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药药剂学复习考试重点 .pdf
一、绪论1.中药药剂学含义: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包括中药制剂、 中药调剂。2.特色(特点): 中药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学、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均体现中医药理论的指 中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与各门课程密切相联; 与制药生产和临床用药紧密相关;3研究重点: 如何将中药原料制成适宜药物剂型的工艺、质量的技术与理论研究。4形成基础:中药调剂前堂后坊(丸散膏丹、饮片);临床药学问病卖药;制剂学中药生产5.中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继承中医药学中有关中药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吸收现代药剂学及相关学科中的有关理论、技术、设备和方法,以推进中药药剂现代化完善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6.中药药剂学在药学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中药剂型和制剂的一门学科;剂型和制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疗救人的速度和质量,又涉及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和桥梁。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明显标志反映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及工业生产水平7.中药药剂学常用名词术语:药物: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天然药物(中药),人工合成(西药);原料药与药品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剂型,成品)剂型:一般指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如片剂制剂 :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应用的药品。制剂学:研究制剂的生产工艺和理论的学科称为制剂学方剂:个别病人使用的制剂, 根据医师临时处方配制而成,表明具体使用的对象, 用法和用量的制品。成药:指经上级药政部门批准大量生产,公开销售的药品。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按中医药理论组方,应用,生产中药成药。中成药学:研究,论述中成药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内容的学科中草药: 一般指我国民间根据经验所用的有效植物药材,大多是天然物质而没有收载于经典著作中的物质中药:指我国医药经典著作收载,中医传统使用的天然药材新药:未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8.中药剂型的分类:按剂型外观状态分类:固体制剂:丸、散、片、颗粒剂等;半固体制剂:软膏、糊剂等;液体制剂:汤、糖浆、酊、口服液等气体制剂:气雾剂等;按制法分类:浸出制剂、无菌制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按分散系统分类:溶液剂型、胶体溶液剂型、乳浊液剂型、混悬液剂型、气体分散剂型、微粒分散剂型、固体分散剂型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合剂、煎膏剂、糖浆剂等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皮肤给药、黏膜给药9.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根据生物药剂学和药代动力学特性选择剂型;根据生产条件和方便性的要求选择剂型药物剂型应符合三效,三小,五方便的原则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10.东汉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后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及炼丹术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和给药途径的理论。规定了汤、丸、散、膏、酒制作常规。唐新修本草是我国颁布最早的一部药典;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我国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元代 饮膳正要首次记载蒸馏法制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不朽巨著11.