法正皱了皱眉头却又无计可施,就这样,一个和尚无奈地带着一个女人回了白云山。 洞明长老见法正带着一个女人回来,便问道:“命你下山化缘,为何带来一位女菩萨?”法正只好照实对师父说明原委,洞明长老微笑道:“既然如此,女施主来了不行慢待,但我寺院佛规女施主也当明白。就请到寺外村庄暂住几日,待铸好铜钟,老衲自有道理。”说罢便命法正将赵素月支配到山下一居士家中。 次日,洞明长老便派徒弟请来铸造工匠重新铸造铜钟。经过数日细心制模,然后升火化铜。铜水熔化后,洞明长老亲自将法正带回来的那枚铜板掷进铜水中。说也惊奇,那铜板落入铜水中后,立即腾起一股刺眼的红光。洞明长老大喜,挥手道:“浇铸!” 大钟一次熔铸胜利。 大钟悬挂在钟楼上,洞明长老亲自撞钟三下,“咚咚咚”响声浑厚、悠远、绵长,十里之外都听得见。 大铜钟铸造胜利后,洞明长老命法正将赵素月接到寺中。长老对法正说:“法正,现在你的佛缘已满,你妻子如此贤良,忠贞之心苍天可鉴。你还俗回乡夫妻团聚吧,日后必有善果。” 法正跪在师父面前热泪盈眶:“师父恩德无以报答,请受徒儿一拜!” 临别时洞明长老又赠李文正夫妻文银五十两,以作安家之用。李文正与妻子赵素月回到家乡陕州后,将破败房屋重新修整,生活安定下来。 李文正本想与妻子安心地过男耕女织的日子,但赵素月却肯定要李文正重新温习学业,将来再进京求取功名。李文正因前次科举受挫加上几年佛门清音洗涤,对功名利禄已视若浮云。赵素月却认为丈夫才气不凡,他日定会功成名就,不行埋没。在妻子苦苦劝导下,李文正也觉得不应辜负妻子的一片苦心,于是便又起先潜心读书。一晃,、三年过去了,又逢大比之年。赵素月为丈夫打点行囊,择吉日送他起身奔赴京城。这时奸臣严嵩已倒台,考场纪律整肃严明。大考后月余开榜,李文正独占鳌头名列榜首! 在金殿上,皇帝御笔钦点头名状元时,一位大臣出班奏道:“万岁,查李文正本系还俗和尚,点和尚为头名状元从古至今尚无先例,望万岁斟酌”嘉靖皇帝道:“国家选拔人才当无论出身唯才是举,况且太祖当时亦曾入寺为僧,点和尚出身的李文正为状元有何不行?” 众臣听了,齐称皇上不愧圣明天子,国运必定大兴。 因李文正是还俗和尚,世人便称其为“和尚状元”。后李文正出任知府、巡抚,为官清正,颇有政绩。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4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天下海清河晏,四海升平。福建泉州有一布商姓马珍贵发,常常来回于福州府和家乡泉州之间贩卖布匹。虽然旅途劳顿,但为了节约成本,马贵发从未起念要雇个帮手。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且说这天是三月初八,马贵发返乡途经莆田县境,看看时候不早,正自斟酌今晚住宿何处,忽听得背后有车马声传来。由于道路狭窄,马贵发把身一侧,想让马车先行,不料车到他身边却突然停住了。马贵发抬头一看,那马车非常豪华,车上坐着一个文弱少年,衣着华贵,像是大家子弟。少年落落大方地向马贵发颔首道:“借问大叔一句,旁边可有投宿的去处?”马贵发见那少年面色暗黄、声音喑哑,像是有病在身,想想自己也是出门在外之人,便热心地指引道:“此去不出二里地,就有家高升客栈,很是清净。”少年抱拳谢过,待要驾车离去,却又转头对马贵发说道:“这位大叔,我看你也是远行之人,出门靠挚友,如蒙不弃,请上车来一起赶路吧!”马贵发看看天色已晚,对少年又颇有好感,当下并不推辞,道一声谢便上了车。 不一会儿,二人就到了高升客栈。各自安排下来后,少年又邀请马贵发:“大叔,咱们一同用饭吧,多个人,我也能多吃一点!”马贵发迟疑片刻,道:“如此,就尊敬不如从命了。”两人一起来到大厅,少年要了一壶烧酒、四样时新菜肴,与马贵发痛快地吃喝起来。席间,少年自称姓陈,是晋江人。酒足饭饱后,少年又抢先结了帐。马贵发暗忖,这少年为人慷慨大方,语言又风趣得很,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旅伴,于是对少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你我一见投缘,也正好顺路,干脆结伴而行,也好相互照应,你意下如何?”少年欣然应允。 马贵发与那少年一路同行,两人非常投契,大有相见恨晚之意。这天两人来到福清地界,少年突然兴奋地跟路上遇到的四五人打招呼:“真巧呀!怎么能在这里赶上你们,你们不是比我早三天出门的吗?”对方也是满脸欢欣。少年回头对马贵发说明道:“大叔,他们是我的同乡,都是去京城赶考的富家子弟,也是我的挚友。