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六单元).docx
2022年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六单元) 历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历史是人书写的,既然是人书写的,就会夹杂着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乐,所以说,所看到的历史文字,是夹杂着人的情感的历史。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岳麓版】中学历史必修三学问点(第六单元),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岳麓版】中学历史必修三学问点(第六单元) 书目 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 第26课变更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化 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1 相对论 1、背景:19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2、时间:20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 4、影响: 提示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阅历所蒙蔽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宏大的革命 为人们供应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是核开发的理论基础 2 量子理论 1、发展: 德国普朗克:量子假说 德国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 丹麦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 2、影响: 带来了技术创新:半导体和激光器 干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变更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3 电脑和网络 1、时间: 20C美国独创电子计算机 (代表数字化技术的产生) 20C60N美国诞生网络技术 2、意义: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空间和时间界限;变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经济发展供应了信得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推动全球化的发展,变更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4 生命的奇妙 1、20C70N 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 1993年 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投放市场 1990年 “登月安排”的国际扔了基因组安排正式启动 (我国1999年加入这项安排) 1997年 克隆试验胜利 5 登上太空 1、1957年苏联放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记宇航事业宏大的开端。 1961年苏联 “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放射,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1969年美国 “阿波罗-11”登月飞船放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绽开辟了新的天地。 6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1、内容: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胜利;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胜利;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胜利;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放射胜利,标记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放射胜利; 2、意义: 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平安,胜利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发展高科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供应环境 (二)东方魔稻 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培育胜利 意义: 1、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2、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供应战略安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 年 “银河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胜利; 1997 年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胜利; 意义:标记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飞船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平安返回;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探讨安排;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放射胜利; 2022年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放射。 1、意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2、前提条件 国家的独立(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实力增加;科学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发展科技的历史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新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为建设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供应了保障; 增加综合国力,激昂民族精神。 7 新中国的教化 (一)扫盲教化 1、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化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化; 2、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要求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化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文盲率为5%以下。 (二)义务教化 1、含义:依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需予以保证的国民教化。 2、发展义务教化的措施: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化法; 90年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希望工程” 3、成果: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化的目标;变更了中国的命运。 (三)高等教化 1、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化; 2、1958年教化大革命,造成教化界很大混乱; 3、1961-1963高等教化全面调整; 4、十年,高等教化遭到严峻破坏; 5、1977年复原高考制度; 6、80年头后,高等教化快速发展,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1982年提出“三个面对”的指导思想) 8 文化事业:“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社会主要冲突改变,如何调动学问分子主动性建设新文化; 2、文化方针制定:19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成果: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史学 (二)遭受曲折 1、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峻干扰和损害; 2、十年,双百方针受到严峻破坏 (三)文艺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 2、成果: 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 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 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继复原,并发展了不少新的学科 “三下乡”活动 频繁与外国学者沟通学术阅历 历史趣事 【1】 北宋大词人柳永以词名传后世,以嫖扬名当时.他是朝廷命官却每天泡在妓院,他随意给哪个ji女写一首词,那个ji女就身价倍增.于是能和他床下填词床上戏水,成了ji女们的星语星愿.最终,柳永穷困潦倒而死,竟是几个ji女凑钱埋的.柳永死讯传出,上千ji女到他墓前悼念,轰动一时。 【2】 唐朝时,有一位叫麦爱新的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妻子年老色衰,于是,写了一副上联,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的念头,便续写了下联,对得针锋相对。他读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见丈夫回心转意,妻子挥笔写道:“老公非常公道。”麦爱新也挥笔续写了下联:“老婆一片婆心。 【3】 郑和下西洋,那是给人散钱,600万两银子,再加绸缎、瓷器,全都送给人家了。可是哥伦布就不同,人家那是铆足了劲儿往里捞,400年间,西班牙帝国从拉丁美洲弄走了250万公斤黄金和一亿公斤白银。结果是,中国显摆大国风范,西班牙完成了资本掠夺原始积累。 【4】 据传,刚炸开慈禧墓室,士兵发觉叶赫那拉氏尸体活灵活现,遂惧之,一个做过仵作的愤而曰:“我活人也,奈何惧一死妇”,当众淫那拉氏之尸。此说在当时一些肃穆的书籍上有记载,民国时事白话说:“尸体和绣袍见风就化,忽然慈禧的面孔萎缩成骷髅状态,那个意欲奸尸的士兵就意兴阑珊,停止奸尸。” 【岳麓版】中学历史必修三学问点(第六单元)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