中药药剂的工作依据:药品标准、药事法规药品标准(一)药典定义: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作用:(1)是药品生产、检验、供应、使用、监督的法定依据, (2) 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3) 促进药物研究和生产发展,(4) 反映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内容组成 :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凡例: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正文:药典的主要内容,叙述本药典收载的所有药物和制剂。附录:叙述本部药典采用的各种检验法和通则。索引:为便于查阅本药典。中国药典的发展简况唐新修本草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近代中华药典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局)颁药品标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部(局)颁药品标准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卫生部编篡并颁发的药品标准格式与药典基本相同。也具有药典性质,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全国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依据药事法规含义:系指药品生产、管理和应用的有关国家政策法令和地方行政管理规定。作用:是药品管理主要法规;体现药剂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严肃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第二章 中药调剂1.中药调剂含义:系指根据医师处方将饮片或制剂调配成方剂供应用的操作过程。2.特点:临用时调配-问病卖药; 要有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负有法律责任,关系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3.处方的含义:是医师为患者开具的,供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和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4.处方包括:医师处方(中药处方、西药处方); 制剂处方(制备制剂、生产用)5.处方的类型:古方:古籍中记载;经方:经典著作;时方:清代到今;验方;秘方;法定处方:国家标准收载;协定处方6.医师处方内容与格式处方前记:单位名称,处方编号,科别、病历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日期等;处方正文(Rp 或 R 标识):医师撰写处方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量用法及脚注等处方后记:医师药师签名、药价及现金收讫印戳。7.中药处方与西药处方比较:中药处方:西药处方以君臣佐使及药引等按顺序书写;处方头 Rp 或 R,表示 “ 取下列药品 ” ;饮片、中成药、西药分开写处方;服用方法用Sig 表示注明炮制和特殊用法;饮片剂量单位用g;方剂以单剂量书写同时注明总剂数。8.中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和饮食禁忌配伍禁忌:指有些药物相互配伍后产生拮抗作用。妊娠禁忌: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甚至造成堕胎的中药。饮食禁忌:病人用药期间,对某些食物不宜同时进服。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禁用药;忌用药;慎用药饮食禁忌忌食妨碍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食物忌食对某种病证不利的食物忌食与所服药物存在相恶或相反关系的食物9.中成药非处方药 (OTC) :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不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按药品说明书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药品。又称柜台药物10.遴选原则: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11.中成药处方药 ( PD):指必须凭职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在医师、药师或其他医疗专业售货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一般专用性强或副作用大。12.中药的计量计量器具:戥秤、电子秤戥秤:前毫:戥星在内侧,1g 开始,每隔1g;后毫:戥星在上面,50g 开始,每隔2g 13.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审方;计价收费;调配;复核;发药14.斗谱的编排原则:按药物的使用频率排列;按药物质地、体积排列;按药物的性味排列;按药对和经常在配伍中通用的药物排列15.特殊存放的中药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不宜放在一个斗或上下斗有恶劣气味的药物,不能与其他药物放在一个药斗中贵重中药不能存放在一般的药斗内,专柜专人管理毒麻药品按管理办法,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16. 