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幻灯片.ppt

    • 资源ID:24789183       资源大小:2.09MB        全文页数:8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幻灯片.ppt

    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頞 骭厥 贲响 核骨 掌后锐骨 何谓腧穴?腧穴与经络的关系如何? 4下腋三寸:距腋下三寸,与乳头相平处,为天池穴。 5太阴、少阴之间:指手太阴、手少阴之间。 6下臂:此指前臂。 7两筋: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 8掌中:劳宫穴所在,当第三掌骨桡侧。 9中指:中指的桡侧。 10小指次指:无名指,即第四指。 从胸中开始,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 胸中支脉,沿着胸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达腋下,沿上臂内侧(天泉),行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至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 掌中支脉,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 1肾经与心包经交接的支脉是( ) 2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是( ) A“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 B“上出两指之间,出手表腕” C“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D“循胸出胁,下腋三寸” E“出渊腋下三寸,布胸中”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1,心中澹澹2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 是主脉3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灵枢经脉)。 1)支满:支撑胀闷的感觉。 2澹澹:音淡,形容心悸。 3主脉:心主脉,心包为心之外卫, 本经主治“脉”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心胸烦闷,心痛,掌心发热。故主脉所生病。 脏腑病:心痛、胸闷、心烦、癫狂等;经脉病: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症。 何为心包络?临床有何指导意义?何为心包络?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心包络,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 手心主之别,名日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 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1烦心:原作“头强”,据甲乙经千金方改。 手厥阴络脉,名内关,在腕关节后二寸处, 出于两筋之间,经向上联系心包,散络于心系。分支走向手少阳经脉,并沿经向上联络心包,散络于心系。 其病:实证,见心痛;虚证,见心烦。可取手厥阴络穴治疗。 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1三寸,入胸中,别属三焦,出循2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3之下。 经别别,入胸腹部(合)出(颈项穴)合(阳经)手少阳入缺盆走三焦,散胸中手少阳手少阴下腋三寸入胸中(天池)属三焦,循喉咙出耳后(天牖) 1)渊腋:指腋部,其下三寸当天池穴处。 2出循:太素作“上循”。 3完骨之下:约当天牖穴部。 手厥阴经别,从腋下三寸处(天池)分出,进入胸腹,分别归属上、中、下三焦,上经喉咙,浅出于耳后,与手少阳经会合于完骨下方。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1。 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及胸痛、息贲2(灵枢经筋) 1)贲:原误作“臂”,据太素改。此指膈部。 2息贲:气息急迫之症。 手厥阴经筋:起于中指,与手太阴经筋并行,结于肘内侧;经上臂内侧,结于腋下,分散前后挟两胁。分支进入腋内,布散胸中,结于膈部。 其病症:见经筋循行部位僵滞不适,转筋,以及胸痛或成为气息急迫之症。 第二节 手厥阴腧穴 手厥阴心包络,由胸走手,起于天池,止于中冲, 体表循行:乳旁上肢内侧中中指, 无名指 体内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络,络三焦 本经一侧9穴,1穴分布于胸前,8穴分布于上肢内侧。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命名“天”指高部,“池”指水池。乳峰似山巅,有乳涌出,穴在乳旁,状若天池,从其泌乳作用而得名。 定位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联系平第四肋间隙的穴位神封、膻中、乳中、天池、天溪) 取穴 仰卧,先定第4肋间隙,然后于乳头中点外开1寸处取穴。妇女应于第4肋锁骨中线向外1寸处定取。 1心悸、心痛,本穴位于乳房部,其下为胸腔,内居心肺,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规律,可治心、肺、乳房病症。 2胸痛,咳嗽,气喘。 3乳痈(初期)乳房位于胸,故心包经的腧穴多是治疗乳痈的常用穴。 操作 斜刺0508寸,不宜深刺,可灸。 据报道,本穴治疗房颤疗效甚好。心主神明,故又为治疗各种神志病的常用穴。 临床配伍应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炎、心绞痛等。配膻中、乳根、少泽主治乳痈、乳少;配委阳、极泉主治腋窝淋巴腺炎。 命名“天”指上部,上接天池位于上臂,其间有肌肉凹陷如“泉”,故名。 定位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取穴伸臂仰掌,于腋前皱臂上端与肘横纹上的曲泽连成直线,在肘横纹上7寸处取穴。 1。心痛,心悸,胸胁胀满。咳嗽,胸痛其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历络三焦”。肺属上焦,故本穴可治心肺疾患。 2上臂疼痛局部作用。手厥阴心包经归肝经相接,肝主筋。