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 .pdf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读我国四大盆地分布示意图,回答13 题。1在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与上图四大盆地分布位置对应一致的是() A四图分别对应acbd 四地点B四图分别对应bcad 四地点C四图分别对应dabc 四地点D四图分别对应dcab 四地点2关于四大盆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季风气候区B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a 属于暖温带,b 属于高山气候,c 属于亚热带, d 属于中温带Db 属于暖温带,a 属于中温带, c 属于亚热带, d 属于高山气候3下列关于图中的四大盆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盆地具有紫色土壤,是我国水稻、油菜的主要产区B盆地因生产石油、盐、铅锌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C盆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流动沙丘D盆地被昆仑山和天山环绕(20XX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读 “锋面雨带在我国年内地区推进图” ,回答 45 题。4与图中所示内容不相符的是 () A中国冬夏季风的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决定了雨带位置B中国降水的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C中国降水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多、北方少D副热带高压脊的北移是连续性的,南移是阶段性进行的56 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A雨带徘徊、 停滞B冬季风势力强盛C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D受地形阻挡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读下表数据,回答78 题。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7.甲地所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8右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BCD海拔 /m 纬度经度北京31 3955N 11624E兰州1517 3603N 10349E福州84 2602N 11919E甲地110 3444N 11342E乙地1891 2504N 10242E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9.下图是 “ 黄河天然径流量与断流天数示意图” , 图中不同年份黄河断流天数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 A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大B中上游地区耕作面积变化大C气温的年际差异造成冰雪融水量年际不均D城市中工业和生活用水量年际变化大(2010 安徽检测 )读“ 我国局部地区图” ,据此回答1012 题。10. 图中 a 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侧为高山草甸带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 B. C. D. 11. a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不同,这种变化属于() A. 纬度地带分异B. 经度地带分异C. 垂直地带分异D. 地方性分异12. 关于 A、B 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河流汛期长A 河流汛期长B 河流含沙量小A 河流含沙量小A. B. C. D. 读下图,回答1316 题。13. 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A. B. C. D. 14. 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B. 荒漠化C. 盐碱化D. 沙尘暴15. 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量减少B. 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C. 植被较少D. 蒸发量增大16. 京杭运河在M,N 两处的流向是() A. 均向北B. 均向南C. M 向北,N 向南D. M 向南,N 向北“ 苍松雪岭, 沃野龙江稻谷香”;“ 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 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1719 题。17 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 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18. 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 B. C. D. 19. 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 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 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2010 安徽月考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IV 表示气温从高到低),回答 20 22 题。20 影响图中温度带II V 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季风环流21. 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A. 107.5E,34 N B. 107.5E,34.5 N C. 108.5E,33.5 N D. 106 E,33 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22. 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B. 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C.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 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原创题 )读安徽省某年雨带移入移出早晚与平均年份对比和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24 题。23 对该年淮河流域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汽更多,涝灾严重B. 雨季偏早,洪峰更大C. 季风较强,雨带北移较快D. 雨带南撤较晚,旱季缩短24. 安徽南北差异与中国南北方向变化性一致的是() A. 地势南高北低B. 河流规模南方大、北方小C. 中部、东北部湖泊多D. 北方多煤,南方多有色金属( 20XX年 4 月吉林省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图 1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m),读图完成2526 题。25下列关于图1 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靠积雪融水补B径流量年际变化小C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河水断流D冬季由于降水稀少,河水断流26下列关于甲地区域发展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大面积种植牧草,建设夏季牧场B引用图示湖泊水,发展淡水养殖业C发展灌溉农业D修建水库,开发水能(20ll届重庆市高三年级考前模拟测试,二诊) 图 2 是兰州至黄河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和流量变化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河段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河段总长度之比。读图,回答2729 题。