中药贮存中的常见变异现象: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气变味17. 引起中药变异的因素:药物自身的因素:包括化学成分及其性质、含水量、细菌污染情况等。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日光第四章药剂卫生1.药剂卫生含义:药剂卫生主要论述药剂微生物方面的要求及达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2. 药剂卫生的意义::是实行GMP 制度的基本保证;保证产品质量;作为药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依据之一。3. 研究药剂卫生的主要内容::研究药剂中如何杀菌、除菌的措施;如何防止细菌污染的措施;如何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防腐)的措施。4.卫生标准:致病菌:大肠杆菌:口服、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动物、脏器药品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破伤风杆菌:溃疡面、破创面不得检出活螨:口服、创伤、粘膜、腔道药品不得检出;细菌和真菌1.口服固体制剂不含生药原粉的制剂:每克含细菌数1000,每克含真菌数100 部分含生药原粉的制剂:每克含细菌数1 万,每克含真菌数500 全含生药原粉的制剂:每克含细菌数5 万,每克含真菌数500 2.口服液体制剂:每毫升含细菌数、真菌数100 3.外用药品眼科用药:每克或每毫升含细菌数100,不得检出真菌和酵母菌阴道、创伤、溃疡:每克或每毫升含细菌数1000,真菌数 100 完整表皮、粘膜制剂:每克含细菌数5 万,真菌数 500 4.气雾剂和膜剂:气雾剂每毫升含细菌数及真菌数100.膜剂细菌数及真菌数每1 平方厘米 100 5.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药物原料辅料材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制药器械环境条件操作人员包装材料6.我国 GMP 把洁净度分为四级:30 万级; 10 万级;1 万级; 100 级7.药厂不同区域洁净要求:控制区: 10 万级标准洁净区: 1 万级标准、 100 级标准8.灭菌法:杀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技术方法。9.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微生物、细菌的芽孢全部杀死的操作。10.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11.灭菌原则:(1)以完全杀死芽胞为标准(2)要与药物性质相结合,保证药剂中药物的稳定性。12.灭菌法分类:1)干热灭菌法:特点: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原理:通过加热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核酸破坏,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死亡。方法和应用:火焰灭菌法:是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大多用于用具及器皿等。干热空气灭菌法:利用高温干热空气达到灭菌目的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的油脂类材料和耐高温的粉末材料等 。2)湿热灭菌法:特点:具有灭菌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原理:由于湿热灭菌时蒸气的比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方法和应用:热压灭菌法:凡能耐热压灭菌的药物制剂,均可采用。流通蒸汽灭菌法与煮沸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适用于不耐高热的药品和12ml注射剂。煮沸灭菌法不能保证杀灭被灭菌物品中所有细菌的芽胞。低温间歇灭菌法:本法适用于必须用加热灭菌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的药品,由于时间较长,杀灭芽胞常不够完全,须添加适量的抑菌剂。3)紫外线灭菌法特点: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原理: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20-290nm,灭菌力最强的是 254-257nm的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紫外线照射后,空气产生微量臭氧,共同发挥杀菌作用。方法及应用 :该法适于照射物体表面灭菌、 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 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紫外线来灭菌。3. 化学灭菌法:一般以喷洒、蒸发等方法进行灭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1)环氧乙烷灭菌法:扩散穿透能力强,属广谱杀菌剂。