本穴治疗足不收,痛不可以任地,即基于腧穴的接经主治作用。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现代常用于治疗臂痛、支气管炎等。配曲池主治肘臂疼痛;配期门主治胸胁胀满。 问:手三阴经在上臂部(臑)共有哪几个腧穴? 手三阴经在上臂部有四个穴位,分别是:心经的青灵(在少海与极泉的连线上,少海下三寸,肱二头肌的尺侧缘。)肺经的天府、侠白(天府:坐位,臂向前平举,俯头鼻尖接触上臂内侧处是穴;侠白:腋前纹头下四寸,肱二头肌桡侧缘)。一般上臂部的穴位均可治疗瘿气,如天府,侠白、青灵等。 命名“曲”,弯曲,“泽”,较“池”浅而广。位于肘弯处,形似浅池,微曲其肘始得其穴,故名。 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解剖有正中神经本干。 取穴仰掌,微屈肘,于肱二头肌腱的尺侧,当肘弯横纹上取穴。 1、急性吐泻、胃痛,腹痛合主逆气而泻。心包经“历络三焦”,脾胃属中焦,通过放血的方法,使邪热随血而去,故为治疗急性吐泻、中暑的常用效穴。 2、心痛,心悸、心烦、胸胁痛。 3、臂肘挛急。 4、发热性疾病。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静脉出血,可艾条灸 . 清热宁心,降逆止呕。 参考分别进行有关指标的测定,对心功能等参数均有改善。患者施灸局部穴区后,均为温热感,心闷减轻,心前区舒适。 临床配伍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等。配内关、中脘主治呕吐、胃痛;配委中、曲池主治中暑。 命名本经郄穴,位于两筋相夹分肉相对之处如门状。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之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间膜。浅层分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有正中神经伴行动、静脉,骨间前动脉,神经等结构。 心痛,心悸,疔疮,癫痫。 呕血,咳血。 操作直刺05-10寸。 郄门穴对肺功能有调整作用,如可改善因开胸而引起的纵膈摆动。在开胸手术中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致缺氧,仅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针刺郄门穴对心脏功能亦有调整作用,如对冠心病,心绞痛,可使心率减低。 现代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癔病、消化道出血等。配神门、心俞主治心悸;配大陵主治呕血;配神门主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等。 命名“间”指间隙;“使”指信使。此穴在两筋之间,有传递经气的作用,故名。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 之间。 取穴伸臂仰掌,手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大陵)直上3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取穴。 心痛,心悸、心烦。 癫狂痫及癔病。 热病,疟疾、胃痛,呕吐宁心安神,和胃祛痰 肘臂痛。 操作直刺0510寸。 皮肤一皮下组织一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一指浅屈肌一指深屈肌一旋前方肌。浅层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布有正中神经,正中神经伴行动、静脉,骨间前动脉,神经等结构。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癫痫、癔病、疟疾等。配心俞主治心悸;配后溪、合谷主治癫狂;配内关、胃俞、中脘主治胃痛。 命名 穴属心包络而通阴维,擅治胸心胃,经手臂内侧而当关脉之旁,故名。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 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大陵)直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便间处取穴。穴属心包络而通阴维,擅治胸心胃,经手臂内侧而当关脉之旁,故名。 皮肤一皮下组织一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一指浅屈肌一指深屈肌肌。浅层分布着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在引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三者之间有正中神经伴行动、静脉。在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有骨间静脉和骨间前神经。 1、心疾:心痛,心悸,怔仲,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儿童与成从的定义不同)本经脉“历络三焦”,其络脉又络于心系。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脾胃,下焦为肝肾,故治疗上焦的心肺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气短等证,疗效卓著。 2胸疾:胸胁疼痛(肋间神经痛)。 3胃疾:胃痛,胃胀,呕吐,呃逆,腹胀,泄泻对于中焦脾胃功胃功能 失调所在地致的疼痛,胀满,呕吐,本穴为不可少的选穴。此外,下焦的月经不调,产后血晕,遗精等,皆为本穴的适应证。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4神志病:失眠,健忘,癫,狂,痫,郁证,中风。 5其他病症:中暑,疟疾,外感内伤所致的各种热病中暑,热病汗不出,疟疾皆为热性病。心主血,针刺本穴即可泻血热而达退热之效。 6、肘臂腕挛痛,半身不遂。 操作 直刺051寸,可灸。 皮肤皮下组织一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一指深 屈肌。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指深屈肌,三者之间有正中神经和前臂正中动、静脉。在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有骨间动静脉、骨间前神经, 观察针刺对无脉症患者脉博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内关、间使、曲泽,19次试验中,15次能明显地引起脉搏出现;而针刺列缺、太渊、尺泽,19次试验中,仅有12次引起脉搏出现,针刺少海、通里、青灵,12次试验中仅有5次引起脉搏的变化。