大家一起赶路吧,路上更喧闹些。” 马贵发不忍拂逆少年的美意,点头应允。果真,因为人多,大家欢歌笑语不断,旅途中的劳顿也不知不觉地减轻了。就这么过了两天,马贵发他们又在路上遇到了六七个商人,个个衣着华美,车马豪华,一见少年便停下车马,热忱洋溢地行礼。少年告知马贵发:“他们都是我们当地赫赫出名的富商,其中一个是我的姐夫,他们要去浙江一带贩丝绸。”于是,这天晚上,马贵发便和他们一起投宿在山脚下的平安客栈。 说来惊奇,这天半夜,突然雷鸣电闪,狂风大作,大雨倾盆而下。平安客栈的店主子被风雨声惊醒,突然想:不知道会不会漏雨?店主子忙点起蜡烛四处查看,走到马贵发等人歇宿的那几间上房门外时,见里面仍是灯火通明,照得窗户纸都亮了。店主子新奇地透过窗缝向里看,只见床上有个人蒙头大睡,而其他的客人围着蜡烛席地而坐,每人都神情肃穆,窃窃私语地似乎在商议着什么。店主子敲敲窗,好意提示道:“诸位客官,已经三更了,早点安歇吧,你们明天还要赶路呢!”里面的人说:“知道了,我们立刻就睡,感谢老板!” 店主子检查完了客栈,回到自己的房间,突然觉得肚子不舒适,连忙去上厕所。经过刚才那间客房时,望见里面的灯已经熄了。店主子刚在厕所蹲下,突然隐隐隐约听见一声大叫,便喝问道:“怎么了?”可是深夜寂寂,四周一片漆黑,根本无人应答。店主子心想,怕是哪个客人在说梦话吧,也就没有深究,回到床上睡觉,一夜无话。 天色渐亮,店主子像平常一样早早起床,站在门口送客人们离去,口中说道:“下次再来小店啊!”突然,店主子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不对,昨晚一共是十四个客人,怎么今日才出去十三个呢?里面肯定有蹊跷! 店主子抓紧追上去,赔笑道:“客官慢走,怎么少了一位呀?”客人们面面相觑,都不禁一愣。那姓陈的少年立刻嘴角一咧,笑道:“老板,我们昨天并肩进你的店,今日并肩出你的店,怎么会少一个人呢?那你倒说说看,我们少了谁呀?你老莫不是老眼昏花了吧。”众人都笑了起来,店主子无言以对,只得看着这群客人叫卖着坐上马车离开。 回到店中,店主子反复琢磨着昨晚和今早的怪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说不清道不明。他到昨晚那些客人住的房间更换被褥时,突然发觉床板上有三个暗褐色的小斑点,不由得大惊失色,是血迹! 店主子连忙报了官,半个时辰后,地保和衙门的李捕头就赶来了。捕头验看了现场,让地保火速召集地方上的团练乡勇追逐那些客人。李捕头带着几个年轻人骑马跑在前面,最终在一片树林中追上了他们。李捕头高声喊道:“前面的马车停下!我是县衙的巡捕,现在要检查你们的行李。”那些客人听了,纷纷跳下马车,齐刷刷地从行李中抽出了明晃晃的钢刀,肩并肩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李捕头大喊一声,带领乡勇们冲上前去。这些伪装成客商的匪盗虽然凶悍,但双拳难敌四手,最终被乡勇们像铁桶一样牢牢地围困了起来。 他们被抓获的时候,李捕头留意到他们每人身上都有一个深色的布包,打开一看,每个布包里竟都是一段散发着血腥味的碎尸!再搜查马车上的行李,里面全是一团团沾满血迹的灰土!在场的众人都觉得毛骨悚然,更是怒气冲天,马上将他们扭送至县衙。 县令闻听此事,立即升堂审讯。由于血淋林的罪证摆在面前,众盗抵赖不得,只有从实招供。原来这一行十三人,是特地打劫单身客人的大盗,那个看似有病的少年陈某便是他们的首领,也是最有心计最为狡猾的一个。马贵发只身赶路,又不慎露财于外,早被陈某这一伙杀人不挤眼的恶魔盯上了。于是陈某定下万无一失的阴谋,前后花了近十天的时间最终取得了马贵发的信任。昨天晚上,众盗在陈某的指挥下,将马贵发在客栈杀死,为了不让人发觉,他们将马贵发的尸体肢解,各自携带其中一段。陈某的安排相当周详,早就叮嘱同伙在行李中携带了大量灰土,在肢解尸体时用以汲取血渍,但是他们百密一疏,在床板上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这正印证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 由于这个案子情节恶劣,凶犯作案手法极其残忍,朝廷对以陈某为首的全部罪犯处以极刑。罪犯受到应有的惩处虽然大快人心,但马贵发因轻信别人而付诞生命的代价,却是怎么也挽救不了的。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5 话说清康熙年间,山东即墨县有个叫高东部的富翁,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丢下个不到五岁的男孩长福。