27据图量算分析,下列有关图示中黄河河段的说法正确的是黄河中游流量约增加了170亿 m 黄河中游河段长度约为1250km黄河中游落差约为 330m 包头至河口段河流落差大于龙门至旧孟津段A B C D28图中龙门至1 日孟津段兴修了多个水利工程,其首要功能是A发电 B防洪 C引水灌溉 D航运29下列不属于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原因的是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B沿途工农业用水大量引用黄河水C沿途几乎没有支流的汇入D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大量下渗(20XX 年甘肃省第一次高考诊断试卷) 1998 年长江流域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读“1998年6 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3032 题。30关于图1中发生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最大和水位最高同时出现B流量最大和降水最多同时出现C水位不是最高,但流量达到最大D流量不是最大,但水位达到最高31产生图3 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湖泊广布,对长江流量的调节功能强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ABCD32治理长江水患的最根本措施是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B大力兴建水利工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下表是 20XX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回答 3334 题。33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 世纪 70 年代的 74%,降到 20XX 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3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二、综合题35上图中各点对应的数字从上到下依次是海拔高度(m)、年降水量 ()、年均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造成、两地年均温差异及、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2)分析地降水量高于地的原因。(3)分析、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36.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 中 由 地 自 然 景 观 变 化 反 映 了_(地域分异规律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2)比较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国家储量 (%) 产量(% 消费量(%) 中国36 97 41 美国13 0 13 日本0 0 26 其它51 3 2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37.读下面, 我国东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和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 750mm 年等降水量线在山东半岛的走向,并分析其主要原因。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和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比较图示范围中的黄河与海河水文特征的差异。(3)简述阴影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图中 AB 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6 分)(5)图中 B 区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试列举三个并说明产生的主要原因。(9 分)38.(20XX 届苏州市高三调研测试试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的流量及含沙量材料二: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站分布示意图( 图 14) 。(1)黄河径流量明显减少的河段有和,原因分别是。(2) 黄河自站至站含沙量陡增,原因是。这种现象对下游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3)图中所示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能源 )资源丰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富,简述将该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措施。中国自然地理练习题(参考答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一、单项选择DCCDA ,CBCAB,ADCAB,CBBCC,ABCDB,CABDD,CAADB,CAAD 二综合题、35 答案: (1)地纬度较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气温较后者低;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 (非季风区 ),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地。(2)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地处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地降水量远高于地。(3)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平均气温接近。但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 );降水量大大降低。36.(1)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1 分)水分( 1 分) 【答降水量4i 给分】(2)地降水比地多, (1 分)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1 分)地水汽来自人西洋、北冰洋( 1 分)(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1 分)对农业生产:农作物缺水减产,易导致病虫害爆发而使农业受害面积加大等。(合理即可得2 分)对生态环境:蒸发加剧,后备水资源小足,荒漠化程度加剧等。(合理即可得2 分)37.(1)图中750mm 等降水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原因是半岛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降水多于同纬度内陆地区;山东半岛有丘陵和低山分布,山区东南部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 (6 分)( 2)黄河与海河相比有以下差异:流量黄河流量大于海河,但黄河下游流量有减少的趋势: 结冰期海河结冰期比黄河长;含沙量黄河含沙量大于海河;流速海河大于黄河;凌汛黄河有凌汛,海河无。(10 分(3)阴影区域的地形特征可总结为:东西高,中间低;西部为山地高原,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山丘陵。 (S分)(4)A 地主要为春早。原因:春季降水少,并且春季气温升温较快造成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B 地主要为伏旱(7、8 月份) 。原因:该地在7、8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6 分)(5)水土流水。原因: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 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酸雨严重。原因: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降水较多。水体污染。原因:经济发达,工农业及生活污水向水体的大量排放:湿地较少,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降低。湖泊面积萎缩,生态恶化。原因:人多地少,围湖造田;植被破坏,泥沙淤积,湖床抬高;工农业及生活取水量大等。(答出三个既可得9 分)38. 答案: (1) 兰州至河口镇花园口至洛口兰州至河口镇段流经干旱半干早地区,降水少,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花园口以下河段沿岸人口多,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该段为“地上河” ,无支流汇人,河水下渗多。 (2)河口镇三门峡流经黄土高原不利影响: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不利于防汛和航运;有利影响:塑造陆地( 塑造黄河三角洲 陆地面积扩大 ) 。 (3)煤炭加强煤炭外运; 建设坑口电站, 变输煤为物电;发展煤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加快经济发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