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docx

    • 资源ID:24485317       资源大小:32.0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docx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 一般来讲,狭义的历史故事就是指过去发生的故事。那是因为,已经发生的故事和刚刚发生的故事(主要是新闻故事),在某种意义上,无法进行严格地区分。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1、狡(jio)兔三窟(k) 春秋时代,齐国有位叫孟尝君的人,家中豢(huàn)养着很多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位叫冯谖(xun)的人,经常一住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惊奇,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忱款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把债券(quàn)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心里充溢感谢。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情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慧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窟,这样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情愿再为你支配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知梁惠王说,假如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肯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打算让他担当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抓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cí)庙,以确保薛地的平安。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家之地都建立好了,从今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窟。比方藏身的地方多。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劲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状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假如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情愿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看法,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成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特别着急,就与母亲商议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特别喜爱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美丽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愿,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相互望见。假如白天某处发觉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假如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兴奋,确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忽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喧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简单上当。褒姒一笑,幽王兴奋了,立刻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抓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游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非常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超群,是当时闻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巡游。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听见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趣盎然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宏伟而庄重,似乎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似乎望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烈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今二人成了特别要好的挚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方知己或知音,也比方音乐美丽。 5、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ng)(官名)。他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见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6、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独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忧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议方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很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支配。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当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7、志在四方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n)等人都非常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适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起先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隐私协商,要想方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兴奋。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异,说:“我并没准备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议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最终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方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8、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款待重耳,突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斗争,我肯定吩咐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假如还不能得到您的宽恕,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胆怯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傲慢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成功。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方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9、病入膏(go)肓(hung)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超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静静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超的医生立刻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名医诊断后,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方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真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超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方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0、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歼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需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当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短暂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接受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宝贵的礼物,忽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挡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相互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挚友,莫非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真,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歼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成语“唇亡齿寒”,比方双方关系亲密,利害相关。 11、居安思危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能够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胆怯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确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很多美女与珍贵的珠宝。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非常兴奋,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大意。因为人在平安的时候,要想到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危急,这样才会有备无患。”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今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平安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12、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受了重伤,临死前,叮嘱儿子夫差(chi)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打算攻打越国。 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打算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王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去贿(huì)赂(lù)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情愿倒戈,做您的臣下,请您饶恕他。”伍子胥(x)站出来大声反对道:“勾践深思熟虑,文种、范蠡(l)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定会想方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说,答应了越国的恳求,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服侍吴王,放牛牧羊,最终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打算报仇。他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并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自己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最终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sh)淫逸的生活。