2)甲醛蒸气熏蒸灭菌法:是杀菌力很强的广谱抗菌剂。3)其他还有过氧乙酸,苯酚(石碳酸) ,甲酚皂溶液(来苏尔) ,能致癌,不建议用。防腐与防虫13.防腐与防虫的措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防止仓库害虫的危害14.常用防腐剂防腐剂含义:系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15. 常用防腐剂及使用方法(1)苯甲酸类:苯甲酸苯甲酸钠抑菌力:抑霉好; 细菌、酵母菌弱应用范围:内服、外用、食品防腐机制:靠未解离分子抑菌pH 影响:最佳抑菌pH4 以下抑菌浓度: 0.1 -0.25% ; pH5 :0.5水中溶解度:较差,钠较好注意:不用于眼用制剂及注射剂(2)尼泊金类(甲酯、乙酯、丙酯、丁酯)抑菌力:抑霉、酵母菌强、细菌弱应用范围:内服、食品;糖浆剂好防腐机制:靠未解离分子pH 影响: pH47 酸性 中性 碱性抑菌浓度: 0.01-0.25% 可合并配用水中溶解度:较差注意: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吐温 ) 络合防腐力下降;用法:先溶于少量醇,再搅拌缓慢加入水中(3)山梨酸类(山梨酸、山梨酸钾)抑菌力:抑霉菌、细菌强应用范围:内服液体制剂、食品防腐机制:未解离分子pH 影响:pH4.5 左右抑菌浓度:常用 0.15-0.2% ; 水中溶解度 :山梨酸微溶 钾较好注意:适用于含吐温液体制剂(仅 1/3 发生络合反应,不影响抑菌力 ) (4)酚类及其衍生物:甲酚(煤酚)、氯甲酚、苯酚抑菌力:强力杀菌剂,致病菌、芽孢抑菌机制 : 酚对细胞原生质损害应用范围:注射剂、眼用pH 影响: 偏酸抑菌浓度: 0.25% ; 0.05-0.2% ; 0.5%; 水中溶解度:小注意:外用有刺激性、内服有毒;与生物碱有配伍禁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5)醇类:乙醇、三氯叔丁醇、苯甲醇应用范围:注射剂、外用消毒剂、眼用pH 影响: 碱性中分解偏酸使 pH 下降抑菌浓度: 20% ; 0.5% ; 1-4%止痛、 0.5-1%抑菌水中溶解度:微溶于水抑菌机理 : 使菌体蛋白质变性(6)季胺盐类:洁尔灭新洁尔灭度米芬应用范围:外用消毒剂口腔消毒剂抑菌机理 : 季胺型阳离子抑菌力:杀菌防腐抑菌浓度:0.01% 水中溶解度:溶于水注意:与肥皂、碘、蛋白质、多价阴离子共用使抑菌力降低(7)其他: 30以上甘油; 0.05%的薄荷油; 0.001%的细辛油;丙酸;氯仿第六章中药药粉一.粉碎的含义:粉碎是指借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适宜程度碎块或细粉的操作过程。二. 粉碎的目的: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便于调剂和服用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为制备其他剂型奠定基础三.粉碎的基本原理:利用外加机械力,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使药物表面积增大,即将机械能转变成表面能的过程。四如何提高粉碎效率?加入液体,降低其分子间的内聚力;降低温度,增加非晶型药物的脆度适当干燥,减少药材内部的水分;将黏性与粉性药物混合粉碎;自由粉碎五、粉碎的方法(一)干法粉碎:系将药物经适当干燥再进行粉碎的方法。单独粉碎 (单研) :氧化性药物与还原性药物、贵重细料药物、刺激性药物、含毒性成分的药物、某些粗料药物,如乳香、没药等混合粉碎:串料法(串研法) :即先将其他药物粉碎成粗末,然后用此粗末陆续掺入黏性药物,再行粉碎的操作过程。串油法:将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与已粉碎的其他药物掺研粉碎的操作方法。蒸罐:经蒸煮后药料再与其他药物掺合,干燥,再进行粉碎。(二)湿法粉碎:指在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加液研磨法: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水飞法:即将药物先打成碎块,除去杂质,放入研钵或电动研钵中,加适量水,用研锤重力研磨。(三)低温粉碎:特点:可使在常温下粉碎困难的药物脆性增加,便于粉碎可使具有一定黏性的药物粉碎可获得更细的粉末能保留挥发性成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方法:药料先冷却或低温下,再粉碎粉碎机壳通入低温冷却水粉碎药料与干冰或液化氮混合后粉碎组合应用上述冷却法粉碎(四)超细粉碎:将药物粉碎成超细粉的方法。分级:纳米粉体:1100nm;亚微米粉体:0.11 m;微米粉体:大于1 m 目的:增加利用率,提高疗效为剂型改变创造条件六粉碎器械的种类A、以研磨为主的粉碎器械:1、乳钵和杵棒:调配药剂常用的工具有瓷、玻璃、金属等制品铁铜制品应注意防止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2、铁研船 及 电动铁研船 :以研磨为主兼有切割作用的工具由一船形槽与一具有中心轴柄的碾轮组成适宜粉碎质地松脆,不易吸湿及不与铁起作用的药物B、以撞击为主的粉碎器械1.冲钵 :最简单的撞击工具小型者用金属制成,大型者用石料制成适宜粉碎挥发性或芳香性的药物2、锤击式粉碎机(榔头机)由钢壳、钢锤、筛板及鼓风组成利用高速旋转的钢锤借撞击及锤击而粉碎药物适宜粉碎干燥、性脆易碎的药物或作粗粉碎之用3、柴田式粉碎机特点:对含软黏、油润、纤维性及坚硬等类药料均适用;构造简单,易于操作4、万能磨粉机是应用较广泛的粉碎机适宜粉碎各种干燥的非组织性的药物、结晶性药物及干浸膏颗粒。