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一地理的教学计划.docx
2022年初一地理的教学计划 地理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初步形成了简洁的地理的学问系统。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初一地理的教学安排,欢迎阅读。 初一地理教学安排(一) 一、班情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驾驭了一些基本的地理学问,及学习地理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读图、分析、推断和理解的实力。对地理的学习有了肯定的阅历,初步形成了简洁的地理的学问系统,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爱好深厚,也很乐意去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乐意去探究和发觉身边的地理学问。 二、教学目标 完成七年级下册地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驾驭必要的地理学问,和基本的绘图技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有更清楚明白的了解,对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同时通过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视察、探究实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相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学习并驾驭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学问。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其次章 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并驾驭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理学问。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驾驭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与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理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理位置与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 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学习并驾驭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驾驭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驾驭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四、教学措施 1、仔细钻研教材,理清学问结构和教学思路,把握教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等,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多种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强化学生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学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实力。利用地图、地理填充图增加学生的感性相识,强化理性相识。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学学问,增加学问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系统的学问结构,为今后的接着学习作好铺垫。 3、培育学生运用地理学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对全体学生。留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刚好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情感,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主动主动的学习。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设施,多方位不断拓宽学生的学问面,为课堂教学注入簇新的血液。 初一地理教学安排(二) 一、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学问,继而担当一部分新学问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增加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簇新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爱好。 3、 亲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留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教材非常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4、 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运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其次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教学重点:第一、二、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地球和地球仪的有关基础学问,相识地球的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驾驭地图的基本学问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相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育学生的科学爱好科学探究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观; 3、相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爱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各国的新文化传统,形成爱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 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虽然小学学过社会,有肯定的地理初步学问,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不擅长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实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习成果好的学生,学习积级性高,学习地理的爱好深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习成果差的学生学习积级性不高,厌学心情较重。 四、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 2、留意挖掘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依据地理科的特点,留意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和积级性。 五、 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去掉一周的节假日,二个周的复习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课时,共36课时。 初一地理教学安排(三) 一、 学生双基、实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当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安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高要求给本人教化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问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推断的实力。对世界概况有了肯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深厚的爱好,计算机协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供应了最根本的保障。 少数学生学习爱好不是非常的深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习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爱好比较深厚,也酷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 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 1.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及补充、增删、改进看法 教材设计较合理,尤其是图比较多,能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 我个人认为,文字描述太少,有些学问过于粗浅,不能为优生开拓视野。在第一章活动中,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对于太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介绍太少,要老师去做大量的补充,若不是老老师或是特别专业的老师,都是很难教好的。 在大洲和大洋中,对于各大洲大洋的分布,除了图之外,没有一点文字介绍。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 2.教学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 指导学生究研我县、我乡地理,使之学以致用。 3.教学任务或目标 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 4.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细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仔细备课,仔细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 5. 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学问,继而担当一部分新学问的教学。 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增加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6. 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簇新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爱好。 7. 亲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留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教材非常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8. 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运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9. 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初一地理教学安排(四) 一、状况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当七年级三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二个课时,课时相对教材内容有些不足。所运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化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化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供应了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殊是依据修订后的义务教化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巩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主动参与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实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亲密联系的地理学问,传达地理思想,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和初步实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详细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仔细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2、仔细学习新课标理论,领悟标准(2022年版)的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主动参与学校的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化教学实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练习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5、仔细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地理教学成果。 7、拟好复习安排,制定复习提纲,仔细组织复习。 8、每次单元简测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留意发觉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刚好解决。 9、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打算充分的素材。 10、合理运用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课件。 11、接着保持地理学科期末考试成果平均分、及格率全市前五名。 初一地理教学安排(五) 本学年将仔细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遵照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以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教研教改工作。为提高本组成员教研水平,和课题探讨实力,提高教化教学质量,建立富有进取精神、主动向上、融洽的教研氛围,迎接新一轮教改,顺当完成初一年级教学工作,初二的地理睬考工作,实行先进的教化教学理念,本着务实与求真看法。特制定以下安排。 1.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各位老师必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变更原来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跟上教改的步伐。 2.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工作重点,我们重点做好初二地理睬考工作。争取会考中取得优异成果 3.改进教学评价体系,减轻初一与初二学生负担,科学布置作业,精选试题。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填充图的作业。 4.探讨常态课的教学,提倡组员互听,评义,共同提高。接着开展好集体备课,公开课和评课活动,要求每位老师都要开一节多媒体课,并写好公开课的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化教学质量。 5.定期对青年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和教学指导工作。关切青年老师的成长,创建机会,为青年老师发展搭建舞台。加大对青年老师的 培育指导力度,提高年轻老师的教化教学实力,为提高我校地理老师整体素养而努力。 6.主动协作学校教务处做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做好七仔细工作。 7.促成老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接着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8.主动组织组员参与市、区地理教学探讨活动,向兄弟学校学习,通过观摩和沟通等探讨活动,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探讨,帮助老师探讨和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9.以学科转变为契机,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力的培育。 10.提高老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11.拓展教学范围,把课堂从课内向课外延长,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上好爱好小组活动课。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参加的机会,使之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 12.加强课题探讨。随着教学的发展,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须要,老师要加强课题探讨,做到“以研促教”,用教学探讨来提高老师课堂教学的水平。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