有人认为,针刺治手三阴经穴位以心包经疗效最好,肺经次之,心经更次之。 治疗高血压病179例,分为:内关配三阴交、合谷、太冲组;内关配三阴交组;风池配肩合谷配足三里组,曲池配尺泽、曲泉、阳陵泉组等。其有效率以内关配三阴交、合谷组为最高,达882,其他各组的有效率依次递减。 针刺冠心病人的内关穴,进针2分钟,使射血前期(PEP),等容收缩期(1CT)均明显缩短。射血间期ET明显延长,PEPET明显变小,ETICT比值明显增大,留针15分钟起针后仍有统计学意义。而针外关穴和三阴交穴对上述五项参数的影响仅在15分钟后才出现。内关穴对冠心病人每搏输出量影响不大,但可使心率明显减慢,故每分输出量和心脏指数均有减少。所以针刺内关对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有效,能改善心电图,很可能是由于心率配量增加,而与心输出量关系不大。对31例心电图ST段呈缺血型下移大于005毫伏的冠心病人,针刺内关穴后LVET延长,PEP缩短,PEPLVET比值缩小,而针刺外关穴,这三项指标均无变化。 此穴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临床配伍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配大陵、神门主治失眠;配郄门主治心痛;配足三里、中脘主治胃痛、吐泻。 命名高处称“陵”,本穴在腕骨(月骨)隆起处的后方,故名。 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取穴。 1、心血管系统病症: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胁痛; 2、神志病症:惊悸,癫,狂,痫,喜乐无常,悲恐善怒。 3、消化系统病症:胃痛,呕吐,肠痈,霍乱,吐血,口臭。 4、所过的肢体病症:肘臂挛急,腕关节痛,掌中热 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与指浅屈指深屈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前方。浅层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支,腕掌网。深层在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的深面,可能刺中正中神经。 操作直刺03一05寸,可灸。注意:防止刺中正中神经,若刺中要提起重刺。 对心功能有一定影响。有人用心冲击图、心电向量示波器和X线示波摄影观察针刺神门、大陵等穴对心脏病患者心脏活动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在X线示波摄影方面,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引起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向规则化。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肌炎、神经衰弱、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疗心悸;配曲泽、内关主治心胸痛;配内关、公孙、足三里、中脘主治胃痛。 命名“劳”者劳动;“宫”为要所,中央之意,因手掌经劳而不倦,穴当掌中而为名, 定位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取穴屈指握拳,以中指、无名指尖切压在掌心横纹,当2、3掌骨之间,紧靠第3掌骨中点。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三叉神经痛,口疮龈烂,口臭,鼻衄,嗌肿,吞咽困难开窍泄热,镇惊止痛为本穴作用的特点。对于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中症,或神志被扰证;以及身热,或内热引起的口臭,口疮等可选用本穴治疗。“心开窍于舌”。 2、心悸、心痛、胸胁疼痛。 3神志病症:昏迷,小儿惊风,癔病清心醒神,泻热止抽。 4消化系统病症:胃脘疼痛,呕吐,饮食不下,便血。 5本经所过的肢体病症:如末梢神经炎(点刺放血),手指麻木,(鹅掌风,手掌部汗出过多,相反的两种病)掌中热。 直刺0305寸,针刺时较痛,年老体弱者及孕妇慎用;可灸。 临床配伍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癔病、口腔炎等。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疗中暑昏迷;配金津、玉液、内庭治疗口疮、口臭。 命名 手经井穴皆位于手指侧,唯本经井穴位于中指尖端之正中,指心脉从中指直而冲出之意。该部位神经末梢非常丰富,触觉非常灵敏,可辨别物体的质地和形态。 定位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取穴仰掌,于中指尖的中点,距指甲游离缘约0、1寸处取穴。 中风昏迷、癫、狂、痫、癔等症; 心悸、心痛; 小儿夜啼,舌强不语,舌肿痛。 操作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配水沟、太冲、劳宫、曲泽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指压中冲用于心绞痛的应急治疗;配大椎、曲池、曲泽主治中暑;大椎、合谷、外关主治小儿惊风。配水沟、十宣、曲泽、委中治疗中暑昏迷;配金津、玉液、治疗口疮、口臭。 1循行要点 本经起于胸中;内行属心包、络三焦;体表有穴通道浅出乳旁,循行于上肢内侧手太肺经与手少阴心经之间,抵达中指端的中冲穴。支脉从掌中分出,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经相接。 2取穴要点 天池穴平第4肋间隙,天泉位于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曲泽在肱二头肌腱的尺侧;门、间使、内关均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位于腕横纹上;劳宫在第2、3掌骨间;中冲位于中指尖端。 3、主治要点 天池主治乳疾;曲泽主治急性吐泻;郄门主治急性心痛和血证;间使主治心痛、呕吐;内关主治心悸、心痛、胃痛、呕吐;大陵主治癫狂;劳宫主治口疮、中风昏迷;中冲用于急救、心绞痛。 4操作要点 天池应斜刺、平刺,不可深刺,针刺时应避免刺中肌腱和正中神经。以防刺伤肺脏;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等。80 结束语结束语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十二章手厥阴经络与腧穴幻灯片.ppt)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