不适宜含大量挥发性成分和具黏性的药物粉碎。5、球磨机影响球磨机粉碎效果的因素?临界转速实际工作中 ,采用临界转速的75球磨机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结晶性、刺激性药物,吸湿性的浸膏,挥发性的药物及无菌粉碎等;可用于干法和湿法粉碎;密闭无粉尘飞扬;能量消耗大,间歇操作 ,加卸药料费时,粉碎时间长6、流能磨利用高速弹性气流使药物的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室壁之间碰撞而粉碎的方法适用于抗生素、酶、低熔点或其他对热敏感的药物7、振动磨利用研磨介质在振动磨筒体内作高频振动产生冲击、磨擦、剪切等作用,将物料磨细的一种粉碎方法可干法和湿法粉碎粉碎比高,时间短,可连续粉碎。可进行超微粉碎。C、以锉削为主的粉碎器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羚羊角粉碎机由升降丝杆、皮带轮及齿轮锉构成适用于动物的角、骨类等坚韧的药物的粉碎D、以截切为主的粉碎器械1、切片机 :将药物切成片、段、细条或碎块以供特殊需要,或进一步粉碎、生产制剂或调配处方之用2、截切机 :主要用于草、叶或韧性根的截切,其生产能力较大七.粉碎规则:保持粉碎后药物的组成与药效不变;控制适当的粉碎程度粉碎过程中应注意及时过筛,提高工效;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八.粉碎器械的使用保养:开机后,待其转速稳定时再行加料药物中不应夹杂硬物各种传动机构必须保持良好的润滑性电动机及传动机构等应用防护罩九、筛析的目的:使粗粉与细粉分离,粉末分等;混合作用十、药筛的种类与规格:可分为编织筛和冲眼筛2 种。常用目数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目数越大,筛的孔径越小。 有 9 等 5 号筛/80 目、6/100、7/120、9/200 十一、(一)过筛器械与应用悬挂式偏重筛粉机偏重轮转动时不平衡惯性而产生簸动;结构简单、效率高;适用于矿物药、化学药品或无显著黏性的药材粉末电磁簸动筛粉机:振动提高过筛效率利用较高频率与较小幅度造成簸动;过筛效率较振动筛为高;适用于筛黏性较强的药粉(二)离析器械与应用旋风分离器 、利用离心力以分离气体中细粉的设备;构造简单,分离效率高;但细粉不能除尽,对气体的流变动敏感袋滤器是用绵织或毛织品制成的圆形袋,是进一步分离气体与细粉的装置;截留气体中微粉的效率很高;滤布磨损或被堵塞较快,不适于高温与潮湿的气流十二、混合的目的: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十三、混合的原则:等量递增当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取量小组分与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完全混合。当组分密度相差悬殊时,一般先放密度小者于研钵内,再加入密度大者等量研匀。当组分色泽深浅悬殊时,一般先放色深者于研钵内,再加入色浅者等量研匀。十四、混合机理:切变混合、研磨混合、对流混合、V 型混合筒、扩散混合、搅拌型混合机十五、混合方法:搅拌混合:适于量小的药物混合。研磨混合:适于结晶性药物,不适于具吸湿性和爆炸性成分的混合。过筛混合:注意密度悬殊时,过筛后还须加以搅拌混匀。配研法:又称等量递增法打底套色法十六、浸提、分离与精制目的:缩小体积、减小剂量;保证有效成分不损失;提高疗效及稳定性浸提的过程:浸润与渗透阶段,解吸与溶解阶段,浸出成分扩散阶段十七、浸提原理:D: 扩散系数;R: 摩尔气体常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T: 绝对温度N: 阿伏加德罗常数:溶质分子半径:粘度:常数十八、浸提影响因素:中药粒度,中药成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浓度梯度,溶剂pH,浸提压力。十九、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浸提:提高浸提效率、提高制剂质量,浸提时间大大缩短。超声浸提;胶体磨浸提二十、常用浸提溶剂:水,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石油醚乙醇:两亲性溶剂,利用与水的不同浓度可选择性浸提不同成分:20%:防腐40%-50%:延缓酯类、苷类水解;可沉淀部分大分子水溶性杂质,增强稳定性;50%-70%:提取生物碱、蒽醌苷类、黄酮苷类;沉淀更多水溶性杂质,增强稳定性;75%:杀菌、精制浸提物;90%以上:提取挥发油等、树胶、树脂等杂质挥发性 ,易燃性,生产中注意安全保护;价格较贵二十一、浸提辅助剂:酸、碱、甘油与丙二醇(甘油剂、软膏剂、乳剂、基质的溶剂) 、表面活性剂二十二、浸提方法:1)煎煮法:溶剂:水适用:有效成分溶于水、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特点:药材最初大量浸提最常用,价廉;缺点:杂质多,易变质,提取液要及时处理。2)浸渍法: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溶剂:有机溶剂特点:静态浸出适用 :遇热易挥发 ,易破坏的有效成分以及粘性物质3)渗漉法: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的从下部流出的浸提方法。溶剂:多有机溶剂特点:溶剂动态、良好浓度差,故浸出完全、溶剂用量少;适用:贵重、毒性、含量低的药材、流浸膏、酊剂不适用:新鲜、易膨胀药材、无组织结构者;不宜用水为溶剂4)回流法: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 溶剂受热蒸馏后又被冷凝重复回到浸出器中.