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
资源ID:2472484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doc
中小学教育(jiaoyu123.taobao.com) 教案学案课件试题全册打包【试卷总评】 2014年高考山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重于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立足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注重对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第7、8、11题相对简单,第9、10、12题属中等难度,13题将弱酸、弱碱和水的电离以及盐类的水解融为一体,既考查考生对过程的理解,又考查考生对最终结果的判断,思维容量较大,相对较难。必做题中的填空简答题侧重于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梯度设置合理。第29题(1)(2)、30题(2)、31题(1)(3)等较易,29题(3)、31题(2)等属于中等难度,30题(1)、32题(2)(3)等难度较大,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三个选做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难度均衡等值。作为实验题的31题,改变了往年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的呈现方式,而是把工业上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的过程搬到实验室来,以中学化学实验中各种常见仪器的科学组装、合理搭配为载体,把生产流程以实验室模拟的方式呈现给考生。今后高考备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同时把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融合,提高能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题型上注重以新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加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第I卷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CH3CH3+Cl2CH3CH2Cl+HClCH2=CH2+HCl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由油脂得到甘油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CCl2+2Br=2Cl+Br2Zn+Cu2+=Zn2+Cu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2Na2O2+2H2O+4NaOH+O2来源:学.科.网Cl2+H2O=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8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来源:学&科&网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Cl、S2、Ca2+、K+半径逐渐减小D Cl与Cl得电子能力相同9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FeO B. Fe2O3 C. FeSO4 D、Fe3O4 Fe的含量最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推出正确答案。【命题意图】本题通过比较生成物的多少,考查学生化合价的判断、化学式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答案】COH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 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通过苹果酸考查学生对官能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对同分异构体的理解和判断,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答案】C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 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答案】D【解析】比较离子浓度大小,首先分析溶液发生的反应进行的程度,然后分析溶液存在的平衡过程,如弱【命题意图】本题通过CH3COOH与NH3H2O的反应考查酸、碱、盐对水的电离、酸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考查了学生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9(17分)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H < 0 (I) 2NO(g)+Cl2(g)2ClNO(g) K2 H < 0 (II)(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II)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2 1(填“>”“<”或“=”),平衡常数K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 。(3)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吸收NO2,反应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含0.2mol NaOH的水溶液与0.2mol NO2恰好完全反应得1L溶液A,溶液B为0.1molL1的CH3COONa溶液,则两溶液中c(NO3)、c(NO2-)和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HNO2的电离常数Ka=7.110-4molL1,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1.710-5molL1,可使溶液A和溶液B的pH相等的方法是 。 a向溶液A中加适量水 b.向溶液A中加适量NaOH c向溶液B中加适量水 d.向溶液B中加适量NaOH 【答案】(1)K12/ K2(2)2.510-2;75%;>;不变;升高温度(3)c(NO3) > c(NO2-) > c(CH3COO);b、c【解析】【命题意图】本题以反应速率、转化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公式的掌握,通过化学平衡移动,离子浓度比较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0(16分)离子液体是一种室温熔融盐,为非水体系,由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电解液时,可在钢制品上电镀铝。(1)钢制品应接电源的 极,已知电镀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若改用AlCl3水溶液作电解液,则阴极产物为 。(2)为测定镀层厚度,用NaOH溶液溶解钢制品表面的铝镀层,当反应转移6 mol电子时,所得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为 mol。(3)用铝粉和Fe2O3做铝热反应实验,需要的试剂还有 。 aKCl b. KClO3 c. MnO2 d. Mg 取少量铝热反应所得到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溶于足量稀H2SO4,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固体混合物中无Fe2O3,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答案】(1)负;4 Al2Cl7+3e=Al+7 AlCl4;H2 来源:学,科,网Z,X,X,K(2)3(3)b、d;不能;Fe2O3+6H+=2Fe3+3H2O、Fe+2Fe3+=3Fe2+(或只写Fe+2Fe3+-3Fe2+)【解析】【命题意图】本题通过电镀铝考查了学生对电化学原理的理解、电极的判断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通过求算电子转移数目考查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理解,通过铝热反应和Fe2O3的检验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实验的掌握和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0分)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2H2S(aq)+SO2(g)=3S(s)+2H2O(l) (II)S(s)+Na2SO3(aq)Na2S2O3(aq) (III)来源:(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 ,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为 溶液。(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 。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来源:Z_xx_k.Com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 。已知反应(III)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 。 a烧杯 b蒸发皿 c试管 d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2S2O3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3、Na2SO4等杂质。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 已知Na2S2O35H2O遇酸易分解:S2O32+2H+=S+SO2+H2O 供选择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答案】(1)液注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合理即得分)(2)2:1(3)c;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得分);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a、d(4)取少量产品溶于足量稀盐酸,静置,取上层清液(或过滤,取滤液),滴加BaCl2溶液,若出现沉淀则说明含有Na2SO4杂质。(合理即得分)【解析】【选做部分】32(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1)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冷过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 。(2)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 。(3)固体A主要为 (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 (填化学式)。(4)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 (填“I”“II”或“III”)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物料循环,综合节能减排、节约成本等,才能做出正确解答。【命题意图】以化工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为载体,对元素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定量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同时把有关数据以曲线图像的形式嵌入化学工艺流程题内,考查考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考生对化工生产技术、绿色化学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石墨烯(图甲)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平面结构新型材料,石墨烯中部分碳原子被氧化后,其平面结构会发生改变,转化为氧化石墨烯(图乙)。(1)图甲中,1号C与相邻C形成键的个数为 (2)图乙中,1号碳的杂化方式是 ,该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 (填“> ”“<”或“=”图甲正1号C与相邻C形成的键角。(3)若将图乙所示的氧化石墨烯分散在H2O中,则氧化石墨烯中可与H2O形成氢键的原子有 (填元素符号)。(4)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丙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答案】(1)3(2)sp3;<(3)O、H来源:学.科.网(4)12;M3C60【解析】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来源:Z|xx|k.Com3对甲苯丙烯酸甲酯(E)是一种用于合成抗血栓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已知:HCHO+CH3CHOCH2=CHCHO + H2O(1)遇FeCl3溶液呈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中,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2)试剂C可选用下列中的 。 a .溴水 b. 银氨溶液 c. 酸性KMnO4溶液 d .新制Cu(OH)2悬浊液(3)H3COCH=CHCH3是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4)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高聚物F,F的结构简式为 。(4)【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