高东方一个大男人如何能拉扯孩子呢?万般无奈,高东方也只好再娶了。 长福的继母叫细柳,年方十九,嫁过来后,细柳和高东方是举案齐眉,百般恩爱。难得的是,细柳对长福也关切得很,从不打骂。有一次,细柳要回娘家,小长福舍命大哭,肯定要跟去,高东方怎么劝也不听。见他们母子如此情深,高东方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是落地了,非常劝慰。 一年后,细柳也生了一个白胖小子,取名长怙。正是一家人和美华蜜的时候,不料天有不测风云,高东方有一天和挚友喝酒,回家的路上从立刻跌落而死,细柳和两个孩子成了孤儿寡母。 光阴似箭,一晃长福就到了十岁,细柳将他送至私塾学习。但是,长福非常贪玩,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动不动就逃学,而且一逃学就跟着一群放牛娃疯玩,常常是三天两头也见不到他的人影。细柳先是痛骂长福,随后是痛打他,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长福每次挨打时也疼得狼哭鬼嚎,但惊奇的是,长福根本不怕挨打,照旧逃学,好了伤疤忘了痛,照旧贪玩,细柳根本拿他没辙。 一天,细柳将长福叫到跟前,对他说:“长福,你既然不愿读书,我也不能牵强你,反正我也对得起你死去的爹娘了。不过,我们又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养不起吃闲饭的人。从今日起,你得学会自己养活自己了,你不是喜爱放牛吗?这样吧,你脱下身上的衣服,换上旧衣服去放牛。记住,你一天不劳动,就没有饭吃!我还要狠狠揍你!” 于是,从这天起,长福穿上破旧衣服,天不亮就外出放牛,夜深了回家,回了家也没有可口的食物等着他他得自己热细柳和长怙吃剩的残羹冷炙。就这么过了十来天,长福实在受不了了,这样的日子太苦了。于是,他哭着跪在细柳的面前,说:“娘,还是送我去读书吧,我肯定好好学习。”细柳面若冰霜,好象压根儿就没有听见,转身就到了里屋。长福跪了半个时辰,见继母不会回心转意,只好拿着牛鞭、含着眼泪去放牛。 深秋了,寒风阵阵,长福还是穿着那身破单衣,而几个脚趾全部从破鞋子里露出来了;冷雨绵绵,长福冻得缩头缩脑,就像一个小叫花子。邻居们望见了,都纷纷摇头:“没亲娘的孩子,可怜啊!世上的后娘,没一个好心肠的!”细柳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但还是那副铁石心肠,根本不心疼长福。 可怜的长福最终没有方法忍受了,他逃走了。邻居王大妈听说后,拄着拐杖问细柳:“孩子他妈,你得去找找那孩子呀,好歹他也是高家的一根苗啊!”细柳眼都没抬:“脚长在他身上,他要走,我有什么方法!”这下,邻居们更是在背后指责细柳心肠狠毒。 三个月后,长福在外面讨饭也吃不饱了,混不下去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但他也不敢冒冒失失地进自己的家门,于是他请求邻居王大妈帮自己转交细柳。细柳说:“他假如能挨一百棍子,就来见我,否则,他还是不要进这个门槛!” 长福听了,猛然冲进家门,痛哭流涕:“我情愿挨打,只求娘肯让我回家!”细柳问:“你知道悔改了?”长福说:“我知道。”细柳说:“既然你已经知道悔改了,就不用挨打了。安分放牛吧!”长福大哭:“娘,我情愿挨一百棍子,只希望您让我接着读书!”细柳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坚决不同意:“让你读书,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经过长福一再苦苦请求和王大妈的劝告,细柳才牵强同意。 经验这一番磨难后,长福深知读书机会的来之不易,他起先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勤奋刻苦,学业上突飞猛进,十四岁就考上了秀才, 成了县里青年学子中的佼佼者,很得县令杨公的赏识。这正是: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细柳的小儿子读书五年,也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细柳知道长怙不是读书的材料,长叹一声,让他回家务农。长怙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一串串地往土里流,当然不乐意喽。