他又傲慢自大,听信奸臣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事实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攻击,一举战胜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其次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n)之末,根本抵抗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终,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见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懊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特别惭愧,就拔剑自杀了。 成语“卧薪尝胆”,现在常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13、东施效颦(pín)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艳羡西施的漂亮,就时时仿照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方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仿照。 14、后生可畏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见过一个小孩,举止言行很不一般。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里面,拦住了孔子的路。孔子问他为什么拦住他的车,不让他过去?小孩说:“只听说过车子绕城走,没听说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特别惊异,没想到孩子这么小却这么会说话。小孩说:“听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跑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一听特别感叹地说:“真是后生可畏啊!” 成语“后生可畏”,现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气,很简单超过他们的长辈。 15、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连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觉。 他的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把它放在甑(zèng)里面煮。饭快熟了,孔子望见颜回抓甑里面的饭吃。 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没有望见刚才那件事的样子,站起来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 颜回赶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甄里,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信任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行信任;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的确不简单呀!”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真正识别一个人是很不简单的。不要轻易地用自己“亲眼所见”来为一个人下结论。 16、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y)聪慧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特别虚心的人。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殊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公。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许多,凭什么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特别勤奋好学,脑筋聪慧又敏捷,而且假如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虚心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愧,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很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说明,子贡最终服气了。 成语“不耻下问”,现在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道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17、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成语“孟母三迁”,现在常用来强调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8、孟母断机 孟轲(k)是战国时代闻名的教化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化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孟母见了,气得浑身颤抖。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zhuàn)钱供你上学。可是,你却逃学。”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líng)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吓坏了,赶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肯定改!” 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从今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谆谆教导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出名的好学生。 19、曾子杀彘(zh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夫人哄儿子说:“你先在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夫人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夫人就劝阻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索和推断实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正确教育。现在你欺瞒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瞒儿子,儿子就不再信任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化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成语“曾子杀彘”,现在常用来强调教化儿童要讲究诚信,言行一样。 20、毛遂(suì)自荐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hán)郸(dn)。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紧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选择20个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来选去,最终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举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一再要求,才牵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洁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特别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子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厉声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英勇,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特别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立刻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方不经别人介绍,自我举荐担当某一项工作。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完璧归赵、草木皆兵、纸上谈兵、负荆请罪 唇亡齿寒、指鹿为马、精忠报国、望梅止渴 退避三舍、毛遂自荐、围魏救赵、千金买骨 讳疾忌医、高山流水、一字千金、焚书坑儒 图穷匕见、约法三章、孺子可教、一鼓作气 手不释卷、金屋藏娇、暗渡陈仓、十面埋伏 投笔从戎、马革裹尸、多多益善、老当益壮 鞠躬尽瘁、煮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茅庐 乐不思蜀、七步成诗、七擒七纵、宝刀不老 才高八斗、一身是胆、封金挂印、单刀赴会 入木三分、闻鸡起舞、卷土重来、洛阳纸贵 画龙点睛、江郎才尽、东窗事发、心中有数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1八面受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扰。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当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歼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最终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jun)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特别惊讶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丢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 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特别难受,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惊讶,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八面受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遇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凄惨的,例如某人因常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被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因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怜悯更忽视,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八面受敌”。 又如学校里探讨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混淆黑白,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八面受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遇“八面受敌”的厄运了。 2退避三舍 公元前637年。当时重耳到流亡到楚国,看到晋国公子来自己的国家,就盛情款待他。在喝酒的时候,楚成王因为快乐喝得有点多,就跟重耳开玩笑,“我今日盛情款待你,等你哪天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你会怎么报答我今日的盛情呢?”重耳听到便说,“哈哈哈,楚成王您不是开我玩笑吗?你们楚国地大物博,什么东西都不缺,什么珍宝君王您都见过。我都不知道该用什么东西来表示感谢呢。”楚成王一听不兴奋了,“这样,你就什么都不表示了吗?” 重耳想了想,肃穆地说,“这样吧,楚王,假如到时候晋国和楚国要是打战的话,我就吩咐我们晋国的军(jun)队向后退九十里来报答您。但假如我们退后这么远,您还是想打的话,那么我会吩咐我的军(jun)队奋力攻打您的军(jun)队了。”这话一出口,楚成王的臣子就不答应了,“君王,他口出狂言,把他给杀了吧!听得我都生气了,好大的口气啊。”楚成王摇了摇头,“是我不对在先,款待了人家一下就跟他要报答。他贵为公子却不在晋国,在外仍旧有这么多的忠心臣子跟着,将来必成大器。” 几个月后重耳带着自己的手下们在楚国的引领下到了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回了晋国当上了晋文公。时间飞逝,谁还记得当时在酒宴上的玩笑话呢。又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不断强大起来,为了国家的将来两国都想让宋国加盟,最终晋国和楚国间起先有了冲突。打还是不打,其实楚成王是不想打的。但臣子们始终觐见,不得不答应楚晋交战。 晋国的军(jun)队和楚国的军(jun)队真有兵锋相见的一天。心里记着当时口头下的承诺,晋文公在打战前就下令,“全部军(jun)队退后九十里!”这还没打战就往后退,奇了怪了啊。大家耳朵听着脑袋里还在飞速地运转,始终不理解为什么下这样的指令。这时狐偃就大喊,“晋文公在当时流亡的时候受到楚成王的恩待,作为报答,晋文公答应在两军交战之时退避三舍。我们是晋国的士兵,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退,往后退!九十里,后退!”听罢大家就往后退,可楚国还是往前追逐,最终大战爆发了。但晋国大胜楚国。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