特点: 1.回流热浸法 : 溶剂用量多,加热时间长。不适用受热易破坏的药材成分的浸提。2.回流冷浸法: 溶剂用量少实验室 : 索氏提取器生产 : 循环回流冷浸 装置5)水蒸气蒸馏法:特点 :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馏的化学成分提取。6)超临界流体萃取:利用超临界流体替代传统的溶剂,对混合物中各化学成分进行萃取分离的技术。超声波提取法二十三、常用的分离方法: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二十四、精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除去中药提液种杂质的操作。常用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超滤法、盐析法、酸碱法、澄清剂法、透析法、萃取法(一)水提醇沉法利用不同浓度乙醇将水提取浓缩液沉淀、去除其中杂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适用于:大多数药材提取可保留:生物碱类、苷类、氨基酸类、有机酸盐等;可去除:蛋白质、糊化淀粉、粘液质、油脂、酯溶性色素、树脂树胶部分糖类优点:节约乙醇(二)醇提水沉法适用于:含蛋白质、粘液质、多糖等杂质较多的药材提取但脂溶性杂质(树脂、油脂、色素等)随之提出、水沉时去除(三)盐析法适用:有效成分为蛋白质、血浆蛋白的分离原理 : 水中加入盐离子,使蛋白质药物:1.蛋白质表面电荷中和2.蛋白质胶体水化层脱水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而沉淀析出。特点:蛋白质不变性又可分离纯化(四)酸碱法利用中药成分在水中的溶解性与酸碱度有关的性质,在溶液中加入适量酸或碱辅助剂,调节pH 值至一定范围,使这些成分溶解或析出,以达分离精制的方法。适用于:多数生物碱,有机酸,蒽醌等化合物的分离(五)透析法利用低分子化合物或在水、醇中呈离子型的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达到分离的方法 . 原理:半透膜性质、膜内外浓度差原理,截留中药无效大分子成分。半透膜:动物膀胱膜、火棉胶膜、再生纤维素膜等(六)液 -液萃取利用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有效成分分离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油水)蒸馏液:有机溶剂提取蒸馏液中的挥发油;生物碱 :碱化 -氯仿提取 -酸水转溶4. 浓缩:通常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利用气化作用,将挥发性大小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从液体中除去溶剂得到浓缩液的工艺操作。二十五、浓缩:回收溶剂蒸气、使溶剂与提取物质分离的过程。目的:使大量提取精制液缩小体积成半成品或成品;单体有效成分经浓缩成过饱和溶液析出而提纯。浓缩手段:沸腾蒸发一、蒸馏:指将液体加热使之汽化,再经冷却复凝为液体的过程。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性差异分离物质。常压蒸馏、减压蒸馏、二、蒸发(浓缩)(一)原理与影响因素浓缩是在沸腾状态下,经传热过程,利用汽化作用从液体中除去溶剂得到浓缩液的操作。影响浓缩的因素:液体暴露面积S、大气压P、一定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F、一定温度下液体的实际蒸汽压f 提高浓缩效率的措施:足够的加热温度、药液蒸发的面积、搅拌、蒸汽浓度、液面外蒸汽的温度、液体表面的压力、(二)浓缩方法与设备1、常压蒸发特点:液体表面压力P 大,蒸发需较高温度,液面浓度高,粘度也增大,因而使液面产生结膜现象而不利于蒸发,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拌有利蒸发应用:耐热物料2、减压蒸发原理 :密闭的容器中,通过减压抽掉并排除液面上的空气和蒸汽,以降低其内部压力、使液体沸点降低而沸腾蒸发的一种操作 . 特点 : 1.沸点降低 ,汽化潜能增大(耗能 ) 2.温度低、速度快应用:易因热分解失效的成分有机溶剂的蒸发,回收3、薄膜浓缩原理 : 减压条件下使液体形成薄膜,极大地增加了蒸发表面4、多效蒸发原理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低温低压 (真空 )蒸气含有的热能与高温高压含有的热能相差很小而汽化热反而高而设计。多效蒸发类型:顺流式、逆流式、平流式、错流式三十、 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含湿的固体物质或膏状物中所含的水分或其他溶剂,获得干燥物品的工艺操作。一、干燥的基本原理(一)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1. 结合水 :存在于细小毛细管中和细胞中的水分,结合力强 ,难除去2.非结合水 :润湿、粗大毛细管、物料孔隙中的水份, 结合力弱 ,易除去3. 平衡水 :物料中的水分与湿空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所含的一定量不可除去的水分4. 自由水 : 包括全部非结合水和部分结合水、干燥过程中可除去自由水,不能除去平衡水. (二)干燥的基本原理湿物料中的水分从内部扩散到表面,并通过干燥介质从物料受热汽化而排除湿物料中的全部非结合水和部分结合水二、影响干燥的因素:被干燥物料的性质,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与流速,干燥速度与干燥方法,压力。