长怙略微流露出一点点这样的心思,细柳立刻大怒:“自古以来,百姓各有一种安家立命的本事。你一不能读书,二不能务农,你想饿死在臭水沟里啊?”说着,细柳操起一根擀面杖就劈头盖脸地打下去,长怙见势不妙,只好乖乖地干活。这以后,长怙只要略微有一点偷懒,细柳就破口大骂,还棍棒齐下。而最让长怙不服气的是,家里的好衣服、好食物,细柳都留给哥哥长福,长怙看着这一切,心中敢怒不敢言。 三年后,长怙熟识了全部的农活,细柳拿出本钱叫长怙学习做生意。长怙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手中还有一点小钱可以自己支配,于是,他起先到赌场去赌博。输了钱,他就向母亲撒谎,说是什么遇上小偷啦、运气不好啦。细柳渐渐地发觉了事情的真相,把长怙叫过来,又是一顿痛打,打得长怙几次昏过去。长福担忧弟弟有生命危急,“扑通”一声,直直地跪在母亲的面前:“娘,弟弟年幼无知,是我没有教好弟弟,我有责任。请您打我吧!”细柳这才停止。打这以后,长怙一出门,细柳就派得力的仆人跟随,长怙也只好夹着尾巴好好做人。 几个月后,长怙对细柳说:“娘,咱们乡里有几个人打算结伴到济南府做买卖,我也想去长点见识,您看行不?”说完,长怙恭尊敬敬地垂手而立。细柳沉吟片刻,微笑点头:“也罢,你去一躺也好。” 长怙大喜。 其次天,长怙临行前,细柳拿出三十两白银和一个金元宝,对他说:“长怙,这三十两银子,给你作本钱,是赚是赔都没有关系,年轻人嘛,长见识是最重要的。这个金元宝,是你祖上的遗物,我把它送你,是让它保佑你一路平安,你可肯定不能去动它!” 长怙心中狂喜,表面却连连点头。 到了济南府,长怙找了个借口,摆脱了同乡,一个人大摇大摆直奔济南出名的赌场得胜楼。不到十天,三十两银子就打了水漂,还欠了一些赌帐。长怙想着还有一个大金元宝,心里既不发慌也不怎么心疼,得意忘形地拿出大元宝请赌场老板给换成碎银子。没成想老板把它一劈开,里面尽然是铜的!长怙这下子脸都白了,手心里起先冒冷汗。赌场老板白了长怙一眼,笑道:“这位大爷敢情在开玩笑?” 长怙抓紧辩白:“小的实在不知情。这样吧,我立刻去借钱,肯定还上您的钱!”老板对一个店员耳语一番,而后指着凳子对长怙说:“这位爷,你先在这里一会儿,我还有点事。” 不一会儿,两个衙役气概汹汹地赶来,将长怙牢牢捆绑。到衙门后,长怙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自己为何进了官府,他低声下气地询问衙役,才知道是赌场老板向衙门告发自己制造假钱。因为证据清晰,加上没有保人,挨了一顿痛打之后,长怙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中,可怜他哪有一文钱来讨好牢子们呢,于是,牢子们更是对他拳脚相加,长怙是吃尽了苦头。 再回过头来说细柳。当时,长怙后脚才离开家,细柳就对长福说:“二十天后,你得到济南府走一趟。我老了,怕到时候不记得了,你可记住哦。”长福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意思,以为母亲真的老糊涂了,不禁暗中难受。过了二十天,长福问母亲,细柳说:“你弟弟现在的轻浮放荡,就像是你当年的不爱学习啊。当年,假如不是我不怕背上恶后娘的骂名,狠下心去制你,你今日哪里有这样的成就啊?当年,我见你那个样子,我是一次次在背后落泪啊!”说着,细柳流下了眼泪,长福站在旁边,恭尊敬敬地,一句话也不敢说。细柳接着说:“你弟弟并没有完全收心,所以我有意给了他一个假元宝,让他受点儿罪。现在,我估计他已经在监狱里蹲着了。济南府的府尹大人就是当年的我们的县令杨公,他那么赏识你,你去求他,肯定可以将你弟弟放出来,而这样,你弟弟也肯定会悔改的。”长福立即动身。 等长福到济南一打听,弟弟果真已经蹲了三天大牢,那样子是人不人,鬼不鬼,弟弟见了哥哥,放声大哭。 长怙到家后,见了母亲,长跪不起。细柳满脸怒容:“这下你满足了吧?” 长怙惭愧地哭泣,请求母亲宽恕,长福也跪下为弟弟求情。 从今以后,长怙改过自新,踏实做生意,兢兢业业。细柳最终培育出了两个好儿子。 中国民间传闻故事最新汇总第23页 共23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第 23 页 共 23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最新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