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pdf
-
资源ID:24950984
资源大小:189.4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pdf
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 快乐的动物科目: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课时: 1 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初步理解了除法运算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快乐的动物”的主题情境,体会动物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把“倍”作为学生的生活概念来处理,没有下“倍”的一般定义,而是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例,体会“倍”的含义,把“求倍数”作为除法运算的一种应用。二、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下体会“倍”的意义。2. 会用图示和除法求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 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下,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联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熟悉的学校环境、生活环境的经验,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前 3 节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已经帮助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尝试性学习方式,加强了动手操作与说一说、找一找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体会一个除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所表示具体意义是不同的,生活中处处有乘除法,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倍”的意义,并能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学难点:对“倍”的意义的理解。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一、创设情境同学 们 , 你 们 喜 欢 小动 物吗?(喜欢)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大自然里看一看小动物。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探究学习1. 数动物的只数(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小动物?现在请你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这些小动物分别有几只。请你把数的结果,填在这张作业纸中。开始。比一比谁数的又快又对。(数好的小朋友请你用行动告诉我)师反馈:请你们仔细地数一数,这些小动物各有几只。请你把数的结果,填在这张作业纸中。谁来说一说,每一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看他说的是不是和你一样。 (请说的小朋友说慢一点)2. 小猴和小鸭(1)小猴和小鸭今天最先来到我们的身边。小猴有几只?如果用圆片来表示小猴,应该摆几个圆片?我们在小猴的后面摆个圆片。拿出你的作业纸,学着(学生自由说一说)学生说有猴子, 松鼠,孔雀学生说8 只小鸡, 3只小猴, 1 只孔雀学生汇报。生回答: 3 只。生回答: 3 只。生拿出作业纸动手摆一摆。通过“数一数、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老师的样子在小猴后面用圆片摆一摆。(2)小鸭的后面应该怎么摆?请你自己试着摆一摆。反馈:不一样的举手。(3) 想一想 , 如果以小猴的 3只为 1 份,小鸭可以分成这样的几份呢?请你在刚才摆好圆片的作业纸上圈一圈。如果有不同的圈法,说一说你同意哪种?为什么?(4)圈完后,你来观察一下小猴和小鸭,你发现了什么?是的,小猴有只,小鸭有只,里面有个。我们就说:小鸭数是小猴的()倍。 (出示在黑板上)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说一说为什么小鸭数是小猴的()倍。(5)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是谁和谁在比的?(6)你知道“倍”的“”是怎么算出来的吗?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 学 生 : 小 鸭 是 跟谁 比的?小猴有几只?那你觉得应该除以几?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生在作业纸上圈一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圈一圈。小鸭数有个小猴数那么多。 (说得有道理,表扬)请 2 位同学说一说,全班一起说,同桌说。生回答:小猴和小鸭在比除以等于因为数倍关系式一种新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圆片,在摆、分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谁是谁的几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7)这里的“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得数后面不要写“倍”字。(8)说一说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9)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师引导:求小鸭数是小猴的几倍?就是求 6里面有几个 3。(板书:6 里面有 2 个 3)所以用除法计算。谁听明白了?再来说一说为什么要用除法来算。(10)刚才我们解决了小鸭数是小猴的几倍这个问题,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是的,首先我们用圆片摆出小猴、小鸭的只数,再以小猴的只数为一份,圈一圈小鸭有这个的几份。接着我们用想一想,说一说最后通过算一算的方法知道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 倍。3松鼠与鸭子(1)你能学着刚才的学习方法,来研究一下小鸭和松鼠之间的倍数关系吗?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师把要求出示在课件上)用自己喜欢的图形表示松鼠和小鸭的只数(请一生上前摆)表示有只小鸭;表示有只小猴;表示小鸭数是小猴的倍。同桌之间说一说,再指名一位学生说。学生自由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以松鼠的 2 只为 1 份,小鸭有这样的几份呢?请你圈一圈。算一算小鸭数是松鼠的几倍。(2)反馈:(板书: 6 里面有3个 2)所以用来表示4. 比较“小猴与鸭子” “松鼠与鸭子”请你观察这两道题目,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得到:小鸭都有 6 只都是求谁是谁的几倍?( 揭题:倍的意义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学习倍的意义。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想一想,小鸭都是6 只,为什么第一题要除以3, 第二题却除以 2 呢?小结:是的,谁和谁比,就要谁除以谁。5. 说一说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接下来(1)我们再来解决小猴数是孔雀几倍?能解决吗?完成在作反馈错例有不同意见的?你是怎么想的?如果都对你为什么这么圈?(因为以松鼠的 2 只为一份)是的算式中的6,2,3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 引导学生说出,求小鸭数是松鼠的几倍,就是求6 里面有几个 2。因为第一题小鸭是和小猴比的,小猴有3 只,所以要除以 3。第二题小鸭是和松鼠比的,松鼠有2 只,所以就要除以 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业纸上。 (投影展示)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算?(2)你还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数学问题?同桌说一说。再请一个人说一说三、练习巩固1. 机灵狗从动物王国带回了好多南瓜,它把南瓜放成了一叠,正和淘气比高矮呢,看一看。想一想: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请你翻开书本第47页,列出算式。2. 同学们看过天气预报吗?这是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你看懂了吗?请你完成书本 47 页第 4 题。1. 投影展示(算式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交流: 图中淘气和机灵狗的身高都是通过南瓜知道的。所以用 93=3来表示。2. ()学生独立完成。() 投影学生的练习,集体校对答案。有不同意见的举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对新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四、课堂小结这节 课 , 你 学 到 了 什么 知识?是的,我们学了有关倍的知识,我们在求谁是谁的几倍时,可以通过圈一圈,算一算的方法知道。在列出算式后,倍字不要写。因为它不是单位名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七、教学评价设计评价内容学生姓名评价日期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寄语八、板书设计快乐的动物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3=2 62=3 6 里面有 2 个 3 6里面有 3 个 2 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教材没有给“ 倍” 下定义,而是通过 “ 做一做 ” 中的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 倍” 的意义。我在设计教案和备课时在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体验过“ 平均分 ” 的活动过程,本课再让学生用学具摆出猴子数 1 个 3、鸭子数 2 个 3,是一个多简单的操作活动啊,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应该没困难、没问题的,学生能把鸭子平均分成两份后,我就可以顺利引出“ 倍” 了。可实际上并非我想象那样简单、顺利。有的学生不会把代表猴子的和鸭子的圆片分成两行来摆,很多学生不会摆2 个 3 代表鸭子数,这样学生就难以观察到猴子数是一份(1 个 3) ,鸭子数是两份( 2 个 3) ,难以感受到 “ 倍” 的意义。后来我发现两个会摆2 个 3 的学生,就请他们汇报,让其他学生说说这样摆的好处是什么,再让大家照样子摆一摆、分一分,这时我才能引出 “ 倍” ,让学生通过刚才的操作体会“ 倍” 的意义。这个操作活动花了较多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时间,因此后面的课堂作业不够时间完成。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更加理解图意,更好地理解什么是 “ 倍”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