三、干燥方法烘干法、鼓式干燥法、带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沸腾干燥法、喷雾干燥、真空干燥 (减压干燥 )、冷冻干燥法(升华干燥)、红外线干燥法、微波干燥法第三节糖浆剂一、概述1、糖浆剂定义: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化学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65(gml)。中药糖浆剂一般含糖量应不低于60(gml) 单糖浆剂含糖量为85(gml) 常加入防腐剂。根据2005 版药典规定用:?苯甲酸类与山梨酸:用量在0.3%以下,苯甲酸钾盐、钠盐分别按酸计。?尼泊金类:用量0.05% 以下, PH6.0 7.0 以下,适用于弱酸性、中性、偏酸性为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2、糖浆剂特点(1)口感好,含糖或芳香剂(香料 ),掩盖药物不适气味,儿童尤宜。(2)糖浓度高,渗透压大,一定程度上抑菌,但低温析晶。(3)在热溶糖浆中,双糖单糖,转化糖(葡萄糖与果糖等分子混合物,具还原性)甜味高,可延缓易氧化物氧化变质,防止析晶,但过多则色深,易霉变。3、糖浆剂缺点:(1)中药糖浆含糖及其它营养成分,极易被微生物污染,霉变。(2)易沉淀;糖质量不好及提取物杂质多引起。(3)变色;加热、存放会变色。(4)不适合肥胖、高血糖患者。3、糖浆剂分类(1)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 (g/m1)或 64.71(g/g)。不含药物。用途:供制备含药糖浆;矫味剂;助悬剂、片、丸剂等的粘合剂。(2)药用糖浆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治疗作用。(3)芳香糖浆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用作矫味剂。如橙皮糖浆、姜糖浆等。按用途分;药用糖浆、赋型糖浆二、糖浆剂制法制备工艺流程:物料准备浸提净化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1、物料准备;药材前处理、附加剂准备2、浸提、净化(纯化) 、浓缩同合剂3、配制三种,适合不同性质药物( 1)热溶法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溶解。再加入可溶性药物、附加剂混合溶解,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蒸馏水至规定容量即得。优点:使蔗糖易溶,易滤过,经加热可使所含少量高分子物凝固而滤除并可杀灭微生物。缺点:加热时间过长( 沸后 5min)或超过 100,转化糖的含量过高,色深破坏有效成分。适用:单糖浆、无挥发性成分、热稳定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2)冷溶法在室温下将蔗糖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可溶性药物和附加剂,滤过,即得。优点:制品色泽较浅或无色,转化糖较少。缺点:溶解时间较长,易受微生物污染,难滤过需用密闭容器溶解。适用:单糖浆和不宜用热溶法制备的糖浆剂(含挥发性、不稳定药物)。(3)混合法(最常用方法) : 系将药物与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得。混合法工艺流程:蔗糖单糖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25 页药材提取药液混合均匀加入附加剂药物溶解 加足量水过滤分装?水溶性固体药物,先用少量水制成浓溶液,再与单糖浆混匀。若水溶解度小,可加辅助溶剂。?水溶性液体药物,直接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滤过。挥发油等先溶于少量乙醇等辅助溶剂或加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3)乙醇制剂 (如酊剂、流浸膏剂等),与单糖浆混合浑浊,加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等助滤剂滤净。(4)水浸出制剂,含蛋白质等易霉变,先加热至沸使凝固滤除,再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用水醇法处理。(5)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少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中药糖浆剂:先浸提药材,经净化、浓缩后,采用上述三法中的一法加入糖或单糖浆、防腐剂、矫味剂、色素(应先用少量水或乙醇溶解)等混匀,加水至全量,静置24 小时后滤过。三、糖浆剂质量要求与检查1、外观: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应澄清,在贮存期不得有发酵,酸败、异臭、产生、霉变中其他变质现象。含有药材提取的糖浆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2、含糖量:除另有规定外,含糖量不得少于45%(g/ml) ,可用糖量计测定。3、相对密度(根据具体品种要求测定)4、PH 值:根据具体品种要求测定。5、装量:单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查法:取供试品5 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校正的干燥量筒内,尽量倾净。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应不得多于1 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封的95% 。?多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6、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XIIIC) 检查、应符合规定。细菌数 100 个/ml, 酵母菌、霉菌数100 个 /ml 四、糖浆剂质量问题讨论1、长霉发酵:(1)原辅料(药材、蔗糖质量欠佳,含水量高,污染微生物,酵母菌),且发酵产生CO2易造成包装瓶爆裂、事故-选用精制白色干燥的蔗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25 页(2)生产过程中污染- 用具、设备、环境、包装容器的消毒灭菌。(3)必要时加适宜的防腐剂。2、沉淀:(1)药材中的细小颗粒或杂质,净化处理不够。(2)提取液中所含高分子物质陈化。(3)提取液中成分热溶于水,冷后析出。(4)PH 发生改变。(5)蔗糖质量差,杂质多,单糖浆的处理。(6)处方中药物配方不当。(7)灭菌过程中产生。3、变色:(1)糖浆加热过久,转化糖增加,色泽变深。(2)使用色素,光照后退色。(3)含羟基,醌类成分,易氧化变色。措施:棕色瓶包装,避光贮存,选用焦糖染色等。制备举例:1、单糖浆【处方】蔗糖850g 蒸馏水适量【制法】取蒸馏水450ml 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继续加热至100,沸后趁热用脱脂棉滤过,从滤器上方添加热蒸馏水调至1000 ml,混匀即得。【用途】用作液体药剂的矫味剂,一般性矫味用20%,小儿矫味用30%40% ;用于制备其它含药糖浆;也用于片剂丸剂的黏合剂。热溶法制备举例:2、橙皮糖浆【处方】橙皮酊50ml 枸橼酸 5g 蔗糖 820g 蒸馏水适量【制法】取橙皮酊、枸橼酸与滑石粉15g 置于研钵内,缓缓加入蒸馏水约400ml,研匀,反复滤过,至滤液澄清为止。将研钵与滤纸用蒸馏水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约达450ml,加入蔗糖于滤液中,搅拌溶解后用脱脂棉滤过(不能加热 ),自滤器上添加热蒸馏水适量,使之达1000 ml,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25 页摇匀即得。滑石粉、枸橼酸用途,制备方法制备举例:3、夜宁糖浆【处方】合欢皮105g 灵芝 50g 首乌藤 105g 大枣 75g 女贞子 105g 甘草 30g 浮小麦 300g 【制法】以上七味,浮小麦加水煮沸后,于8090温浸二次,每次2h,合并温浸液;灵芝粉碎成粗粉,用适量乙醇浸泡一周,压榨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备用;药渣与其余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两种溶液合并,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蔗糖830g 与适量防腐剂,煮沸使溶解,滤过,加水至 1000 ml,搅匀,即得。第四节煎膏剂一、定义煎膏剂系指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亦称膏滋剂。二、特点以滋补为主,适用于慢性病的治疗。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味甜适口,服用方便。?如益母草膏多用于妇女活血调经;?养阴清肺膏。受热易变质及以挥发性成分为主的不宜制成煎膏剂。三、煎膏剂的制备(一)辅料的选择与处理1、蜂蜜:须炼制,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制备煎膏时选用优质蜂蜜。炼蜜目的:除去水分,死蜂、蜡质、杂质、淀粉等,杀死微生物,防止 ? 返砂 ? 炼蜜的工艺过程:加水适量嫩蜜蜂蜜煮沸过滤加热熬炼中蜜老蜜嫩蜜: 105 115,水分17% 20%,比重 1.35,颜色无变化,稍有粘性中蜜: 116 118,水分14% 16%,比重 1.37,浅黄色,翻腾细泡(鱼眼泡),手捻有粘性老蜜: 119 122,水分10% 以下,比重1.40,红棕色,大气泡(牛眼泡),手捻甚粘,两指张开有长白丝,滴水成珠2、蔗糖:选用优质食用糖冰糖、白砂糖、红糖、饴糖等炼糖的工艺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25 页加 50%水30min 蔗糖煮沸0.1% 酒石酸微沸炼糖冷却至 70 Na2CO3中和 备用(转化率4050% ,含水量22%以下为佳)炼糖目的: 使糖的晶粒熔融,去除水分, 净化杂质和杀死微生物。生成部分转化糖,可防止? 返砂 ? 现象。炼糖方法:加适量的水炼制。如白砂糖加水50,用高压蒸气或直火加热熬炼,并不断搅拌至糖液显金黄色,泡发亮光及微有青烟。冰糖含水分较少,炼制时间宜短,应在开始时加适量水以免烧焦。饴糖含水量较多,可不加水,炼制时间较长。(二)煎膏剂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流程:煎煮浓缩收膏 分装1、煎煮:煎煮法水煎煮 2 3 次,每次 23 小时,滤取煎液,药渣压榨,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滤净。若为新鲜果类,则其洗净后榨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